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體液的分布介紹
體液廣泛地分布于體內各部分,按照分布的區域分為細胞外液(包括血漿和組織間隙液)與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約占體重的20%,其中血漿約占5%,組織間隙液約占15%(包括淋巴及腦脊液等)。細胞直接生活于細胞外液中,其營養物質與氧的供應及代謝終末產物的移除,均有賴于細胞外液,因此細胞外液被稱為內環境。細胞外液的化學組成和理化性質的相對恒定對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與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細胞內液約占體重的40%,其組成較細胞外液更為穩定。......閱讀全文
關于元素氮的含量分布介紹
氮在地殼中的含量很少,自然界中絕大部分的氮是以單質分子氮氣的形式存在于大氣中,氮氣占空氣體積的78%。氮的最重要的礦物是硝酸鹽。 氮在地殼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0.0046%,總量約達到4×1012噸。動植物體中的蛋白質都含有氮。土壤中有硝酸鹽,例如KNO3。在南美洲智利有硝石礦(NaNO3),
關于骨橋蛋白的分布范圍介紹
OPN可表達于不同動物的各種組織里,如骨、腎(胎腎和成年腎)、肺、肝、膀胱、胰腺、乳腺、睪丸、腦、骨髓和蛻膜。不同細胞類型也能表達OPN,如骨細胞、成骨細胞、破骨細胞、軟骨細胞、神經細胞、上皮細胞、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SMC)、活化的T細胞、MФ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亞群,75%(45
關于有機酸的分布介紹
有機酸廣泛分布于在植物的葉、根,特別是果實中,如烏梅、五味子,覆盆子等。常見的植物中的有機酸有脂肪族的一元、二元、多元羧酸如酒石酸、草酸、蘋果酸、枸椽酸、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等,芳香族有機酸如苯甲酸、水楊酸、咖啡酸等。除少數以游離狀態存在外,一般都與鉀、鈉、鈣等結合成鹽,有些與生物堿類結合成鹽
關于鏈霉菌屬的分布介紹
鏈霉菌主要分布于含水量較低、有機質含量豐富的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中,多數為腐生+好氣性異養菌。由于能產生大量的孢子,故有較強的抗干燥能力。鏈霉菌孢子對熱的抵抗力比細菌芽胞弱,但強于營養體細胞。對鏈霉菌的保藏一般利用沙土法,在4℃的冰箱中可存活1~3年。
關于樹突狀細胞的分布介紹
它們通常少量分布于與外界接觸的皮膚(黏膜)部位,主要為皮膚(在皮膚上的,稱為Langerhans細胞[注:Paul Langerhans (1847-1888), German anatomist]),和鼻腔、肺、胃與腸的內層。 血液中也可發現他們的未成熟型式。他們被活化時,會移至淋巴組織中與T
關于鈣防衛蛋白的分布介紹
鈣衛蛋白廣泛分布在人體細胞、組織以及體液中 [2] 。它是粒細胞、單核細胞和角質細胞的主要蛋白質。嗜中性粒細胞鈣衛蛋白分布在溶酶體外的細胞液中,約占細胞總蛋白的5%, 并為中性粒細胞更新的標志物,在許多炎癥情況下升高[2] 。它可以在血漿、尿液、糞便、腦脊液、唾液、滑膜液以及結腸活檢 [3] 中
關于寡糖的分布與攝入介紹
自然界中僅有少數幾種植物含有天然的功能性低聚糖。例如:洋蔥、大蒜、芒殼、天門冬、菊苣根和洋薊等中含有低聚果糖,大豆中含有大豆低聚糖。 但是,從一般人日常的膳食習慣上看,一個人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低聚糖往往很難達到日常推薦量標準。額外補充些低聚糖,對于嬰幼兒、成年人、老年人、工作壓力大的人和那
關于腦鈉肽的分布介紹
BNP廣泛分布于腦、脊髓、心肺等組織,其中以心臟含量最高。腦內以延髓含量最高,中樞神經系統的BNP含量高于ANP,腦與脊髓內BNP含量約較ANP含量高13倍。心臟內BNP主要存在于左、右心房,其中右心房含量為左心房3倍多,心室的BNP含量約不足心房的1/20,心室BNP含量少是因為BNP前體并不
關于強心苷的藥物分布介紹
強心苷僅分布于被子植物中。 1.甲型強心苷:主要分布于玄參科(洋地黃屬)、夾竹桃科(黃花夾竹桃屬、羊角拗屬)、蘿藦科(杠柳屬、馬利筋屬)、百合科(鈴蘭屬、萬年青屬)、十字花科(糖介屬)、毛茛科(側金盞花屬)等。 2.乙型強心苷:主要分布于百合科(海蔥屬)、毛茛科(鐵筷子屬)等。 迄今從各種
體液免疫的機體關系的介紹
