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生同源多倍體,獲得植物某些器官的巨大型.2.創造異源多倍體,克服遠緣雜交的困難,綜合遠緣種,屬植物的優良性狀.3.誘導異源多倍體,作為種屬間的遺傳橋梁,進行基因轉移或漸滲.......閱讀全文
1.產生同源多倍體,獲得植物某些器官的巨大型.2.創造異源多倍體,克服遠緣雜交的困難,綜合遠緣種,屬植物的優良性狀.3.誘導異源多倍體,作為種屬間的遺傳橋梁,進行基因轉移或漸滲.
1.同源多倍體植物的特點①育性差,結實率低.②大多數同源多倍體是無性繁殖的,多年生的.③同源多倍體基因型種類比二倍體多純顯性:AAAA;三顯性:AAAa;雙顯性:AAaa;單顯性:Aaaa;無顯性:aaaa④同源多倍體達到遺傳平衡的時間長⑤器官的巨型性2.異源多倍體植物的特點染色體配對正常,植株雌雄
1.概念染色體組:一個屬內,各個種特有的,維持生物體生存最低限度數目的一組染色體.染色體基數:一組染色體組內的染色體數目以X表示高粱 X=10 小麥 X=7 棉屬 X=13 玉米 X=10 甘薯 X=15 豌豆 X=7 稻屬X=12二倍體:體細胞具有兩組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粒小麥 2n=2X=14 水
1.誘導材料的選擇①選擇天然多倍體物種比重高的植物.②選擇綜合性狀好,染色體倍數少材料.③選擇雜合性高的材料.④選擇收獲營養器官的植物或無性繁殖的植物⑤選擇遠緣雜種后代材料.⑥選擇生育周期短的植物.2.人工誘導多倍體的途徑和方法途徑自然誘導人工誘導物理因素誘導化學因素誘導①物理因素誘導:溫度驟變機械
區別如下:1、分子設計育種。通過多種技術的集成與整合, 對育種程序中的諸多因素進行模擬、篩選和優化,,提出最佳的符合育種目標的基因型以及實現目標基因型的親本選配和后代選擇策略, 以提高作物育種中的預見性和育種效率,實現從傳統的“經驗育種”到定向、高效的“精確育種”的轉化。2、分子育種,就是將基因工程
種豬是繁殖的基礎,種豬的質量直接影響整個豬群的生產水平,所以,種豬的選擇必須符合生產目標,只有將種豬選好才能生產出優良的后代,因此種豬的選擇又是繁殖技術中關鍵的第一步。它包括外形選擇、繁殖性能、生長發育和胴體瘦肉率的選擇。 (1)毛色、皮色 毛色、皮色雖然沒有直接經濟價
在生產實踐中,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常進行育種研究解決生產問題。前幾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開創了水稻界的傳奇,讓水稻的畝產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時也在品質上得到了提升。關于育種,有多種方法,如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等。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通過連續自交,不斷選種的方式,得到新的品種。其中種子在進行育種前要
利用各種有效方法產生單倍體后,進行染色體人工或自然加倍,使植株恢復正常育性,迅速獲得穩定的新品種的育種方法。單倍體是只具有配子體染色體組分的個體、組織或細胞。由這種細胞分化、生長出來的植株叫單倍體植物,此種植物不能生殖,必須使其染色體組分加倍,才能繼續繁殖,獲得穩定一致的后代。 通過單倍體形成
?? 準性生殖是一種類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原始的一種生殖方式。它可使同一種生物的兩個不同來源的體細胞經融合后,不經過減數分裂,不產生有性孢子,僅通過低頻率的基因重組并產生重組體細胞。(1)菌絲聯結 常發生在一些形態上沒有區別但在遺傳性上卻有差別的同一菌種的兩個體細胞(單倍體)間,發生聯結的頻率極低。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綠色超級稻項目團隊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綜述文章,總結了綠色超級稻的理念、育種策略、關鍵技術體系和發展歷程,闡述了整合豐富的遺傳資源、有利的功能基因、精確的基因組育種技術以培育綠色超級稻的實踐,介紹了綠色超級稻推廣應用的重大成果及其對全球作物生產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