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簡介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種誘因的作用下,胰島素明顯不足,生糖激素不適當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等病理改變的征候群,系內科常見急癥之一。......閱讀全文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基本機制
胰島素的缺乏→血糖利用障礙→大量脂肪分解→生成大量乙酰CoA →乙酰CoA在肝臟縮合成酮體→生成量大于利用量→高酮血癥。血酮升高使血中有機酸濃度增高,引起酸血癥。血pH下降,病人通過換氣過度來減低PC02,部分代償,可出現典型的Kussmanl呼吸,呼吸可有酮臭,甚至昏迷。病人的高血糖狀態也必然影響
關于老年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鑒別診斷介紹
糖尿病癥狀,尤其是三多癥狀加重;顯著疲乏,體重減輕;明顯食欲不振甚至滴水不進,惡心嘔吐,少數病人有腹痛腸鳴,或不排氣;呼吸有酮味(爛蘋果味),呼吸深而大或頻率加快;脫水(失水達體重5%,皮膚干燥、彈性下降、眼球顫、舌紅而干、尿量減少),休克(進一步失水至15%體重,因血液濃縮,出現循環衰竭、心率
關于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的護理介紹
良好的護理是搶救DKA的重要環節。應按時清潔口腔、皮膚,預防壓瘡和繼發性感染。細致觀察病情變化,準確記錄神志狀態,瞳孔大小和反應、生命體征、出入水量等。每1~2小時測血糖,4~6小時復查酮體、肌酐、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指標等。
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
發病原因 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DKA的原因多是由于中斷胰島素或胰島素用量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因存在應激因素,如感染、創傷、藥物等。胰島素治療的1型糖尿病患者應激狀況下也可發生DKA.其常見誘因有:(1) 感染: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如肺炎、肺結核等。泌尿系統感染如急性腎盂腎炎、膀胱炎等,此外還有闌尾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的基本機制
基本機制:?胰島素的缺乏→血糖利用障礙→大量脂肪分解→生成大量乙酰CoA →乙酰CoA在肝臟縮合成酮體→生成量大于利用量→高酮血癥。血酮升高使血中有機酸濃度增高,引起酸血癥。血pH下降,病人通過換氣過度來減低PC02,部分代償,可出現典型的Kussmanl呼吸,呼吸可有酮臭,甚至昏迷。病人的高血糖狀
概述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表現
酮癥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種情況。輕度實際上是指單純酮癥,并無酸中毒;有輕、中度酸中毒者可列為中度;重度則是指酮癥酸中毒伴有昏迷者,或雖無昏迷但二氧化碳結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進入昏迷狀態。臨床上,較重的DKA可有以下臨床表現: 1.糖尿病癥狀加重和胃腸道癥狀
關于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的疾病預后介紹
DKA經過及時的搶救治療,其預后多屬良好,1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要特別慎重,要積極采取治療措施。倘若并發腎衰、心衰或多系統多器官衰竭,其預后將根據衰竭的器官數目而定。衰竭的器官數越多,預后越不佳。如果酮癥酸中毒不予及時治療,其預后多屬不良。
關于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的病理生理介紹
(一) 酸中毒 β-羥丁酸、乙酰乙酸以及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有機酸增加,循環衰竭、腎臟排出酸性代謝產物減少導致酸中毒。酸中毒可使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組織分解增加,鉀從細胞內逸出;抑制組織氧利用和能量代謝。嚴重酸中毒使微循環功能惡化,降低心肌收縮力,導致低體溫和低血壓。當血pH降至7.2以下時,刺激呼
一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例分析
不要總認為“含糖量高”就是代表著甜美,它也很有可能奪走你的性命!不信?!就看看她吧。患者高某,51歲,女性,因“間斷胸悶半月余,加重14小時”入院,既往高血病20年余,口服“蒙諾”等降壓藥,血壓控制尚可;發現糖尿病2年余,自行服用“消渴丸、格華止”降糖治療,從未系統監測血糖。患者半月前間斷出現胸悶不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診斷要點及臨床檢查
