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化因子蛋白的共同結構特征
趨化因子蛋白的共同結構特征包括,分子量小(約8-10 kDa),有四個位置保守的半胱氨酸殘基以保證其三級結構。......閱讀全文
趨化因子蛋白的共同結構特征
趨化因子蛋白的共同結構特征包括,分子量小(約8-10 kDa),有四個位置保守的半胱氨酸殘基以保證其三級結構。
趨化因子的結構特征
所有趨化因子都很小,分子量在8到10 kDa之間。它們之間大約有20-50%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它們具有相同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它們也都擁有保守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對形成它們的三維或三級結構很重要,例如在大多數情況下四個半胱氨酸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希臘鑰匙形狀,這是趨化因子的一個特征。分子內
趨化因子的結構特征簡介
所有趨化因子都很小,分子量在8到10 kDa之間。它們之間大約有20-50%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它們具有相同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它們也都擁有保守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對形成它們的三維或三級結構很重要,例如在大多數情況下四個半胱氨酸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希臘鑰匙形狀,這是趨化因子的一個特征。分
鋅指結構的共同特征
鋅指結構的共同特征是通過肽鏈中氨基酸殘基的特征基團與Zn2+的結合來穩定一種很短的,可自我折疊成“手指”形狀的的多肽空間構型。
血漿蛋白的共同特征
1、血漿蛋白質絕大部分由肝臟合成。除γ球蛋白由漿細胞合成,內皮細胞合成少量血漿蛋白質外。 2、血漿蛋白質為分泌型蛋白質。在與內質網結合的多核糖體(pllyribosome)上合成,分泌入血漿前經歷了剪切信號肽、糖基化、磷酸化等翻譯后修飾加工過程,成為成熟蛋白質。 3、血漿蛋白質幾乎都是糖蛋白
關于血漿蛋白的共同特征介紹
1、血漿蛋白質絕大部分由肝臟合成。除γ球蛋白由漿細胞合成,內皮細胞合成少量血漿蛋白質外。 2、血漿蛋白質為分泌型蛋白質。在與內質網結合的多核糖體(polyribosome)上合成,分泌入血漿前經歷了剪切信號肽、糖基化、磷酸化等翻譯后修飾加工過程,成為成熟蛋白質。 3、血漿蛋白質幾乎都是糖蛋白
TORCH 感染的共同特征是
1. 母嬰傳播,T1 期胎兒危險,T3 期新生兒危險。2. 孕婦無癥狀或癥狀很輕。3. 病毒可通過胎盤引起宮內感染,可引起早產、流產、死胎或畸胎等。4. 病毒通過產道或母乳感染新生兒引起新生兒多系統、器官損害,智力障礙。5. 孕婦感染,胎兒不一定感染,胎兒感染不一定造成出生缺陷。
趨化因子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趨化因子(chemokines):是一類由細胞分泌的小細胞因子或信號蛋白。由于它們具有誘導附近反應細胞定向趨化的能力,因而命名為趨化細胞因子。
趨化因子受體的種類和結構
(1)趨化因子受體的種類:已發現的趨化因子受體種類有IL-8RA、IL-8RB、MIP-1α/RANTEsR、NCP-1R和細胞趨化因子受體(red blood cell chemokine receptor,RBCCKR)。有人將能與IL-8結合的IL-8RA、IL-8RB和RBCCKR(Duff
趨化因子受體的種類和結構
(1)趨化因子受體的種類:已發現的趨化因子受體種類有IL-8RA、IL-8RB、MIP-1α/RANTEsR、NCP-1R和細胞趨化因子受體(red blood cell chemokine receptor,RBCCKR)。有人將能與IL-8結合的IL-8RA、IL-8RB和RBCCKR(Duff
趨化因子受體的種類和結構介紹
(1)趨化因子受體的種類:已發現的趨化因子受體種類有IL-8RA、IL-8RB、MIP-1α/RANTEsR、NCP-1R和細胞趨化因子受體(red blood cell chemokine receptor,RBCCKR)。有人將能與IL-8結合的IL-8RA、IL-8RB和RBCCKR(Du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特征
