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胰島素抵抗的方法介紹
1.空腹胰島素 空腹胰島素是反映人群胰島素抵抗的一個較好的指標。 2.正常血糖胰島素鉗夾技術 該方法是測量胰島素抵抗的金標準。 3.胰島素抑制試驗 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但是結果不如鉗夾法精確。 4.微小模型法 微小模型技術(MMT)是利用計算機模擬機體血糖與胰島素動力代謝的關系,而同步計算出表示胰島素抵抗程度的胰島素敏感性指數(ISI)和不依賴胰島素作用的葡萄糖自身代謝效能(SG)。 5.葡萄糖耐量試驗同時測胰島素釋放曲線 此類方法的共同優點是與阻斷葡萄糖一胰島素反饋法比,沒有干擾葡萄糖一胰島素反饋的生理機制;與激發葡萄糖一胰島素反饋法中的葡萄糖耐量試驗,是更符合生理性的實驗。 6.HOMA 大型人群流行病學研究中已廣泛采用基于空腹胰島素和血糖的簡單比值,如葡萄糖/胰島素比值和胰島素抵抗的穩態評估模型。......閱讀全文
檢查胰島素抵抗的方法介紹
1.空腹胰島素 空腹胰島素是反映人群胰島素抵抗的一個較好的指標。 2.正常血糖胰島素鉗夾技術 該方法是測量胰島素抵抗的金標準。 3.胰島素抑制試驗 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但是結果不如鉗夾法精確。 4.微小模型法 微小模型技術(MMT)是利用計算機模擬機體血糖與胰島素動力代謝的關系,
關于胰島素抵抗的檢查介紹
1.空腹胰島素 空腹胰島素是反映人群胰島素抵抗的一個較好的指標。 2.正常血糖胰島素鉗夾技術 該方法是測量胰島素抵抗的金標準。 3.胰島素抑制試驗 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但是結果不如鉗夾法精確。 4.微小模型法 微小模型技術(MMT)是利用計算機模擬機體血糖與胰島素動力代謝的關系,
關于胰島素抵抗與代謝綜合征的檢查方法介紹
胰島素敏感性存在生理變異,在同一個體不同組織中胰島素抵抗發生的時間與程度不同,糖皮質激素和泌乳激素、性激素、性激素結合球蛋白,雄性激素的生理神經內分泌節律與每天的胰島素敏感性變異有關。胰島素的作用夜間下降27%,老年人胰島素外周敏感性下降,在健康人,胰島素敏感性沒有季節性的變化,在一定時間內變化
關于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檢查方式介紹
實驗室檢查:胰島素敏感性存在生理變異,在同一個體不同組織中胰島素抵抗發生的時間與程度不同,糖皮質激素和泌乳激素、性激素、性激素結合球蛋白,雄性激素的生理神經內分泌節律與每天的胰島素敏感性變異有關。胰島素的作用夜間下降27%,老年人胰島素外周敏感性下降,在健康人,胰島素敏感性沒有季節性的變化,在一
關于胰島素抵抗的基本介紹
胰島素抵抗 [1] 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定。胰島素抵抗易導致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50年代Yallow等應用放射免疫分析技術測定血漿胰島素濃度,發現血漿胰島素水平較低的病人胰島素敏感性較高,而血漿胰島素較
關于胰島素抵抗的形式介紹
根據胰島素劑量反應曲線,可以看出,胰島素抵抗有三種形式: 1.單純曲線右移 表示胰島素的效應器官對胰島素敏感性減低,需要增加胰島素的劑量才能達到最大反應。 2.單純曲線高度降低 增加胰島素的劑量也不能達到最大的反應高度,這提示靶器官對胰島素的反應性降低。 3.同時伴有曲線右移及曲線最大
治療胰島素抵抗的相關介紹
一般原發性或遺傳性胰島素抵抗尚無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對一些具有發生胰島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級親屬、有高血壓、高血脂家族史和出生時低體重兒或存在宮內營養不良史的人群,尤應注意在其后天生命過程中避免肥胖,以盡可能預防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對已表現為胰島素抵抗的人群,應根據不同的人群采取
胰島素抵抗的形成原因介紹
根據胰島素劑量反應曲線,可以看出,胰島素抵抗有三種形式: 1.單純曲線右移 表示胰島素的效應器官對胰島素敏感性減低,需要增加胰島素的劑量才能達到最大反應。 2.單純曲線高度降低 增加胰島素的劑量也不能達到最大的反應高度,這提示靶器官對胰島素的反應性降低。 3.同時伴有曲線右移及曲線最大
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定。胰島素抵抗易導致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50年代Yallow等應用放射免疫分析技術測定血漿胰島素濃度,發現血漿胰島素水平較低的病人胰島素敏感性較高,而血漿胰島素較高的人對胰
胰島素抵抗的定義
胰島素抵抗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便觀察到糖耐量受損(IGT)、糖尿病、肥胖、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等常同時出現于同一個體,當時有人稱其為繁榮綜合征,但在相當長時間內人們并不了解該綜合征的各種成分為何先后或同時出現在同一個體或同一家族,因此又稱其為X綜合征。直至1988年Rea
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的相關介紹
高胰島素血癥常伴有高血壓、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加、T2DM。高胰島素血癥也可伴其他多代謝紊亂,如尿酸增高、肥胖等,因此又稱多代謝綜合征(X綜合征),這些代謝紊亂可在糖尿病發生前出現。 高胰島素血癥促進動脈壁脂質的合成與攝取,阻止膽固醇的清除以及促進動脈壁平滑肌細胞的增殖
