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信號素英文名稱alarmone定 義細菌中的一種信號分子,類似于多細胞生物的激素,對各種環境應激的一種反應。有誘導終止蛋白質合成和核糖體核糖核酸基因轉錄的功能,通過控制許多生化反應以調節代謝。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閱讀全文
信號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信號素英文名稱alarmone定 義細菌中的一種信號分子,類似于多細胞生物的激素,對各種環境應激的一種反應。有誘導終止蛋白質合成和核糖體核糖核酸基因轉錄的功能,通過控制許多生化反應以調節代謝。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玉米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玉米素(Zeatin)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10H13N5O。外觀為白色結晶或粉末,難溶于水,溶于醇和DMF。無毒,小鼠急性口服LD50>1000毫克/千克。是植物體內天然存在的一種天然細胞分裂素。它是從甜玉米灌漿期的籽粒中提取并結晶出的第1個天然細胞分裂素。已能人工合成。生產中使用的外源玉米
互利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互利素英文名稱synomone定 義一個機體產生的能影響另一種生物個體行為,并對生產者和接受者都有益的化合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信息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信息素,也稱做外激素,指的是由一個個體分泌到體外,被同物種的其他個體通過嗅覺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覺,使后者表現出某種行為,情緒,心理或生理機制改變的物質。它具有通訊功能。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證明有信息素的存在。1959年發表雌蠶蛾會分泌性信息素,是科學界首次證明了性信息素是存在的。信息素一詞源于希
胃泌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胃泌素是一種重要的胃腸激素,它主要由G細胞分泌。G細胞是典型的開放型細胞,以胃竇部最多,其次是胃底、十二指腸和空腸等處。人胰島的D細胞亦能分泌胃泌素。
催產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催產素(oxytocin)是一種肽類激素,由垂體后葉分泌,由下丘腦的室旁核和視上核合成,由9個氨基酸組成,以每天2毫米~3毫米的速度轉運至神經垂體釋放。在“1”和“6”位的半胱氨酸(Cys)殘基,以雙硫鍵形式形成一個6肽的環狀結構。
番茄紅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番茄紅素,是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一種類胡蘿卜素,也是一種紅色素。深紅色針狀結晶,溶于氯仿、苯及油脂中而不溶于水。對光和氧不穩定,遇鐵變成褐色。分子式C40H56,相對分子質量536.85。分子結構上有11個共軛雙鍵和2個非共軛雙鍵,組成為一種直鏈型碳氫化合物。沒有維生素A的生理活性,但具有很強的抗氧化
終止信號的結構功能特點
終止信號指控制肽鏈合成終止的遺傳密碼。在mRNA中,每3個相互鄰接的核苷酸,其特定排列順序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被體現為某種氨基酸或合成的起始、終止信號者稱為密碼子,統稱遺傳密碼。密碼子UAA、UAG、UGA不代表任何氨基酸,是肽鏈合成的終止密碼,它們單獨或共同存在于mRNA3’末端。
丙酸睪丸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丙酸睪丸素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C22H32O3,雄激素類藥,臨床適用于無睪癥、隱睪癥、男性性腺機能減退癥;婦科疾病如月經過多、子宮肌瘤;老年性骨質疏松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鏈孢紅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鏈孢紅素英文名稱neurosporene定 義類胡蘿卜素家族的成員,化學成分為:7,8-二氫-ψ-胡蘿卜素。存在于蕃茄、南瓜、胡蘿卜等植物中,由去飽和酶作用于八氫蕃茄紅素而產生。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胰高血糖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胰高血糖素(glucagon)亦稱胰增血糖素或抗胰島素或胰島素B。它是伴隨胰島素由脊椎動物胰臟的胰島α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與胰島素相對抗,起著增加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升糖素)是一種由胰臟胰島α-細胞分泌的激素,由29個氨基酸組成直鏈多肽,分子量為3485道爾頓。胰高血糖素的第一級結構是:NH2-
維生素E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維生素E(生育酚)和維生素K?都是具有類異戊烯側鏈的化合物。
腸高血糖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腸高血糖素英文名稱enteroglucagon定 義小腸中的一種或一類肽。含有高血糖素的全部結構,與胰高血糖素前體相關。其作用與胰高血糖素相似,但強度較弱。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胸腺生成素的結構組成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胸腺生成素英文名稱thymopoietin定 義由胸腺分離得到的四十九肽(牛)或四十八肽(人)。核心序列為RKDVY,能促進前胸腺細胞轉變為胸腺細胞,參與免疫介導反應。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β胡蘿卜素的主要結構和功能特點
β-胡蘿卜素(C40H56)是類胡蘿卜素之一,是一種橘黃色的脂溶性化合物,它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也是最穩定的天然色素。屬于天然化學物(例如胡蘿卜素或類胡蘿卜素)家庭的一員。它在植物中大量地存在,令水果和蔬菜擁有了飽滿的黃色和橘色。?純品外觀為紅紫色至暗紅色結晶性粉末,略有特異臭味。β-胡蘿卜素稀溶液
去甲腎上腺素的結構特點和功能作用