1.可以有誘因,也可以無誘因,但多數病因不清。2.患者以女性居多,并隨年齡增加發病率有所增加。3.有遺傳傾向,已發現有些特定基因與自身免疫病的發病有密切關系。4.血清中有自身抗體或體內有針對自身組織細胞的致敏T淋巴細胞。自身抗體在不同的自身免疫病中有交叉和重疊現象。部分疾病有相關的特征性自身抗體。5
晶體誘導趨化因子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晶體誘導趨化因子英文名稱crystal-induced chemotatic factor定 義補體系統的趨化因子,多核白細胞在吞噬結晶物質如尿酸鈉時產生的多肽。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分形趨化因子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分形趨化因子英文名稱fractalkine定 義一種趨化因子,屬于CX3C(半胱-X-X-X-半胱模體結構)家族。與其他趨化因子不同,其分子量較大,是由39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糖蛋白。兼有趨化因子和黏蛋白兩類結構域,并以兩種形式存在:膜結合型和游離(可溶)型。其可溶型可誘導T細胞和單核細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同特征
1.可以有誘因,也可以無誘因,但多數病因不清。2.患者以女性居多,并隨年齡增加發病率有所增加。3.有遺傳傾向,已發現有些特定基因與自身免疫病的發病有密切關系。4.血清中有自身抗體或體內有針對自身組織細胞的致敏T淋巴細胞。自身抗體在不同的自身免疫病中有交叉和重疊現象。部分疾病有相關的特征性自身抗體。5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結構特征
IgA在分泌物中主要以二聚體形式存在,SIgA是由十肽組成的免疫球蛋白,來自2個不同的細胞系,沉降系數為11S,它包含2個單體的IgA、1條J鏈和1個分泌片,它們通過共價結合就形成所謂的SIgA。?單體Ig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含量較低,其沉降系數為7S,相對分子質量約為165×103,是重鏈為α的免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結構特征
IgA在分泌物中主要以二聚體形式存在,SIgA是由十肽組成的免疫球蛋白,來自2個不同的細胞系,沉降系數為11S,它包含2個單體的IgA、1條J鏈和1個分泌片,它們通過共價結合就形成所謂的SIgA。 單體Ig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含量較低,其沉降系數為7S,相對分子質量約為165×103,是重鏈為
什么是微控制器?共同組件的界定特征與體系結構
微控制器是小型,多功能,價格低廉的設備,不僅可以由經驗豐富的電氣工程師,還可以由業余愛好者,學生和其他學科的專業人員成功實施和編程。微控制器應用程序列表很長,諸如低成本可穿戴設備,醫療設備,高端消費電子產品,堅固耐用的工業設備,最先進的軍事和航空航天系統,這些適應性強,價格合理,用戶友好的組
小G蛋白的共同特點
小G蛋白的共同特點是,當結合了GTP時即成為活化形式,這時可作用于下游分子使之活化,而當GTP水解成為GDP時(自身為GTP酶)則恢復到非活化狀態。這一點與Gα類似,但是小G蛋白的分子量明顯低于Gα。在細胞中存在著一些專門控制小G蛋白活性的小G蛋白調節因子,有的可以增強小G蛋白的活性,如鳥苷酸交換因
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英文名稱eotaxin定 義一類與嗜酸性粒細胞趨化有關的因子,屬于CC家族。人的此種因子由74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其成員是由肺和支氣管表皮細胞產生的,被白介素-4誘導,被γ干擾素阻遏。主要負責嗜酸性粒細胞滲入到過敏炎癥部位。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
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同特征都有哪些?
