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雙層石墨烯內發現新奇量子效應
由德國哥廷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對天然雙層石墨烯開展的高精度研究中,發現了新奇的量子效應,并從理論上對其進行了解釋。這一系統制備簡單,為載荷子和不同相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見解,有助于理解所涉及的過程,促進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2004年,兩位英國科學家用一種非常簡單的實驗方法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片,并借助特殊膠帶得到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石墨烯。石墨烯是強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具有很好的韌性、超強導熱性與導電性,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如果將兩層石墨烯彼此以特定的角度偏轉,所得到的系統甚至會表現出超導性和其他激發量子效應,如磁性。但迄今為止,很難制備出這種偏轉的雙層石墨烯。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了天然形成的雙層石墨烯。他們首先使用簡單的膠帶從一塊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樣品。為觀察量子力學效應,施加了垂直于樣品的高電場。他們發現,所得到系統的電子結構發生了變化,且擁有類似能量的電荷載流子......閱讀全文
天然雙層石墨烯內發現新奇量子效應
由德國哥廷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對天然雙層石墨烯開展的高精度研究中,發現了新奇的量子效應,并從理論上對其進行了解釋。這一系統制備簡單,為載荷子和不同相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見解,有助于理解所涉及的過程,促進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2004年,兩位英國
石墨烯中觀察到分數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80.shtm
石墨烯與硅烯中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獲理論新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喬振華研究組與校內外同行合作在預言石墨烯和硅烯中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發表在3月14日和21日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通過與校內外同行合作,喬振華提出一種新的實驗方案來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將石墨烯置于反鐵磁絕緣體材料鐵鉍酸的鐵磁面上,由于石墨
首個石墨烯超導量子干涉裝置面世
瑞士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石墨烯,制造出了首個超導量子干涉裝置,用于演示超導準粒子的干涉。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技術的發展,也為超導研究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2004年石墨烯橫空出世,自此引發廣泛關注并獲得大力發展。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強度最高、導電導熱性能最
近場太赫茲光電流石墨烯等離子體非局域量子效應
近期,西班牙光子科學研究所(ICFO)的 Marco Polini教授和Frank H. L.Koppens教授在《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Tuning quantum nonlocal effects in graphene plasmonics的文章。 在本篇文章中,研究者
石墨烯量子點領域研究獲系列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531.shtm石墨烯量子點、碳點等零維碳納米材料以其獨特的光學、電學性質,在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sp2-sp3混合雜化碳納米結構帶來的復雜體系使得該類材料的光致發光機制研究面臨挑戰。目前研究手
石墨烯量子點領域研究獲系列進展
石墨烯量子點、碳點等零維碳納米材料以其獨特的光學、電學性質,在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sp2-sp3混合雜化碳納米結構帶來的復雜體系使得該類材料的光致發光機制研究面臨挑戰。目前研究手段分為控制變量實驗歸納與機器學習分析兩種。然而,控制變量歸納方法難以得到描述構效關系的精確數學模型。另一方面,通過機
石墨烯中觀察到分數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奇異電子態可實現更強大量子計算
分數量子霍爾效應通常在非常高的磁場下出現,但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現在在簡單的石墨烯中觀察到了它。在5層石墨烯/六方氮化硼 (hBN) 莫爾超晶格中,電子(藍球)彼此強烈相互作用,并且表現得好像它們被分解成分數電荷一樣。圖片來源:桑普森·威爾科克斯。美國科學促進會優瑞科網站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
