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有胸部創傷史(包括醫源性所致),自發性血胸有咳嗽、腹壓增加、負重、疲勞、運動、突然變換體位等誘因,有相應臨床表現和胸片檢查結果,一般可做出診斷。胸腔穿刺可明確診斷。 二、鑒別診斷 血胸應與氣胸、血氣胸、橫膈破裂、陳舊性胸腔積液、創傷性乳糜胸等相鑒別。 三、并發癥 血胸易并發氣胸和血氣胸。血胸若處理不及時,會導致呼吸困難、休克、胸腔感染、凝固性血胸等并發癥。 四、治療 1、非進行性出血 小量血胸可自行吸收,不需特殊處理,應嚴密觀察有無進行性出血。若積血量較多,應盡早行胸穿或胸腔閉式引流術,排凈積血,促使肺復張。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進行性出血 應在補液、輸血、糾正低血容量休克的同時,及時胸腔鏡或開胸探查,查找出血部位,給予縫合止血。......閱讀全文
一、診斷 有胸部創傷史(包括醫源性所致),自發性血胸有咳嗽、腹壓增加、負重、疲勞、運動、突然變換體位等誘因,有相應臨床表現和胸片檢查結果,一般可做出診斷。胸腔穿刺可明確診斷。 二、鑒別診斷 血胸應與氣胸、血氣胸、橫膈破裂、陳舊性胸腔積液、創傷性乳糜胸等相鑒別。 三、并發癥 血胸易并發氣
1.血常規 大出血患者的外周血紅細胞明顯下降,血紅蛋白也明顯下降。 2.X線胸片 積血量小于200ml時,X線也難作出診斷。積血量大于500ml時,肋膈角變鈍,合并氣胸時可見肋膈角區有液平面。臥位攝片常被遺漏,應行直立位攝片,并定時(損傷后6、24小時)做X線隨訪。積血量在1000ml左右
血胸因胸腔內積血的量、速度、病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小量血胸(少于500ml)無明顯臨床癥狀,胸片示肋膈角消失。中等量血胸(不超過1000ml)和大量血胸(超過1000ml),尤其是急性失血,可以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速、呼吸急促、血壓逐步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癥狀。休克時表現為脈搏快弱、血壓下降、呼吸
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包括發病誘因、發病的次數、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發作的時間規律及季節性、既往治療措施及對治療反應等),了解本人及家族的過敏史,結合患兒發作時呼氣性呼吸困難,肺部聽診呼氣相延長,聞及呼氣相哮鳴音,診斷并不困難。皮膚變應原試驗也可輔助診斷。 治療 1.應該積極地治療,爭取完全
病史 應注意詢問有無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經手術或放射治療,其他甲狀腺和頸部手術,肝臟疾病,腸道吸收不良,攝入不足,缺乏光照,多次妊娠,長期哺乳的歷史。長期應用抗癲痛藥(如撲癲酮、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等)或魚精蛋白、肝素、反復輸入含拘檬酸鈉的血液均可導致低鈣血癥。此外應詢問有無
1.酪氨酸血癥Ⅰ型診斷依據 (1)患者多有黃疸、腹水、生長發育遲滯及佝僂病的癥狀與體征。 (2)血清谷草轉氨酶、血漿谷丙轉氨酶輕度或中度增高,凝血功能障礙,甲胎蛋白增高、堿性磷酸酶增高及低磷血癥較為常見。 (3)腎功能損害,如氨基酸尿、磷酸鹽尿、低血磷及腎小管性酸中毒等。 (4)血漿甲胎
有癥狀和體征的低鈣血癥病人應予治療,血鈣下降的程度和速度決定糾正低鈣血癥的快慢。若總鈣濃度小于7.5mg/dl(1.875mmol/L),無論有無癥狀均應進行治療。 低鈣血癥若癥狀明顯,如伴手足搐搦、抽搐、低血壓、Chvostek征或Trousseau征陽性、心電圖示Q-T間期ST段延長伴或不
診斷 就乳腺增生癥的臨床表現而言無特異性,很多乳腺良、惡性疾病都可以出現乳房疼痛及乳腺結節,鑒別診斷很重要。乳腺增生癥可以并發乳腺腫瘤,包括乳腺癌。故此,乳腺增生癥的診斷應首先除外乳腺良、惡性腫瘤。 治療 乳腺增生癥是由于身體內分泌功能紊亂造成的,乳房疼痛輕者,可調節心理,緩沖壓力,疼痛重
診斷 軟骨瘤的診斷要點: 1.多見于青壯年,以手足短管狀骨的中央部位好發,多在指骨和掌骨,常為多發性。骨盆、肋骨及長管狀骨者常為單發。 2.病灶局部呈梭形腫大,有輕度疼痛和壓痛,可發生病理性骨折。惡變罕見,發生時可見腫瘤突然增大,疼痛加劇。 3.經X線攝片和病理檢查可確診。 治療 軟
診斷 1、已找出家族成員中一罹病者的致病缺陷基因。 2、動脈粥狀硬化的年輕患者被發現有高膽固醇現象。 3、高膽固醇患者被發現有肌腱性黃色瘤。 國內已有一基因芯片可針對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缺陷、APOB基因缺陷、PSCK9基因過度表現,進行全基因的定序,在五、六千個堿基中找出異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