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阿司咪唑的藥理毒理介紹
本品為沒有中樞鎮靜和抗膽堿能作用的強效及長效組胺H1受體拮抗劑。由于它作用時間持久,每日一次可控制過敏癥狀24小時。受體結合研究表明,本品在藥理學劑量下,能提供完全的外周H1受體結合率。由于其不通過血腦屏障,所以對中樞H1受體無作用。......閱讀全文
簡述阿司咪唑的藥理毒理介紹
本品為沒有中樞鎮靜和抗膽堿能作用的強效及長效組胺H1受體拮抗劑。由于它作用時間持久,每日一次可控制過敏癥狀24小時。受體結合研究表明,本品在藥理學劑量下,能提供完全的外周H1受體結合率。由于其不通過血腦屏障,所以對中樞H1受體無作用。
簡述阿司咪唑的用途
新H1組胺受體拮抗劑.可選擇性作用于組胺Hl受體,結合力強于常規抗組胺藥,且持續時間長.適用于慢性蕁麻疹、枯草熱、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哮喘等的治療. 本品屬新型組胺Hl受體拮抗劑,可選擇性作用組胺Hl受體,結合力強于常規抗組胺藥,且持續時間長,但睡意鎮靜作用弱.用于慢性蕁麻疹
簡述阿司咪唑片的使用禁忌
1、禁忌 : (1)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2)妊娠婦女禁用。 (3)由于本品廣泛經肝臟代謝,故有嚴重肝功能障礙者禁用。 (4)存在Q-T間期延長和低鉀血癥患者禁用。 (5)禁忌與已有心律失常者的某些治療藥物合用。如:抗心律失常藥、安定藥(Neuroleptic)、三環類抗抑郁藥、特非那
簡述鹽酸左旋咪唑片的藥理毒理
本品為四咪唑的左旋體,可選擇性地抑制蟲體肌肉中的琥珀酸脫氫酶,使延胡索酸不能還原為琥珀酸,從而影響蟲體肌肉的無氧代謝,減少能量產生。當蟲體與之接觸時,能使神經肌肉去極化,肌肉發生持續收縮而致麻痹;藥物的擬膽堿作用有利于蟲體的排出。其活性約為四咪唑(消旋體)的1~2倍,但毒副作用則較低。另外,藥物
簡述阿折地平的藥理毒理
本品為二氫吡啶類長效鈣拮抗劑,選擇性阻滯L型鈣通道。本品能顯著減少運動引起的血壓升高,但對運動引起的心率及心輸出量的改變無影響。本品治療不會明顯改變休息狀態下血漿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水平,且運動時的腎上腺素水平也不受影響。阿折地平具有利尿作用、心保護作用、腎保護作用以及抗動脈硬化作用。有著這
關于阿司咪唑的物化性質介紹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阿司咪唑 中文別名:1-(4-氟芐基)-2-(1-[4-甲氧基苯乙基]哌啶-4-基)氨基苯并咪唑; 1-[(4-氟苯基)甲基]-N-[1-[2-(4-甲氧苯基)乙基]-4-哌啶基]-1H-苯并咪唑-2-胺; 英文名稱:astemizole 英文別名:Paraler
關于阿司咪唑片的用藥禁忌介紹
1、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 (1)動物實驗表明,阿司咪唑對生殖功能無影響、無致畸作用,在給很大劑量(40mg/kg)時,對家兔胚胎無毒性,但對大鼠胚胎有毒性作用。在大樣本的人群試驗中,阿司咪唑不增加胚胎異常。 (2)在對哺乳期的狗進行的實驗中,阿司咪唑及其代謝產物從母乳中排出,但其濃度很低
使用阿司咪唑片過量的相關介紹
超常大劑量服用阿司咪唑后,有可能出現心律失常,一些嚴重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Q-T間期延長、尖端扭轉型室速及其他室性心律失常主要發生于超量服用阿司咪唑的患者,有罕見病例表明,尖端扭轉型室速可發生于用量20~30mg/日的患者(推薦劑量的2~3倍)。在個別病例中,嚴重的心律失常以一次或更多次的暈
關于阿司咪唑的禁忌癥介紹
(1)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2)妊娠婦女禁用。 (3)由于本品廣泛經肝臟代謝,故有嚴重肝功能障礙者禁用。 (4)存在Q-T間期延長和低鉀血癥患者禁用。 (5)禁忌與已有心律失常者的某些治療藥物合用。如:抗心律失常藥、安定藥(Neuroleptic)、三環類抗抑郁藥、特非那丁。 (6)禁
關于阿司咪唑的基本信息介紹
阿司咪唑(astemizole)化學名為1-[(4-氟苯基)-甲基]-N-[1-[2-(4-甲氧苯基)乙基]哌啶-4-基]-1H-苯并咪唑-2-胺,白色粉末,分子式為C28H31FN4O,分子量為458.57000,密度為1.2 g/cm3,熔點為172.9oC,沸點為627.3oC at 76
簡述阿司咪唑片的藥代動力學
1、藥代動力學: 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本品口服吸收快,服藥后1~2小時血藥濃度可達峰值。本品具有廣泛的首關代謝和組織分布。達穩態時,阿司咪唑加上其活性代謝產物——去甲基阿司咪唑的平均血漿峰濃度為3~5ng/ml。阿司咪唑的終末半衰期為1~2天,去甲基阿司咪唑則為9~13天。本品代謝產物主要
簡述鹽酸阿奇霉素的藥理毒理