引入石墨烯量子點,讓古墓壁畫更“長壽”
價值連城的古代館藏壁畫正受到日益嚴重的損壞。而由于具有極好的兼容性,無機納米材料(如納米氫氧化鈣)作為一種前景良好的壁畫保護材料受到廣泛關注。但到目前為止,其合成方法仍然成本高,操作復雜,而且通常使用有機溶劑。 西北工業大學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教授魏秉慶團隊近日在《先進功能材料》上發表論文稱
多層石墨烯壓電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與物理學院喬振華教授與南京大學繆峰教授、王伯根教授合作,在多層石墨烯的壓電效應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實驗上觀察到石墨烯材料體系中正的壓電效應,并在理論上揭示了多層結構內層間相互作用對該效應的顯著貢獻。研究成果以“The positive piezoco
物理所預言硅烯中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姚裕貴研究員以及博士生劉鋮鋮、馮萬祥采用第一性原理,系統地研究了硅烯的晶體結構、穩定性、能帶拓撲和自旋軌道耦合打開的能隙,預言了在硅烯中可以實現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 近幾年來,拓撲絕緣體的研究在世界范圍內飛速發展,并成為凝聚態物理研
石墨烯量子晶體管可用作DNA感測器
在基因組測序技術領域,科學家在不斷追求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方法和設備。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30日報道,最近,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最近開發出了一種新奇的方法:把石墨烯納米帶(GNR)夾在兩層有納米孔(內徑約1納米)的固體膜中間,再讓DNA分子穿過這種“三明治”設備,以此來感知辨認所通
基于石墨烯和量子點造太陽能電池
俄羅斯大學和日本法政大學學者組成的一個國際小組開始啟動在石墨烯和量子點基礎上制造混合平面結構的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石墨烯擁有極高的導電能力,使它成為毫微電子學所需要的非常富有前景的材料。莫斯科物理工程學院納米生物工程實驗室學者伊戈爾·納比耶夫說:“我們將開展科研工作,讓人了解如何提高現有太陽
中外合作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離子篩選效應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吳恒安與諾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烈·海姆合作,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相關成果近期發表于《科學》雜志。 據介紹,石墨烯表面本來是排斥水的,但浸入到水中后,石墨烯薄膜里的毛細通道卻允許水的快速滲透。此次研究人員發現,水
中外合作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離子篩選效應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吳恒安與諾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烈·海姆合作,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相關成果近期發表于《科學》雜志。 據介紹,石墨烯表面本來是排斥水的,但浸入到水中后,石墨烯薄膜里的毛細通道卻允許水的快速滲透。此次研究人員發現,水環
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性能的區別
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性能的區別采用改進的Hummers法制備了氧化石墨烯,將其采用水合肼還原獲得石墨烯,以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為吸附劑,分別采用透射電鏡(TEM),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拉曼光譜(RS)和X射線衍射光譜(XPS)對陰陽離子的不同吸附性能進行了分析表征.結果表明:兩吸附劑對羅丹
石墨烯檢測方法大匯總,石墨烯快速檢測
超全面石墨烯檢測方法大匯總,看完就是石墨烯檢測專家了! 2004年,康斯坦丁博士通過膠帶從石墨上分離出石墨烯這種“神器的材料”,它的出現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極大轟動…… 石墨烯具有非同尋常的導電性能、極低的電阻率極低和極快的電子遷移的速度、超出鋼鐵數十倍的強度,極好的透光性……這些優異的性能
蘭州化物所石墨烯量子點的應用開發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低維材料與化學儲能研究課題組在石墨烯量子點用于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工作相繼發表在近期出版的Adv. Funt.Mater. (2013, 23, 4111-4122)和Nanoscale( 2013, 5, 6053-6062)
氮摻雜石墨烯量子點在雙光子熒光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雙光子熒光成像技術具有近紅外激發、避免光毒作用和光漂白、自發熒光干擾弱及較深的組織穿透深度等優點,在生物醫藥領域研究中受到極大關注。開發具有高雙光子吸收截面、生物相溶性好的材料作為雙光子熒光探針,是活細胞和深層組織成像研究領域的關鍵和熱點。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宮建茹研究組以氧化石墨烯為前驅體
