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基本介紹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臨床常見病,發病率達20%左右。是指1年內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數頻繁,超過了一定范圍的呼吸道感染。不同的年齡診斷標準不同,反復上呼吸道感染2歲以內嬰幼兒超過7次/年,3~5歲兒童超過6次/年,6歲以上兒童超過5次/年;反復下呼吸道感染2歲以內嬰幼兒超過3次/年,3~5歲兒童超過2次/年,6歲以上兒童超過2次/年可診斷反復呼吸道感染。......閱讀全文
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基本介紹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臨床常見病,發病率達20%左右。是指1年內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數頻繁,超過了一定范圍的呼吸道感染。不同的年齡診斷標準不同,反復上呼吸道感染2歲以內嬰幼兒超過7次/年,3~5歲兒童超過6次/年,6歲以上兒童超過5次/年;反復下呼吸道感染2歲以內嬰幼兒超過3次/年,3~5
關于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介紹
臨床治療的目的就是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數。 1.病原學治療 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期最常見的致病因素就是病原體的入侵,最常見的為病毒、細菌和非典型病原微生物等。針對病原學的抗感染治療是常規性治療。 2.免疫調節劑治療 使用免疫調節劑可以增強呼吸道的免疫功能,有效地降低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頻率
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咽拭子培養介紹
對于懷疑為細菌引起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應作咽拭子培養,也就是咽部分泌物的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以了解感染是由哪種細菌引起及應用哪種抗生素有效。具體作法是;清晨禁食、水,也不得刷牙漱口的情況下,用消毒棉棒輕輕在咽部涂抹數次,然后將其放入細菌培養液中即可,還應注意最好在服用抗生素前作這一檢查,因為,
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反復呼吸道感染形成的因素較為復雜。多為先天性因素或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或喂養方式不當,以及遺傳、護理、居住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幼兒免疫功能比較低下,易患呼吸道疾病。此外,長期偏食、挑食,以及耐寒力差的小兒易患呼吸道感染,大氣污染對易感呼吸道病也有影響。
上呼吸道感染的基本介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又稱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廣義的上感不是一個疾病診斷,而是一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扁桃體炎。狹義的上感又稱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發生率較高。成人每年發生2~4次,兒
如何預防反復呼吸道感染?
現代醫學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手段尚不多,遠期療效有待觀察,另外,反復呼吸道感染與小兒身體的防御能力、營養狀態、環境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且與小兒呼吸道解剖特點有關。預防措施首先必須從增加小兒的身體抵抗力和防止病原體的侵入著手,比如,可以通過適當的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加強體格鍛煉,營養補充來增
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功能的檢查
對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如有條件應作這項檢查,以觀察免疫功能是否正常。由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兒最主要的癥狀也是反復呼吸道感染,并且這些患兒的免疫功能存在明顯異常,通過檢查免疫功能能把這類患兒區別開來,有利于指導治療。免疫功能檢查包括兩方面: (1)體液免疫功能與人體抗御細菌感染的抵抗力有密切關
簡述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表現
呼吸道感染是小兒常見的疾病,起病多焦急,可有發熱、流涕、鼻塞、噴嚏伴輕咳等癥。有的可有嘔吐、腹瀉等。不同的年齡表現的癥狀也有所不同。反復呼吸道感染易感者除較健康小兒多罹患幾倍的呼吸道疾病外,多有食欲不振、盜汗、體重不增、面色萎黃等表現。若治療不當會導致哮喘、心肌炎、腎炎等病,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血象檢查和放射學檢查
1.血象檢查 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的百分數,可幫助判斷呼吸道感染究竟是由細菌還是病毒所引起。一般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數都會升高;而病毒感染則白細胞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所占比例偏高。 2.放射學檢查 反復發生肺炎的患兒必須作肺部X線透視或拍片檢查,因為患病時間的
新生兒RSV下呼吸道感染易出現反復咳喘
? 近期國內一項研究探討了新生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其與患兒出院后反復咳喘的關系。??? 該研究選取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于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診斷為RSV 下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兒,對患兒臨床資料及出院后隨訪結果進行分析。該研究共納入41例 RSV 下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