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急性腎損傷的臨床表現介紹
1. 尿量減少:通常發病后數小時或數日出現少尿(尿量<400ml/d)或無尿(尿量<100ml/d)。無尿,通常提示完全性尿路梗阻,但也可見于嚴重的腎前性或腎性急性腎損傷(如腎動脈阻塞、血管炎)。但非少尿型急性腎損傷患者,尿量可正常甚至偏多。 2. 氮質血癥:急性腎損傷時,攝入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不能經腎臟排泄而潴留在體內,可產生中毒癥狀,即尿毒癥。BUN每天上升>8.93mmol/L(25mg/dl)者,稱為高分解代謝。少尿型急性腎損傷患者通常有高分解代謝。此外,BUN升高并非都是高分解代謝,胃腸道大出血、血腫等積血被吸收后,也會加重氮質血癥。 3. 液體平衡紊亂:由于鹽和水排出減少致水、鈉潴留,常常導致全身水腫、腦水腫、肺水腫及心力衰竭、血壓增高和低鈉血癥。大量輸液,特別是輸注低張液體,以及未限制水攝入,也是容量負荷過重、低鈉血癥的原因。患者可表現為嗜睡,進行性反應遲鈍,甚至癲癇發作(因腦水腫所致)。 ......閱讀全文
關于急性腎損傷的臨床表現介紹
1. 尿量減少:通常發病后數小時或數日出現少尿(尿量
關于急性腎損傷的預后介紹
既使是輕微的急性腎損傷也可能影響患者的近期和遠期預后。醫院內獲得性急性腎損傷仍有較高的病死率,可高達50%。 急性腎損傷后存活的患者多數腎功能可以恢復正常,但5%的患者腎功能不能恢復,需要維持性腎臟替代治療,在老年患者中比例可高達16%。另有約5%的患者腎功能雖然恢復,但將逐漸發生慢性腎功能損
關于急性腎損傷的疾病護理介紹
對急性腎損傷患者,應給予適當的心理護理,解釋各種疑問,恰當解釋病情,用成功的病例鼓勵患者,為患者創造安靜、整潔、舒適的治療環境;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應在8小時以上。加強皮膚護理,保持皮膚完整,以減少感染因素。囑患者常洗澡勤換內衣,修剪指(趾)甲;幫助患者選擇無刺激或刺激性小的洗護用品。在疾病不同
關于急性腎損傷的病理生理介紹
腎前性急性腎損傷 由于腎前性因素使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腎血流灌注不足引起腎功能損害,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腎小管對尿素氮、水和鈉的重吸收相對增加,使血尿素氮升高、尿量減少、尿比重增高、尿鈉排泄減少。 腎性急性腎損傷 按發病原因,病理改變可表現為: 1.腎血管疾病:動脈內膜增厚、血管壁增厚和巨
急性腎損傷的臨床表現
1. 尿量減少:通常發病后數小時或數日出現少尿(尿量
急性腎損傷的基本介紹
急性腎損傷是一組臨床綜合征, 是指突發(1-7d內)和持續(>24h)的腎功能突然下降,定義為血清肌酐(SCr)至少上升0.5mg/dl 1,表現為氮質血癥、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以及全身各系統癥狀,可伴有少尿(
關于急性腎損傷的疾病診斷
診斷 急性腎損傷的診斷需要詳細回顧患者的病史和入院前的病史、治療史和用藥史,合理地應用實驗室及輔助檢查,必要時,行腎活檢明確診斷。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繪制既往和近期Scr的變化曲線,及其與藥物和各項干預性措施之間的關系,對于明確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鑒別診斷 1. 首先明確是急性腎損傷還是慢
急性腎損傷的尿液檢查介紹
1. 尿常規:尿液外觀多呈渾濁,尿色深。根據病情不同,尿蛋白定性可為陰性~++++。 2. 尿沉渣檢查:可發現腎小管上皮細胞、上皮細胞管型、顆粒管型、紅細胞、白細胞和晶體存在,有助于急性腎損傷的鑒別診斷,對區分腎前性、腎性和腎后性具有重要價值。 3. 尿液生化檢查:包括尿鈉、鈉濾過分數、腎衰
急性腎損傷的病理生理及臨床表現
病理生理 腎前性急性腎損傷 由于腎前性因素使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腎血流灌注不足引起腎功能損害,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腎小管對尿素氮、水和鈉的重吸收相對增加,使血尿素氮升高、尿量減少、尿比重增高、尿鈉排泄減少。 腎性急性腎損傷 按發病原因,病理改變可表現為: 1.腎血管疾病:動脈內膜增厚、血
急性腎損傷的臨床表現及臨床經過
臨床表現 1. 尿量減少:通常發病后數小時或數日出現少尿(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