體外試驗和臨床研究均表明,阿奇霉素對以下多種致病菌有效:革蘭陽性需氧微生物:金黃色葡萄球菌、釀膿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阿奇霉素對于耐紅霉素的革蘭陽性菌有交叉耐藥性。大多數糞鏈球菌(腸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對本品耐藥。革蘭陰性需氧微生物: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沙眼支原體。體
簡述阿昔洛韋的藥理毒理
抗病毒藥。體外對單純性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具抑制作用。該品進入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后,與脫氧核苷競爭病毒胸苷激酶或細胞激酶,藥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韋三磷酸酯,然后通過二種方式抑制病毒復制: 1、干擾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復制; 2、在DNA多聚酶作用下,與增長的D
簡述阿嗪米特的藥理毒理
阿嗪米特為一種促進膽汁分泌藥物,它可以增加膽汁的液體量,增加膽汁中固體成份的分泌。 胰酶內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可以用于改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恢復機體的正常消化機能。 纖維素酶4000具有解聚和溶解或切斷細胞壁作用,使植物營養物質變為可利用的細胞能量。它還具有改善脹氣
簡述司坦唑醇片的藥理毒理
1、藥物相互作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2、藥理毒理: 本品為蛋白同化類固醇類藥,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抑制蛋白質異生、降低血膽固醇和三酰甘油、促使鈣磷沉積和減輕骨髓抑制等作用,能使體力增強、食欲增進、體重增加。本品的蛋白同化作用較強,為甲睪酮的30倍,雄激素活
簡述艾司唑侖片的藥理毒理
本品為苯二氮?類抗焦慮藥。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同部位的抑制,隨著用量的加大,臨床表現可自輕度的鎮靜到催眠甚至昏迷。 1.具有抗焦慮、鎮靜催眠作用,作用于苯二氮?受體,加強中樞神經內GABA受體作用,影響邊緣系統功能而抗焦慮。可明顯縮短或取消NREM睡眠第四期,阻滯對網狀結構的激活,對人有鎮靜催
關于阿司咪唑中毒的簡介
阿司咪唑(息斯敏)為可選擇性地阻斷組胺H1受體而產生抗組胺作用,作用強而持久,無中樞神經抑制和抗膽堿作用,不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大部分在肝內被代謝。在用藥量為成人的2倍時(20mg)也無明顯催眠作用。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1~9d。常用量10mg/d。主要用于治療皮膚黏膜的過敏性疾病和其他變態反應
關于阿司咪唑的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1)因阿司咪唑廣泛地經肝臟代謝,患有顯著肝功能障礙的患者應盡量避免服用本品。 (2)具有心電圖Q-T間期延長傾向的患者服用阿司咪唑有可能導致Q-T間期延長和/或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建議患有先天性Q-T綜合征或同服可能延長Q-T間期的藥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藥和特非那丁)及低血鉀癥的患者應盡量避免服
使用阿司咪唑片的不良反應介紹
(1)心血管系統:根據國外文獻報道,超量服用本品可發生Q-T間期延長或室性心律失常,包括表現為暈厥的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2)偶見體重增加,過敏反應(如:血管性水腫、支氣管痙攣、光敏感、瘙癢、皮疹),且有個別驚厥、良性感覺異常、肌痛/關節痛、水腫、情緒紊亂、失眠、惡夢、基轉移氨酶升高和肝
關于阿司咪唑中毒的臨床表現介紹
1.主要不良反應有頭痛、眩暈、心慌、胸悶、出冷汗、心電圖示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等。 2.個案不良反應報告如下。 (1)心電圖顯示頻發室性早博、Q-T間期延長,伴I度房室傳導阻滯。 (2)心電圖示P-R間期延長。 (3)突發心絞痛。 (4)頭痛。 (5)心慌、眩暈,伴有閉眼驚恐感。 (
關于阿司咪唑片的基本信息介紹
阿司咪唑片,適應癥為本品用于治療常年性和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慢性蕁麻疹和其他過敏性反應癥狀及體征。 1、成份: 主要成份:阿司咪唑 化學名稱:1-[(4-氟苯基)-甲基]-N-[1-[2-(4-甲氧苯基)乙基]哌啶-4-基]-1H-苯并咪唑-2-胺 分子式:C28H31FN4
