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異基因骨髓移植的治療介紹
約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經過異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達3年以上長生存期,部分已達5~6年以上。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約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謂根治。有人比較了只用常規聯合化學治療,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僅一年左右。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生存期平均3~4年,病程雖緩慢,但用化療方法無根治的可能。因此,骨髓移植所取得的療效較常規化療為佳。對淋巴瘤及其他實體瘤應用自體骨髓移植亦可達到根治的目的。......閱讀全文
關于異基因骨髓移植的治療介紹
約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經過異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達3年以上長生存期,部分已達5~6年以上。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約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謂根治。有人比較了只用常規聯合化學治療,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僅一年
異基因骨髓移植的基本介紹
(1970年代以來臨床應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它需有與患者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匹配的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極少數的無親緣關系的供髓者所輸入的異體骨髓,或家庭成員間如父母和子女的骨髓移植;以及與患者HLA不很匹配的無關供者的骨髓。非同胞的兄弟姐妹雖HLA相匹配,但易發生輕重不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關于赫珀特病腎病的骨髓移植治療介紹
(1)異基因骨髓移植:已有少數報道在大劑量環磷酰胺及TBI后異基因骨髓移植可使瘤細胞大量減少,約半數患者獲完全緩解。但本病患者多數年齡較大,不適宜作異基因骨髓移植。 (2)自體骨髓移植和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化學治療不能改善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而異基因骨髓移植對老年患者不適宜,故應積極提倡自體骨髓
關于異源同源基因的基本介紹
異源同源基因(xenologous gene)是由于基因在不同物種間的橫向轉移(horizontal transfer)而產生的。異源同源基因在原核生物中研究比較多。最近研究表明,異源同源基因的原位取代xenolo—gous gene displacement in situ)是細菌進化的強大推
關于自體骨髓移植的診斷方法介紹
1.骨髓輸注 (1)當天自體骨髓回輸,如骨髓細胞系深低溫保存,應在40℃水浴中迅速解凍后再回輸。 (2)骨髓輸注前給予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 (3)開始全靜脈營養。 2.術后處理 (1)術后第1天開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靜滴,連續3d。 (2)化療預處理結束后24h可開始
關于自體骨髓移植的診斷方法介紹
1.骨髓輸注 (1)當天自體骨髓回輸,如骨髓細胞系深低溫保存,應在40℃水浴中迅速解凍后再回輸。 (2)骨髓輸注前給予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 (3)開始全靜脈營養。 2.術后處理 (1)術后第1天開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靜滴,連續3d。 (2)化療預處理結束后24h可開始
關于自體骨髓移植的注意事項介紹
1.免疫缺陷性感染 移植后患者處于嚴重粒細胞缺乏和免疫缺陷狀態,移植后1月內以粒細胞缺乏最突出,此期以細菌性感染為常見,尤其是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多見,真菌感染也可發生,此期患者應住入層流病房給予環境保護。免疫功能需一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移植后3月~1年內,威脅生命的感染主要來自病毒,尤其
