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TYH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一種參與dna氧化損傷修復的dna糖苷酶。這種酶在腺嘌呤與鳥嘌呤、胞嘧啶或8-氧-7,8-二氫鳥嘌呤(一種主要的氧化損傷的DNA損傷)不適當配對的部位從DNA主干上切除腺嘌呤堿。蛋白質定位于細胞核和線粒體。這種基因產物被認為通過在氧化損傷后引入單鏈斷裂而在細胞凋亡信號中發揮作用。該基因突變導致結直腸癌的遺傳易感性,稱為mutyh相關息肉病(map)。已發現該基因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7年4月]This gene encodes a DNA glycosylase involved in oxidative DNA damage repair. The enzyme excises adenine bases from the DNA backbone at sites where adenine is inappropriately paired with guanine, cytos......閱讀全文
MUTYH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一種參與dna氧化損傷修復的dna糖苷酶。這種酶在腺嘌呤與鳥嘌呤、胞嘧啶或8-氧-7,8-二氫鳥嘌呤(一種主要的氧化損傷的DNA損傷)不適當配對的部位從DNA主干上切除腺嘌呤堿。蛋白質定位于細胞核和線粒體。這種基因產物被認為通過在氧化損傷后引入單鏈斷裂而在細胞凋亡信號中發揮作用。該基因突變
FGA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的α亞單位,它是血凝塊的組成部分。血管損傷后,編碼的前蛋白在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的過程中被凝血酶蛋白水解。該基因突變可導致多種疾病,包括纖維蛋白原異常、低纖維蛋白原血癥、無纖維蛋白原血癥和腎淀粉樣變性。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其中至少一個編碼經歷蛋白水解處理的亞
NTM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iglon(lamp,obcam,ntm)家族的一個成員,iglon(lamp,obcam,ntm)家族的免疫球蛋白(ig)結構域含有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錨定的細胞粘附分子。編碼蛋白可能通過一種親和力機制促進神經突起的生長和粘附該基因與11號染色體上的一個相關家族成員阿片結合蛋白/細胞
LTK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酪氨酸激酶ros/胰島素受體家族的成員。蛋白質酪氨酸特異性磷酸化是控制細胞生長和分化的多種途徑的關鍵。已發現該基因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08年10月]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is gene is a member of t
FANCM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fanconi貧血互補組(fanc)目前包括fanca、fancb、fancc、fancd1(也稱為brca2)、fancd2、fance、fancf、fancg、fanci、fancj(也稱為brip1)、fancl、fancm和fancn(也稱為palb2)。先前定義的組fanch與fanca相
GNAS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GNAS作為一個重要的信號轉導蛋白,主要功能是在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途徑中,激活腺苷酸環化酶,導致cAMP水平的升高,參與調控細胞生長和細胞分裂。
ACACA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是一個復雜的多功能酶系統。acc是一種生物素酶,催化乙酰輔酶a羧化為丙二酰輔酶a,這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驟。ACC有兩種形式,α和β,由兩種不同的基因編碼ACCα在成脂組織中高度富集該酶在轉錄和翻譯水平上處于長期控制之下,通過靶向絲氨酸殘基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和檸檬酸鹽或棕櫚
ACADSB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短/支鏈酰基輔酶a脫氫酶(ACADSB)是脂肪酸或支鏈氨基酸代謝中催化酰基輔酶a衍生物脫氫的酶家族中的一員底物特異性是定義該基因家族成員的主要特征。acadsb基因產物對短支鏈酰基輔酶a衍生物(s)-2-甲基丁基輔酶a具有最大的活性,但也與其他2-甲基支鏈底物和短直鏈酰基輔酶a發生顯著反應。該cDN
AFDN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一個多域蛋白,參與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連接的信號和組織該基因與t(6;11)(q27;q23)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eric myeloid leukemia,all-1)基因融合。另外,編碼不同亞型的剪接轉錄變體已經被描述用于該基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都已經被完全描述出來了。[由Ref
