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解熱鎮痛藥物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引發肝損傷的細胞分子機制,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響因子11.665)上。 中國科技大學的田志剛(Zhigang Tian)教授和孫I( Rui Sun)教授為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這一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可通過藥房購買得到的,很常用非處方止痛藥,主要作用為解熱鎮痛,因其止痛效果好,又沒有成癮性,所以作為一種比較安全的止痛藥,廣泛的用于退熱藥、止痛藥、感冒藥。但研究顯示對乙酰氨基酚并非絕對安全,嚴重的對乙酰氨基酚肝中毒經常會導致急性肝衰竭,對乙酰氨基酚是典型的劑量依賴型肝毒性藥物,過量使用會導致肝損害,原因為:對乙酰氨基酚在肝臟的代謝物有肝毒性,在體內還原型谷胱甘肽(GSH)等保護因子充足的情況下可解毒,但若過量使用,保護因子耗竭......閱讀全文
臨床檢驗常見設備包括:一、臨檢設備:血細胞分析儀、流式細胞儀、血凝分析儀、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糞便分析儀二、生化免疫設備:生化分析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酶免疫分析儀、熒光免疫分析儀三、分子診斷設備:核酸提取儀、實時熒光PCR儀、基因測序儀、質譜儀四、微生物檢驗設備:微生物鑒定藥敏
從屠呦呦的青蒿素、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到治療癌癥的新型藥物,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研究,實則都屬于生命科學的范疇。生命科學也被我國學術界視為在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學科之一,最有可能實現跟跑轉變為并跑和領跑的學科。11月1日至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等單位承辦的2016世界生
一、兩棲綱蛙與蟾蜍與人類的關系疏遠、個體小、易于飼養。有冬眠、體外受精繁殖。蛙在發育過程中呼吸系統的鰓轉變成肺。蟾蜍的皮膚薄,有毒腺能分泌蟾蜍素,特別是耳下腺分泌量最多。蛙的離體心臟常為生理、藥理研究心臟生理、藥物作用的標本。腓腸肌坐骨神經標本可作神經肌肉試驗。刺激蛙的皮膚可觀察反射弧的
Cell推出了新一期《聚焦中國》,重點介紹了近年來中國免疫學研究的飛速發展。本期《聚焦中國》作為Cell旗下《Immunity》的特殊增刊,展示了華人科學家在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特異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自身免疫疾病等領域的新成果。并專門介紹了中國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88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馬蘭(女) 54 神經生物學 復旦大學 2 馬克平 54 生態學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3 王文 45 進化遺傳學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勇于進取的生物物理所隊伍智慧的“腦”已運轉起來6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召開,與會的近100位所長就像各路征戰的將領般云集北京,從黨和國家賦予中科院的戰略定位出發,圍繞事關我國科技事業長遠發展和“創新2020”深入實施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了
隨著基礎醫學深入研究,高新科技檢測技術在檢驗醫學的廣泛應用,使國內血液各項檢查項目水平明顯提高,但相比之下,先進的技術及方法在體液學常規檢查中應用較少,為了提高我國體液學檢測水平,現將近年來國內外進展綜述如下。 一、尿液沉渣檢查及尿液蛋白分析 1.尿沉渣檢驗方法學進展主要是顯微鏡檢查的標準化和沉
12月24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召開。北京生科院院長康樂宣讀了成立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的決定。中科院院士王大成、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張知彬、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田志剛、北京免疫學會理事長張毓等出席了成立大會。中科院院士田波、方榮祥發來賀信。
12月24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召開。北京生科院院長康樂宣讀了成立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的決定。中科院院士王大成、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張知彬、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田志剛、北京免疫學會理事長張毓等出席了成立大會。中科院院士田波、方榮祥發來賀信。
免疫學領域發表論文最多的10個國家(美國未列出)SCI論文的時間序列分布(2000~2009年)。 免疫學科16個研究方向中國論文產出能力與學術影響力的世界排名變化。 201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再度授予3位免疫學家,展示了免疫學科在科學前沿的重要位置。 中國免疫學
Santa公司 是世界上最大的抗體生產廠家,目前可提供的抗體種類多達兩萬多種,幾乎覆蓋了目前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最新領域,其每種抗體又有多個克隆可以選擇,還提供一些對應蛋白標準品及相關產品,如ABC試劑盒,各種標記二抗,Western試劑盒,蛋白分子量Marker,核抽提物等,為免疫學研究工作提供了極
血細胞五分類測定常用技術及五分類技術原理:血細胞分析儀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是指對一定體積內血細胞數量及異質性進行分析的儀器。20世紀9o年代以來,隨著電子技術、流式細胞技術、激光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和新熒光化學物質等各種高新技術在血細胞分析儀中的應用.使血細胞分析儀的檢測原理不斷完
