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六號衛星
北京時間12月15日2時2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55次飛行。......閱讀全文
中國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十六號”
圖為發射前夕,星箭對接完畢,發射塔架工作平臺正在緩緩合攏 初冬時節,大漠戈壁中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天氣晴好,卻早已是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北京時間11月25日12時06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從這里順利點火升空,成功將中國“遙感衛星十六號”送入預定軌道。 “遙感衛星十六號”由
我國成功發射實踐十六號衛星
??? 實踐十六號衛星升空 10月25日11時5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 10月25日11時5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實踐十六號衛星主要用于開展
中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六號衛星
北京時間12月15日2時2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55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六號衛星
中新網北京10月15日電 (馬帥莎 喻鵬 王茄歡 胡煦劼)北京時間10月15日3時12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遙感三十六號衛星發射成功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電 (馬帥莎)北京時間9月26日21時3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的常溫液體二級運載火箭,具備發射不同軌道要求的單星、多星
我國成功發射中科院創新十六號衛星
北京時間2022年8月23日10時3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中科院創新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科學試驗、新技術驗證等領域。此次任務是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的第16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7日7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組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和防災減災等領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40次飛行
11小時3顆衛星 上海航天開創新速度
中新網上海9月27日電 (鄭瑩瑩 馬帥莎)隨著試驗十六號A、B星27日7時50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即:上海航天)首次迎來11小時發射3星、3天發射4星的“衛星發射新速度”。時間線:3天4星 9月25日6時55分,試驗十五號衛星搭載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
11小時3顆衛星 上海航天開創新速度
隨著試驗十六號A、B星27日7時50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即:上海航天)首次迎來11小時發射3星、3天發射4星的“衛星發射新速度”。 時間線:3天4星 9月25日6時55分,試驗十五號衛星搭載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
“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三天三連發
記者張蕾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7日7時50分,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后以“一箭三星”方式將試驗十六號A星、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隨著長征六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實現3天3次發射,完成月發射8次紀錄。9月26日,長征二號丁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星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7日7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組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和防災減災等領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40次飛行。
神舟十六號圓滿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
神十六30日出征,航天員“一老帶兩新”
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于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景海鵬先后參加過神舟七號、九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朱楊柱和桂海潮都是首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齊魯二號/三號衛星等14顆衛星
北京時間2023年1月15日11時1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十四星”發射方式,成功將齊魯二號/三號衛星及珞珈三號01星、吉林一號高分03D34星等14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我國成功發射齊魯二號/三號衛星等14顆衛星
北京時間2023年1月15日11時1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十四星”發射方式,成功將齊魯二號/三號衛星及珞珈三號01星、吉林一號高分03D34星等14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62次飛行。
風云三號氣象衛星D星升空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觀風云知天象,老型號新本領:風云三號氣象衛星D星升空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胡喆、余曉潔 15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的風云三號D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的第4顆衛星,也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16顆風
歐陽自遠:“嫦娥三號”衛星將實現三大創新
“嫦娥二號”探月衛星2010年年內將擇日奔月。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繞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透露,計劃于2013年發射的“嫦娥三號”衛星將實現軟著陸、無人探測及月夜生存三大創新。反推發動機將助降落 歐陽自遠介紹,月球晚上的溫度是零下180℃,而且一天黑就是半個月,如果不能持續
山西農大8個優良品種飛向太空進行育種試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77.shtm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搭載了山西農業大學校培育的8個優良品種(或親本)的種子,包括谷子晉谷21號、高粱晉糯3號父本和母本、玉米瑞普
今年第11次赴太空 “火箭老將”長二丁又出發
中新網上海10月15日電 (鄭瑩瑩 馬帥莎)“工齡”30年的“火箭老將”——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簡稱:長二丁火箭)15日凌晨3時12分又出發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它“護送”遙感三十六號衛星上太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二丁火箭今年的第11次發射,也是其“工作”30年以來的第68次發射,足見今
《藍皮書》揭秘|中國航天今年發射任務將超60次或創紀錄!
1月18日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日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2年)》。《藍皮書》顯示,航天科技集團2023年計劃安排6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射200余個航天器,開展一系列重大任務,有望再次刷新紀錄。據介紹,載人空間站工程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空間站轉入常態化運營模式,將完成1次貨運飛船、2
本月將發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80.shtm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六個月的太空出差已經接近尾聲,本月10日,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已經發射并對接于空間站組合體。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官網公布的2023年度載人航天任務基本情況,就在本月,神舟
十余種涂層與材料應用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任務
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制的十余種涂層與材料應用于該任務。上海硅酸鹽所研制的長壽命低比值無機熱控涂層、耐高溫隔熱材料與
三大看點!北斗三號系統第九、十顆組網衛星
29日,北斗三號第九顆、第十顆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是北斗導航全球組網從最簡系統邁向基本系統的首組衛星。 北斗的建設,像一場馬拉松比賽,既考驗耐力又比拼速度。作為“北斗大本營”之一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航天五院),此刻正面臨批產新高峰:自去年11月發
我國成功發射“風云三號D”氣象衛星
新華社太原11月15日電(李國利 李瀟帆)11月15日2時3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D”氣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11月15日2時3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D”氣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
高分三號衛星成功獲取“奧鹿”臺風圖像
記者日前從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獲悉,針對今年7月以來臺風頻發,作為高分三號衛星牽頭主用戶,衛星中心聯合中國氣象衛星應用中心和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開展了汛期臺風監測工作,首次借助高分三號衛星觀測“奧鹿”臺風,為應對臺風災害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 據衛星中心黨委書記林明森介紹,針對臺風發生、發展特
明日出征!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確定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 、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 、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首秀”。明天,由3種類別航天
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681.shtm 中新網酒泉5月29日電 (記者 馬帥莎 郭超凱)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在會上表示,近期,中國載人月球探測
第三顆“風云三號”衛星發射 大幅提升氣象觀測能力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9月23日11時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三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這顆衛星將與目前在軌運行的兩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組網運行,進一步提高我國氣象觀測能力和中期天氣預報能力。 “風云三號”氣象衛
風云三號A衛星在軌運行兩周年
風云三號A衛星于2008年5月12日發射入軌以來,至今已在軌穩定運行滿兩年。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掃描輻射計、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紅外分光計及地球輻射探測儀是衛星的主要載荷儀器。在軌工作兩年以來,獲得了大量清晰的衛星圖像數據,衛星整體探測技術已接近并部分超過歐美極軌氣象衛星
我國將研發第三代氣象衛星
12月5日至7日,中國氣象局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聯合召開我國風云衛星發展研討會,通過征集用戶需求,了解衛星及載荷預期發展目標,初步形成了我國第三代氣象衛星的發展框架與思路。 我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歷經40年發展,共成功發射11顆氣象衛星,現有6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實現了業務化、系列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