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酰磷脂酰甘油的結構信息
中文名稱氨酰磷脂酰甘油英文名稱aminoacyl phosphatidylglycerol定 義在磷脂酰甘油中,甘油的C-1和C-2位羥基與兩分子脂肪酸的羧基縮合成酯,其C-3位羥基則以酯鍵與一分子磷酸相連。另有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再與C-3磷酸的另一端羥基形成磷酯鍵,此即氨酰磷脂酰甘油。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閱讀全文
氨酰磷脂酰甘油的結構信息
中文名稱氨酰磷脂酰甘油英文名稱aminoacyl phosphatidylglycerol定 義在磷脂酰甘油中,甘油的C-1和C-2位羥基與兩分子脂肪酸的羧基縮合成酯,其C-3位羥基則以酯鍵與一分子磷酸相連。另有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再與C-3磷酸的另一端羥基形成磷酯鍵,此即氨酰磷脂酰甘油。應用學科生
氨酰磷脂酰甘油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氨酰磷脂酰甘油英文名稱aminoacyl phosphatidylglycerol定 義在磷脂酰甘油中,甘油的C-1和C-2位羥基與兩分子脂肪酸的羧基縮合成酯,其C-3位羥基則以酯鍵與一分子磷酸相連。另有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再與C-3磷酸的另一端羥基形成磷酯鍵,此即氨酰磷脂酰甘油。應用學科生
磷脂酰甘油的基本信息
磷脂酰甘油是B.Maruo和A.A.Benson(1958)在柵藻屬(Scenedesmus)細胞的醇抽提物中發現的磷脂的主要成分。中文名磷脂酰甘油定????義柵藻屬(Scenedesmus)細胞的醇抽提物中發現的磷脂的主要成分時????間1958年發現者B.Maruo、A.A.Benson
關于磷脂酰甘油的基本信息介紹
B.Maruo和A.A.Benson(1958)在柵藻屬(Scenedesmus)細胞的醇抽提物中發現的磷脂的主要成分。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在微生物中,有時也是磷脂的主要成分。與心磷脂,磷脂酰肌醇一樣,是一種酸性磷脂。在生長中的大腸桿菌中,它的代謝速率較其它磷脂為高。它是由CDP甘油酯與磷酸甘油生
磷脂酰甘油的結構特點及分布情況
B.Maruo和A.A.Benson(1958)在柵藻屬(Scenedesmus)細胞的醇抽提物中發現的磷脂的主要成分。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在微生物中,有時也是磷脂的主要成分。與心磷脂,磷脂酰肌醇一樣,是一種酸性磷脂。在生長中的大腸桿菌中,它的代謝速率較其它磷脂為高。它是由CDP甘油酯與磷酸甘油生物合
雙甘露糖二酰甘油的結構信息
中文名稱雙甘露糖二酰甘油英文名稱dimannosyldiacyl glycerol定 義兩個甘露糖殘基通過3-β-糖苷鍵與1,2-二酰甘油相連的一種簡單糖脂。多為植物脂質成分。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磷脂酰甘油的作用和來源分布
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在微生物中,有時也是磷脂的主要成分。與心磷脂,磷脂酰肌醇一樣,是一種酸性磷脂。在生長中的大腸桿菌中,它的代謝速率較其它磷脂為高。它是由CDP甘油酯與磷酸甘油生物合成為磷酸磷脂酰甘油,再通過脫磷酸而形成為磷脂酰甘油。天然的磷脂酰甘油是二酰基-L-3-磷酸甘油-D-3-甘油。通過磷脂酶
二酰甘油的基本信息
二酰甘油是第二信使的一種。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離子。細胞內有五種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AG)、1,4,5-三磷酸肌醇(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IP3)、Ca2+(植物中主要的第二信使)等。
單酰甘油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單酰甘油英文名稱monoacylglycerol;MAG定 義甘油分子中的一個羥基與脂肪酸酯化生成的甘油酯。是多種生物合成反應的重要中間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溶血磷脂酰膽堿的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溶血磷脂酰膽堿英文名稱lysophosphatidylcholine定 義體內卵磷脂代謝的中間產物,如果濃度增高,可使紅細胞膜溶解。在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催化下,可將血漿中卵磷脂變成溶血卵磷脂。應用學科生物學(一級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二級學科)
單酰甘油的定義和結構
中文名稱單酰甘油英文名稱monoacylglycerol;MAG定 義甘油分子中的一個羥基與脂肪酸酯化生成的甘油酯。是多種生物合成反應的重要中間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磷脂酰絲氨酸的基本信息
磷脂酰絲氨酸是存在于細菌、酵母、植物、哺乳動物細胞中的一種重要的膜磷脂。?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又稱復合神經酸。簡稱PS,由天然大豆榨油剩余物提取。是細胞膜的活性物質,尤其存在于大腦細胞中。其功能主要是改善神經細胞功能,調節神經脈沖的傳導,增進大腦記憶功能,由于其具有很
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溶血磷脂酰膽堿英文名稱lysophosphatidylcholine定 義體內卵磷脂代謝的中間產物,如果濃度增高,可使紅細胞膜溶解。在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催化下,可將血漿中卵磷脂變成溶血卵磷脂。應用學科生物學(一級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二級學科)
甘油磷酰膽堿的基本信息
甘油磷酰膽堿是一種化學物質,分子式為C8H21NO6POH。中文名甘油磷酰膽堿外文名Choline glycerophosphate別????名2-[[(2,3-二羥基丙氧基)羥基膦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銨氫氧化物
單油酰甘油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單油酰甘油英文名稱mono-olein;monooleoglyceride定 義甘油分子中的一個羥基與油酸酯化所生成的甘油酯。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二酰甘油的基本信息介紹
