科技援藏助力日喀則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近年來,山東省科技廳按照魯藏兩省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科技援藏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作為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的具體行動,集聚創新資源,深化科技合作,強化項目、平臺、人才等方面支持,在科技支撐、智力援助、培養團隊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為日喀則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科技力量。 一是設立500萬元對口支援專項,助力特色產業發展。山東省科技廳在2021年科技計劃中首次設立了山東省技術創新引導計劃科技對口支援專項,科技援藏資金500萬元。2021年,包括藏藥、高原設施蔬菜、青稞、馬鈴薯、藜麥、藏羊、藏雞、高原制氧設備等8個項目立項實施。2022年,對口支援項目已完成指南征集,即將啟動申報評審工作。 二是深化科技項目合作,聯合開展技術攻關。2020年以來,魯藏兩地科技人員聯合承擔山東對口支援項目8個,承擔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和中央引導地方項目3個、廳市聯合區域創新項目5個、廳市聯合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閱讀全文
科技援藏助力日喀則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近年來,山東省科技廳按照魯藏兩省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科技援藏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作為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的具體行動,集聚創新資源,深化科技合作,強化項目、平臺、人才等方面支持,在科技支撐、智力援助、培養團隊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為日喀則高質量發展貢
《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力指數2022》發布
12月1日,正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五屆科學計量與科技評價天府論壇”(下稱:“天府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首次發布了《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力指數2022》報告。 報告以全球19個國家的32個科技創新中心為評價對象,構建了包括科技創新資源、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環境和科技創新影響4個一
用科技創新激活“社會創新”
創新惠民是兩會的老話題了,其魅力在于常議常新,每年都能看到新進展,每年都可以有新期待。 總體講,科技創新惠及民生途徑有兩條:一條是直接途徑,比如研發新藥品,幫助人們消除病痛;一條是間接途徑,科技創新提供技術平臺和手段,人們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社會創新”,尋求解決就業、教育、醫療、扶貧和慈善等民
“論道”新材料科技創新——“學科引領-科技創新”
11月27日,2022年材料學科建設與學術前沿論壇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舉行。論壇以“學科引領 科技創新”為主題,來自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話材料學科建設發展與學術前沿進展,共同助力功能新材料行業新發展。 “我們正處于科學與技術大發展、大交叉、大融合的時代,材料學科不斷向縱深拓展,交叉學科
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高科技有限公司訪問青海鹽湖所
9月26日,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高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次仁一行訪問了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次仁一行首先參觀了中試車間和科技展廳。隨后,雙方就開展科技合作進行了友好深入的會談并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雙方一致同意開展科技合作,加強西藏扎布耶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研究,共同建立西藏鹽湖資源
農業部:西藏日喀則發生豬口蹄疫疫情
據新華社電?農業部新聞辦公室5月31日發布消息,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發生1起豬O型口蹄疫疫情。 5月17日,日喀則市一養殖場的12頭豬出現疑似口蹄疫癥狀。30日,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確診為O型口蹄疫。疫情發生后,農業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迅速組織做好疫情處置的各項工作,防止疫情擴
推進科技創新與商業創新共振
國內外頂尖科技、400多場主題演講、數萬平方米創新展覽體驗區……以“飛天·進化”為主題的云棲大會,日前在浙江杭州云棲小鎮舉行。在這個展現中國創新力量的舞臺上,既有多項新科技的展示,也有關于互聯網商業創新、生態構建的廣泛討論。 作為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
白春禮:以黨建創新驅動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完成偉大事業的根本保證。在推進科技創新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由創新來驅動,那么創新由什么來驅動?換言之,創新的動力來自哪里?有人認為,科技創新由好奇心驅動,也有人認為,科技創新由經
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中學院科技創新巡展啟動
12月27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19”在北京科學中心拉開帷幕。 本年度巡展立足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科院建院70周年這一歷史性節點,重點遴選了近年來中科院在數、理、化、天、地、生六大方面較易于被青少年理解的重大科技進展和成果,并在已有的兩套展品基礎
福建省創新科技投入方式-推進科技創新
一是支持商業銀行成立專門的科技支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服務。出臺《福建省科技支行風險補償金管理辦法(試行)》及《福建省科技支行虛擬風險池管理辦法(試行)》,通過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商業銀行成立專門的科技支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服務。共支持5家商業銀行在
激勵引領創新-共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科技創新中心是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之一,十八屆五中全會也把創新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這些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為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兩年來,北京在發展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揚帆啟航,碩果累累,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北京當前科技工作的重點和特點,展示了首都科技創新的
激勵引領創新-共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近年來,北京市切實著眼于科技創新服務民生需求,讓科技攻關成果惠及首都市民,取得了顯著成效。北京市科委等相關委辦局形成聯動,以項目引導的方式集聚首都醫療衛生領域的優勢資源,搭建科技支撐體系,形成了集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全過程的科技攻關與管理新格局,探索出一條腳踏實地的醫療衛生科技創新之路,有
“全球科技創新趨勢研究”啟動-構建高效科技創新體系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屬中國經濟年鑒社與李嘉誠基金會合作開展的“全球科技創新趨勢”課題啟動發布會在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隆國強副主任到會致辭,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余斌同志主持會議,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以色列科學家Dan Shechtman教授,李嘉誠基金會執行董事周凱旋女士發表演講。該課題將
科技周:再現科普盛宴-助力科技創新
