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核內紡錘體英文名稱intranuclear spindle定 義酵母和原生動物營養階段進行核內有絲分裂時,在核內形成的紡錘體。紡錘體極端無中心粒,而代之以由電子致密物質構成的紡錘體斑。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周期與細胞分裂(二級學科)......閱讀全文
中文名稱核內紡錘體英文名稱intranuclear spindle定 義酵母和原生動物營養階段進行核內有絲分裂時,在核內形成的紡錘體。紡錘體極端無中心粒,而代之以由電子致密物質構成的紡錘體斑。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周期與細胞分裂(二級學科)
中文名稱核內再復制英文名稱endoreduplication定 義在細胞周期間期中核內染色體DNA兩次、三次或多次復制而不隨之進行細胞分裂的現象。形成體細胞多倍化,如雙翅目昆蟲幼蟲唾腺細胞染色體DNA經多次復制后不分離形成產生巨大的多線染色體。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周期與細胞分裂(二
核小體是由DNA和組蛋白形成的染色質基本結構單位。每個核小體由146bp的DNA纏繞組蛋白八聚體1.75圈形成。核小體核心顆粒之間通過50bp左右的連接DNA相連。H1結合在盤繞在八聚體上的DNA雙鏈開口處,核小體的形狀類似一個扁平的碟子或一個圓柱體,此時DNA的長度壓縮7倍,稱染色質纖維。染色質就
紡錘體組裝檢查點(the spindle-assembly checkpoint, SAC)可以阻止染色體分離,直到姐妹染色單體(sister chromatid)正確地連接于有絲分裂紡錘體上。這一作用是通過使CDC20(也叫做Slp1或Fizzy)失活完成的,它是泛素連接酶分裂后期促進復合體或循環
中文名稱中心體連絲英文名稱centrodesmose定 義有絲分裂時兩個分開的中心體間最初出現的連接中心體的細絲,是紡錘體形成的起始結構。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周期與細胞分裂(二級學科)
體核溫度(core temperature)指機體深部,包括心、肺、腦和腹部器官的溫度,又稱深部溫度。體核溫度比體表溫度高,且比較穩定.體溫是指深部體溫的平均溫度,一般有三種體溫表示方法:(1)?直腸溫度;(2)?腋下溫度;(3)口腔溫度。
細胞核(nucleus)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細胞的調節中心,其形態隨細胞所處的周期階段而異,通常以間期核為準。 細胞核外被核膜。核膜由內外二層各厚約3nm的單位膜構成,中間為2~5nm寬的間隙(核周隙);核膜上有直徑約50nm的微孔,作為核漿與胞漿間交通的孔道,其數目因細胞類型和功能而異多者可占
核基因是真核生物中位于細胞核內染色體上的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基因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忠實地復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夠“突變”,突變絕大多數會導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變。非致病突變給自然選擇帶來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
核基質是核中除染色質與核仁以外的成分,包括核液與核骨架兩部分。核液含水、離子和酶等無形成分。核骨架是由多種蛋白質形成的三維纖維網架,并與核被膜核纖層相連,對核的結構具有支持作用。核基質與DNA復制,RNA轉錄和加工,染色體組裝及病毒復制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核小體是由DNA和組蛋白形成的染色質基本結構單位。每個核小體由146bp的DNA纏繞組蛋白八聚體1.75圈形成。核小體核心顆粒之間通過50bp左右的連接DNA相連。H1結合在盤繞在八聚體上的DNA雙鏈開口處,核小體的形狀類似一個扁平的碟子或一個圓柱體,此時DNA的長度壓縮7倍,稱染色質纖維。染色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