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協第二十屆學術(創新)年會舉行
11月29日,由上海市科協、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聯合舉辦的上海市科協第二十屆學術(創新)年會舉行。本次年會包含第十七屆上海市科技精英頒獎、主題論壇暨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作品展開幕式兩部分。上海市副市長劉多出席并為“第十七屆上海市科技精英”獲獎者頒獎。頒獎儀式由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主持。陳賽娟、許寧生、金亞秋等10余位院士及上海市委組織部、市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市教委等相關人員出席活動。第十七屆上海市科技精英頒獎 主辦方供圖 在主題論壇暨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作品展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李政道圖書館執行館長李新碗教授介紹“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作品展”相關情況,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向上海科學會堂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捐贈了李政道先生手稿復印件。 主題論壇以“基礎研究引領 技術創新無限”為主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員......閱讀全文
李政道受聘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
4月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2周年紀念大會上,李政道先生正式接受聘任,擔任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 91歲的李政道通過視頻表示:“非常高興能夠擔任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我將一如既往,為李政道研究所提出建設性、指導性的意見,為擴大李政道研究所的國際影響力作出努力。” 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首先提
李政道的求學歷程
葉銘漢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大家都知道孟子的名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不能。”政道在年輕的時候,在逃離日本帝國侵略者統治的路上,長途跋涉,孤獨逃難,身無分文,不知前途在何方,走過了艱辛的求學之路。 1926年
沉痛悼念李政道先生|訃告全文
據“李政道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李政道,于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凌晨2時33分,在美國舊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歲。以下為訃告全文。訃告享譽全球的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
李政道先生與當代中國科學
近日,李政道先生以近98歲高齡在美國仙逝,海內外科學界同聲震悼。李政道名列20世紀偉大物理學家之中,必將永垂青史。同時,他對中國科學事業的巨大貢獻也必將銘刻在當代中國科學史上,令人緬懷和思考。一李政道作為一位科學天才,上大學后不久就得到了熟悉他的師友的公認。而李政道進入中國科技領導機關的視野也非常早
楊振寧、李政道獲馬塞爾·格羅斯曼獎
2015年是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100周年。為紀念這一劃時代的進展,5月4日上午,“引力和宇宙學國際學術會議/第四屆伽利略—徐光啟國際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拉開序幕。會上,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獎。 據介紹,馬塞爾·格羅斯曼獎被視為物理學界
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在上海舉行
“2010年,李先生最后一次回國的時候告訴我,以后他不會再回來了。他說,以往每次回國,都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但這次回國卻主要是受到了大家的照顧。”8月25日,在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上,李先生的“忘年至交”,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張杰說道。處暑剛過,上海連續數日的高溫
李政道圖書館在上海交通大學落成
12月28日,李政道圖書館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園正式落成。這是國內第一家收藏和展示諾貝爾獎章及證書原件的場館。圖書館建筑面積約6500平方米,共收錄7萬多件相關文獻實物。 據上海交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介紹,李政道圖書館將實現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科技館、藝術館“五館合一”的獨特功能定位,
李政道與教育學者共答“錢學森之問”
李政道先生作報告:要創新 需學問 ? 過去的一年里,“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句震聾發聵的疑問一直是教育界、知識界、學術界的熱點話題。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在北京逝世。隨著大師的遠去,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引起了上至國務院總理下至普通民眾
李政道:做學問是我一生的追求
李政道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接受《科學時報》獨家專訪 “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需學問;問愈透,創更新。”在首屆“創新中國論壇”上,著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先生用寥寥數語講述了學、問與創新的關系。而在數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一直踐行這種創新,為他
李政道:祖國現在缺少一個成功的榜樣
6月11日下午,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四樓會客室,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博士就中國的大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等話題,接受了《科學新聞》雜志專訪。 多年來,李政道一直關注中國的科技事業發展。他積極建議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以及基礎科學研究,如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建議和協助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李政道為故鄉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李政道逝世,全社會都在緬懷和追思。或許,有人搞不明白,李政道和楊振寧一起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宇稱不守恒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位華人科學巨擘為中國的科學發展、人才培養盡心竭力的虔誠。特別是,李政道出生在上海,長在上海。他有著綿長的故鄉情愫,更與上海的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兩所高校
親友稱李政道骨灰將葬于故鄉蘇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于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在美國舊金山家中逝世,享年97周歲。澎湃新聞記者從李政道先生代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王垂林等多位李政道教授友人方面了解到,李政道先生生前遺愿是安葬于家鄉蘇州。李政道先生的夫人秦惠女士1996年11月
CUSPEA學子追憶李政道:將科學精神薪火相傳
當地時間8月4日凌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在美國舊金山家中逝世,享年98歲。作為CUSPEA學者協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主任湯超發文悼念李政道。在悼念文中,湯超稱,李政道先生當年發起的CUSPEA項目計劃,是“破冰之舉”,改變了他們這群學子的命運。CUSPEA項目
浙江大學悼念校友李政道-追憶與其深厚情緣
中新網杭州8月6日電(曹丹)6日凌晨,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凌晨,浙江大學校友、著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在美國舊金山家中逝世,享年98歲。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1943年,考入浙江大學,跟隨束星北、王淦昌等老師開始學習物理。數十年的學術
劉延東會見李政道及美國高能物理代表團
國務委員劉延東2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政道及來華參加第31屆中美高能物理聯委會會議的美國高能物理代表團。 劉延東高度評價李政道30多年來在推動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促進中國科技事業發展和加快中國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所做
李政道獲世界杰出華人獎:繼續為榮耀中華努力
首位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教授11月6日在北京親手接過“世界杰出華人獎”證書及獎杯。 “接受這個獎勵,是我莫大的榮譽”,李政道表示,他將與其他杰出華人一起,繼續為祖(籍)國的強大,為民族的奮起,為榮耀中華努力。 “世界杰出華人獎”由“世界華商投資基金會”于2003年創辦,至今
李政道逝世|他全方面推動了中國科教事業發展
美國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凌晨,世界杰出科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在美國舊金山逝世,享年97歲。李政道,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國上海,原籍江蘇蘇州。1944年至1946年他先后就讀于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1950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7年,31
李政道與楊振寧觀點相左,是否影響中國科技戰略制定?
