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痙攣癥的EEG特征的檢查介紹
......閱讀全文
關于肢端動脈痙攣癥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冷水試驗 將手指或足趾置于4攝氏度的冷水中一分鐘,可誘發上述典型癥狀發作。 2.握拳試驗 兩手握拳1分鐘,在彎曲狀態下放開,也可誘發上述癥狀。 3.皮膚紫外線照射實驗 皮膚對紫外線照射的紅斑反應減弱。 4.手指動脈造影 必要時行上肢動脈造影,了解手指動脈情況,有助于
阿爾茨海默癥的腦電圖(EEG)和基因檢測介紹
1.腦電圖(EEG) AD的EEG表現為α波減少、θ波增高、平均頻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于AD的鑒別診斷,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證據,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謝異常、暫時性癲癇性失憶或其他癲癇疾病。 2.基因檢測 可為診斷提供參考。淀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基因(A
支氣管痙攣的相關檢查介紹
1.肺功能檢查 哮喘控制水平的患者其肺通氣功能多數在正常范圍。在哮喘發作時,由于呼氣流速受限,表現為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MER)、呼出50%與75%肺活量時的最大呼氣流量(MEF50%與MEF75%)以及呼氣峰值流量(PEFR)均減少
治療肢端動脈痙攣癥的方法介紹
1.一般治療 避免暴露于寒冷環境,注意肢體遠端保暖。戒煙。 2.藥物治療 (1)鈣離子拮抗劑 硝苯地平、硫氮卓酮。 (2)利血平。 (3)α受體拮抗劑 哌唑嗪等。 3.手術治療 對藥物無反應者可考慮交感神經切除術,但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關于膈肌痙攣的檢查方式介紹
發作時胸部透視可判斷膈肌痙攣為一側性或兩側性,必要時做胸部CT檢查,排除膈神經受刺激的疾病,做心電圖判斷有無心包炎和心肌梗死。疑中樞神經病變時可做頭部CT、磁共振、腦電圖等檢查。 疑有消化系統病變時,進行腹部X線檢查、B型超聲、胃腸造影,必要時做腹部CT和肝胰功能檢查,為排除中毒與代謝性疾病可
關于幽門痙攣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除透視下能見到巨大胃泡以外,應在洗胃后作X線鋇劑胃腸造影。可清楚地看見擴大的胃和排空困難。如為幽門痙攣,可在較長的觀察過程中見到幽門松弛時胃內容暫時排出現象。一般在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堿(654-2)后可觀察到幽門松弛,因此容易鑒別。但黏膜水腫和瘢痕攣縮所引起的幽門狹窄,則難以在X線
關于冠狀動脈痙攣的檢查方式介紹
1.心電圖檢查 正常者亦不能排除冠狀動脈痙攣。心電圖檢查不能確切定位,也不能了解冠狀動脈痙攣的程度。 2.冠狀動脈造影 冠脈造影對冠脈痙攣有確定診斷的價值。符合以下條件即可確診:①正常冠狀動脈出現一過性狹窄或完全閉塞,或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部位出現一過性進一步狹窄或完全閉塞。②硝酸鹽類
關于幽門痙攣的實驗室檢查介紹
血常規檢查可發現因營養不良所致輕度貧血,血生化顯示鈉、鉀、氯都低于正常,二氧化碳結合力和pH值升高,二氧化碳分壓亦高,呈低鉀性堿中毒。非蛋白氮或尿素氮因尿少亦高于正常。由于長期饑餓,可出現低蛋白血癥。如貧血嚴重,大便潛血陽性,應考慮惡性潰瘍可能性。胃液檢查,良性潰瘍病的胃液酸度高。如胃液中鹽酸缺
關于腦血管痙攣檢查方式介紹
1.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是腦血管痙攣診斷的“金標準”,對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的陽性檢出率高,可清晰顯示腦血管各級分支。如果腦血管造影證實患者存在嚴重的腦血管痙攣,需盡快給予相應治療。 2.經顱多普勒超聲(TCD) 是目前檢測腦血管痙攣的一種常用方法,如果發現局部腦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快,
關于嬰兒維生素B1缺乏癥的醫技檢查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⑴硫胺素負荷試驗:口服5mg或肌注1mg維生素B1,留4小時尿,測排出硫胺素的量,正常在100ug以上,腳氣病患者則低于50ug,甚至為零。 ⑵測血液中丙酮酸和乳酸含量,腳氣病患者皆明顯升高,有助確診。且大多數病例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明顯。 ⑶測定紅細胞的酮基移換酶活性。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