1.可以有誘因,也可以無誘因,但多數病因不清。2.患者以女性居多,并隨年齡增加發病率有所增加。3.有遺傳傾向,已發現有些特定基因與自身免疫病的發病有密切關系。4.血清中有自身抗體或體內有針對自身組織細胞的致敏T淋巴細胞。自身抗體在不同的自身免疫病中有交叉和重疊現象。部分疾病有相關的特征性自身抗體。5
亮綠的結構特征
亮綠(Brilliant Green),又名堿性艷綠,燦爛綠,快綠。是一種堿性染料。通常用其酸性硫酸鹽,是細小發光的金色晶體,溶于水、醇,顯綠色。
結構基因的特征
1.它們彼此緊密連鎖。按Z,Y,A順序排列,而且在一起轉錄形成一個多順反子的mRNA;2.只有當乳糖存在時,這些基因才迅速轉錄,形成多順反子的mRNA,并翻譯成相應的酶。所以這些酶,就是由乳糖誘導產生的誘導酶,其活性的產生和活性的提高不是已有的酶被激活所致,而是在誘導物的誘導下酶的重新合成,并隨著合
tRNA的結構特征
tRNA的結構特征之一是含有較多的修飾成分,如上面提到的 D、T、 Ψ等;核酸中大部分修飾成分是在tRNA中發現的。修飾成分在tRNA分子中的分布是有規律的,但其功能不清楚。1974年用X射線晶體衍射法測出第一個tRNA——酵母苯丙氨酸tRNA晶體的三維結構,分子全貌象倒寫的英文字母L,呈扁平狀,長
鈷胺素的結構特征
谷氨酰胺和甲基谷氨酰胺是B12的兩種輔酶形式。在咕啉環平面上方鈷離子與5,6-二甲基苯基咪唑的N-3相連,在平面下方與5'-脫氧腺苷的C5’相連。一般應用的B12,和鈷離子相連的是CN,稱為氰鈷氨,為綠色結晶。
抗原的結構特征
抗原在化學結構上與機體自身不同,具有異物性:①異種物質。從生物進化過程來看,異種動物間的血緣關系越遠,則免疫原性越強。如馬的血清和各種微生物與人的血緣關系遠,所以免疫原性強。而馬的血清與驢、騾的血緣關系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對就弱。②同種異體物質。如人的紅細胞抗原物質和人的白細胞抗原等。③自身物質。自身
布魯氏菌的結構特征
布魯氏菌為小球桿狀菌,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不形成芽孢,一般無莢膜,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莢膜。初次分離時多呈球狀,球桿狀和卵圓形,該菌傳代培養后漸呈短小桿狀。 布魯氏菌細胞膜是一個三層膜的結構,最內層的膜稱為細胞質膜、外層膜稱為外周胞質膜,最外層膜稱為外膜。外膜與聚肽糖(peptidoglyc
趨化因子的基本作用簡介
人體在防御和清除入侵病原體等異物時,有一種使免疫細胞定向趨化的功能,有一些物質能引起這種功能稱之為趨化劑或趨化因子,也稱做趨化激素、趨化素或是化學激素。趨化因子是一小分子細胞因子家族蛋白,這些小蛋白因其有定向細胞趨化作用而得名。這些蛋白有些趨化因子歷史上還有其他的名字,包括SIS細胞因子家族、
趨化因子受體的基本介紹
趨化因子受體是在白細胞表面發現的含有7個跨膜結構域的G蛋白偶聯受體。迄今為止,大約已經鑒定出19種不同的趨化因子受體,根據它們結合的趨化因子的類型,它們被分為四個家族:與CXC趨化因子結合的CXCR,與CC趨化因子結合的CCR,與唯一CX3C趨化因子(CX3CL1)結合的CX3CR1,與兩個XC
類病毒的結構特征
類病毒為環狀閉合單鏈RNA分子,由一些堿基配對的雙鏈區和不配對的單鏈環狀區相間排列而成。通常在二級結構分子中央處有一段保守區。位于棒狀結構中心有一個高度保守的序列,其能決定類病毒的種類。靠近這一保守中心區的左側有一個多聚嘌呤區,棒狀結構左側序列保守性強,右側變異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