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以下一種及一種以上的情況需考慮低血容量性休克。 1、有創傷、燒傷、消化道出血、腹瀉、腸瘺等導致血容量降低的病因,即繼發于體內外急性大量失血或體液丟失,或有液體(水)嚴重攝入不足的病史。 2、收縮壓低于90~80mmHg,或高血壓者血壓下降20%以上,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經最初的液體復蘇仍無法糾正。 3、患者有口渴、興奮、煩躁不安,進而出現神情淡漠,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皮膚濕冷、尿量減少(尿量 4、血漿乳酸濃度升高、血紅蛋白或血細胞比容降低、尿比重或尿滲透壓升高,中心靜脈壓(CVP)......閱讀全文
如有以下一種及一種以上的情況需考慮低血容量性休克。 1、有創傷、燒傷、消化道出血、腹瀉、腸瘺等導致血容量降低的病因,即繼發于體內外急性大量失血或體液丟失,或有液體(水)嚴重攝入不足的病史。 2、收縮壓低于90~80mmHg,或高血壓者血壓下降20%以上,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經最初的液體復蘇
1、中心靜脈血氣中氧飽和度 低血容量休克代償期可完全正常或表現為中心靜脈血氣中氧飽和度下降。 2、代謝性酸中毒 在失代償期可表現為代謝性酸中毒表現。 3、血紅蛋白 如果以失血為主,可表現為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如果以失液為主,血紅蛋白可不下降甚至因為受濃縮的影響而升高。 4、其他 血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循環容量丟失而導致的有效循環血量與心排血量減少、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和功能受損的病理生理過程。 1.外源性丟失 循環容量直接丟失到體外,如創傷、燒傷、外科大手術的失血、消化道潰瘍、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及宮外孕破裂等,也可由嘔吐、腹瀉、脫水、多尿等原因所致。
1.積極糾正低容量性休克的病因是治療的基本措施。對于出血部位明確、存在活動性失血的休克患者,應盡快手術或介入止血。對于出血部位不明確、存在活動性失血的患者,應迅速利用包括超聲和CT在內的各種必要手段來查找病因。 2.為保證組織氧供,血紅蛋白降至70g/L時應考慮輸血。 3.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
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可出現心悸、頭昏、乏力、出汗、暈厥、尿少、呼吸加快、皮膚濕冷蒼白、精神狀態改變(淡漠嗜睡或躁動)等臨床癥狀。應特別警惕出汗、心悸、乏力、頭重腳輕感等內出血的早期癥狀。患者也可出現與病因相關的癥狀,如黑便、便血、尿血、腹瀉、嘔吐、多尿、皮膚黏膜出血等血容量丟失的癥狀。創傷患者應詢問
病史 應注意詢問有無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經手術或放射治療,其他甲狀腺和頸部手術,肝臟疾病,腸道吸收不良,攝入不足,缺乏光照,多次妊娠,長期哺乳的歷史。長期應用抗癲痛藥(如撲癲酮、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等)或魚精蛋白、肝素、反復輸入含拘檬酸鈉的血液均可導致低鈣血癥。此外應詢問有無
最常引起低磷酸鹽血癥的原因是堿中毒(呼吸性及代謝性)。通常低磷酸鹽血癥可按下列程序進行鑒別﹕先排除堿中毒原因后﹐測定尿磷酸鹽。若尿磷酸鹽排泄增加﹐測定血漿鈣。血漿鈣增加﹐則考慮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異位甲狀旁腺﹐惡性腫瘤﹔若血漿鈣正常或減低﹐則考慮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佝僂病或骨軟化癥﹑范可
嚴重的低血鈣可出現低鈣血癥危象,從而危及生命,需積極治療。 1.10%氯化鈣或10%葡萄糖酸鈣10~20ml(10ml葡萄糖酸鈣含90mg元素鈣),靜脈緩慢推注。必要時可在1~2小時內重復一次。 2.若抽搐不止,可10%氯化鈣或10%葡萄糖酸鈣20~30ml,加入5%~10%的葡萄糖溶液10
全血容量介紹: 正常人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6%-8%,成人平均約5000ml。妊娠期血量可增加23%-25%。全血容量正常值: 51Cr標記紅細胞法:65-90ml/kg。全血容量臨床意義: (1) 減少:出血、休克、嚴重腹瀉、黏液性水腫。 (2) 增加: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白血病、肝硬化、充
1.嚴重的基礎心臟病(廣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填塞、心律失常、機械瓣失靈等)。 2.休克的典型臨床表現(低血壓、少尿、意識改變等)。 3.經積極擴容治療后,低血壓及臨床癥狀無改善或惡化。 4.血流動力學指標符合以下典型特征 (1)平均動脈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