AHNAK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是一個大的(700kda)結構支架蛋白,由一個具有128個a a重復序列的中心結構域組成。編碼蛋白可能在血腦屏障形成、細胞結構和遷移、心肌鈣通道調節、腫瘤轉移等多種過程中發揮作用。編碼該基因的17 kDa亞型存在更短的變體,更短的異構體啟動調節該基因的選擇性剪接的反饋環。[由RefS
ALB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人類血液中最豐富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調節血漿膠體滲透壓中發揮作用,并作為一種載體蛋白,用于多種內源性分子,包括激素、脂肪酸、代謝物以及外源性藥物。此外,該蛋白具有廣泛的底物特異性和酯酶樣活性。編碼的前蛋白經蛋白質水解處理生成成熟蛋白。從這種蛋白質衍生的肽epi-x4是cxcr4趨化因子
ALCAM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激活的白細胞粘附分子(alcam),也稱為CD166(分化簇166),是免疫球蛋白受體的一個亞家族的成員,在細胞外區域有五個免疫球蛋白樣結構域(vvc2c2c2)。該蛋白與T細胞分化抗原CD6結合,參與細胞粘附和遷移過程。發現了編碼不同亞型的多種選擇性剪接轉錄變體。This gene en
ALDOC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一類果糖二磷酸醛縮酶基因家族成員編碼蛋白在大腦海馬和浦肯野細胞中特異表達,是一種糖酵解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和果糖1-磷酸分別可逆地切割為二羥基丙酮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或甘油醛。[由RefSeq提供,2008年7月]This gene encodes a member of the
ALK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ALK基因編碼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為跨膜蛋白,屬于胰島素受體超家族,在大腦發育與及特定的神經元中起重要作用。最初在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發現ALK-NPM1融合蛋白,目
AMOT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屬于血管抑制素結合蛋白的motin家族,具有保守的螺旋結構域和C末端PDZ結合基序編碼蛋白主要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胎盤大血管中表達,可能介導血管抑制素對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在新生血管形成過程中內皮細胞向生長因子的遷移。選擇性剪接導致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08年
APC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APC為抑癌基因,所編碼的蛋白在Wnt信號通路中起負調控作用,也參與到細胞遷移、粘附、轉錄激活和凋亡中。這個基因缺陷導致家族性腺瘤性息肉(FAP),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通常易發生癌變,主要機制為突變的APC基因缺失了與Axin的結合序列,因而不能與Axin、CK1和GSK-3β形成β-ca
APLNR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G蛋白偶聯受體基因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蛋白與血管緊張素受體有關,但實際上是一種抑制腺苷酸環化酶活性的apelin受體,通過發揮高血壓作用,對血管緊張素ii的壓力作用起反調節作用。它在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葡萄糖代謝、胚胎和腫瘤血管生成以及作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受體發揮作用由選擇性
APOB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產物是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載脂蛋白它以兩種主要亞型apoB-48和apoB-100存在于血漿中:前者僅在腸道合成,后者在肝臟合成apoB的腸型和肝型是由一個來自一個非常長的mRNA的單個基因編碼的這兩個亞型共用一個n-末端序列。較短的apob-48蛋白在殘基2180(caa->;uaa
AR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雄激素受體(AR),也稱為NR3C4(核受體亞家族3,C組,成員4),是一種核受體,通過結合任何雄激素激活,包括睪酮和二氫睪酮在細胞質中,然后易位到細胞核。 雄激素受體與孕酮受體的關系最為密切,較高劑量的孕激素可以阻斷雄激素受體。 雄激素受體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調節基因表達的DNA結合轉錄因子; 然而,
