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四項重大科研計劃中新部署42個重大項目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即973計劃)堅持國家目標和科學前沿相結合,確定2007年在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綜合交叉和重要科學前沿等8個領域部署73個項目,著力解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 在科技部9月26日召開的973計劃項目實施會上,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這些項目的有關情況。這位負責人表示,從各領域來看,2007年973計劃的項目部署充分體現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 ——在農業領域,973計劃一方面圍繞糧食安全需求,部署了農作物雜種優勢形成機理及利用途徑、作物育性的分子基礎等項目,另一方面,針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安全等重大需求,部署了肥料減施增效與農田可持續利用、西部牧草遺傳與選育、農業鼠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礎研究。 ——在能源領域,973計劃針對當前我國節能減排的戰略需求進行了重......閱讀全文
為做好2011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的培育與組織工作,按照科技部《關于征集2011年基礎研究重大戰略需求的函》(國科基函[2010]21號)要求,現向有關高等學校征集2011年基礎研究重大戰略需求。建議指南主要圍繞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
6月11日,國務院公布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意見中明確,要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展社會研發機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展民生科技。深化國際科技合作。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為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發揮科技創新在農業現代化中的重要支撐作用,科技部近日圍繞設施農業和糧食收儲運兩大專題在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網址:http://www.nstrs.cn)發布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信息。 此次新發布的科技成果共147項,主要來源于近年來國家“863”、“973”、國家科技
2014年11月25日, 2014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溫嶺市召開。科技部條財司吳學梯副司長做了主題報告,為大家講解了中國科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以及新形勢下科技體制和管理改革中的相關政策。科技部條財司 吳學梯副司長中
2月13日,科技部發布“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優先啟動建議征集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2015年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
主持人:二十一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是在業內很有影響的單位,成立20多年,在這個行當里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剛才柯主任對科技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介紹中,既正視存在的問題,原創核心技術能力弱、自主創新能力弱、科技交叉能力弱、產權保護弱、知識基礎標準弱等等,同時又信心滿滿的從科技層面做了一個總體設計,對做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關于就《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已經發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推動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園林廢棄物等城市低值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水泥行業利用現有水泥窯協同處理危險廢物、污水處理廠污泥、生活垃圾等,推進火電廠協同資源化處理污水處理廠污泥,推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1年立項的“農業生物性狀改良的基礎研究”等15個項目總預算安排(見附件),經過中介機構評估、預算管理部門的綜合審查,初步方案已經確定。按照《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現予公示。 社會各界如對該批項目的預算有重大異議,請在2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朝陽穿過云層,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前高大的石柱上。2013年1月1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這里舉行。 鮮花、掌聲、笑臉……氣氛熱烈而莊重。一個個經過多年研究取得成果的課題,一位位為國家建設貢獻才智的科研人員,受到表彰與肯定。 “"P3和P4實驗室生物安全技術與應用"榮獲2012年度國家科技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 〔2012〕 147 號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日前,科技部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公布了973計劃新一屆專家顧問組的詳細名單。組長為周光召,成員姓名和所屬機構如下: 周光召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林 泉 科學技術部 陳佳洱
政府間國際地球觀測組織部長級峰會共識:建立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須無間合作 政府間國際地球觀測組織(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 GEO)于11月5日在北京舉行第7次部長級峰會。會議以“綜合觀測、數據共享、信息服務”為主題,圍繞《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
建立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須無間合作 政府間國際地球觀測組織(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 GEO)于11月5日在北京舉行第7次部長級峰會。會議以“綜合觀測、數據共享、信息服務”為主題,圍繞《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GEOSS)十年執行計劃》實施中的核心任務,在G
合成生物學標志性人物克雷格·文特爾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人們似乎正走在成為“造物主”的康莊大道上。 如今的合成生物學正成為各國爭搶的科技高地。去年11月,英國政府宣布,將向相關研究機構提供2000萬英鎊資金,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鼓勵合成生物學技術商業化。今年2月,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
當國人將目光投向因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屠呦呦身上時,一批專家學者進而聚焦在讓青蒿素可以大規模制備的幕后英雄——合成生物學身上。2015年12月底以合成生物學發展戰略為主題的第552次香山科學會議上,30多位專家研討如何將“可以像組裝機器一樣組配生物”的設想變為現實。 所謂合成生物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2020年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面向“十四五”部署科技重點任務的關鍵之年。為深入實施創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科技部發布了《“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詳情如下。 附1:申報相關要求和規定 附2:“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為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老主任李家熙研究員因病于2019年3月3日凌晨去世,享年87歲。李老師年輕時就追求進步,5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化學系,為國家地質分析事業奉獻了一生。退休后2006年發起的生命關懷協會為推動臨終關懷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兩年她與alzeimer癥和消化道腫瘤樂觀積極作斗爭,于
第三篇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圍繞增加創新的源頭供給,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壯大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力爭在更多領域引領世界科學前沿發展方向,為人類科技進步作出更多貢獻。第八章 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學前沿,堅持鼓勵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福建省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大意義 (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福建省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好,多年來持之以恒實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二、部署啟動新的重大科技項目面向2030年,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力爭在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海空間站、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種業自主
相關報道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新一屆專家顧問組成立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鄒聲文)中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第四屆專家顧問組5日在北京成立。新一屆專家顧問組由30位科學家組成,周
黨的十九大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是一項非同尋常的部署,說明污染防治在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又面臨較大的難度,必須賦予其特殊地位,做出特殊安排。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是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集中強大的力量,努力攻克一批生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