二酰甘油是第二信使的一種。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離子。細胞內有五種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AG)、1,4,5-三磷酸肌醇(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IP3)、Ca2+(植物中主要的第二信使)等。
磷脂酰肌醇磷酸的結構定義
中文名稱磷脂酰肌醇磷酸英文名稱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ate;PIP定 義存在于真核細胞質膜中的一種磷脂酰肌醇-4-磷酸(肌醇與磷脂酸的1-羥基相連)。是參與信號轉導的一類重要磷脂,起著第二信使的作用,能夠使信號逐級傳遞和放大,最終引起細胞的各種生理性或病理性響應。應
氨酰tRNA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氨酰tRNA英文名稱aminoacyl tRNA定 義轉移核糖核酸的3′端通過酯鍵與氨基酸連接生成,進入核糖體的A位參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由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tRNA與活化氨基酸(即氨酰AMP)反應得到。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甘油磷酰乙醇胺的結構
中文名稱甘油磷酰乙醇胺英文名稱glycerophosphoethanolamine;glycerophosphoryl ethanolamine;GPE定 義甘油磷脂與乙醇胺的衍生物,為磷脂酰乙醇胺(PE)或腦磷脂分子的骨架成分,如其C-1和C-2位羥基被脂肪酸酯化,即生成甘油磷酰乙醇胺。應用學科
磷脂酰肌醇磷酸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磷脂酰肌醇磷酸英文名稱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ate;PIP定 義存在于真核細胞質膜中的一種磷脂酰肌醇-4-磷酸(肌醇與磷脂酸的1-羥基相連)。是參與信號轉導的一類重要磷脂,起著第二信使的作用,能夠使信號逐級傳遞和放大,最終引起細胞的各種生理性或病理性響應。應
磷脂酰肌醇的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Phosphatidylinositol,簡稱: PI。PI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是磷酸1,2-二脂酰甘油,二是肌醇(inositol)。它在細胞中對于細胞形態、代謝調控、信號傳導和細胞的各種生理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烷基醚脂酰甘油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烷基醚脂酰甘油英文名稱alkylether acylglycerol定 義二酰甘油的衍生物,即甘油分子C-1的羥基與烷基(R)以醚鍵相連,在其C-2和C-3上同兩分子長鏈脂肪酸形成甘油二酯。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氨酰位
中文名稱氨酰位英文名稱aminoacyl site;A site定 義核糖體中氨酰tRNA進入并停留的部位。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氨酰位上的氨酰tRNA轉為肽酰tRNA,并移動至肽酰位,即P位。空的氨酰位再接納新的氨酰tRNA進入,如此循環。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
氨酰tRNA
中文名稱氨酰tRNA英文名稱aminoacyl tRNA定 義轉移核糖核酸的3′端通過酯鍵與氨基酸連接生成,進入核糖體的A位參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由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tRNA與活化氨基酸(即氨酰AMP)反應得到。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氨酰酯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氨酰酯酶英文名稱aminoacyl esterase定 義一種羧酸酯鍵水解酶,催化氨酰酯鍵的水解。如α氨基酸酯氨酰水解酶(α-amino-acid-ester aminoacylhydrolase,編號:EC 3.1.1.43)水解α氨基酸酯,產生α氨基酸和醇;氨酰tRNA氨酰水解酶(am
氨酰酯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氨酰酯酶英文名稱aminoacyl esterase定 義一種羧酸酯鍵水解酶,催化氨酰酯鍵的水解。如α氨基酸酯氨酰水解酶(α-amino-acid-ester aminoacylhydrolase,編號:EC 3.1.1.43)水解α氨基酸酯,產生α氨基酸和醇;氨酰tRNA氨酰水解酶(am
二酰甘油的作用
二酰甘油是第二信使的一種。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離子。細胞內有五種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AG)、1,4,5-三磷酸肌醇(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IP3)、Ca2+(植物中主要的第二信使)等。
二酰甘油的作用
第二信使在細胞信號轉導中起重要作用,它們能夠激活級聯系統中酶的活性,以及非酶蛋白的活性。第二信使在細胞內的濃度受第一信使的調節,它可以瞬間升高、且能快速降低,并由此調節細胞內代謝系統的酶活性,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包括: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脂肪的儲存和移動以及細胞產物的分泌。第二信使也控制著細胞的增殖
氨酰tRNA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氨酰tRNA英文名稱aminoacyl tRNA定 義轉移核糖核酸的3′端通過酯鍵與氨基酸連接生成,進入核糖體的A位參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由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tRNA與活化氨基酸(即氨酰AMP)反應得到。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磷脂酰肌醇聚糖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磷脂酰肌醇聚糖英文名稱phosphatidylinositol glycan定 義一類與磷脂酰肌醇連接的聚糖。最常見的結構為 -Man α-1,2-Man α-1,6-Man α-1,4-GlcN-。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糖類(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