ARAF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絲氨酸/蘇氨酸 - 蛋白激酶A-Raf或簡稱A-Raf是人類中由ARAF基因編碼的酶。[5] A-Raf是絲氨酸/蘇氨酸特異性蛋白激酶的Raf激酶家族的成員。 與該家族的其他成員(Raf-1和B-Raf)相比,對A-Raf知之甚少。它似乎具有其他同種型的許多特性,但其生物學功能尚未得到徹底研究。所有
AREG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表皮生長因子家族的一員。它是一種自分泌生長因子,也是星形細胞、雪旺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有絲分裂原。與表皮生長因子(egf)和轉化生長因子α(tgfα)有關。該蛋白與EGF/TGFα受體相互作用,促進正常上皮細胞的生長,抑制某些侵襲性癌細胞系的生長。在乳腺、卵母細胞和骨組織發育中也
ASNS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參與天冬酰胺的合成。這個基因補充了溫度敏感型倉鼠突變體TS11的突變,該突變體在非耐受溫度下阻止細胞周期G1期的進展。另外,還描述了該基因的剪接轉錄變體。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is gene is involved in the synthesis o
ASPM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是果蠅“紡錘體異常”基因(asp)的人類同源基因,對胚胎神經母細胞的正常有絲分裂紡錘體功能至關重要在小鼠中的研究也表明該基因在有絲分裂紡錘體調控中的作用,在調節神經發生中具有優先作用。該基因突變與小頭畸形原發性5型相關。已發現該基因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1年5
ATIC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一種雙功能蛋白,對從頭嘌呤生物合成途徑的最后兩個步驟進行催化。N-末端結構域具有磷酸核糖氨基咪唑甲酰胺甲酰轉移酶活性,C-末端結構域具有IMP環水解酶活性。該基因突變導致AICA核糖尿癥。[由RefSeq提供,2009年9月]This gene encodes a bifunctional
ATM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ATM基因編碼的蛋白屬于PI3/PI4激酶家族,這種蛋白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周期檢查點激酶,通過磷酸化調控下游一系列重要蛋白,包括抑癌蛋白p53和BRCA1、檢查點激酶CHK2、檢查點蛋白RAD17和RAD9以及DNA修復蛋白NBS1。ATM和與其密切相關的蛋白ATR被認為是在細胞周期調控以及DNA損傷
ATRIP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DNA損傷檢查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編碼的蛋白質結合到具有復制蛋白A的單鏈DNA上。該蛋白質還與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和RAD3相關蛋白激酶相互作用,導致其在DNA損傷引起的核內聚集。已發現該基因編碼不同亞型的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2年8月]This gene enc
AURKA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是一種細胞周期調節激酶,在染色體分離過程中似乎與紡錘體極的微管形成和/或穩定有關。編碼蛋白存在于有絲分裂的間期細胞的中心體和紡錘體兩極。該基因可能在腫瘤的發展和進展中起作用。在1號染色體上發現一個經過加工的假基因,在10號染色體上發現一個未經加工的假基因。已發現該基因的多個編碼相同蛋
AURKB-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絲氨酸/蘇氨酸激酶的極光激酶亞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這個亞科另外兩個成員的基因位于19號和20號染色體上。這些激酶通過與微管的結合參與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排列和分離的調節。這個基因的一個假基因位于8號染色體上。另外,已經發現該基因的剪接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5年9
AXL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體UFO是一種人類由AXL基因編碼的酶。 該基因最初被命名為UFO,因為這種蛋白質的功能不明。 然而,自其發現以來的幾年中,對AXL表達譜和機制的研究使其成為一個越來越有吸引力的目標,特別是對于癌癥治療。 近年來,AXL已成為癌癥細胞免疫逃逸和耐藥性的關鍵促進因素,導致侵襲性和轉移性
BTK基因突變與藥物因子介紹
Bruton的酪氨酸激酶(縮寫為Btk或BTK)也稱為酪氨酸 - 蛋白激酶BTK,是人類中由BTK基因編碼的酶。 BTK是一種在B細胞發育中起關鍵作用的激酶。 BTK通過高親和力IgE受體在B細胞成熟以及肥大細胞活化中起關鍵作用。 Btk含有結合磷脂酰肌醇(3,4,5) - 三磷酸(PIP3)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