關于基因治療的按基因操作介紹
一類為基因修正(gene correction)和基因置換(gene replacement),即將缺陷基因的異常序列進行矯正,對缺陷基因精確地原位修復,不涉及基因組的其他任何改變。通過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即基因打靶(gene targetting)技術將
關于基因治療的基因轉移方法介紹
(1)特異正常基因的分離與克隆:應用重組DNA和分子克隆技術結合基因定位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基因并將會有更多人類基因被分離和克隆,這是基因治療的前提,在當代分子生物技術條件下,一般來說,只要有基因探針和準確的基因定位,任何基因都可被克隆。除此,如今既可人工合成DNA探針,還可用DNA合成儀在體外人
關于基因治療的策略介紹
基因矯正 糾正致病基因中的異常堿基,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 基因置換 指用正常基因通過同源重組技術,原位替換致病基因,使細胞內的DNA 完全恢復正常狀態。 基因增補 把正常基因導入體細胞,通過基因的非定點整合使其表達,以補償缺陷基因的功能,或使原有基因的功能得到增強,但致病基因本身并未除
關于基因治療的信息介紹
遺傳病的基因治療(Gene Therapy)是指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將正常基因引入患者細胞內,以糾正缺陷基因而根治疾病。糾正的途徑既可以是原位修復有缺陷的基因,也可以是用有功能的正常基因轉入細胞基因組的某一部位,以替代缺陷基因來發揮作用。基因是攜帶生物遺傳 信息的基本功能單位,是位于染色體上的一段特
關于基因治療的藥物靶向治療的介紹
此法機理可概括為病毒導向酶的藥物前體治療(virus directed enzyemeprodrug therapy,VDEPT),即用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外源基因轉移到細胞內。該基因編碼一種酶,此酶可將一種無害的藥物前體轉變為細胞毒素復合物。帶有這一基因的病毒載體只在特殊組織或腫瘤細胞中而不在正常
關于異核體的分類介紹
(1)核數不定的異核體:細胞中存在的細胞核數目不定,可繼續無性增殖。核數目為三個時,稱為三核異核體(trikaryon),多核時,則稱為多核異核體(multikaryon); (2)二核異核體:所含的二種核比例量1∶1,這是遺傳上平衡的異核體。對霉狀菌可利用異核體來進行互補測定。能互補的不同營
關于異核體的基本介紹
異核體(heterokaryon):兩不同GT,體細胞融合,形成同時含有兩個細胞核的細胞稱異核體。當帶有不同遺傳性狀的兩個單倍體細胞或菌絲相互融合時,會導致在一個細胞或菌絲中并存有兩種以上不同遺傳型的核,這樣的細胞或菌絲就叫異核體。這種由菌絲融合導致形成異核體的現象叫異核現象。
骨髓移植治療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介紹
用骨髓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在國外已取得許多經驗,由于骨髓移植不易找到HLA組織配型相近的供髓者,而且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故應嚴格選擇適應證,關于適應證,有如下看法:重癥再障(老年人除外),粒細胞在0.5×10^9/L以下,血小板在20×10^9/L以下,骨髓內淋巴細胞在75%以上;最好在確診
關于急性白血病自體骨髓移植的介紹
自體骨髓移植作為異基因移植的一種替代治療,在近10年內得到迅速的發展。雖已積累了不少臨床資料,但由于各家的報告的療效相差較遠,至今對自體骨髓移植在急性白血病治療中的地位尚有爭議,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為例,在初次完全緩解期進行自體骨髓移植的長期無白血病存活率(LFS)從不足30%到70%以上不等。
關于自體骨髓移植的簡介
自體骨髓移植即在患者機體上采集骨髓樣本進行自體移植。大家所熟知的異基因移植對急性白血病雖有很好的療效,但由于多數患者缺乏適合的供髓者及難以支付高昂的移植費用,因此在臨床應用上受到較大限制。
關于ras基因病的治療方法介紹
研究表明,體外給予結腸癌細胞(HCT116/P21+/+)P21反義寡脫氧核苷酸,可提高癌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用末端含CAAX堿基的制劑作用于人類ras癌基因轉染的動物細胞,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用核糖酶(K2rasR2)拮抗突變的K2ras12細胞系,可使細胞生長停止,凋亡增加,VEGF基因表達
關于基因治療的反義技術介紹
又稱反義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技術,是指利用人工合成的反義RNA和反義DNA來阻斷基因的轉錄或復制,控制細胞生長在中間階段,使編碼蛋白質的基因能轉錄為mRNA,因而不能翻譯成相應的蛋白質,以達治療某一疾病的目的、用反義DNA已對某些癌癥進行臨床試
