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宮頸浸潤癌的其他檢查介紹
......閱讀全文
關于宮頸浸潤癌的基本介紹
宮頸浸潤癌是發生于子宮頸上皮的惡性腫瘤。我國宮頸浸潤癌死亡率居惡性腫瘤死亡的第7位。早期宮頸浸潤癌的5年生存率達90%,晚期僅10%。普查對宮頸浸潤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具有肯定的積極作用。在宮頸浸潤癌的發病率自45歲開始逐漸上升,45~55歲是高峰發病年齡,第二個發病高峰年齡在35歲,平均發病年齡
關于宮頸浸潤癌的病因分析
1.婚育及性生活相關因素 宮頸浸潤癌的發病與早婚、早育、多產、性生活過早過頻、性生活紊亂、性生活不潔等婚育及性生活因素相關。宮頸浸潤癌發病危險性與性行為有關。有研究發現配偶精液中多聚精胺和精脒的氧化產物,四甲烯二胺是發生宮頸浸潤癌的協同因素。配偶的精液中聚胺濃度高,可能增加發生宮頸浸潤癌的危險
關于宮頸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 是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方法,應在宮頸轉化區取材。 2.宮頸碘試驗 正常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含豐富糖原,碘溶液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染色區說明該處上皮缺乏糖原,可能有病變。在碘不染色區取材活檢可提高診斷率。 3.陰道鏡檢查 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巴氏Ⅲ級及Ⅲ級以上、TBS
關于宮頸癌的癥狀表現介紹
(1)陰道流血 早期多為接觸性出血;中晚期為不規則陰道流血。出血量根據病灶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情況而不同,若侵襲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輕患者也可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老年患者常為絕經后不規則陰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較早出現陰道出血癥狀,出血量多;內生型較晚出現該癥狀。 (2)陰道排液 多數患者
關于宮頸癌的體征表現介紹
原位癌及微小浸潤癌可無明顯肉眼病灶,宮頸光滑或僅為柱狀上皮異位。隨病情發展可出現不同體征。外生型宮頸癌可見息肉狀、菜花狀贅生物,常伴感染,腫瘤質脆易出血;內生型宮頸癌表現為宮頸肥大、質硬、宮頸管膨大;晚期癌組織壞死脫落,形成潰瘍或空洞伴惡臭。陰道壁受累時,可見贅生物生長于陰道壁或陰道壁變硬;宮旁
關于宮頸癌的轉移途徑介紹
主要為直接蔓延及淋巴轉移,血行轉移較少見。 (1)直接蔓延最常見,癌組織局部浸潤,向鄰近器官及組織擴散。常向下累及陰道壁,極少向上由宮頸管累及宮腔;癌灶向兩側擴散可累及宮頸旁、陰道旁組織直至骨盆壁;癌灶壓迫或侵及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阻塞及腎積水。晚期可向前、后蔓延侵及膀胱或直腸,形成膀胱陰道
關于宮頸癌的鑒別診斷介紹
確診主要依據宮頸活組織病理檢查。應注意與有類似臨床癥狀或體征的各種宮頸病變鑒別。包括: 1.宮頸良性病變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宮頸息肉、宮頸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宮頸結核性潰瘍等; 2.宮頸良性腫瘤 宮頸黏膜下肌瘤、宮頸管肌瘤、宮頸乳頭瘤等; 3.宮頸惡性腫瘤 原發性惡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
宮頸癌的檢查診斷
??? 檢查??? 1.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 是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方法,應在宮頸轉化區取材。??? 2.宮頸碘試驗??? 正常宮頸**部鱗狀上皮含豐富糖原,碘溶液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染**說明該處上皮缺乏糖原,可能有病變。在碘不染**取材活檢可提高診斷率。??? 3.**鏡檢查??? 宮頸刮片
關于宮頸癌的基本信息介紹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
關于宮頸癌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一、預后 與臨床期別、病理類型等密切相關。有淋巴結轉移者預后差。宮頸腺癌早期易有淋巴轉移,預后相對較差。總而言之,早期治療預后較好。 二、預防 1.普及防癌知識,開展性衛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 2.重視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有異常癥狀者及時就醫。 3.早期發現及診治宮頸上皮內瘤變,阻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