機體內各系統可抽象地以集合概念表明,則神經,免疫和內分泌三系統間的關系可以圖10-1中的集合群表示。其中三個集合兩兩重疊處可分別代表神經(N)與免疫(I),免疫(I)與內分泌(E)及神經(N)與內分泌(E)間的共同范疇,而三重疊部應視為神經、免疫和內分泌的共同內容(NIE)。 神經免疫內分泌學
體液免疫的相關術語的介紹
在現代內分泌學的理論體系中,“內分泌”概念應包括內分泌、神經內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等方式;而激素的內涵亦大為增加,諸如局部激素、循環激素、神經激素等,而許多免疫因子如淋巴因子和單核因子等均符合激素的標準;嚴格地講,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既與內分泌系統有種種區別,又有諸多共性,這也是系統間相互影響的基
體液免疫的成分要素的介紹
B細胞 B細胞產生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第一步:B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與互補的抗原分子結合后,活化、長大,并迅速分裂產生一個有同樣免疫能力的細胞群——克隆(clone)、無性繁殖系。其中一部分成為漿細胞,產生抗體;一部分發展為記憶細胞(memory cell)。 第二步:需要巨噬細胞和Th細胞的
關于碳酸酐酶的分布的介紹
CA分布廣泛。CAⅠ、Ⅱ從紅細胞首次分離得到。CAⅢ最早發現于骨骼肌細胞漿,三者在人類都是29kD的胞漿內酶;膜相關酶CAⅣ已于小牛肺、人腎、大鼠肺中純化出來;CAⅣ(29kD)發現于線粒體;由Murakmi于1987年從唾液腺中純化的CAⅥ(42kD)為分泌型酶;近期在唾液腺及小腦浦肯野氏細胞
關于體液免疫檢測法的簡介
體液免疫檢測法是檢測體液免疫功能的技術。分為體外檢測和體內檢測。體外體液免疫檢測法包括抗原抗體反應、體液中各種可溶性免疫因素測定,體內檢測為體液免疫測定技術。
關于體液免疫應答的基本內容
機體的特異性體液免疫應答主要由B細胞介導。B細胞應答的第一步是BCR對抗原的特異識別及兩者的結合,啟動B細胞激活信號。此信號被傳導入胞內,在協同刺激分子產生的第二信號的作用下誘導細胞激活、增殖、并分化成漿細胞或記憶細胞。 免疫應答是機體對抗原性異物所發生的一系列生理反應, 包括抗原呈遞細胞對抗
體液免疫的循環過程相關介紹
體液免疫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連續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感應階段 抗原進入機體后,除少數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細胞外,大多數抗原都要經過吞噬細胞的攝取和處理,經過處理的抗原,可將其內部隱蔽的抗原決定簇暴露出來。然后,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刺激B細胞進一步
關于真菌性肺炎的分布地區介紹
球孢子菌病主要發生于半干旱氣候的地區,以美國的西南地區和南美洲及中美洲的某些地區為多見。吸入真菌后,可無癥狀,或引起急性和慢性肺炎。有些患者,感染可擴散至呼吸道以外組織,主要為皮膚、骨、關節和腦膜。這種并發癥多見于男性,尤其是菲律賓人和黑人,以及艾滋病和其他免疫系統受損者。采集痰液標本或其他感染
關于新型隱球菌的分布情況介紹
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動物體內(如鴿的腸道),正常人體的體表、口腔、糞便中也可以分離到此菌。為單細胞真菌,圓形或卵網形。因一般染色不被著色難以發現,故稱隱球菌。用墨汁負染后鏡檢,在黑色背景中可見透亮菌體,并可見肥厚、透明的莢膜。 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新型隱球菌主要經呼吸道侵入機體,引起肺部感染,若
關于低密度膽固醇的分布介紹
膽固醇在大腦、脊髓、神經系統和肌肉中廣泛存在。膽固醇在人體內的分布極不均勻,腦和神經組織中含量較高,其次為腎、脾、皮膚和肝。腺體組織的膽固醇含量一般比骨骼肌高。全身膽固醇總量(約140克)的1/4存在于腦和神經組織內,其中20%在大腦,33%在神經系統,25%在肌肉,余下的分布在內臟器官的血液中
關于鑭系元素的礦藏和分布介紹
一、豐度 稀土元素并不稀少,但在地殼中分布分散,彼此性質相似,難以提取、分離。原子序數為偶數的元素一般比相鄰原子序數為奇數的的元素的含量高 [4] 。 二、礦藏 按其存在形態,主要有三種類型的礦源: 1.稀土共生構成獨立的稀土元素礦物。 2.以類質同晶的形式分散在方解石、磷灰石等礦物中
關于P選擇素的分布范圍介紹