診斷要點 關鍵在于想到DKA發生的可能性DKA主要易發于1型糖尿病對于某些發病急驟的1型糖尿病患兒有時可誤診為急性感染或急腹癥臨床應予以重視2型糖尿病起病隱蔽可能病后多年而未獲診斷發生DKA者相對較少但也可在上述各種誘因存在的情況下即使患者病前并無糖尿病史也可發生DKA 1.診斷DKA的要點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
臨床檢查 尿糖、尿酮陽性;血糖增高(在16.7~33.3mmol/L);血白細胞增高(感染或脫水);BUN增高,二氧化碳結合力、PH下降,電解質紊亂。 1、尿液檢查 (1)尿糖:常強陽性,但嚴重腎功能減退時尿糖減少,甚至消失。 (2)尿酮體:當腎功能正常時,尿酮體常呈強陽性,但腎功能明顯
酷似支氣管哮喘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泛泛看來不稀奇,仔細推敲見轉機。回頭一看值千金,深入淺出解難題。當初遇到這例病人時,我怎么也不會想到,典型的“支氣管哮喘持續狀態”,竟然是誤診。 案例 女,14歲,因喘息難以緩解,門診以“哮喘持續狀態”收入院治療。當時查體:急性重病容,端坐呼吸,精神萎靡,口唇紫紺,兩肺散在、彌漫分布的呼氣
關于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的實驗室檢查
(1) 血糖、尿糖過高 血糖多為16.7~33.3mmol/L,有時可達55mmol/L以上。 (2) 酮體 血酮體>4mmol/L。尿酮體陽性。丙酮無腎閾,若酮體產生過多而腎功能無障礙時,尿酮雖然陽性,但血酮并不高,臨床上無酮血癥。換言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腎功能多數都降低。 (3) 血漿
關于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早期診斷是決定治療成敗的關鍵,臨床上對以原因不明的惡心嘔吐、酸中毒、失水、休克、昏迷的患者,尤其是呼吸有爛蘋果味、血壓低而尿量多者,無論有無糖尿病史,均應想到此癥。 鑒別診斷包括: (1)其他類型的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高血糖高滲狀態,乳酸性酸中毒。 (2)其他疾病所致昏迷:腦膜炎、尿毒
關于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簡介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系不同原因引起血乳酸持續增高和PH減低(
暴發性1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例分析
病例分享一名女性39歲的患者,體檢空腹血糖8.4mmol/L,復查空腹血糖6.4mmol/L,平時感覺無異樣。2年后下午三點半左右因口干吃甘蔗兩節,煩渴加劇,伴畏寒、發熱,并出現惡心、嘔吐胃內容物2~3次。夜間11點突發腹痛、胸悶、氣促入院急診科;血糖35.2mmol/L;尿糖3+,尿酮體2+,尿蛋
概述老年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原則
嚴格控制糖尿病,及時防治感染等誘因。對輕度酮癥而無明顯酸中毒者,僅需補液和胰島素治療。已有明顯臨床酮癥酸中毒表現者,不論有無昏迷,均應防治誘因及時采取如下措施: (一)補液 如無心腎功能不全,應在前2h內輸入1~2L。以后根據血壓、心率、尿量、末梢循環情況,必要時根據中心靜脈壓等決定輸液量和
預防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的介紹
(1) 糖尿病治療要合理,防治血糖驟升。速降的變化,維持血糖在11.20mmol/L以下。 (2) 糖尿病患者飲食要有規律,防止暴飲暴食,按糖尿病飲食標準控制好飲食。 (3) 注意心理平衡,避免精神、情緒過分激動。 (4) 防止各種感染,保持體力,避免疲勞。 (5) 根據體力情況適當進行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誘發DKA的主要原因主要為感染、飲食或治療不當及各種應激因素。未經治療、病情進展急劇的1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兒童或青少年,DKA可作為首發癥就診。 1、急性感染 是DKA的重要誘因,包括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及皮膚感染常見,且以冬春季發病率較高。急性感染又可是DKA的合并癥,與DKA互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表現及診斷要求
臨床表現 酮癥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種情況。輕度實際上是指單純酮癥,并無酸中毒;有輕、中度酸中毒者可列為中度;重度則是指酮癥酸中毒伴有昏迷者,或雖無昏迷但二氧化碳結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進入昏迷狀態。臨床上,較重的DKA可有以下臨床表現: 癥狀和體征: 1、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鑒別診斷及并發癥
鑒別診斷 1、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 此類病人亦可有脫水、休克、昏迷等表現,老年人多見,但血糖常超過33.3mmol/L,血鈉超過155mmol/L,血漿滲透壓超過330mmol/L,血酮體為陰性或弱陽性。 2、乳酸性酸中毒 此類病人起病急,有感染、休克、缺氧史,有酸中毒、呼吸深快和脫水表現
