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賈弟蟲病的診斷檢查介紹
凡小兒長期腹瀉、腹痛、一般治療難于根治者,應考慮本病,做下列檢查以協診斷。 糞便檢查 在于糞便中找到滋養體和包囊可確診,光鏡下新鮮稀薄便中可找到滋養體。在成形便中須用碘液染色才能找到包囊。由于包囊的形成具有間歇性,應隔日檢查糞便,連續3次以上。 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如多次檢查糞便均為陰性,臨床上又不能排除本病者,可作十二指腸引流,在引流液中尋找滋養體。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用于檢查血清中賈弟蟲抗體,特異性及敏感性均較高,快速方便,陽性率>92%。......閱讀全文
簡述賈弟蟲病的診斷檢查介紹
凡小兒長期腹瀉、腹痛、一般治療難于根治者,應考慮本病,做下列檢查以協診斷。 糞便檢查 在于糞便中找到滋養體和包囊可確診,光鏡下新鮮稀薄便中可找到滋養體。在成形便中須用碘液染色才能找到包囊。由于包囊的形成具有間歇性,應隔日檢查糞便,連續3次以上。 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如多次檢查糞便均為陰性
賈弟蟲病的癥狀體征介紹
潛伏期為1—3周,主要癥狀為腹痛、腹瀉、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大便稀爛有粘液,鏡子下面可見膿細胞核紅細胞,并可找到包囊及滋養體。重度感染者可有爆發性腹瀉,水樣便,惡臭味,腹脹明顯,病程3—4天,也可持續數月轉為慢性。慢性者病程長,間歇性腹瀉,稀便惡臭、呃逆、腹痛、腹脹、食欲差、乏力、消瘦
賈弟蟲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賈弟蟲病由賈弟氏原蟲引起的輕微的腸道病。感染動物(犬、貓、水癩、嚙齒類)的糞便可發現此原蟲。若飲用未經消毒的地表水(池塘、湖泊、溪流)將增加感染的危險。整個感染期間均有傳染性。會再感染。無證據表明患者對再感染有免疫力。一般不需隔離,但食品從業人員、幼兒園雇員、醫務人員患腹瀉應離任,直至癥狀消失。
賈弟蟲病的癥狀概述
寄生蟲病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多發病,對小兒危害大,重者可致生長發育障礙。人體寄生蟲病對全球人類健康危害嚴重,廣大發展中國家寄生蟲病廣泛流行,在經濟發展的國家,繼承蟲病也是公共衛生的重要問題。1988年—1992年在我國首次寄生蟲病流行病學調動顯示:我國寄生蟲平均感染率為62.5%,0—15歲兒童寄
分析賈弟蟲病的形成病因
藍氏見弟鞭毛蟲為單細胞原蟲,主要寄生在小腸上段,尤其是十二指腸內,有時也寄生在膽囊、膽道和肝膽管內。藍氏賈弟鞭毛蟲及發育分為滋養體和包囊兩個階段。滋養體形如縱切的半個倒置梨子。前端鈍圓,后段細尖,背部隆起腹扁而平,腹面前半部向內凹陷形成吸盤,借此吸附于腸壁上,有4對鞭毛,活蟲體借助鞭毛擺動作活潑
關于賈弟蟲病的治療和預防的介紹
治療方案 1、甲硝唑為首選藥,小兒用量為每日7—15mg/kg,分3次口服,連服5—10日。副作用有惡心、眩暈、白細胞下降。 2、呋喃唑酮劑量為每日6—10mg/kg,連服7日,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此藥為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對G—6PD缺陷者可引起溶血。 疾病預防 加強衛生宣傳教育
賈第蟲病的診斷
本病根據患者有腹瀉,腹脹,上腹部疼痛或不適感,糞便惡臭,并可發現藍氏賈第鞭毛蟲等一般診斷不困難。在糞中發現具有特征性的滋養體或包囊就可作出診斷。這些蟲體在急性期很易找到,但在慢性感染期則以低水平間歇性排出蟲體,因此需反復多次糞檢或用尼龍線法或內鏡法獲取上段小腸內容物檢查蟲體,還可用免疫熒光試驗和
賈第蟲病的檢查
1.病原體檢查 新鮮腹瀉便中可發現滋養體,糊狀便和成形便中多為包囊,糞便直接生理鹽水涂片即可找到滋養體;以碘液染色后可使包囊易于識別,硫酸鋅漂浮法等濃縮法可提高包囊檢出率,糞便檢查應三送三檢,三檢陽性率可提高到97%,十二指腸引流物,小腸黏液或活檢組織均可查到蟲體。 2.免疫學試驗 可分為
弓形蟲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病原學檢查 將可疑病畜或死亡動物的組織或體液,做涂片、壓片或切片,甲醇固定后,作瑞氏或姬氏染色鏡檢可找到弓形蟲滋養體或包囊。 2.用PCR方法檢測特異性核酸 3.血清學診斷 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抑制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檢測特異性IgM、IgG、IgA
簡述陰虱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檢查 本病特征有三:瘙癢、紅疹、青色瘀斑。通常無需實驗室檢查,必要時可在顯微鏡或放大鏡下發現陰虱成蟲或蟲卵,再進行辨認。 診斷 根據有性接觸史或其他感染史,陰毛區瘙癢,皮損主要為抓痕、血痂、繼發性膿皰瘡、毛囊炎或灰青色或淡青色斑等可作出診斷。在恥骨部皮膚或陰毛區查見陰虱或虱卵即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