胰島素抵抗的病因分析
1.遺傳性因素 胰島素的結構異常、體內存在胰島素抗體、胰島素受體或胰島素受體后的基因突變(如Glut4基因突變、葡萄糖激酶基因突變和胰島素受體底物基因突變等)。 2.肥胖 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肥胖主要與長期運動量不足和飲食能量攝入過多有關,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
關于胰島素抵抗和(或)高胰島素血癥的介紹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和(或)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所致的代償高胰島素血癥或因不適當治療所致)。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研究提示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與動脈硬化性疾病發生的危險性增加密切相關,但確切的機制不明,持久的高胰島素血癥可能通過以下途徑發揮作用: ①
關于胰島素抵抗的臨床表現特點介紹
1.脂肪組織分布 向心性或腹型肥胖以及異位脂肪沉積都很常見。 2.葡萄糖代謝異常 具體表現因人而異,取決于基礎病因和嚴重程度,以及β細胞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來應對胰島素抵抗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不同患者之間差異懸殊。 3.代謝綜合征 [3] 在肥胖患者中,胰島素抵抗、相關的高胰島素血癥和高血
關于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診斷介紹
1.WHO關于代謝綜合征的診斷 (1)基本條件:糖調節受損或糖尿病和(或)胰島素抵抗(正常人群高胰島素血癥正常血糖鉗夾試驗中,葡萄糖攝取率低于四分位數以下)。 (2)附加條件:同時具備下列2個或更多成分: ①血壓增高≥140/90mmHg。 ②血漿TG≥1.7mmol/L和(或)HDL-
關于胰島素抵抗的病因分析
1.遺傳性因素 [2] 胰島素的結構異常、體內存在胰島素抗體、胰島素受體或胰島素受體后的基因突變(如Glut4基因突變、葡萄糖激酶基因突變和胰島素受體底物基因突變等)。 2.肥胖 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肥胖主要與長期運動量不足和飲食能量攝入過多有關
治療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概述
一般原發性或遺傳性胰島素抵抗尚無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對一些具有發生胰島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級親屬、有高血壓、高血脂家族史和出生時低體重兒或存在宮內營養不良史的人群,尤應注意在其后天生命過程中避免肥胖,以盡可能預防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對已表現為胰島素抵抗的人群,應根據不同的人群采取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由51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分子量5734,由A、B兩條肽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主要由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能促進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促進蛋白質和脂肪合成,抑制蛋白質、脂肪分解及酮體生成。調控循環血中胰島素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由51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分子量5734,由A、B兩條肽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主要由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能促進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促進蛋白質和脂肪合成,抑制蛋白質、脂肪分解及酮體生成。調控循環血中胰島素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介紹: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由51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分子量5734,由A、B兩條肽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主要由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能促進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促進蛋白質和脂肪合成,抑制蛋白質、脂肪分解及酮體生成。調控循環血中胰島素
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簡介
