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危機美國獲暴利!歐洲深陷斷供焦慮
為了給即將到來的冬季做準備,歐洲多國正競相填滿儲氣庫。據德國能源新聞網站IWR 8月30日報道,截至8月28日歐盟成員國天然氣儲存水平為79.94%,已接近到11月1日達到80%的目標。在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大減之際,歐洲不計成本般地從美國增購天然氣,為美國天然氣供應商帶來前所未有的利潤,平均每艘駛往歐洲的LNG船據稱可賺取超1億美元。美國液化天然氣涌入歐洲“美國液化天然氣涌入歐洲。”俄羅斯《生意人報》8月29日報道稱,目前歐美市場天然氣價格相差達到創紀錄的10倍,這讓美國供應商獲得前所未有的利潤,并刺激企業對LNG項目投資。普氏能源資訊數據顯示,美國液化天然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6月下旬后維持在高位。德國《柏林日報》稱,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對歐洲終端客戶來說極其昂貴,同時也為供應商帶來了難以置信的利潤。根據美國商業內幕網披露的數據,美國公司每艘駛往歐洲的LNG船可賺取超1億美元的利潤。能源專家勞倫特·塞格倫對商業內幕網站表......閱讀全文
歐洲能源危機重創科學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085.shtm ?荷蘭低頻陣列射電望遠鏡的能源預算已經達到極限。圖片來源:LOFAR/ASTRON Jessica Dempsey于2021年12月成為荷蘭射電天文學研究所(ASTRO
歐洲能源危機美國獲暴利!歐洲深陷斷供焦慮
為了給即將到來的冬季做準備,歐洲多國正競相填滿儲氣庫。據德國能源新聞網站IWR 8月30日報道,截至8月28日歐盟成員國天然氣儲存水平為79.94%,已接近到11月1日達到80%的目標。在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大減之際,歐洲不計成本般地從美國增購天然氣,為美國天然氣供應商帶來前所未有的利潤,
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各國焦頭爛額
德國限電限熱水、西班牙禁止空調設置低于27℃、意大利選擇部分停課…… 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 各國焦頭爛額 2022年以來,歐洲的能源危機問題持續發酵,許多國家的天然氣價格屢創新高,導致生活成本飆升,在這期間,歐洲對進口能源高度依賴的脆弱性暴露無遺,各國政府和居民紛紛表示難以招架。 加之今年夏天
歐洲能源危機,重大科研項目被迫提前中斷
歐洲的能源危機不僅影響了普通人的生活及工業生產,還影響到了科研活動——日前全球最大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被迫提前關閉,就是為了省電,而且2023年運行時間也會削減。據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為省電于11月28日關閉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比原本計劃時間早兩周。此前,歐洲核研究組織發布
俄利用歐洲能源危機作為武器發揮影響力?普京回應
綜合報道,近期,國際能源價格快速上漲,歐洲各國政府壓力增大。歐盟13日公布了應對能源價格飆漲的一系列短期措施,并探討未來歐盟是否聯合購買天然氣。另一方面,俄羅斯總統普京13日表示,俄羅斯不會利用天然氣作為武器,已準備好幫助緩解歐洲能源危機。 能源價格飆漲 歐盟助成員國應對 歐盟13日公布應
歐洲面臨能源危機,誰才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
今年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危機毫無疑問將令歐洲的冬天格外寒冷。但是會有人從中受益嗎?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商Cheniere Energy的共同創始人和前首席執行官、美國能源大亨Charif Souki在9月8日周四表示,隨著歐洲面臨“許多悲慘的冬天”中的第一個,美國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他說歐洲大陸的能
歐洲對俄天然氣需求回升
俄新聞-24網站8月1日報道,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估測,7月對歐洲出口天然氣同比增長29%,達到140億立方米,并創下5年來單日供氣最高紀錄,即每晝夜4700萬立方米,通常僅秋冬節季節才能達到日供氣最高值。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市場需求回升。去年,俄天然氣工業公司開采天然氣 4880億立
我國天然氣市場將與歐洲市場連接
“這是中俄能源戰略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專家李中海說,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最終瓜熟蒂落,是中俄關系合乎邏輯的發展。 中俄東線天然氣項目將把來自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天然氣資源輸送至我國東北入境。這條管線將與已經投運的中俄原油管道一起,構成我國油氣進口東北戰略要道上
歐洲天然氣供應再獲新保障
?? 10月8日,俄羅斯至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正式投入運營。這條管道每年可向歐洲市場輸氣550億立方米,在2012年冬季到來之前,歐洲各主要天然氣消費國將迎來一個“暖冬”。 ????為滿足歐洲日益增長的天然氣消費需求,提升俄羅斯對歐洲市場的直接供氣能力,由俄、德、荷、法四國企業直接參與建
俄氣對歐洲有多重要?能夠扼住歐元的咽喉!