5月20日—27日,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成功舉辦。本屆科技周以“科技強國 創新圓夢”為主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位置”的重要指示,主場活動通過大型科普博覽,
科技創新是治污利器
我國當前面臨的大氣污染問題成因復雜、治理困難,而“技術不足”是長期以來制約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頸之一。不久前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就將“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十條措施之一,并明確提出要加快大氣污染物控制技術研發。 西安市有關部門與企業共同研發降塵減霾車投入到
科技創新,多些“長情陪伴”
不勢利、不功利、有決心、有定力,如此“長情陪伴”,必會推動科技創新的進步,也終能贏得創新的“長情回報”? ? 隨著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和“九章二號”問世,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兩種物理體系都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里程碑的國家。更多幕后故事,也逐漸為世人所知。? ? “九章”研制團隊
上海科技創新大會召開
上海市科技創新大會8月15日在世博中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科技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上海市市長韓正出席會議并講話。 俞正聲指出,科技創新是推動生產力發展最具革命性的先導力量。當前,上海進入轉型發展的攻堅階段,結構性減速難以避免,應對結構性減速的關鍵是創
科技創新,多些“長情陪伴”
不勢利、不功利、有決心、有定力,如此“長情陪伴”,必會推動科技創新的進步,也終能贏得創新的“長情回報”?隨著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和“九章二號”問世,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兩種物理體系都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里程碑的國家。更多幕后故事,也逐漸為世人所知。“九章”研制團隊的重要成員、中科大青年
矢志創新實現科技領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21.shtm 【新征程 再出發 代表委員談“五個牢牢把握”】?? ? 北斗組網、嫦娥探月、天問探火……黨的十八大以來這10年,我國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科技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20
科技創新守住“天下糧倉”
湖南糧食集團港口物流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供圖?山東省魯中國家糧食儲備庫。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供圖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科技創新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有哪些貢獻?未來如何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保障糧食安全的支撐引領作用? 近日,《中國科學報》采訪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周
青海科技創新工作紀實:讓科技之火點燃高原創新引擎
累計生產牧草良種36590萬公斤,用于青藏高原及北方退化草地治理267萬公頃,治理黑土灘35萬公頃,天然草地補播改良112萬公頃,退牧還草草帶更新733萬公頃…… 今年1月,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完成的“三江源區草地生態恢復及可持續管理技術創新和應用”成果獲國家科
創新供給:浙江科技創新券的“新玩法”
前不久,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指出:“十三五”浙江要著力找準短板、補好短板,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而對浙江科技創新來說,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就是其中的一個短板,大力“創新供給”,以創新券補短板是浙江省科技廳推出的重要舉措。那么,究竟供給是如何創新的,短板怎樣補齊的?本報記者就這一問題到部分縣市進行了
新時代創新必須以科技創新為核心
在新時代的創新系統中,科技創新究竟處于什么地位?是基礎,是引領,還是核心? 這并非一個可有可無或者可以大而化之的問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必然要求我們真正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實發揮好其核心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代表委員的提案建言中,創
科技創新政策的探討和創新
在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教授、武漢市科學學研究所所長張政等就“創新資源配置”等主題展開討論。 2014年第三屆中國科技政策論壇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本次論壇以“市場 政府 創新”為主題,特邀全國政協、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專家和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學
日喀則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開工了
9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日喀則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正式開工建設。 該望遠鏡是目前中國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網新增的兩個望遠鏡之一,與其同步在建的還有長白山40米射電望遠鏡。最終,這兩臺40米射電望遠鏡將與此前VLBI網中的4臺望遠鏡一起,服務我國探月和深空探測,并開展天文觀測研究
安杰科技成功掛牌上市科技創新板
2016年9月22日,上海安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掛牌上市科技創新板!成為首家登陸科技創新板的分析儀器制造商!(證券簡稱:安杰科技,股權代碼:300089) 安杰科技所處儀器儀表制造業,是國際首創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并將其投入應用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業從事水質分析儀器儀表及水質監測軟件
如何從科技創新大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
2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的重大變化,我國已成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 如何提高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從科技創新大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中國科學
首都科技創新券:為創業嫁接科技資源
為積極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北京市科委與北京市財政局聯合實施了首都科技創新券(以下簡稱創新券)制度。 自2014年12月出臺《首都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試行)》以來,“共有1498家小微企業和80家創業團隊與開放實驗室合作開展了1694個創新券項目,共計使用創新券9536.
廣州市科技創新大會提出做廣東科技創新的“領頭羊”
廣東省要做全國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廣州市要做廣東科技創新的“領頭羊”。在2日召開的廣州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廣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任雪峰提出,要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擔當意識,勇于承擔起全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領頭羊”的責任。 廣州創新大會有“干貨”,出臺了廣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
俄羅斯:以科技創新保持競爭力-加大科技創新領域投入
剛剛閉幕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藍圖已經繪就,借鑒“他山之石”的做法,必將大有裨益…… 近年來,盡管受西方制裁影響,俄羅斯經濟形勢較為嚴峻,但俄聯邦政府仍在不斷加大科技創新領域投入,對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以“國家技術計劃”做好頂層設計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