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生產振興部長蒙特布爾4日在里昂的化學材料戰略委員會會議上推動煤層氣的開發。他表示,煤層氣一定意義上是“法國制造”的天然氣。1月底,蒙特布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法國的煤層氣開采前景看好。 據法國一家能源公司調查,洛林大區和北部-加萊海峽大區的煤層氣儲量分別達3710億立方米和600億立方米。這將滿足法國超過10年的天然氣消費。法國《回聲報》稱,這一能源的成本問題是關鍵。 一家瑞士公司已經著手在兩個大區分別投入3300萬歐元和1700萬歐元,勘探煤層氣。然而另據《世界報》報道,環境部和一些地方協會已經要求對煤層氣開采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評估。 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煤層內的非常規天然氣。煤層氣熱值與天然氣相當,燃燒后很潔凈,是較好的工......閱讀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隨著霧霾天氣發生頻率增多,對霧霾的成因也出現多種解讀,有代表性觀點指出,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造成霧霾的主因之一。據英國石油公司2013年 6月統計,2012年,中國煤炭產量為18250億立方米,占世界煤 炭 產 量38453億 立 方 米 的47.5%,煤炭消費量為18733億立 方 米 ,
4月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頁巖氣主題分論壇現場。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頁巖氣革命”成為熱議話題之一。 國際能源署如何看待美國頁巖油氣開采對美國乃至全球能源供求格局的影響?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 天然氣將成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頁巖氣革命”成為熱議話題之一。圖為4月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頁巖氣主題分論壇現場。 國際能源署如何看待美國頁巖油氣開采對美國乃至全球能源供求格局的影響?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 天然氣將成最大能源
核心提示 ■能源排放、環境污染和氣候惡化已成世界性難題 ■嚴重霧霾是我國能源結構性矛盾長期積累的集中暴露 ■向“心肺之患”霧霾宣戰,必須革煤炭的命 ■唯有走向清潔化和低碳化才能化解能源困局 PM2.5頻頻爆表,大氣污染嚴重,霧霾成為老百姓的“心肺之患”。2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
8月23日,記者從中國石油裝備制造分公司了解到,濟柴動力總廠在武漢正加緊建設的船用發動機組裝制造基地,有望于明年6月建成投產。屆時,濟柴動力總廠將具備每年2000臺水運氣化用發動機系統組裝制造能力,為“氣化長江”再添裝備支撐。 近年來,隨著天然氣的應用推廣,國內LNG裝備制造產業也邁開了前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0月16日報道,近日,澳大利亞農民發起游行,反對礦業公司在他們的耕地上采礦。但澳大利亞政府規定,土壤中的礦產資源歸政府所有。 報道稱,這種采礦行為不僅危害當地飲用水的安全,還會破壞生態系統。并且由于污染范圍有可能滲透至含水層,所以農用耕地將受到極大的危害。與此同
頁巖氣近年來在非常規天然氣中異軍突起,已成為全球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新亮點。有關專家認為,在當前能源緊缺背景下,我國應盡快制訂頁巖氣勘探開發的長遠規劃,加強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提高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水平,加快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體系建設,推進頁巖氣勘探開發。 頁巖氣資
在日前媒體運用百度搜索指標的統計中,霧霾(環保)議題在兩會前十大熱點議題中排名第一,并且搜索份額占比高達43%,遠遠高于其他議題的關注度。而在兩會期間,北京依然“霾”伏不斷,用一位政協委員的話說,“只要不刮風,北京就是霾城”。兩會會場上,霧霾也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大面積的持續霧霾天氣
十八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戰略目標,并將“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確定為今后能源消費的基本原則。專家認為,在城鎮化、工業化、GDP翻番的進程中,應當考慮能源的未來需求問題。 由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主持編寫的《2012中國新
十八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戰略目標,并將“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確定為今后能源消費的基本原則。專家認為,在城鎮化、工業化、GDP翻番的進程中,應當考慮能源的未來需求問題。 由中科院可持續發
全球變暖已經得到世界絕大多數科學家的證實,也就是說氣候變化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都認可的問題。對于中國來說,中國近兩年的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中國專家經過研究之后,認為氣溫升高了0.5~0.8攝氏度,這個溫度比全球的情況要略高一點。 應對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
編者按 在7月剛剛公布的中國“科技十 二五”中,強調了對“三深”、“三極”的科學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這些過去只能在科幻書籍中研讀的領域,正吸引著中國科學 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會上指出的,“空間、海洋和地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