簡述阿昔洛韋滴眼液的藥理毒理
1、藥理毒理: 阿昔洛韋(AZV)對Ⅰ、Ⅱ型單純皰疹病毒(HSV)有效,其次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AZV)也有效,而對EB(Epstein-Barr)病毒及巨細胞病毒作用較弱。阿昔洛韋對Ⅰ、Ⅱ型單純皰疹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由于AZV能被病毒編碼的胸苷激酶(TK)磷酸化為單磷酸無環鳥苷,后
簡述阿昔洛韋膠囊的藥理毒理
抗病毒藥。體外對單純性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具抑制作用。本品進入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后,與脫氧核苷競爭病毒胸苷激酶或細胞激酶,藥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韋三磷酸酯,然后通過二種方式抑制病毒復制: ①干擾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復制; ②在DNA多聚酶作用下,與增長的DNA
簡述阿昔洛韋顆粒的藥理毒理
阿昔洛韋在體外對單純皰疹病毒、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藥物易被單純皰疹病毒攝取,然后磷酸化為三磷酸酯,通過兩種方式抑制病毒復制;干擾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復制;在DNA多聚酶作用下,與增長的DNA鏈組合,引起DNA鏈的延伸中斷。
簡述阿昔洛韋片的藥理毒理
1、藥理作用: 抗病毒藥。體外對單純性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具抑制作用。本品進入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后,與脫氧核苷競爭病毒胸苷激酶或細胞激酶,藥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韋三磷酸酯,然后通過二種方式抑制病毒復制: ①干擾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復制; ②在DNA多聚酶作用
關于鹽酸左旋咪唑搽劑的藥理毒理介紹
鹽酸左旋咪唑是生物學應答調節劑中最具特征性的化學合成品,其藥理基礎是對免疫功能正常的機體沒有作用,而只對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例發揮顯著的增強作用,使被壓抑的免疫功能恢復正常。主要誘導早期前T細胞分化成熟為功能性T細胞,增強單核細胞的趨化與吞噬作用,激活巨噬細胞和粒細胞移動抑制因子;誘生內源性干擾素,
使用阿司咪唑的不良反應
(1)心血管系統:根據國外文獻報道,超量服用本品可發生Q-T間期延長或室性心律失常,包括表現為暈厥的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2)偶見體重增加,過敏反應(如:血管性水腫、支氣管痙攣、光敏感、瘙癢、皮疹),且有個別驚厥、良性感覺異常、肌痛/關節痛、水腫、情緒紊亂、失眠、惡夢、基轉移氨酶升高
關于阿司咪唑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本品口服吸收快,服藥后1~2小時血藥濃度可達峰值。本品具有廣泛的首關代謝和組織分布。達穩態時,阿司咪唑加上其活性代謝產物——去甲基阿司咪唑的平均血漿峰濃度為3~5ng/ml。阿司咪唑的終末半衰期為1~2天,去甲基阿司咪唑則為9~13天。本品代謝產物主要通過膽汁經糞便排出體
貝樂司的藥理毒理
巴柳氮鈉是一種前體藥物,口服后以原藥到達結腸,在結腸細菌的作用下釋放出5-氨基水楊酸(有效成分)和4-氨基苯甲酰-β-丙氨酸。5-氨基水楊酸可能是通過阻斷結腸中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的生成而發揮其減輕炎癥的作用。 毒理研究: 遺傳毒性:巴柳氮鈉Ames試驗、人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淋巴瘤細
簡述阿昔洛韋眼膏的藥理毒理
阿昔洛韋(AZV)對Ⅰ、Ⅱ型單純皰疹病毒(HSV)有效,其次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AZV)也有效,而對EB(Epstein-Barr)病毒及巨細胞病毒作用較弱。阿昔洛韋對Ⅰ、Ⅱ型單純皰疹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由于AZV能被病毒編碼的胸苷激酶(TK)磷酸化為單磷酸無環鳥苷,后者再通過細胞酶的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