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解決空氣嚴重污染還在于立法
據媒體報道,北京市交管局近日對違反重污染日停駛規定的公務車輛進行通報,稱全市16個區縣屬地范圍共有875輛公務車違規出行。 這么多違規公車敢堂而皇之開上街,是另一種霧霾警告紅色信號,它提醒我們,治理霧霾絕不是輕松可以實現的理想,而是需要面對各種既得利益的一場艱苦博弈。如果沒有一部國家大法的剛性支撐,要對高能耗、高污染增長模式宣判“死刑”只會是癡人說夢。 我國現有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于13年前,當時PM2.5遠未進入立法者關注的范疇,當然也就無從談及有針對性的立法措施,如果僅僅靠提高執法能力來應對今天出現的新問題,那無疑是刻舟求劍,花了大力氣,卻難收實效。同樣,正是因為世界各國實踐都證明,空氣污染治理需要付出多屆政府的長期努力,這就意味著絕不能把治理重任寄托在個別運動式執法、個別行政決策者的熱情上,而是要通過法律的持續性來保證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更應該清醒看到,與PM2.5息息相關的油品質量標......閱讀全文
新民網:解決空氣嚴重污染還在于立法
據媒體報道,北京市交管局近日對違反重污染日停駛規定的公務車輛進行通報,稱全市16個區縣屬地范圍共有875輛公務車違規出行。 這么多違規公車敢堂而皇之開上街,是另一種霧霾警告紅色信號,它提醒我們,治理霧霾絕不是輕松可以實現的理想,而是需要面對各種既得利益的一場艱苦博弈。如
5月海口空氣質量全國第一 啟動揚塵污染管理立法
海口一流的環境空氣質量吸引了大量的島外人士。 中國環境站今天發布5月份74個城市空氣質量月報,海口空氣質量達標100%,名列全國第一。今年來海口市環境空氣質量已連續5個月在全國排名第一。 為什么海口能保持全國一流的環境空氣質量?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市首先著力在“護
上海從嚴立法防治大氣污染
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日前召開。會議一審的《上海市實施辦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辦法》),重點聚焦了PM2.5污染防治。 《辦法》對上海市污染源頭的防控提出了具體要求:上海將全面禁止新建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擴大清潔能源替代實施范圍,并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加大天然氣供應
土壤污染防治急需立法 污染狀況如何監測?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提出了關于提請審議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的議案。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副主任王鳳春表示,草案的進展要看審議的情況和社會各界的反饋,一般一部新的法律要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才會通過。 6月22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提出了
河北立法遏制鄉村田園和水源污染
針對近年來嚴重的農村土壤和水源污染問題,近日,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河北省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條例》,此項地方性法規將于10月1日起施行。條例提出,農業部門應推進生物有機肥、低毒低殘留農藥、可降解地膜應用,建立農藥、化肥包裝廢棄物有償回收模式,逐步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不得將有毒、有害廢物用
江蘇首為大氣污染防治立法
秋冬天霧霾治理,我省將有法律作為制度保障。記者昨天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獲悉,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已經列入省人大常委會明年的立法計劃,這也是我省首次為大氣污染防治立法。 在今年的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王合生等10位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快
河北:大氣污染防治提上立法日程
10日從省政府法制辦獲悉,省政府2013年立法工作計劃和五年立法規劃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據了解,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校車安全管理規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規定、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等提上立法日程。 據悉,今年年內力爭完成的立法項目共22件,有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
河北加快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立法
3月2日,一陣大風吹散了省會籠罩多日的霧霾。藍天白云,陽光明媚,人們紛紛走出戶外,享受久違的晴朗。如何制定完善相關法規從根本上治理霧霾?記者從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了解到,省人大常委會有關部門正在根據省人大代表的有關建議,就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等相關法規的制定、修訂進行調研論證。 法制是治理
立法遏制土壤污染刻不容緩
當前,我國土壤污染嚴重,不時見諸報端的“鎘大米”、“鉛污染”等問題及其引發的群體性事件警示我們:土壤污染已成為影響公眾健康、社會穩定、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心腹大患。因此,立法遏制土壤污染刻不容緩。 目前,全國人大已啟動相關立法工作,全國人大環資委正在就《土壤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見稿)》廣泛征
大氣污染防治立法應拓寬思路
大氣環境質量近年來不容樂觀。國務院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表明了治理大氣污染的決心和信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區域不少省市都在緊鑼密鼓地修訂或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全國人大也啟動了修法程序。筆者認為,新一輪立法需要破除機制、體制和法律上的障礙,推動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的根本轉變。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