一. 血液學及血細胞形態學臨床應用: ● 是臨床血液病診斷與治療及臨床醫學檢驗學的基礎工作。 ● 血細胞形態學適用于臨床血液病診斷快速簡捷的要求。 ● 近年來由于血細胞學及超微結構、免疫學、細胞遺傳學、融合基因、造血干細
一. 血液學及血細胞形態學臨床應用: ● 是臨床血液病診斷與治療及臨床醫學檢驗學的基礎工作。 ● 血細胞形態學適用于臨床血液病診斷快速簡捷的要求。 ● 近年來由于血細胞學及超微結構、免疫學、細胞遺傳學、融合基因、造血干細胞及其細胞因子、
24流式細胞儀在白血病中的應用 241FCM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上的應用目前,世界各國科學家都提出白血病分型應采用MIC分型,它包括了形態學、免疫學及細胞遺傳學3種分型方法。而通過FCM進行的免疫學分型已是傳統形態學檢查的必要補充。免疫學分型就是根據白血病細胞的膜表面標記和胞漿內抗原來分析其表現型,
會議現場 11月29日至30日,中科院第三屆病毒及免疫學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來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武漢病毒研究所、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的近60位傳染病學研究專家參加了本次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十一五”中長期規劃國家“
2016年3月23日,上海,BD中國、國際流式細胞學會、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在滬簽署了國內首個致力于全面推廣流式細胞技術的戰略合作備忘錄。這一合作集結了產、學、研多方優勢,涵蓋了多層次的培訓計劃、國際認證講師培養、科研機構認證輔導、提供專項教育基金并建立教育基地等全方位職能,致力于推動中國流式技術
臨床血液學實驗室診斷技術是最早應用于實驗室診斷的主要部分。 20 世紀 50 年代,我國臨床醫學檢驗室開展的臨床檢驗,絕大部分是血液學檢驗項目。一架顯微鏡、幾支吸血管、一塊血細胞計數板、一個目視比色計加上一些玻璃片、染色液等,就是血液學檢驗的全部“家當” 〔 1 〕 。建立在這些簡陋設備基
一、 市場分布現狀 自從血液分析儀發明以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及中國醫療科研實力的不斷增強,目前已經形成了國內外品牌充分競爭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各品牌在不同的層次的醫療機構占有的市場份額也不同,在二甲以上醫療機構日本SYSMEX占據了中國血液分析儀約40%以上市場
白細胞分化抗原是白細胞(還包括血小板、血管內皮細胞等)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譜系(lineage)和不同階段以及活化過程中,出現或消失的細胞表面標記。它們大都是穿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區、穿膜區和胞漿區。有些白細胞分化抗原是以磷脂酰肌醇(inositol phospholipi
糞便是由未消化的食物、經消化后未吸收的食物殘渣與消化系統分泌物、消化道粘膜脫落物以及微生物、寄生蟲等組成的混合物。進行糞檢驗可以獲得被檢者消化系統功能、病理變化以及微生物和寄生蟲感染等廣泛的信息,具體來說,進行糞檢驗,一可以了解消化道及通向消化道的肝、膽胰等器官是否有梗阻、炎癥和出血等
研究人員應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全面揭示了輕中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從發病期到康復期機體整體免疫學變化特征、機制和規律。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快速暴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8月11日,新冠肺炎在全球已導致累計近2000萬確診病例和超過73萬死亡病例,平
(4)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由于髓系造血干/祖細胞的惡性變,目前,仍以FAB協作組的診斷標準對其進行診斷與分型,該協作組將AML分為M0~M78個亞型,并規定骨髓中原始細胞必須大于非紅系細胞的30%,還將原粒細胞分為二型,即Ⅰ型為典型原粒細胞,胞漿中無顆粒;Ⅱ型有原粒細胞的特征,胞
在過去的幾年里,研究人員開始注意到接受捐贈腸的患者也會出現了所謂的血液嵌合現象——這意味著他們不僅制造自己的血細胞,而且還擁有屬于其捐贈者的細胞。 人們一直認為,成年人制造新血細胞的唯一地方就是骨髓。但是最新這一發現表明,我們的腸道還含有造血組織,可以將紅細胞和白細胞流泵入我們的循環系統。
摘 要 目的:探討中醫藥提高運動成績、減輕過度訓練引致的機體免疫力下降的作用機制。方法:50只大鼠隨機分成3組,進行相應的跑臺訓練和測試。結果:大強度訓練大鼠脾細胞抗體形成能力下降、白細胞移動抑制指數升高,且其血漿ACTH和β-EP的含量低于非訓練對照組動物。而進行大強度訓練的同時服用復方紅景天的中
(4)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由于髓系造血干/祖細胞的惡性變,目前,仍以FAB協作組的診斷標準對其進行診斷與分型,該協作組將AML分為M0~M78個亞型,并規定骨髓中原始細胞必須大于非紅系細胞的30%,還將原粒細胞分為二型,即Ⅰ型為典型原粒細胞,胞漿中無顆粒;Ⅱ型有原粒細胞的特征,胞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4)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①血象 血紅蛋白、紅細胞及血小板計數減少,大多數病例白細胞輕度增高,少數患者白細胞總數減少,此時患者的血象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分類以異常早幼粒細胞為主,可見少數原粒及其他階段的粒細胞,Auer小體易見。②骨髓象 多數病例增生明顯或極度活躍,個別病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16日,P4China國際精準醫療大會在北京召開。本屆P4China國際精準醫療大會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上海商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