關于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的簡介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HNDC)是糖尿病一種較少見的嚴重急性并發癥,多見于老年無糖尿病病史或2型糖尿病輕癥患者,也可見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原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在誘因作用下血糖急驟上升,促進糖代謝紊亂加重,致細胞外液呈高滲狀態,發生低血容量高滲性脫水,常常出現神經系統異常(25%~50%的患者出現昏
酮癥酸中毒病理生理
(一) 酸中毒β-羥丁酸、乙酰乙酸以及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有機酸增加,循環衰竭、腎臟排出酸性代謝產物減少導致酸中毒。酸中毒可使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組織分解增加,鉀從細胞內逸出;抑制組織氧利用和能量代謝。嚴重酸中毒使微循環功能惡化,降低心肌收縮力,導致低體溫和低血壓。當血pH降至7.2以下時,刺激呼吸中樞引
關于老年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病因及常見疾病介紹
其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為代謝紊亂,脂肪分解加速,酮體大量產生而發生酸中毒,嚴重失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循環和腎功能衰竭及中樞神經功能障礙。臨床上主要表現早期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呼吸加深加速、有爛蘋果味。后期患者呈嚴重失水、尿量減少、尿糖及酮體強陽性。皮膚黏膜干燥、脈細數、血壓下降、神志淡漠、倦怠、昏
酮癥酸中毒的病因分析
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最常見的糖尿病急癥,誘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主要原因主要為感染、飲食或治療不當及各種應激因素。 2、饑餓性酮癥 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嚴重饑餓時,體內能量供應主要依靠脂肪分解,而脂肪分解過多即可造成酮體的堆積,引起酮癥發生。 3、酒精性酮癥 大量飲酒后
妊娠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32歲,公務員【主訴】停經35+2周,血糖增高1天【現病史】妊娠期女性,G1P0。患者既往月經規律,月經初潮12歲,周期30-36天,經期6-7天,經量中,無痛經。LMP:2016-08-11EDC:2017-5-18。停經早期有輕度惡心嘔吐等早孕反應。孕4月感胎動至今,孕期有在本院
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的發病原因
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DKA的原因多是由于中斷胰島素或胰島素用量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因存在應激因素,如感染、創傷、藥物等。胰島素治療的1型糖尿病患者應激狀況下也可發生DKA。其常見誘因有: (1) 感染: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如肺炎、肺結核等。泌尿系統感染如急性腎盂腎炎、膀胱炎等,此外還有闌尾炎
簡述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的發病機制
(一) 激素異常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DKA的發生原因是由于多激素的異常,破壞了激素分泌的動態平衡,脂肪代謝紊亂。出現了以高血糖、高血酮、代謝性酸中毒等為特征的DKA。其機制主要為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胰高血糖素分泌過多;其他反調節激素如腎上腺素、生長激素和皮質醇水平升高。 (二)
如何治療酮癥酸中毒?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一經確診,應立即進行治療。治療目的在于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衡,糾正酸中毒,補充胰島素促進葡萄糖利用,并尋找和去除誘發酮癥酸中毒的應激因素。 1、一般處理 監測血糖、血酮、尿酮、電解質和動脈血氣分析。 2、補液 對重癥酮癥酸中毒患者十分重要,不僅有利于失水的糾正,而且有助于血糖
簡述酮癥酸中毒的檢查方式
1、血糖 伴有高血糖的酮癥酸中毒提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但血清葡萄糖輕度升高也可發生于酒精性酮癥酸中毒的情況下 [6] ,多在16.7~33.3mmol/L,有時可達33.3~55.5mmol/L。 2、尿酮 強陽性,當合并腎功障礙時,酮體不能由尿排出,故雖發生酮癥酸中毒,但尿酮體陰性或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