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四號03星
北京時間11月15日9時38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四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50次飛行。......閱讀全文
我國成功發射第二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
北京時間11月5日2時3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第二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送入太空。 火箭飛行19分鐘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數據表明,衛星已成功進入太陽同步軌道。經在軌測試合格后,這顆“風云三號”衛星將交付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二十號A/B星
北京時間2022年12月12日16時2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號A/B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空間環境監測等新技術在軌驗證試驗。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54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二十號A/B星
北京時間2022年12月12日16時2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號A/B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空間環境監測等新技術在軌驗證試驗。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54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一號02E衛星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26日11時1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E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3次飛行。(總臺央視記者 楊弘楊 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 郝明鑫)
遠望6號船第三次護送高分三號衛星成功入軌
4月7日早晨7時47分,搭載高分三號03星的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平穩飛行一段時間后,被位于印度洋某海域待命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6號船精準捕獲。隨后,該船為火箭入軌、衛星定軌等關鍵動作提供了可靠測控支持。 遠望6號船副船長徐榮介紹,“本航次海上測控任務銜接緊,全體船員
高分十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7月31日11時,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高分十一號衛星是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應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
我國成功發射天繪六號A/B星
北京時間3月10日6時4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繪六號A/B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測繪、國土資源普查和科學試驗研究等任務。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65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一號”02C衛星
12月22日11時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C衛星送入太空。至此,2011年共實施了19次航天發射任務。 火箭點火起飛約13分鐘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衛星成功進入高度約770公里、傾角約98.55度的太陽同步圓軌道
專家:風云三號0一衛星部分性能超越歐美
5月27日11時0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將中國首顆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成功送入太空。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中新社廣州五月二十九日電 (唐貴江 楊綺薇)今天上午十時十六分,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到第一幅風云三號0一星的HRPT(甚高分辨率)云圖,據
我國液體火箭發動機專家孫敬良追思會在滬舉行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發布的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液體火箭發動機、運載火箭總體和衛星工程專家,中國運載火箭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孫敬良同志的追思會1月5日在滬舉行。 2022年12月28日,孫敬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2歲。 孫敬良先后擔任風暴一號、長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一號06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1年12月26日11時1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遙三十九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資源一號06星(5米光學衛星02星),該星將進一步推進我國陸地資源調查監測衛星業務系統化應用。5米光學衛星02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的一顆
我國首個海洋監視監測雷達衛星星座正式建成
中國自然資源部7日消息,4月7日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顆1米C-SAR業務衛星。該星是我國第二顆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業務衛星,可與已在軌運行的首顆1米C-SAR業務衛星及高分三號科學試驗衛星實現三星組網運行,衛星重訪與覆蓋能力顯著提升,標志著中國首個海
我國成功發射天繪六號A/B星
北京時間2023年3月10日6時4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繪六號A/B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測繪、國土資源普查和科學試驗研究等任務。
痛別|運載火箭總體和衛星工程專家孫敬良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原科技委主任孫敬良同志,于2022年12月28日2時3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2歲。 孫敬良院士逝世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以不同方式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屬表示慰問。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
中國成功發射LSAR-01組A星
中新網北京1月26日電 (馬帥莎 張艷)北京時間2022年1月26日7時44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L-SAR 01組A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對地質環境、山體滑坡、地震災害等進行有效監測。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三號03星
4月7日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這顆衛星主要用于獲取可靠、穩定的高分辨率SAR圖像,為我國海洋開發、陸地環境資源監測和應急防災減災提供業務化應用數據支撐。
資源三號傳回第一批影像數據
1月11日上午10時37分,資源三號測繪衛星成功傳回第一批影像數據。下午17時30分,接收的第一批影像數據由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地面接收站傳至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應用中心,技術人員連夜趕制出第一批影像。 當看到第一批高清立體影像樣圖時,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
北京時間九月十九日十一時二十六分,中國和巴西聯合研制的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星箭點火起飛約十二分鐘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數據顯示,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與火箭分離,順利進入近地點七百三十八公里、遠地點七百五十公里、傾角九十八點五度的太陽
我國成功發射實踐十六號衛星
??? 實踐十六號衛星升空 10月25日11時5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 10月25日11時5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實踐十六號衛星主要用于開展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十三號
北京時間11月30日凌晨2時50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十三號”成功送入太空。 “遙感衛星十三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研制生產,主要用于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將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
我國將組建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
3月5日14時01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02批衛星(6顆)和1顆商業遙感衛星發射升空。該批衛星主要用于低軌互聯網星座組網技術和服務能力驗證,以及遙感技術驗證。銀河航天02批衛星將在軌與銀河航天首發星共同組成中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 銀河航天02批批
我國成功發射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
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9日11時5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為巴基斯坦研制的遙感衛星一號(簡稱巴遙一號),同時搭載發射巴方自主研制的技術評估遙感衛星PakTES-1A。 巴遙一號是一顆空間分辨率為1米的太陽同步軌道對地觀測衛星,設計壽命7年,搭載兩臺分辨率為全色1米、
中國發射首顆高精度立體測繪衛星“資源三號”
北京時間1月9日11時17分,中國首顆高精度民用立體測繪衛星“資源三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中國本次航天發射還搭載發射了一顆盧森堡小衛星。此次“一箭雙星”發射,是中國2012年首次航天發射,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56次航天飛行。?? 北京
第三顆“風云三號”衛星發射-大幅提升氣象觀測能力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9月23日11時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三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這顆衛星將與目前在軌運行的兩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組網運行,進一步提高我國氣象觀測能力和中期天氣預報能力。 “風云三號”氣象衛
長征火箭創新紀錄-中國新型火箭研制進展如何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電 (馬帥莎)8月20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五號04組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僅用830余天,創造連續103次成功發射的新紀錄。其間,中國長征系列火箭取得了哪些突破?新型火箭研制進展如何?未來如何規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新聞發言人郝長峰作出解答。 北京時間2022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衛星
10月25日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衛星。該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遙感業務化觀測能力,進一步壯大自然資源衛星體系,對提高我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提升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服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開展全球變化研究,建設海洋強國具有十分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衛星
10月25日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衛星。該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遙感業務化觀測能力,進一步壯大自然資源衛星體系,對提高我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提升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服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開展全球變化研究,建設海洋強國具有十分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衛星
10月25日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衛星。該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遙感業務化觀測能力,進一步壯大自然資源衛星體系,對提高我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提升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服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開展全球變化研究,建設海洋強國具有十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衛星
10月25日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衛星。該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遙感業務化觀測能力,進一步壯大自然資源衛星體系,對提高我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提升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服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開展全球變化研究,建設海洋強國具有十分
“高分二號”分辨率首次精確到1米
8月19日11時1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二號”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據了解,這顆衛星系目前我國分辨率最高的光學對地觀測衛星,使國產光學遙感衛星空間分辨率首次精確到1米。 高分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所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