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肌胞苷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多肌胞苷酸英文名稱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poly(I)穚oly(C)定 義多肌苷酸鏈和多胞苷酸鏈通過氫鍵互補形成的雙鏈分子。具有極好的誘導干擾素生成能力。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閱讀全文
多肌胞苷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多肌胞苷酸英文名稱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poly(I)穚oly(C)定 義多肌苷酸鏈和多胞苷酸鏈通過氫鍵互補形成的雙鏈分子。具有極好的誘導干擾素生成能力。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細胞化學詞匯多肌胞苷酸
中文名稱:多肌胞苷酸英文名稱: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poly(I)穚oly(C)定 義:多肌苷酸鏈和多胞苷酸鏈通過氫鍵互補形成的雙鏈分子。具有極好的誘導干擾素生成能力。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多肌胞苷酸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多肌胞苷酸英文名稱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poly(I)穚oly(C)定 義多肌苷酸鏈和多胞苷酸鏈通過氫鍵互補形成的雙鏈分子。具有極好的誘導干擾素生成能力。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胞苷酸的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胞苷酸英文名稱cytidylic acid定 義胞苷的磷酸酯。視磷酸連接部位不同,有胞苷2′-磷酸(2′-胞苷酸)、胞苷3′-磷酸(3′-胞苷酸)和胞苷5′-磷酸(5′-胞苷酸)三種。體內的胞苷酸通常為5′-磷酸酯。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肌苷的結構和功能
肌苷(Inosine),也稱為次黃苷、次黃嘌呤核苷等,化學式C10H12N4O5,是由次黃嘌呤與核糖結合而成的核苷類化合物。在嘌呤的從頭合成(de novo synthesis)中,肌苷酸(IMP)可以作為合成腺苷酸(AMP)和鳥苷酸(GMP)的前體。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
肌苷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介紹
肌苷(Inosine),也稱為次黃苷、次黃嘌呤核苷等,化學式C10H12N4O5,是由次黃嘌呤與核糖結合而成的核苷類化合物。在嘌呤的從頭合成(de novo synthesis)中,肌苷酸(IMP)可以作為合成腺苷酸(AMP)和鳥苷酸(GMP)的前體。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
脫氧胞苷酸的結構
脫氧胞苷酸,中文別名是 2'-脫氧-5'-胞苷酸,分子式是C9H14N3O7P,分子量是307.20,純度≥98%。
多西環素得結構功能特點
多西環素,化學式為C22H24N2O8,化學名稱為6-甲基-4-(二甲氨基)-3,5,10,12,12a-五羥基-1,11-二氧代-1,4,4a,5,5a,6,11,12a-八氫-2-并四苯甲酰胺,常溫下為黃色晶體,臨床上屬于四環類抗生素,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亞基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亞基(subunit)是生物學術語,指有些蛋白質分子含有兩條或多條多肽鏈,每一條多肽鏈都有完整的三級結構。亞基與亞基之間呈特定的三維空間排布,并以非共價鍵連接,它是具有四級結構的蛋白質中最小的共價單位。亞基之間的結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離子鍵、氫鍵和范德華力。
乙烯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乙烯(Ethylene),化學式為C2H4,分子量為28.054,是由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兩個碳原子之間以碳碳雙鍵連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組織、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而成的。
泛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維生素B5又叫泛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化學式為C9H17NO5,因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而得“泛酸”之名。由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維生素B5,所以幾乎不存在缺乏問題。
葉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分子式是C19H19N7O6。因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而得名,又名蝶酰谷氨酸。在自然界中有幾種存在形式,其母體化合物是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3種成分結合而成。
cccDNA的功能和結構特點
在乙肝病毒的復制過程中,病毒DNA進入宿主細胞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兩條鏈的缺口均被補齊,形成超螺旋的共價、閉合、環狀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DNA,cccDNA)。細胞外乙型肝炎病毒DNA是一種松弛環狀的雙鏈DNA(relaxed circularDN
腺苷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腺苷,是指由腺嘌呤的N-9與D-核糖的C-1通過β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C10H13N5O4,其磷酸酯為腺苷酸。腺苷是一種遍布人體細胞的內源性核苷,可直接進入心肌經磷酸化生成腺苷酸,參與心肌能量代謝,同時還參與擴張冠脈血管,增加血流量。
