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解質平衡的體液的分布介紹
體液廣泛地分布于體內各部分,按照分布的區域分為細胞外液(包括血漿和組織間隙液)與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約占體重的20%,其中血漿約占5%,組織間隙液約占15%(包括淋巴及腦脊液等)。細胞直接生活于細胞外液中,其營養物質與氧的供應及代謝終末產物的移除,均有賴于細胞外液,因此細胞外液被稱為內環境。細胞外液的化學組成和理化性質的相對恒定對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與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細胞內液約占體重的40%,其組成較細胞外液更為穩定。......閱讀全文
水電解質平衡的體液的分布介紹
體液廣泛地分布于體內各部分,按照分布的區域分為細胞外液(包括血漿和組織間隙液)與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約占體重的20%,其中血漿約占5%,組織間隙液約占15%(包括淋巴及腦脊液等)。細胞直接生活于細胞外液中,其營養物質與氧的供應及代謝終末產物的移除,均有賴于細胞外液,因此細胞外液被稱為內環境。細胞外
體液中的電解質平衡
(一)體液電解質分布及平衡血漿中主要電解質有Na+、Cl-、K+.細胞間液是血漿的超濾液,其電解質成分和濃度與血漿極為相似,不同之處是血漿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細胞間液不含或僅含少量的蛋白質,由于蛋白質是大分子量物質,不易通過細胞膜,故血漿蛋白含量高于細胞間液。由于測定細胞內電解質含量很困難,所以臨床
體液中的電解質平衡
(一)體液電解質分布及平衡 血漿中主要電解質有Na+、Cl-、K+.細胞間液是血漿的超濾液,其電解質成分和濃度與血漿極為相似,不同之處是血漿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細胞間液不含或僅含少量的蛋白質,由于蛋白質是大分子量物質,不易通過細胞膜,故血漿蛋白含量高于細胞間液。 由于測定細胞內電解質含量很困難,所
水電解質平衡體液的主要成分介紹
體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電解質。細胞外液與細胞內液的電解質濃度有較大的差異,細胞外液的陽離子以鈉離子為主,陰離子以氯離子為主,其次為碳酸氫根離子為主;細胞內液的陽離子以鉀離子為主,陰離子以HPO與蛋白質為主(圖1)。此外,血漿中含少量的鎂離子,約3毫當量/升。
水電解質平衡的體液的相對含量的介紹
體內的水及溶解于其中的物質叫做體液。體液的含量隨年齡與性別而異(表1),隨著年齡的增加體液含量逐漸減少。成年男人的體液量為體重的60%,成年女人為50%。女人的體液含量較男性約少6%~10%,這是由于女性的脂肪含量較多的緣故。脂肪組織代謝率低,故含水較少(約為脂肪組織重量的10%),所以肥胖人的
呋塞米的電解質和體液平衡的作用特點介紹
作用特點和程度有所不同。發生率大約為 23%。 1、鈣代謝與噻嗪類藥物不同,呋塞米不促使鈣在遠端腎小管的重吸收,但可引起 短暫的高血鈣。該品能引起新生兒繼發性的副甲狀腺亢進,造成骨鈣流失,鈣的排泄 率比正常兒童大 10~20 倍,有形成腎結石的危險。也有出現繼發性敗血癥的可能。 2、低血鎂,
關于體液的分布介紹
體液廣泛地分布于體內各部分,按照分布的區域分為細胞外液(包括血漿和組織間隙液)與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約占體重的20%,其中血漿約占5%,組織間隙液約占15%(包括淋巴及腦脊液等)。細胞直接生活于細胞外液中,其營養物質與氧的供應及代謝終末產物的移除,均有賴于細胞外液,因此細胞外液被稱為內環境。細胞外
體液平衡的應用
耗水量飲水量因人而異,取決于受試者的狀況、體育鍛煉的量以及環境溫度和濕度。在美國,18歲以上男性的參考每日水攝入量(RDI)為每天3.7升(L/天),18歲以上的人類女性為2.7升/天包括食品、飲料和飲用水中所含的水。科學研究不支持每個人每天應該喝2升(68盎司,或大約8杯8盎司)水的普遍誤解。對2
體液平衡的調節方式
體液平衡是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必不可缺少的條件。機體在生命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神經-體液因素調節體液的正常平衡。(一)口渴感覺調節口渴感覺是機體對水需要的一種極為重要的保護性生理機制。當機體缺水時,血漿和細胞間液的滲透壓升高,下丘腦視前區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興奮傳到大腦皮質,引起口渴反射而思飲水。有人
體液平衡的醫療用途