核心觀點 改革開放以來,李政道和楊振寧對中國科技發展戰略有著不同的觀點和建議。李政道針對特殊歷史時期對基礎研究的否定以及改革開放后功利主義的盛行,極力主張中國要重視基礎科學研究,并支持中國建設高能加速器;楊振寧針對中國科技和工業落后的現實狀況,極力主張中國要更加重視應用科學研究以滿足國家建設的
物理學家李政道逝世,享年98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教授,于美國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在美國舊金山逝世,享年98歲。李政道教授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國上海市,祖籍江蘇蘇州。1943至1945年就讀于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入讀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1950年6
李政道:一位“藝味十足”的科學巨人
? 6月19日,來到無錫參加上海世博會六大主題論壇之一“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參觀科技成果展。 6月20日在上海世博會第三場主題論壇“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的主題演講中,一位老人的出現備受各國參會嘉賓矚目,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
李政道追思會將于8月11日在北京舉行
享譽全球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先生,于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凌晨在美國舊金山家中辭世,享年97周歲。李政道先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為祖國的發展殫精竭慮,作出了卓越貢獻。澎湃新聞記者從李政道先生追思會組委會方面獲悉,在北京的中國高能物理學界同仁為緬懷李政道
學界追思李政道:為中國科技發展培養大批后備人才
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記者孫自法)李政道先生追思會8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舉行。中國學界代表緬懷認為,李政道先生使中國高能物理事業走到國際前沿,更為中國基礎研究和應用科學發展培養大批后備人才。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基礎研究局副局長魏志祥指出,李政道先生一直關心和支持該院基礎研究
王中林院士憶“命運的齒輪”:永遠感念李政道先生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張雙虎李政道倡導的CUSPEA(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讓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學院院長王中林院士“命運的齒輪”開始飛速運轉。從大學時才接觸英語,到參加CUSPEA留學美國,并一步步成為全球納米能源研究領域奠基人,王中林回望這段歷程時
緬懷李政道: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李政道上海交大供圖當地時間8月4日凌晨,世界杰出科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在美國舊金山逝世,享年97周歲。中國科教事業發展歷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都與李政道有直接關系,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誕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誕生、中國高能物理的起步、中國博士后制度的建立……“李政道先
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將于8月25日舉行
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凌晨2時33分,李政道先生在美國舊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歲。為沉痛悼念和深切緬懷李政道先生,遵照家屬意愿,“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將于2024年8月25日(星期日)上午在上海舉行。悼念追思會由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中國物
25日10點直播丨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
直播時間:2024年8月25日(周日)10:00-11:3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5070831599616691?(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科學網微博科學網視頻號科學網B站【直播簡介】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
陳佳洱:李政道先生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991年北京大學力學系的王仁院士,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所兼任副主任期滿到屆,被聘為特邀顧問,不再兼任基金委領導職務。他離職回校后,便向新的基金委領導班子推薦我去接任他的副主任崗位。我長期在學校工作,雖然也分管科學研究,但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這樣一個成立剛滿五年的部門仍然充滿著好奇心。特別
柳懷祖:我所知道的有關李政道的幾件小事
連續幾日,柳懷祖的電話從白天開始幾乎未停過,來電詢問李政道生平事跡的媒體很多。有人為了他的健康著想,讓他不要接太多采訪,但他依然堅持要談。他說希望能把光環之外,真實鮮活的李政道告訴大家。現年84歲的柳懷祖曾負責協助李政道處理協調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造、“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招
緬懷李政道先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李政道。上海交大供圖當地時間8月4日凌晨,世界杰出科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在美國舊金山逝世,享年97周歲。中國科教事業發展歷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都與李政道有直接關系,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誕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誕生、中國高能物理的起步、中國博士后制度的建立……“李政道
李政道:開發境外博士后人才不妨先從港澳臺做起
“慶祝中國博士后制度實施25周年暨2011年博士后迎春晚會”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行。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為晚會發來賀信,對中國博士后提出“國際化、高質量、責任感”三點希望。 李政道先生在賀信中說,世界各國對博士后的競爭日趨激烈,改善博士后工作環境、吸引高水平博士后已成為世界趨勢。作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