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佝僂病的病因分析
1.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 研究指出雖然母親孕后期每日補充400IU的維生素D,對于足月兒血循環中25-OH-D3的影響很小,但是與孕期規律補充的母親相比,孕期母親未補充者,新生兒的維生素D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因此早產、雙胎更易于貯存不足。 2.日照不足 由于城市生活中高大建筑阻擋日光照射;大氣污染;寒冷的冬季日照短,紫外線較弱;沒有充足時間的室外活動;或者室外活動時皮膚暴露少;不論是氣候、季節、大氣云量、緯度、膚色、皮膚暴露都可影響內源性維生素D的生成。 3.生長速度快 如低體重、早產、雙胎、疾病等因素,嬰兒恢復后,生長發育相對更快,需要維生素D多,但體內貯存的維生素D不足,易發生佝僂病。 4.食物中補充維生素D不足 因天然食物中含維生素D少,純母乳喂養,沒有充足的戶外活動,如不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的罹患危險增加。 5.疾病和藥物影響 胃腸道或肝膽疾病影響維生素D吸收,如嬰兒肝炎綜合征、慢性腹瀉......閱讀全文
關于佝僂病的病因分析
1.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 研究指出雖然母親孕后期每日補充400IU的維生素D,對于足月兒血循環中25-OH-D3的影響很小,但是與孕期規律補充的母親相比,孕期母親未補充者,新生兒的維生素D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因此早產、雙胎更易于貯存不足。 2.日照不足 由于城市生活中高大建筑阻擋日光照射;
關于佝僂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本病早期的神經興奮性增高的癥狀無特異性,需與如下疾病鑒別: 1.軟骨營養不良 是一遺傳性軟骨發育障礙,出生時即可見四肢短、頭大、前額突出、腰椎前突、臀部后凸。根據特殊的體態(短肢型矮小)及骨骼X線作出診斷。 2.低血磷抗維生素D佝僂病 本病多為性連鎖遺傳,亦可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也
關于佝僂病的基本癥狀介紹
佝僂病即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于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征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 佝僂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長著的長骨干骺端軟骨板和骨組織鈣化不全,維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鈣化不全。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歲以內(尤其是3~18個月的)嬰幼
關于肛裂的病因分析
1.大便異常 肛裂首先是因為來自外力的沖擊或摩擦。如果糞便過粗過硬,此時肛門適應性較差,會使肛管裂開,有人研究發現,不僅是便秘,腹瀉也會產生肛裂,可占到肛裂誘因的4%~7%。 2.內括約肌痙攣 腸道、肛管或肛竇的炎癥刺激、酸性糞便刺激、括約肌外露、氣憤緊張等異常情緒,均可引起肛門內括約肌張
關于斑禿的病因分析
病因不明。在毛囊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且本病有時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風、特應性皮炎),故目前認為本病的發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發病機制。遺傳素質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可能與HLAⅡ型相關,25%的病例有家族史。此外,還可能和神經創傷、精神異常、感染病灶和內分泌失調有關。
關于黃疸的病因分析
黃疸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機制而言可以分為五類: 1.膽紅素生成過多 這是由于紅細胞大量破壞(溶血)后,非結合膽紅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運輸至肝臟,必然使肝臟(肝細胞)的負擔增加,當超過肝臟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與結合能力時,則引起血液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導致的貧
關于麻疹的病因分析
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為單股負鏈RNA病毒。直徑約100~250nm,衣殼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H)。麻疹病毒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強,對干燥、日光、高溫均敏感,
關于咽峽炎的病因分析
常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也可單獨發生。多發生于秋冬及冬春之交。 1、病毒感染 以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見,多通過飛沫和親密接觸傳染。 2、細菌感染 以鏈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為主,還有梭形桿菌等。若細菌或毒素進入血液,甚至發生遠處器官的化膿性病變。 3、其他病菌 螺旋
關于水痘的病因分析
該病是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致。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皰疹病毒科,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種,決定了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生存力很弱,不耐熱和酸,能被乙醚等消毒劑滅活。人類是該病毒唯一宿主,患者為唯一傳染源,傳染期一般從皮疹出現前1
關于膿胸的病因分析
病菌侵入胸膜腔,產生膿性滲出液積聚于胸膜腔內的化膿性感染,稱為膿胸。膿胸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按照致病菌則可分為化膿性、結核性和特殊病原性膿胸;按照波及的范圍又可分為全膿胸和局限性膿胸。 胸膜腔的化膿性感染所造成的胸膜腔的積膿。病原菌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入胸膜腔: 1.肺部炎癥,特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