疾病的影響當一個人生病時,液體也可能因嘔吐、腹瀉和出血而流失。在這些情況下,個體脫水的風險增加,因為腎臟會發現通過減少尿量來匹配體液流失更加困難(腎臟必須至少產生一些尿液才能排出代謝廢物。)口服補液療法口服補液療法(ORT)是一種液體替代療法,用于治療脫水。在急性醫院環境中,液體平衡被仔細監測。這提
引起體液平衡失調的原因分析介紹
1.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見于蛋白質吸收不良或營養不良及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腎臟疾患等。當血漿白蛋白量降到25g/L或總蛋白量降到50g/L時,就可出現水腫,為全身性。 2.毛細血管內流體靜力壓升高 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靜脈阻塞或靜脈回流障礙。局部靜脈回流受阻引起相應部位的組織水腫或積水,如肝硬變
影響體液動態平衡的因素影響體液動態平衡的因素
①影響水在血管內外轉移的因素:毛細血管膜是半透膜主要通過血管壁,三個因素: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毛細血管通透性、毛細血管靜水壓。②影響水在細胞內外轉移的因素:主要通過細胞膜。細胞膜也是半透膜,功能極為復雜。能自由通過的物質有水、尿素、氧、碳酸氫根;而蛋白、K+、Na+、Ca2+和Mg2+等不可自由
什么是體液平衡?
體液平衡是生物體內平衡的一個方面,其中需要通過滲透調節和行為來控制生物體內的水量,以使各種體液中電解質(溶液中的鹽)的濃度保持在健康范圍內。.體液平衡的核心原則是身體流失的水量必須等于攝入的水量;例如,在人類中,輸出(通過呼吸、汗水、排尿、排便和咳痰)必須等于輸入(通過進食和飲水,或通過腸胃外攝入)
影響體液動態平衡的因素
①影響水在血管內外轉移的因素:毛細血管膜是半透膜主要通過血管壁,三個因素: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毛細血管通透性、毛細血管靜水壓。②影響水在細胞內外轉移的因素:主要通過細胞膜。細胞膜也是半透膜,功能極為復雜。能自由通過的物質有水、尿素、氧、碳酸氫根;而蛋白、K+、Na+、Ca2+和Mg2+等不可自由
水代謝平衡的調節
水的調節中樞在下丘腦,通過神經體液調節。(1)口渴思飲產生口渴的原因: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血管緊張素Ⅱ增多、生活習慣等。(2)抗利尿激素(ADH)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作用于遠端腎小管的,促進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血容量下降、劇烈運動和疼痛等可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3)心房肽、腎素
電解質在人體中的作用及平衡調節介紹
電解質在人體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和電解質廣泛分布在細胞內外,參與體內許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謝活動,并且電解質對正常生命活動的維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內電解質分布情況是這樣的:在正常人體內,鈉離子占細胞外液陽離子總量的92%,鉀離子占細胞內液陽離子總量的98%左右。鈉、鉀離子的相對平衡,維持著整個細胞的
水半夏的分布范圍
生于石縫濕潤處,如田邊、山溪或低洼濕地等。廣西大部分縣市有分布和栽培;廣東和云南、四川等省有栽培。[1]
水茄的分布范圍
產自云南(東南部、南部及西南部)、廣西、廣東、臺灣。普遍分布于熱帶印度,東經緬甸、泰國,南至菲律賓、馬來亞,也分布于熱帶美洲。 原產地:美洲加勒比地區;現熱帶地區廣布。 中國分布現狀:西藏(墨脫)、云南(東南部、南部及西南部)、貴州、廣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福建、臺灣
水石榴的分布范圍
產臺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省區。喜生河邊及河谷濕地。華南常見野生,也有栽培供食用。分布于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
體液PH對藥物分布及轉運影響
藥物本身具有酸堿性,體液的ph值因此就會對藥物的離子狀態產生影響,非離子化的藥物更容易透過細胞膜或作用于受體,從而產生藥理作用,因此,如果是弱酸性藥物,那么低ph值得體液就會使非離子化的藥物的濃度更多,從而利于吸收和發揮藥理作用,相反,弱堿性藥物在高ph值體液中則利于吸收和發揮藥理作用。藥物代謝酶可
水代謝平衡的調節有哪些?