自2022年年初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元下跌了近12%,分析人士將其主要歸因于俄羅斯的“反制裁措施”——減少天然氣供應甚至斷供。盡管歐元兌美元匯率在20年來首次跌破1:1后略有反彈,但華爾街認為,歐洲能源危機的升級可能令歐元跌至更低水平,他們正紛紛下調對歐元的預期。摩根大通最近將歐元兌美元的目標價下調
凜冬將至:能源危機令北歐進入“戰時狀態”
本輪歐洲能源危機源于多重因素,雖然近期歐盟成員國天然氣庫存率已近安全目標,但當地分析人士稱,在天然氣發電需求得到有效替代之前,歐洲國家將繼續面臨能源緊張困局。如果俄羅斯未來限制天然氣供應,今年冬季歐洲的“氣荒”會加劇。當前,該地區國家面臨著與日俱增的能源危機壓力,為了能過冬,各國政府正在竭盡所能制定
歐洲天然氣管道遭受了攻擊,泄露大量數據
在7月25日宣布其子公司遭到勒索軟件攻擊后,總部位于盧森堡的能源供應商Encevo在幾天后跟進更新,團隊目前正在調查所造成的損害程度。Creos Luxembourg SA在盧森堡大公國擁有并管理電力網絡和天然氣管道。在此崗位上,公司規劃、建設和維護其擁有或負責管理的高、中、低壓電網和高、中、低壓天
為何電熱毯突然在歐洲火爆異常?
就要到來的這個冬天,整個歐洲恐怕都要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為了抵御寒冬,搶購被中國人逐漸遺忘的電熱毯,成為歐洲人最后的倔強。一、為何電熱毯突然在歐洲火爆異常電熱毯曾是中國老一輩人冬季驅寒的“大寶貝”,溫暖了無數國人的冰冷床鋪。隨著中國電力供應充足,空調、電暖氣等取暖用品普及,電熱毯已逐漸“失寵”多年。
若俄羅斯完全斷供-歐洲今冬仍將面臨天然氣危機?
在周一(7月17日)發布的《2023年全球天然氣安全評估報告》中,國際能源署表示,即使歐洲的天然氣儲存庫在10月前達到接近100%的儲備,但也“不能保證”未來市場不會出現緊張局面。 近幾個月來有關天然氣庫存有望達到100%儲備容量的預期,幫助壓低了天然氣價格。 國際能源署指出,盡管歐洲能源危
“堆滿中國光伏組件”!能源危機令歐洲“掃貨”,中國光伏出口持續增長
“歐洲的庫房里堆滿了中國的光伏組件。”美國石英財經網20日援引研究公司雷斯塔能源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歐洲囤積的中國造太陽能組件累計價值約為70億歐元,遠超當前實際需求。過去5年,歐洲的光伏進口支出幾乎翻了兩番。有分析師稱,缺乏能源安全感的歐洲正努力打造光伏供應鏈,但急切的需求令很多企業等不了
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全球最大粒子對撞機或關閉
歐洲因追隨美國的制裁步伐而遭到反噬,能源危機愈演愈烈,這給歐洲各國的社會生產和民眾生活帶來了方方面面的影響。 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能源管理部門表示,歐洲能源危機可能對全球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造成影響。該機構目前正在制定應急計劃,有可能在用電高峰期關閉大型強
中國購天然氣幫俄大忙-歐洲很著急日本開始幻想
會談前,習近平在上海西郊會議中心廣場為普京舉行歡迎儀式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林伯強教授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俄簽署這個天然氣大單的歷史意義是里程碑式的,這次談判之所以能達成,主要是彼此對談判的心理把握“準確與到位”。一方面,烏克蘭的政局動蕩,讓俄羅斯的天然氣市場
前5月俄羅斯向歐洲出口天然氣價減量增
????據俄羅斯《公報》6月5日消息,今年前5個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的價格降低了5%,從2012年的每千立方米402美元,減至370-380美元,但出口數量增加了40億立方米,達66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6.4%。 ????2013年,俄計劃向歐洲出口天然氣1518億
歐盟稱將與俄烏兩國協商解決天然氣危機
歐盟委員會4月23日披露,歐盟能源委員奧廷根將于4月24日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與烏克蘭、斯洛伐克等國官員協商解決天然氣危機。 俄羅斯文傳電訊社當天披露,俄羅斯方面也向歐盟發出了邀請,希望與歐盟、烏克蘭兩國于4月28日在莫斯科尋找解決天然氣危機的途徑。 形勢日趨復雜的烏
如何認識未來全球能源轉型趨勢
最近幾年來,尤其是2022年,全球能源格局和市場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市場供求格局在變,地緣政治在變,歐洲能源危機再現,國際能源價格跌宕起伏,出現了劇烈的波動或震蕩狀態。 不過,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這一最大的人類議題背景下,能源轉型和低碳發展并最終實現碳中和這一美好愿望不會煙消云散,人類能