胰島素抵抗與代謝綜合征是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黏、高尿酸、高血壓、高體重等多種代謝紊亂聚集在同一個體內的現象。 其臨床表現有高血糖癥、高胰島素血癥、血脂紊亂(血游離脂肪酸、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超重或肥胖(體重指數超過25)、高血壓等,只要具備其中
胰島素抵抗的臨床表現特點
1.脂肪組織分布 向心性或腹型肥胖以及異位脂肪沉積都很常見。 2.葡萄糖代謝異常 具體表現因人而異,取決于基礎病因和嚴重程度,以及β細胞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來應對胰島素抵抗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不同患者之間差異懸殊。 3.代謝綜合征 在肥胖患者中,胰島素抵抗、相關的高胰島素血癥和高血糖可導致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抗體介紹
胰島素抗體介紹: 胰島素抗體的出現有兩種情況,一種出現于接受外源性胰島素治療的病人,主要和胰島素制劑的純度有關系,一種出現于從未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病人,稱為胰島素自身抗體。胰島素抗體正常值:??? 陰性。胰島素抗體臨床意義: 胰島素抗體對糖尿病和低血糖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胰島素的檢查方法
相關蛋白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臨用新制,置10℃以下保存。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加0.01mol/L鹽酸溶液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中約含3.5mg的溶液系統適用性溶液見含量測定項下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5~10μm);以0.2mol/L硫酸鹽緩沖液(取無水硫酸鈉28
關于胰島素抵抗與代謝綜合征的預后介紹
理想控制血糖:胰島素抵抗導致高血糖,長期高血糖通過其“糖毒性”進一步加重組織如肌肉、脂肪和肝臟組織的胰島素抵抗狀態。因此,臨床工作中,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如通過合理的降血糖治療,使血糖獲得持續良好的控制均有助于減輕胰島素抵抗。近年不少臨床研究報告對一些新診斷的血糖顯著升高或口服抗糖尿病藥物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胰島素原
胰島素原介紹: 人胰島素原(proinsulin)是胰島素的前體物質,由胰島素和C肽組成,具有雙重免疫活性,既可與胰島素抗體結合,又可與C肽抗體結合。胰島素原由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主要在腎臟分解代謝。生理情況下,只有極少量的胰島素原釋放入血,在病理情況下,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原增多,血中胰島素原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抗胰島素抗體介紹
抗胰島素抗體介紹: 接受異源性胰源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其血清中常有抗胰島素抗體(IAB)存在,這種抗體能結合胰島素形成復合物,使胰島素失活,這是糖尿病病人對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已證實5種Ig類型的抗胰島素抗體都存在,但以IgG類為主,測定該抗體的方法有多種,如RIA、ELISA、血凝和微晶
關于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概述
胰島素抵抗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便觀察到糖耐量受損(IGT)、糖尿病、肥胖、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等常同時出現于同一個體,當時有人稱其為繁榮綜合征,但在相當長時間內人們并不了解該綜合征的各種成分為何先后或同時出現在同一個體或同一家族,因此又稱其為X綜合征。直至1988年R
關于胰島素抵抗的三級預防措施介紹
1.一級預防 初級預防促進了關于定期健康監測的重要性的公眾教育。健康的飲食和增加活動量可以預防或改善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和糖尿病以及相關并發癥的發作。強調行為改變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是長期體重管理的關鍵項目。 2.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包括實驗室檢查胰島素抵抗,可以更好地管理胰島素抵抗的早期干
研究發現胰島素抵抗與癡呆相關
特拉維夫大學在《阿爾茲海默癥》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部分由于肥胖或缺乏運動引起的胰島素抵抗與認知表現迅速下降有關。根據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但出現胰島素抵抗者認知和記憶力會在后期下降。 該研究由David Tanne和Uri Goldbourt教授聯合領導,由美國太平洋大學醫學院M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