水的調節中樞在下丘腦,通過神經體液調節。①口渴思飲產生口渴的原因: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血管緊張素Ⅱ增多、生活習慣等。②抗利尿激素(ADH)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作用于遠端腎小管的V2受體,促進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血漿晶體滲透壓↑、血容量↓→抗利尿激素分泌↑。劇烈運動和疼痛等可使抗利尿激素分泌↑。③心房
病毒的體液免疫介紹
病毒的體液免疫介紹:機體受病毒感染后,體液中出現相應的特異性抗體,如中和抗體、血凝抑制體、補體結合抗體等。在抗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IgG、IgM和SIgA三大類免疫球蛋白。但特性不同。IgG在體液中含量最高。分子量小,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抗體。一般生后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保留來自母體的IgG抗體
電解質在人體中的作用及平衡調節
電解質在人體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和電解質廣泛分布在細胞內外,參與體內許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謝活動,并且電解質對正常生命活動的維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內電解質分布情況是這樣的:在正常人體內,鈉離子占細胞外液陽離子總量的92%,鉀離子占細胞內液陽離子總量的98%左右。鈉、鉀離子的相對平衡,維持著整個細胞的
電解質在人體中的作用及平衡調節
電解質在人體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和電解質廣泛分布在細胞內外,參與體內許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謝活動,并且電解質對正常生命活動的維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內電解質分布情況是這樣的:在正常人體內,鈉離子占細胞外液陽離子總量的92%,鉀離子占細胞內液陽離子總量的98%左右。鈉、鉀離子的相對平衡,維持著整個細
電解質在人體中的作用及平衡調節
電解質在人體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和電解質廣泛分布在細胞內外,參與體內許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謝活動,并且電解質對正常生命活動的維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內電解質分布情況是這樣的:在正常人體內,鈉離子占細胞外液陽離子總量的92%,鉀離子占細胞內液陽離子總量的98%左右。鈉、鉀離子的相對平衡,維持著整個細
關于尿毒癥的水、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的介紹
以代謝性酸中毒和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最為常見。 (1) 代謝性酸中毒 慢性腎衰尿毒癥期時人體代謝的酸性產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質因腎的排泄障礙而潴留,可發生“尿毒癥性酸中毒”。輕度慢性酸中毒時,多數患者癥狀較少,但如動脈血HCO36.5mmol/L)有一定危險,需及時治療搶救(見高鉀血癥的處理)。有
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水、電解質失調的治療介紹
①鈉、水平衡失調:沒有水腫的患者,不需禁鹽,低鹽就可以了。有水腫者,應限制鹽和水的攝入。如水腫較重,應利尿治療。A.鈉擴容后利尿療法:即先服碳酸氫鈉3g/d,如患者已有水鈉潴留,不必先服碳酸氫鈉。然后給予呋塞米(速尿)用量開始為100mg/d靜注。使每天尿量達2000ml左右。否則速尿量每天加倍
關于體液免疫的異同介紹
指B細胞在T細胞輔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效應B細胞產生的具有專一性的抗體 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后完成的免疫反應。體液免疫的關鍵過程是產生高效而短命的效應B細胞,由效應B細胞分泌抗體清除抗原。產生壽命長的記憶細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環,隨時“監察”,如有同樣抗原再度入侵,立即
體液免疫應答的相關介紹
體液免疫應答主要由B細胞介導,藉B細胞分泌的抗體執行。B細胞對胸腺依賴性抗原(TD抗原) 的免疫應答始于BCR(mIg)對TD抗原的識別,所產生的第一活化信號經由 Igα/Igβ向胞內傳導。BCR輔助受體復合物加強第一活化信號的傳導。Th細胞藉與B細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CD40-CD40L等)
關于體液免疫的作用介紹
1.中和病毒作用 ;病毒的表面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IgG、IgM、IgA),其中有些抗體能與病毒結合而清除其感染者稱為中和抗體。IgG為主要的中和抗體,能通過胎盤由母體輸給胎兒,對新生兒有防御病毒感染的作用。SIgA產生于受病毒感染的局部粘膜表面,是中和局部病毒的重要抗體。中和抗體與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