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過敏性哮喘的診斷標準介紹
在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在2008年制訂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哮喘病的診斷標準是: 1、反復發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 2、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上述癥狀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 5、臨床癥狀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體征)應至少具備以下一項試驗陽性: ⑴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 ⑵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絕對值增加>200ml); ⑶PEF日內變異率或晝夜波動率≥20% 符合以上1-4條或4、5條者,可確診為支氣管哮喘。以上三種試驗方法分別見本書相關章節。......閱讀全文
關于過敏性哮喘的診斷標準介紹
在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在2008年制訂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哮喘病的診斷標準是: 1、反復發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 2、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
關于過敏性哮喘的并發癥的介紹
過敏性哮喘長期反復發作可并發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肺間質纖維化等,除此之外還有: 1、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在哮喘發作時,病人胸部隆起,雙肩高聳,稍一活動就有明顯氣短,胸透時可見透光度增加,病人以為自己已經得了肺氣腫,而實際上并非如此。這是因為哮喘發作時呼吸困難,以至肺內許多氣呼不出來,
關于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的介紹
特別是解放后,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往往同時存在,從而提出了這些看似不同的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同一疾病的表現這一新概念。在臨床上有些患者以過敏性鼻炎為主而哮喘未確診或處于亞臨床狀態,另一些病人則可兩種疾病同時存在。 臨床上經常對一些常見病和具有潛在致殘性疾病的
概述過敏性哮喘的臨床診斷
過敏性哮喘發作前有先兆癥狀如打噴嚏、流涕、咳嗽、胸悶等,如不及時處理,可因支氣管阻塞加重而出現哮喘,稱為"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哮喘發作嚴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紫紺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藥物等治療后緩解。某些患者在緩解數小時后可再次發作,甚至
關于小兒哮喘的診斷治療介紹
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包括發病誘因、發病的次數、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發作的時間規律及季節性、既往治療措施及對治療反應等),了解本人及家族的過敏史,結合患兒發作時呼氣性呼吸困難,肺部聽診呼氣相延長,聞及呼氣相哮鳴音,診斷并不困難。皮膚變應原試驗也可輔助診斷。 治療 1.應該積極地治療,爭取完全
關于哮喘持續狀態的檢查診斷介紹
檢查 血氣分析PaO2<8.0KPa,PaO2>5.33KPa,pH值降低。普通透視檢查X線表現為肺充氣過度,氣胸或縱隔氣腫,心電圖可呈肺性P波,電軸右偏,竇性心動過速。 診斷 1.根據病史,有誘發哮喘持續狀態的因素。 2.臨床表現,發作性嚴重呼吸困難持續12小時以上,并出現意識障礙、發
過敏性哮喘的物理機制介紹
上呼吸道的功能如物理過濾功能,共鳴作用,散熱和濕潤功能,使吸入氣管中的空氣保持在大約37℃且濕潤,大于5-6微米的吸入顆粒可被阻擋在鼻腔。上呼吸道某些功能的失調可導致下呼吸道穩態變化。在哮喘病人用口過度換氣吸入高流量的冷空氣可降低FEV并可提高鼻通氣阻力,鼻過敏性炎癥向下呼吸道蔓延的機制 :Ma
防治過敏性哮喘的相關介紹
1、避免冷刺激。過敏性哮喘患者從外面玩得滿頭大汗地回到家里,不要立刻進入空調房間,更不要打開冰箱拿起冷飲就喝。可以讓過敏性哮喘患者先用毛巾將身上的汗水擦干,喝一些溫開水,待情緒穩定后,再享受空調。 2、空調房應注意通風及打掃。在使用空調的房間,空氣得不到徹底更新和流通,空調機內積存的病毒和灰塵
關于過敏性哮喘的發病原因分析
吸入物 吸入物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前者如塵螨、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非特異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職業性哮喘的特異性吸入物如甲苯二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蠶絲、動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異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感染 哮喘的形成和發作與
簡述兒童哮喘診斷標準
1.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或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 2.發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支氣管舒張劑有顯著療效。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 5.對于癥狀不典型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