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反式脂肪含量實測超標標簽容易誤導消費者
近日,在北京服裝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在記者的陪同下,實驗人員將樣品放到旋轉蒸發器中進行萃取,以檢測其中的反式脂肪含量。 實驗人員稱量取樣油炸型薯片。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到今天(2月1日)已實行1個月了。細心的消費者不難發現,薯片、蛋糕、餅干等食品外包裝上直接標出“0”反式脂肪。 近日,記者選取部分反式脂肪標稱為“0”的膨化食品跟隨實驗人員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均超過了規定的0.3g/100g反式脂肪零界限值,非油炸型膨化食品中同樣也含有反式脂肪。專家為此提醒,反式脂肪酸引發心血管病、影響發育的危害早有公論,消費者不能因為看到是“0”反式脂肪和非油炸,就對這類食品大快朵頤。 膨化食品反式脂肪多標注為“0” 1月1日起,衛生部制定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正式實行。按規定,所有預包裝食品都必須強制標注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核心營養素含量。標準要......閱讀全文
常見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目前反式脂肪酸沒有列在現行的食品營養標簽中,但有其他方法確定產品中是否含反式脂肪酸。最好的方法是看食品組分,如果一種食品標示使用轉化脂肪,氫化棕櫚油,人造植物黃油等等,那么這種產品含反式脂肪酸。 此外,食品包裝成分種類標示一般是依按含量高低順序排列,如果以上名稱出現在產品前面,可推測反式脂肪含
反式脂肪酸是營養問題 而不是食品安全問題
研究顯示,液態植物油脂氫化過程中產生的不飽和脂肪酸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會促生糖尿病和老年癡呆,導致生育困難、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等。為什么大部分國家并沒有嚴格禁止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呢?這是因為反式脂肪酸是一個典型的營養問題,而不是食品安全問題。 100多年前,西方出現了讓液態植
反式脂肪酸含量較多的食品介紹
反式脂肪酸含量較多的食品有:代可可脂巧克力、奶油黃油、葵籽油、蛋糕、調和油、固體湯料、大豆油、威化、派、薯條薯片、泡芙、奶油面包、玉米油、比薩、麻花。
反式脂肪酸易增加體重 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生日少不了奶油蛋糕;看電影少不了爆米花;看電視、煲劇離不開薯片;而熬夜族最愛咖啡……但你知道嗎?這些食品幾乎都"潛伏"有反式脂肪酸,經常食用不僅容易導致體重增加,也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反式脂肪酸有何危害? 反式脂肪酸到底有何危害?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趙敏解答說
國家食品安全評估中心:反式脂肪酸致癌無明確證據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13年3月18日發布消息稱,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的反式脂肪酸,危害被夸大。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居民日常飲食中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比,僅為0.34%,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1%限值。 國內居民攝入量遠低于西方國家 2010年,媒體報道反式脂肪酸存在引發
反式脂肪酸來源
反式脂肪酸(TFA)是指在不飽和脂肪酸碳鏈上存在反式構型雙鍵的脂肪酸,即一類含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雙鍵構型的不飽和脂肪酸。隨著2006年“麥當勞反式脂肪酸”事件的發生,2010年氫化油事件表明人們對反式脂肪酸越來越關注。2016年10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27批次,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氫化油與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含1個或1個以上非共軛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反芻動物的脂肪和乳制品中,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食物煎炒烹炸過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過長也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氫化油”是加工油脂的一種,是食品中人造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工藝不同,氫化植物油反式
印度擬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據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FSSAI)2019年8月30日消息:該局擬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具體信息如下: 反式脂肪酸是在氫化植物油中由于氫化過程而產生的。反式脂肪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研究發現:在食品煎炸過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往往會增加。因此,為了
印度擬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據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FSSAI)2019年8月30日消息:該局擬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具體信息如下: 反式脂肪酸是在氫化植物油中由于氫化過程而產生的。反式脂肪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研究發現:在食品煎炸過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往往會增加。因此,為
警惕健康殺手反式脂肪酸 鑒別要看食品成分
教你一招 鑒別要看食品成分 西方發達國家強制規定在食品標簽上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這樣做的目的是告訴消費者,反式脂肪酸吃多了不好;但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等于有毒、有害食品,并不是說標簽上有反式脂肪酸就表示這個食品不能吃了。 “盡管中國人的飲食中同樣有反式脂肪酸,但是由于東西方的膳食結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