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家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廣袤的柴達木盆地建成,項目已具備發電能力,不久將實現并網發電。 這個總投資9.96億元的50兆瓦光熱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由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建設。據公司副總經理陳武忠介紹,目前建成的一期10兆瓦投資2.1億元,全部項目計劃2014年底建成。 陳武忠介紹說,項目的核心技術是“追日”,用關鍵技術控制安裝在地面的上萬塊玻璃鏡子像向日葵一樣追著太陽光將其反射到吸熱塔上的吸熱器中,將吸熱器內的水轉化成高溫蒸汽,再通過管道傳輸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 柴達木盆地海拔地勢高,陰雨天氣少,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度高,大氣透明度好,屬于太陽能資源充足地區,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項目。僅德令哈地區適合太陽能開發的面積就在500平方公里以上。 據介紹,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光電轉換率大約在14%-17%,而光熱發電的光電轉換率可達到20%,而且,光熱發電具備穩定......閱讀全文
隨著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瓶頸正接近突破,很多業內專家都表示,它非常有希望成為又一主導型能源。廣闊的產業前景,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看好。各大發電企業逐鹿光熱發電產業的“大戲”,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大規模應用和產業化 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領域,我國起步并不算晚。早在“八五”期間,科技部就
滬府發〔2011〕90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
國投敦煌光伏電站鳥瞰 浩如煙海的古籍,氣象萬千的古跡,將敦煌變成了歷史文化名城;借助豐富的光熱資源,當地政府又將其打造成了“大漠光電城”。給敦煌帶來無盡能源的,仍然是獵獵朔風、炎炎烈日。風吹日曬,曾經如浮云般的景象,如今成為敦煌的新寵兒。 敦煌,在誕生了“光伏發電中國第一”后,已經
北京西北75公里,延慶縣八達嶺長城腳下。 站在長城上向南遠眺,一個白色柱狀的“大家伙”聳立在藍天之下;一側,上百片碩大的玻璃面板,把太陽光反射到它上面。 這個不久前建成的大家伙就是我國、也是亞洲首個太陽能熱發電站的吸熱塔。其建造者之一、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王志峰不敢相
累計生產牧草良種36590萬公斤,用于青藏高原及北方退化草地治理267萬公頃,治理黑土灘35萬公頃,天然草地補播改良112萬公頃,退牧還草草帶更新733萬公頃…… 今年1月,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完成的“三江源區草地生態恢復及可持續管理技術創新和應用”成果獲國家科
5月16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網站分別就《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和《潔凈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作出解讀。 《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解讀 問:《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答:
太陽能光熱發電可以提供連續、可靠的電力且具有良好的調節性能,不僅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發電,還可以發揮調峰和儲能作用,提高電力系統接納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能力,發展潛力巨大。2016年9月份,國家能源局確定了第一批20個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部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近日,第二屆德
2011年元月份,國家科技部傳來消息――國家將全國唯一的“國家太陽能熱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中國太陽谷,該中心將依托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組建,皇明董事長黃鳴任主任。太陽能產業聯盟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開發條件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啟之年。 在這次“兩會”上,“十二五”規劃正式出臺。用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胡鞍鋼的話說:中國的“十二五”規劃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綠色發展的國家規劃。
歐美“雙反”的沖擊,讓光伏企業把目光更多瞄準中國內需市場,城鎮化建設正在成為助推前進的一股東風。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等10多個部委正在編制的《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的初稿中,提出建設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1萬多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旨在落實示范項目建設有關要求,加快推進示范項目建設。 2016年9月,我國啟動首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通知主要內容如下: 建立電價退坡機制。根據示范項目實
2012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完成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然而現在看來要達到這個目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011年,大唐新能源以每千瓦時0.9399元的電價中標國內首個光熱發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中標電價的過低導致項目收益無法保障,致使項目
在沉寂了數年后,光熱發電行業近日傳來消息,中廣核青海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已經正式動工,在國內一向慢熱的光熱發電產業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盡管光熱發電被認為是比光伏更加清潔的能源,不少央企也早已籌謀布局落子,但遺憾的是,這些項目進展并不順利。事實上,德令哈項目的進程也一度被延遲。 對于國內的光熱發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槽式熱發電集熱系統內蒙示范工程 4060×125 mm高溫真空集熱管 集熱管磁控濺射鍍膜連續生產線 2013年10月11日,北京海淀區釣魚臺大酒店,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組織的名為“槽式太陽能集熱