中國科大在石墨烯分子條帶中實現自旋量子通道轉換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崔萍與曾長淦研究組通過理論與實驗互動性合作,證明在鋸齒型石墨烯分子條帶間引入碳四元環,可以有效地打破邊緣自旋量子通道的簡并度,并以100%的可靠率翻轉邊緣態的自旋取向,以電荷摻雜的形式選擇與控制所需要的單一自旋通道,從而多方位地展示了未來自旋電子
蘭州化物所石墨烯量子點的應用開發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低維材料與化學儲能研究課題組在石墨烯量子點用于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工作相繼發表在近期出版的Adv. Funt.Mater.和Nanoscale。 石墨烯量子點(Graphene quantum dot,GQDs)指尺寸
研究揭示基于強磁場調控石墨烯量子點的光學性質
石墨烯量子點(GQDs)是一種小尺寸的二維納米材料。近年來,因其穩定性、生物相容性、熒光可調性以及易被腎臟清除等特點,在癌癥診療一體化中具有極大的應用,在生物醫學領域引起了極大關注。現有應用于光熱治療的GQDs的光學吸收主要集中于近紅外一區。然而,皮膚和組織的吸收以及散射使得近紅外一區的激光穿透
通過石墨烯膜進行質子傳輸會產生巨大光電效應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Geim研究團隊---通過石墨烯膜進行質子傳輸會產生巨大光電效。石墨烯最近已被證明對熱質子,氫原子核是可透性的,于是人們對其在相關技術中用作質子傳導膜產生了極大興趣。然而,目前仍然不清楚光對質子滲透的影響情況。在該研究中,Lozada-Hidalgo 等人證明了,透過鉑納米顆粒修
上海微系統所石墨烯導熱膜尺寸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石墨烯導熱膜是電子器件和系統重要的熱管理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導熱膜尺寸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通過建立亞微米-微米氧化石墨烯原料橫向尺寸與導熱膜熱導率之間的聯系,深化了對于3000 ℃高溫下氧化石墨烯組裝體還原重組過程的認知,為組
石墨烯拉曼光譜測試詳解-(四)表面增強拉曼效應
當一些分子吸附在特定的物質(如金和銀)的表面時,分子的拉曼光譜信號強度會出現明顯地增幅,我們把這種拉曼散射增強的現象稱為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簡稱SERS)效應。SERS技術克服了傳統拉曼信號微弱的缺點,可以使拉曼強度增大幾個數
石墨烯表征手段
石墨烯的表征主要分為圖像類和圖譜類圖像類以光學顯微鏡透射電鏡TEM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原子力顯微分析AFM為主而圖譜類則以拉曼光譜Raman紅外光譜IR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和紫外光譜UV為代表其中TEM、SEM、Raman、AFM和光學顯微鏡一般用來判斷石墨烯的層數而IRX、XPS和UV則可
石墨烯怎么制作
石墨烯制作方法:一、機械剝離法機械剝離法是利用物體與石墨烯之間的摩擦和相對運動,得到石墨烯薄層材料的方法。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得到的石墨烯通常保持著完整的晶體結構。2004年,英國兩位科學使用透明膠帶對天然石墨進行層層剝離取得石墨烯的方法,也歸為機械剝離法。二、氧化還原法氧化還原法是通過使用硫酸、硝酸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晶元、烯薄膜設備采購公告
國信招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受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委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等有關規定,現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2018年石墨烯晶元批量制備設備和高質量石墨烯薄膜批量制備設備采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歡迎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項目名稱:北京石墨烯研究院2018年石墨烯晶元批量制備設備和高質量石墨
石墨烯和石墨的區別,聯系
石墨烯和石墨的區別如下:一、性質不同1、石墨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2、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二、用處不同1、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高遷移率氮摻雜石墨烯量子輸運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石墨烯材料因其特殊的能帶結構、超高的遷移率和新奇的輸運特性,成為探索新物性、研制新型量子電子器件的理想體系。其中,對于石墨烯摻雜體系輸運特性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摻雜石墨烯中的載流子輸運特性和散射機制,在石墨烯材料和電子器件性能優化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近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固態量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