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移植:中青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治療取得新突破
解放軍307醫院全軍血液病及放射病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艾輝勝帶領團隊經過多年臨床研究證實,采用微移植治療白血病,患者6年生存率達80%以上,這一結果明顯高于傳統移植。其研究論文《微移植:中青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緩解后治療》日前發表在美國權威期刊《臨床腫瘤學雜志》上。這是我國血液病學者在該期刊上首次發表論文,引起國際權威專家的高度評價,稱微移植是“分離移植物抗腫瘤效應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模式”。 在白血病患發人群中,中青年發病率達70%左右。目前,國內對中青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緩解后的治療,一直采用化療或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傳統方法,化療治愈比例不到40%,移植治愈率雖然可達70%左右,但這種移植的前提是需要找到配型完全相合的供者,由于尋找完全相合的供者相當困難,能做這種移植的幸運者很少,而且移植后引起的嚴重感染和相關并發癥高達70%以上。 從2003年開始,艾輝勝帶領團隊,對白血病進行了系統的微移植試驗和臨床研究,并取得突......閱讀全文
造血干細胞有“剎車” 可為白血病減速
當造血干細胞遭遇青春期,會不會迎來與主人相同的叛逆期?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對外發布,該所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給出了答案。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上發表論文,首度揭示人類青春
“急剎車”!造血干細胞為白血病減速
當造血干細胞遭遇青春期,會不會迎來與主人相同的叛逆期? 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對外發布,該所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給出了答案。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上發表論文,首度揭示人類青春期起
造血干細胞調控激素或可干預白血病研究論述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2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的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的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首度揭示了促黃體生成素在維持造血干細胞數量穩定中的重要調控功能,目前相關論文已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雜志)。 促黃體生成素是人類青春
日研制造血干細胞有望用于白血病的治療
日本東京大學中內啟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iPS細胞成功制作出造血干細胞。研究小組將制作成功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到小鼠,確認了可對血液病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此項研究有望解決白血病治療中骨髓捐獻不足的問題,開創出白血病治療的新方法。相關研究內容發表于美國科學期刊《Molecular Therapy
上海科學家揭示造血干細胞調控激素 或可干預白血病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2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的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的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首度揭示了促黃體生成素在維持造血干細胞數量穩定中的重要調控功能,目前相關論文已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雜志)。 促黃體生成素是人類
骨髓微環境發生突變可導致造血干細胞異常形成白血病
骨髓微環境中支持血液發育的某些DNA突變可以驅動周圍造血干細胞形成白血病,來自艾默里大學溫希普癌癥研究所和亞特蘭大兒童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公布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 許多致癌突變都作用于細胞自身,讓細胞自身生長更快。相比之下,努南綜合征小鼠模型上可以觀察到間接的鄰近細
中科院周波研揭示造血干細胞調控激素 或可干預白血病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2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的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的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首度揭示了促黃體生成素在維持造血干細胞數量穩定中的重要調控功能,目前相關論文已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雜志)。 促黃體生成素是人類青春期
Cell:CRISPR/Cas9改造造血干細胞 有效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著名雜志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能利用CAR-T細胞來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為了能治療這種白血病,目前研究人員會靶向作用健康細胞中表達的一種名為CD33的特殊蛋白,也就意味著,這種療法并不能在不造成
Cell:CRISPR/Cas9改造造血干細胞 有效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著名雜志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能利用CAR-T細胞來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為了能治療這種白血病,目前研究人員會靶向作用健康細胞中表達的一種名為CD33的特殊蛋白,也就意味著,這種療法并不能在不造成
一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
一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并發面部真菌性潰瘍病例分析患者男,19歲,于2013年10月受涼后出現發熱,最高達40℃,當地醫院診斷為白血病,治療后效果欠佳。以“確診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4個月余,擬行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術”于2004年2月8日轉入筆者單位。?入院后行骨髓細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