去甲腎上腺素(INN名稱:Norepinephrine,也稱Noradrenaline,縮寫NE或NA),舊稱“正腎上腺素”,學名1-(3,4-二羥苯基)-2-氨基乙醇,是腎上腺素去掉 N-甲基后形成的物質,在化學結構上也屬于兒茶酚胺。它既是一種神經遞質,主要由交感節后神經元和腦內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
白細胞介素11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白細胞介素-11是趨化因子家族的一種細胞因子,共發現了29個白細胞介素(可能為35個),分別命名為IL-1---IL29.功能復雜,成網絡,復雜重疊。
cccDNA的功能和結構特點
在乙肝病毒的復制過程中,病毒DNA進入宿主細胞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兩條鏈的缺口均被補齊,形成超螺旋的共價、閉合、環狀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DNA,cccDNA)。細胞外乙型肝炎病毒DNA是一種松弛環狀的雙鏈DNA(relaxed circularDN
氫鍵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氫原子與電負性大的原子X以共價鍵結合,若與電負性大、半徑小的原子Y(O F N等)接近,在X與Y之間以氫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種特殊的分子間或分子內相互作用,稱為氫鍵。[X與Y可以是同一種類分子,如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也可以是不同種類分子,如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之間的氫鍵]。
葉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分子式是C19H19N7O6。因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而得名,又名蝶酰谷氨酸。在自然界中有幾種存在形式,其母體化合物是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3種成分結合而成。
泛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維生素B5又叫泛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化學式為C9H17NO5,因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而得“泛酸”之名。由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維生素B5,所以幾乎不存在缺乏問題。
腺苷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腺苷,是指由腺嘌呤的N-9與D-核糖的C-1通過β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C10H13N5O4,其磷酸酯為腺苷酸。腺苷是一種遍布人體細胞的內源性核苷,可直接進入心肌經磷酸化生成腺苷酸,參與心肌能量代謝,同時還參與擴張冠脈血管,增加血流量。
亞基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亞基(subunit)是生物學術語,指有些蛋白質分子含有兩條或多條多肽鏈,每一條多肽鏈都有完整的三級結構。亞基與亞基之間呈特定的三維空間排布,并以非共價鍵連接,它是具有四級結構的蛋白質中最小的共價單位。亞基之間的結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離子鍵、氫鍵和范德華力。
溶酶體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溶酶體是分解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細胞器。溶酶體具單層膜,形狀多種多樣,是0.025~0.8微米的泡狀結構,內含許多水解酶,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是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當細胞衰老時,其溶酶體破裂,釋放出水解酶,消化整個細胞而使其死亡。溶酶體(
乙烯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乙烯(Ethylene),化學式為C2H4,分子量為28.054,是由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兩個碳原子之間以碳碳雙鍵連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組織、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而成的。
催乳素釋放素的結構和功能
中文名稱催乳素釋放素英文名稱prolactoliberin;prolactin releasing hormone;PRH定 義刺激催乳素自腦垂體釋放的一種激素。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脂氧素的結構和功能
中文名稱脂氧素英文名稱lipoxin;LX定 義學名:三羥二十碳四烯酸。具生物活性的、來自白細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謝物。由脂肪加氧酶作用于多不飽和脂肪酸而生成。主要的LXA4和LXB4均源自二十四碳烯酸,兩者均可引起小動脈擴張。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防御素的結構特點和作用
防御素是一個抗菌和細胞毒性肽家族,被認為與宿主防御有關。大量存在于中性粒細胞顆粒中,也存在于腸、呼吸道、尿路和陰道等粘膜表面的上皮細胞中。防御素家族成員在蛋白質序列上高度相似,以保守的半胱氨酸基序為特征。該基因編碼的蛋白防御素α1存在于中性粒細胞的殺微生物顆粒中,可能在吞噬細胞介導的宿主防御中起作用
整形素的作用和功能特點
又叫形態素,抑制生長,對抑制發芽作用更為明顯,可使植株矮化,破壞頂端優勢,促進花芽分化,促進離層形成,抑制植物體內赤霉素的合成等。植物激素對生長發育和生理過程的調節作用,往往不是某一種植物激素的單獨效果。由于植物體內各種內源激素間可以發生增效或拮抗作用,只有各種激素的協調配合,才能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
嗜酸性粒細胞生成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介紹
中文名稱嗜酸性粒細胞生成素英文名稱eosinophilopoietin定 義由T淋巴細胞生成的小肽(分子量為1500)。調節骨髓中嗜酸性粒細胞的發育,可能就是白介素-5。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