P -選擇素在人體大多數組織如肝、肺、結腸、胃以及腎上腺的血管內皮細胞上表達, 但含量很低,主要分布于中等以上血管, 毛細血管一般不表達。P-選擇素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血漿中, 最近已通過序列分析從蛋白質水平證實其存在。可溶性P-選擇素較膜表面存在的同類物分子量小3000 , 且缺乏跨膜功能區。
關于低聚糖的分布與攝入介紹
自然界中僅有少數幾種植物含有天然的功能性低聚糖。例如:洋蔥、大蒜、芒殼、天門冬、菊苣根和洋薊等中含有低聚果糖,大豆中含有大豆低聚糖。 但是,從一般人日常的膳食習慣上看,一個人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低聚糖往往很難達到日常推薦量標準。額外補充些低聚糖,對于嬰幼兒、成年人、老年人、工作壓力大的人和那
關于青蒿素的分布情況介紹
青蒿素主要是從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的,或提取青蒿中含量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的。青蒿雖然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但青蒿素含量隨產地不同差異極大,具有顯著的生態顯著性。根據研究得知,除了中國部分地區外,世界絕大多數地區生產的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并無利用價值。
關于痤瘡丙酸桿菌的細菌分布介紹
痤瘡丙酸桿菌為人體皮膚表面的正常菌群,主要寄居在皮膚毛囊皮脂腺內,也可存在于人的鼻腔、口腔、腸道和下尿道口。可從痤瘡以及其他臨床標本中分離出來 [3] 。
關于引物序列堿基隨機分布的介紹
引物序列在模板內應當沒有相似性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較高的序列,否則容易導致錯誤引發(False priming)。降低引物與模板相似性的一種方法是,引物中四種堿基的分布最好是隨機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尤其3′端不應超過3個連續的G或C,因為這樣會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區錯誤引發。
關于乙醛脫氫酶的分布介紹
乙醛脫氫酶基因位于12號染色體(12q24.2),它的主要多態性是rs671,即位于外顯子12的G1510A。正常的等位基因記為ALDH2*1,單堿基突變的等位基因記為ALDH2*2。突變基因翻譯出的酶中,殘基487的谷氨酸變為賴氨酸,造成催化活性基本喪失。 ALDH2*2在人類各族群中的分布
關于脫氮硫桿菌的分布介紹
脫氮硫桿菌分布很廣,可在10~37℃,pH為4.0~9.5的條件下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28~30℃,最適pH 6.5~7.0。脫氮硫桿菌對高鹽度環境的適應性不強,如當硫酸根離子濃度超過250mM時,由于總離子強度的升高其生長將受到抑制。
關于甘露糖受體的組織分布介紹
MR最初在大鼠肝枯否氏細胞中發現,事實上其廣泛分布于脾紅髓?淋巴結副皮質及胸腺皮質等特定組織的巨噬細胞?MR在肺泡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衍生的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均有豐富的表達,但在單核細胞上無表達?在某些內皮細胞亞群?氣管平滑肌細胞?視網膜上皮細胞 [4] ?腎血管系膜細胞?Kaposi肉瘤細胞?
關于羧肽酶的來源和分布的介紹
根據來源分類,羧肽酶可分為動物羧肽酶、植物羧肽酶和微生物羧肽酶。在哺乳動物的不同阻織中含有一系列的金屬羧肽酶,以執行相應的生理功能。如胰腺羧肽酶A和B主要幫助消化食物、羧肽酶E選擇性地加工.生物活性肽、羧肽酶M選擇性地參與肽類激素的加工、羧肽酶D(高爾基體中)和羧肽酶N(血漿中)參與肽和蛋白質的
引起體液平衡失調的原因分析介紹
1.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見于蛋白質吸收不良或營養不良及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腎臟疾患等。當血漿白蛋白量降到25g/L或總蛋白量降到50g/L時,就可出現水腫,為全身性。 2.毛細血管內流體靜力壓升高 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靜脈阻塞或靜脈回流障礙。局部靜脈回流受阻引起相應部位的組織水腫或積水,如肝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