天津西青區張家窩工業園,新霓空太陽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霓空)的牌子已經被摘下,這間曾經無比輝煌、國內第一家由外商投資的光熱發電制造類企業,以此落寞方式無奈告別中國。 “新霓空已經將天津基地的資產變賣了,而它不成功的原因,在于技術過于前沿,一直沒有多少項目,由此導致資金鏈斷裂。”7月11日
“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2013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落實《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根據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總體精神,先進能源技術領域根據本領域“十二五”部署,結合2012年度預備項目入庫情況以及201
2014年青海省科技發展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努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不斷強化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提高科技創新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為推動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截止2014年10月,全省共取得科技成果402項,增長20%,這些科技成果累計實現產值216.4 億
早在兩年前太陽能行業“十二五”規劃出臺伊始,市場對于光熱發電潛在的商業前景就做過充分展望。據中信證券研究報告分析,按照“十二五”規劃擬定的到2015年和2020年光熱發電裝機分別達1吉瓦和3吉瓦的目標數字,以當前國內光熱發電3萬元/千瓦的綜合投資成本進行測算,“十二五”末1吉瓦的裝機規模將創造3
光熱發電正在成為新能源領域較具代表性和潛力的產業,隨著發展光熱發電替代燃煤火電等傳統發電方式開始“破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在日前舉辦的中海陽集團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國家發改委新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潤青表示,“我國可進行集中開發的光熱發電裝機容量高達3億
3月30日,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與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結題驗收會在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八達嶺太陽能熱發電實驗基地召開。項目和四個課題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北京市科委、電工所有關領導和負責同志以及七位專家出席了驗收會。 驗收專家組首先詳細考察了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十大當代發明家、全國首屆“發明創業獎”特等獎獲得者……把這些光環與“帕金森病患者”疊加在一起,可能嗎? 在東南大學第一眼見到張耀明院士,記者不禁為之一震。他看起來雖還年輕,說話中氣也蠻足,但已身患帕金森綜合征10年。在我們采訪時,他甚至無法完全控制手臂的顫抖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2012年8月9日13:18分,北京延慶八達嶺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經過六年的艱苦努力,終于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首次太陽能熱發電實驗在系統貫通后獲得成功。這是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西班牙之后世界上第四個實現大型太陽能熱發電的國家。 相對于太陽能光伏發
“2010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三亞國際論壇”于8月17日至19日在海南省三亞市陽光大酒店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韓國太陽能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科技部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協會、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海南天能電力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和北京寰能天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擔的“太陽能光熱資源評價與槽式光熱發電關鍵技術研究”,通過與西班牙太陽能技術顧問公司(STA)合作,在充分研究海南熱帶海島環境特點以及太陽能熱發電站選址場所的年平均風速、年最高風速、空氣濕度、鹽度、紫外線強度等條件的基
習主席最近提出能源革命和5點要求,深受鼓舞與啟示。5點要求中提到,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以及務實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本文謹就建設本土“生物質煤田、油田和氣田”,也就是“一片”談一些體會。 中國能源革命能提“自主”嗎? 崛起中的中國,能源安全乃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獲悉,我國首個利用太陽能產生的蒸汽來驅動汽輪發電的發電機日前正式運行。這是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標志著我國掌握了太陽能熱發電技術。 該項目是“863”計劃重點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皇明太陽能集團聯合實驗室承擔。自2007年1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獲悉,我國首個利用太陽能產生的蒸汽來驅動汽輪發電的發電機日前正式運行。這是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標志著我國掌握了太陽能熱發電技術。 該項目是“863”計劃重點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皇明太陽能集團聯合實驗室承擔。自2007年1月實施以來,開
在節能環保 清潔能源及新材料領域,美國有技術,中國有市場,優勢互補非常明顯,中美最有可能獲得突破性合作,是受益中美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最為清晰的三大產業。《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對這三大產業上市公司仔細分析,從中挖掘弱市中的“生機”。 優勢互補 節能環保技術合作迎突破 中美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