伊朗未來或將借助俄輸送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據俄羅斯衛星網3日報道,伊朗國家天然氣公司官員表示,伊朗未來可能利用俄羅斯計劃在土耳其開發的“土耳其溪流”天然氣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伊朗國家天然氣公司官員拉穆扎里(Azizollah Ramezani)日前在巴黎舉行的天然氣峰會上表示,伊朗未來可能會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可能也會使用跟俄羅斯
歐洲天然氣供應獲新保障-北溪管道二期運營
??? 10月8日,俄羅斯至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正式投入運營。這條管道每年可向歐洲市場輸氣550億立方米,在2012年冬季到來之前,歐洲各主要天然氣消費國將迎來一個“暖冬”。 為滿足歐洲日益增長的天然氣消費需求,提升俄羅斯對歐洲市場的直接供氣能力,由俄、德、荷、法四國企業直接
能源危機下家庭開銷大幅增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12.shtm
空氣“煉”油-能否解決能源危機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一家英國小公司的技術人員已經借助一項革命性技術第一次“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汽油”,這項技術有望解決能源危機問題,并通過清除大氣里的二氧化碳,幫助對抗全球變暖。 據介紹,該公司的技術人員先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混合二氧化碳;然后電解氫氧化鈉,產
爆單!中國取暖器為什么在歐洲這么火?
國產取暖器等產品在歐洲火了。據央視財經報道,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取暖器出口大幅增長,其中出口歐盟的增幅超過50%。報道稱,出口量占全國30%的浙江寧波慈溪市,往年出口取暖器的生產旺季在9月中旬就結束,今年的需求則持續增加,不少企業紛紛加單,有的單前8個月的出口額就超過了過去一年。央視將原因總結為受
歐洲“斷氣”:企業紛紛“逃往”美國,綠色能源迎來風口
如果說德國是歐洲能源危機中的最大輸家,那么美國可能是此次危機中的最大贏家。受天然氣價格飛漲沖擊,歐洲鋼鐵、化肥等生產商正在被迫將業務轉移到美國。此外,美國近期通過的針對制造業和綠色能源的政策正在“誘惑”歐洲企業,尤其化學品、電池和其他能源密集型企業。歐洲企業紛紛“逃往”美國丹麥珠寶品牌潘多拉和德國汽
寒冬將至,土耳其能為歐洲“續氣”嗎?
當地時間19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稱,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在土建設天然氣樞紐事宜達成一致,歐洲可通過土耳其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 近期在俄烏局勢中“左右逢源”的土耳其,能否如愿取代德國成為下一個歐洲能源樞紐?面對土耳其的二手天然氣,陷入能源危機的歐洲是否“買賬”?俄羅斯又能否在當前能源制裁中成功解局
土豪大哥卡塔爾簽長約,為德供氣15年
據彭博社11月29日報道,卡塔爾與德國已簽署為期15年的天然氣供應協議,從2026年起,卡塔爾每年將向德國供應至多200萬噸液化天然氣。該協議由卡塔爾能源公司與美國康菲石油公司于11月29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作為中間商,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負責從前者采購液化天然氣,再轉運至德國北部的布龍
歐洲能源寒冬,這個搬“暖”設備突然成了爆款
歐洲能源危機加劇疊加寒冬將至,讓取暖家電站上了風口。除物美價廉的電熱毯之外,售價相對不菲的熱泵也在歐洲爆單了。 “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得非常長,真是忙不過來了!”德國造夢者(Dream Maker)德國公司總經理袁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歐洲消費者現在想買熱泵,恐需要等一年多才能提貨,簡直是“一機難求”
《自然》撰文呼吁多學科合作應對能源危機
????? 研究人員時常癡迷于技術改造而非改變生活方式和社會準則。跨學科研究仍然受制于學術界和政府的制度性障礙。 肯尼亞的馬賽族婦女在印度學習太陽能課程。 為了確保安全、可靠和低碳的未來能源,人類必須改變技術和個人行為。美國能源部注意到,個人選擇、偏愛和行為對能源供應與需求的影響與技術性能的影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