關于基因治療的基本步驟介紹
1、轉移 在基因治療中迄今所應用的目的基因轉移方法可分為兩大類:病毒方法和非病毒方法。基因轉移的病毒方法中,RNA和DNA病毒都可用為基因轉移的載體。常用的有反轉錄病毒載體和腺病毒載體。轉移的基本過程是將目的基因重組到病毒基因組中,然后把重組病毒感染宿主細胞,以使目的基因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組內。
關于基因治療的基本步驟介紹
轉移在基因治療中迄今所應用的目的基因轉移方法可分為兩大類:病毒方法和非病毒方法。基因轉移的病毒方法中,RNA和DNA病毒都可用為基因轉移的載體。常用的有反轉錄病毒載體和腺病毒載體。轉移的基本過程是將目的基因重組到病毒基因組中,然后把重組病毒感染宿主細胞,以使目的基因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組內。非病毒方法有
關于基因治療逆轉MDR的介紹
近年來,國內外開始將反義技術應用于腫瘤耐藥性逆轉的研究。根據堿基互補原理,設計出能特異地同相應靶基因結合的RNA或DNA,影響靶基因的轉錄和翻譯,以達到特異抑制靶基因表達的基因調控技術,包括反義RNA(antisense RNA)技術,反義DNA(antisense DNA)技術,又稱核酶(ri
關于體細胞基因治療介紹
體細胞基因治療(somatic cell gene therapy)是指將正常基因轉移到體細胞,使之表達基因產物,以達到治療目的。這種方法的理想措施是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體細胞內染色體特定基因座位,用健康的基因確切地替換異常的基因,使其發揮治療作用,同時還須減少隨機插入引起新的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對特
關于異麥芽寡糖的基本介紹
異麥芽寡糖(IMO )少量存在于醬油、清酒、醬類、蜂蜜及果葡糖漿中, 能有效地促進人體腸道內有益菌群———雙歧桿菌的生長繁殖,也有良好的抗齲齒性、難發酵性和保濕性等,在食品、醫藥、飼料工業應用越來越廣泛。 異麥芽寡糖亦稱分枝低聚糖,是由葡萄糖以α(1→6)糖苷鍵結合而成的單糖數在2~5不等的低
關于異丁醇的消防措施介紹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受熱分解放出有毒氣體。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用水噴射逸出液體,使其稀釋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霧狀水保護消防人員。 滅火劑:抗溶性泡沫、
關于基因治療的靶細胞分類介紹
基因治療的靶細胞主要分為兩大類:體細胞和生殖細胞,如今開展的基因治療只限于體細胞。生殖細胞的基因治療是將正常基因直接引入生殖細胞,以糾正缺陷基因。這樣,不僅可使遺傳疾病在當代得到治療,而且還能將新基因傳給患者后代,使遺傳病得到根治。但生殖細胞的基因治療涉及問題較多,技術也較復雜,因此,如今更多地
關于基因治療的基本信息介紹
基因治療(gene therapy)是指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缺陷和異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目的。其中也包括轉基因等方面的技術應用,也就是將外源基因通過基因轉移技術將其插入病人的適當的受體細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產物能治療某種疾病。從廣義說,基因治療還可包括從DNA水平采取
關于基因治療的倫理學介紹
1.導入基因的穩定高效表達外源基因轉移入病人體內細胞表達, 首先與轉移方法有關。化學和物理方法所導入的基因效率低,自然表達也差。選擇適當的受體細胞,也是為了導入基因能穩定高效的表達。骨髓作為受體細胞使用最多。反轉錄病毒載體介導基因,只能對分裂狀態時的細胞進行傳染,因此采取如5-FU處理,使細胞
關于基因治療的給藥途徑介紹
①ex vivo 途徑:這是指將含外源基因的載體在體外導入人體自身或異體細胞(或異種細胞),經體外細胞擴增后,輸回人體。ex vivo基因轉移途徑比較經典、安全,而且效果較易控制,但是步驟多、技術復雜、難度大,不容易推廣; ②in vivo 途徑:這是將外源基因裝配于特定的真核細胞表達載體,直
骨髓移植的手術程序介紹
在進行移植前,為根除患者的造血組織和癌變的細胞,會使用超過致死劑量的大量抗癌劑,并進行放射線照射,如全身放療。這稱為前處置,由于患者的造血功能被完全破壞,期后必須進行移植,否則患者將會死亡。之后,將捐獻者的骨髓液(造血干細胞)透過靜脈注射。雖然稱為移植,但并不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操作。如移植順利,2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