溶酶體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溶酶體是分解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細胞器。溶酶體具單層膜,形狀多種多樣,是0.025~0.8微米的泡狀結構,內含許多水解酶,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是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當細胞衰老時,其溶酶體破裂,釋放出水解酶,消化整個細胞而使其死亡。溶酶體(
氫鍵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氫原子與電負性大的原子X以共價鍵結合,若與電負性大、半徑小的原子Y(O F N等)接近,在X與Y之間以氫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種特殊的分子間或分子內相互作用,稱為氫鍵。[X與Y可以是同一種類分子,如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也可以是不同種類分子,如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之間的氫鍵]。
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葉綠體?——也是雙層膜狀的細胞器,與線粒體類似,有自己的遺傳物質,能夠自己分裂增殖,自制本身所需的一些蛋白質。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借由光能產生營養物質,也就是吸收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借此將無機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糖類)。光表示光能,合表示合成。
異丙肌苷的的結構特點和作用
異丙肌苷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C52H78N10O17,微黃色或無色粉末,微苦,易吸濕,可溶于水,是肌苷和與二甲氨基異丙醇、對乙酰氨苯甲酸酯的復合物。它是一種免疫調節藥物,體外試驗證明,它能夠增強PHA或抗原的免疫反應,促進T淋巴細胞的分化和增殖,且可通過激活TH細胞或巨噬細胞而刺激B淋巴細胞分化和
聚糖磷脂酰肌醇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中文名稱聚糖磷脂酰肌醇英文名稱glycan-phosphatidyl inositol;G-PI定 義磷脂酰肌醇可通過一聚糖分子將各種蛋白質錨定在細胞膜上,該聚糖由乙醇胺-(P)-(甘露糖)3-氨基葡糖組成,其一端由共價鍵與蛋白質的羧基末端連接;其另一端則借助氨基葡糖以共價鍵結合到磷脂酰肌醇上,而
胞苷酸衍生物的功能介紹
CDP和CTP也是一類高能化合物。與磷脂類代謝有關的胞苷酸衍生物有CDP-膽堿、CDP-乙醇胺、CDP-二甘油酯等。
質體醌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質體醌廣泛存在于植物界,是具有一個多聚異戊二烯側鏈的三烷基取代的苯醌。如質體醌A是含有9個異戊烯單位側鏈的質體醌,在光合磷酸化中起重要作用。
甲硫氨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甲硫氨酸是一種化學物質,是構成人體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分子式是C5H11O2NS,參與蛋白質合成。因其不能在體內自身生成,所以必須由外部獲得。如果甲硫氨酸缺乏就會導致體內蛋白質合成受阻,造成機體損害。體內氧自由基造成的膜脂質過度氧化是導致機體多種損害的原因。脂質過氧化物會損害初級和次級溶酶體膜,使溶酶
浸沒透鏡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為了提高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常常使用油浸透鏡,浸沒透鏡或浸沒電子透鏡和這種油浸透鏡十分相似。它由兩個電極組成(可以是圓筒、膜片,也可以是圓筒、膜片的組合),如圖2-14所示。透鏡兩側的電位為常數,但電位不相等。圖2-14給出了浸沒透鏡的幾種電極結構形式。圖2-15是三種結構形式浸沒透鏡的電子運動軌跡示
生殖質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在卵子發生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細胞質成分;這種成分分布在卵或胚胎的一定部位,含有這種成分的細胞將發育為原始生殖細胞,再由它產生出生殖母細胞。
配子囊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1)藻類和真菌產生配子的細胞或結構。其中,產生精子的稱精子器或精子囊,產生卵子的稱卵囊或藏卵器。(2)某些真菌有性生殖過程中,菌絲體上的一些不分化為配子、但能彼此融合形成接合孢子的多核細胞。如根霉有性生殖過程中,(+)、(-)菌絲體相遇時,各自形成一些膨大的短枝,在短枝頂端的細胞即配子囊。當(+)
動物極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動物卵細胞富含原生質的一端稱為動物極。由于卵內所含細胞質、細胞器、核糖體、卵黃、色素粒及糖原顆粒等物質的不均勻分布而表現出極性,分為動物極和植物極;營養物質(卵黃)較少、卵裂速度較快的一極稱為動物極;細胞核偏位于動物極。與動物極相對的一端含較多的卵黃顆粒或卵黃小板、卵裂速度較慢的一極稱植物極。由于卵
性激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性激素sexhormone(化學本質是脂質)是指由動物體的性腺,以及胎盤、腎上腺皮質網狀帶等組織合成的甾體激素,具有促進性器官成熟、副性征發育及維持性功能等作用。雌性動物卵巢主要分泌兩種性激素——雌激素與孕激素,雄性動物睪丸主要分泌以睪酮為主的雄激素。
分化因子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分化因子英文名稱differentiation factor定 義在生物體發育中使細胞和組織結構獨特化和專一化的過程中,涉及細胞內分化和細胞間分化兩個層次的一大類調控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分化因子-9、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應用學科生
趨化因子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趨化因子(chemokines):是一類由細胞分泌的小細胞因子或信號蛋白。由于它們具有誘導附近反應細胞定向趨化的能力,因而命名為趨化細胞因子。
靶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靶細胞是指能識別某種特定激素或神經遞質并與之特異性結合而產生某種生物效應的細胞。細胞除通過相鄰的連接物質外,更多的是通過分泌各種化學物質來調節其他細胞的代謝與功能。激素由特殊分化的內分泌細胞分泌,通過血液循環或組織液擴散,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調節其代謝與功能。靶細胞中有一種特殊的糖蛋白分子,稱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