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電力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出臺,就應對“十二五”期間用電高峰、進一步加快山西省電力建設步伐謀劃出招。“十二五”末,全省將實現產業倍增及總量翻番目標,省內電力需求顯著增加。 2015年,全省全社會用電量達到2600億千瓦時,五年遞增率12.2%,全省最大用電負荷4100萬千瓦,五年遞增率15.3%,在山西省電力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將通過四大建設重點,力促電力工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是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晉電外送,重點建設晉北、晉中、晉東南三個煤電基地,加強省際之間溝通與合作,落實山西和山東、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省簽署的送電框架協議,拓展晉電外送市場和通道; 二是調整電源結構,合理電力布局,著力發展煤電一體化項目,熱電聯產項目、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推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鼓勵風能、水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煤層氣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 三是加快電網建設,構建堅強智能電網;四是......閱讀全文
“十二五”規劃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后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
綜述 “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據悉已經開啟,中國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偉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規劃的5條思路,其中,結構調整為首要目標,社會建設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富民任務 須明確提出“富民”任務 作為統領未來5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總體規劃,我認
從環保產業的角度,《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不僅意味著萬億商機,更是對環保產業服務能力、發展能力的挑戰。和5年前相比,國家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的需求由單一到多元,從簡單到復雜,領域不斷擴展;和5年前相比,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被賦予了更多內涵和更大期許。這些都決定了“十二五”環保產業發
新華社受權于16日全文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14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決定批準這個規劃綱要。 綱要全文約6萬字,共分為16篇:轉變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強農惠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
發改委昨日發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該規劃是國內首個海水淡化產業規劃。規劃提出,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對解決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15%以上。 發改委稱,截至2010年底,
“十二五”期間我國能源結構變化相當于加速100年,數萬億元規模的投資即將落戶新能源,誰將分食,且看詳解。 中國能源結構自1978年以來就沒有太大變化,過去30余年煤炭能源占比由1978年的70.7%下降至2009年的69%,僅僅減少1.7%,而依照中國能源產業規劃,未來5年煤炭占比將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國務院“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節能減排規劃(2011-2015年)》,確立綠色發展的理念,提升工業節能發展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
中國產業正處在由“快速壯大”向“科學發展”邁進的戰略轉型期,而“融合、創新、綠色、開放、安全”是這一產業體系應有之義 “十二五”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最終將如何“定調”尚不明朗;不過可以明確的是,“十二五”規劃將成為中國全面推動產業戰略轉型的規劃。 盡管從1953年第一
怎樣改善北京的空氣質量?怎樣減少垃圾?昨天,以“如何營造舒適環境,讓綠色引領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場“十二五”規劃市民建言會舉辦。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印春總結時提出,垃圾問題會是北京“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全體市民要向垃圾宣戰,徹底解決好垃圾問題。 建言會上,30位建言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