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急性單純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感染因素引起者末梢血白細胞計數一般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伴腸炎者大便常規檢查可見少量黏液及紅、白細胞,大便培養可檢出病原菌。 2.其他輔助檢查 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有時見糜爛及出血點,黏膜表面覆蓋黏稠的炎性滲出物和黏液。但內鏡不必作為常規檢查。......閱讀全文
關于急性單純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感染因素引起者末梢血白細胞計數一般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伴腸炎者大便常規檢查可見少量黏液及紅、白細胞,大便培養可檢出病原菌。 2.其他輔助檢查 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有時見糜爛及出血點,黏膜表面覆蓋黏稠的炎性滲出物和黏液。但內鏡不必作為常規檢查。
關于小兒急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 感染因素引起者其末梢血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2.便常規 糞便檢查有少量黏液、紅、白細胞、潛血陽性。 3.嘔吐物檢測。 4.內鏡檢查 這項檢查安全、可靠。可直接觀察到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黏膜表面覆蓋厚的黏稠炎性滲出物,糜爛性胃炎則在上述病變基礎上見到點、圓
關于急性腐蝕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必要時對剩余腐蝕劑或嘔吐物進行化學鑒定。 2.其他輔助檢查 (1)X 線檢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上消化道鋇餐檢查,以免引起食管和胃穿孔,待急性期過后,鋇餐檢查可了解胃竇黏膜有無粗亂、胃腔有無變形,食管有無狹窄,也可了解胃竇狹窄或幽門梗阻的程度。晚期如患者只能吞咽流
關于急性糜爛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患者表現為嘔血和(或)柏油樣便。部分患者急性大量出血時,血紅蛋白總量下降,大便及嘔吐物潛血實驗均陽性。 1.X線檢查 胃腸道鋇餐檢查常不能發現糜爛性病變,且不適用于急性活動性出血患者,因為鋇劑可涂布于黏膜表面,使近期不能作內鏡或血管造影檢查;在急性出血時腸系膜上動脈超選擇性血管造影術可做出出
關于急性單純性胃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急性膽囊炎 本病的特點是右上腹持續性劇痛或絞痛,陣發性加重,可放射到右肩部,墨菲(Murphy)征陽性。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可確立診斷。 2.急性胰腺炎 常有暴飲暴食史或膽道結石病史,突發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樣疼痛,伴持續性腹脹和惡心、嘔吐;血尿淀粉酶在早期升高,重癥
關于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鏡檢查 是診斷胃炎,尤其是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可以直接觀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黏膜的情況,還可以在直視下取多部位黏膜進行活組織病理學檢查。但急性腐蝕性胃炎在急性期內禁忌做胃鏡檢查。 2、病理檢查 主要用于慢性胃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3、實驗室檢查 (1)胃液分析 (2
關于急性單純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物理因素 過冷、過熱的食物和飲料,濃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調味品、過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壞黏膜屏障。 2.化學因素 阿司匹林等藥物干擾胃黏膜上皮細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減少,脂蛋白膜的保護作用減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和出血等病理過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復
關于小兒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急性胃炎 輔助檢查:胃鏡檢查可確診。胃電圖或B超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2.慢性胃炎 (1)胃鏡檢查可直接對胃黏膜進行觀察,并能同時取活體標本進行組織學和細菌學檢查,此法安全可靠,診斷率高,為確診慢性胃炎的首選方法。 (2)實驗室檢查 1)胃酸測定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縮性胃炎則
關于慢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液分析 測定基礎胃液分泌量(BAO)及組胺試驗或五肽胃泌素后測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斷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及指導臨床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廣泛而嚴重的慢性萎縮胃炎胃酸降低。 2.血清學檢測 慢性萎縮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這是
治療急性單純性胃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應去除病因,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藥物,給予清淡飲食,必要時禁食,多飲水,腹瀉較重時可飲糖鹽水。 2.對癥治療 針對不同的癥狀進行治療。 (1)腹痛者可行局部熱敷,疼痛劇烈者給予解痙止痛藥,如阿托品、復方顛茄片、山莨菪堿等。 (2)劇烈嘔吐時可注射甲氧氯普胺
急性單純性胃炎的簡介
急性單純性胃炎指各種外在和內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廣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癥。急性單純性胃炎的癥狀體征因病因不同而不盡相同,其病因多樣,包括急性應激、藥物、缺血、膽汁反流和感染等。臨床上將急性單純性胃炎分為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化膿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以前兩種較常見。
關于小兒慢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酸測定 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縮性胃炎則明顯降低甚至缺酸。新生兒胃內容是酸性的,剛出生的嬰兒在清除咽下的堿性羊水之后,測得的pH值小于4。出生后7~10天鹽酸濃度達最高峰,其后逐漸下降,出生后2~3個月達成人水平。 2.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細胞分泌的,在酸性環境中被激活
關于慢性腸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慢性腸炎 (1)X線鋇劑檢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鋇劑檢查。而特別注意的是重度潰瘍性結腸炎在作鋇灌腸時,有誘發腸擴張與穿孔的可能性。鋇灌腸對本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重要價值。臨床靜止期可作鋇灌腸檢查,以判斷近端結腸病變,需排除克隆氏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鋇餐檢查,氣鋇雙重對比法更易發現黏膜淺表病變。
關于糜爛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1)急性糜爛性胃炎胃黏膜常為多發性點狀或彌漫性充血、糜爛,出血等; (2)慢性糜爛性胃炎胃黏膜出現多個疣狀、膨大皺襞狀或丘疹樣隆起,直徑5~10mm,頂端可見黏膜缺損或臍樣凹陷,中心有糜爛,隆起周圍多無紅暈,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紅斑,以胃竇部多見,可分為持續型及消失型。
關于急性單純性咽炎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咽部檢查可見黏膜急性充血水腫,軟腭及懸雍垂腫脹明顯時,說話常呈鼻音,咽后淋巴濾泡及側束紅腫高起,頜下淋巴結腫大并有壓痛。 為明確致病菌,常采用咽拭子培養及細菌藥敏試驗,此病進行抗體測定及機體免疫功能測定亦非常重要。 二、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咽部檢查所見,此病易診斷。
關于A型萎縮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①外周血中紅細胞計數或血紅蛋白含量、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均減少,但骨髓象示巨幼紅細胞顯著增生。 ②血清壁細胞抗體和內因子自身抗體陽性。 ③由于骨髓內巨幼紅細胞易破壞,血清非結合膽紅素可輕度增高。 2.內鏡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 顯示胃竇黏膜正常,而胃體泌酸黏膜萎縮,胃酸
關于急性鼻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兩側鼻孔是否有破損、結痂、腫瘤或存在其他異物的現象。 2.檢查鼻中隔,檢查鼻中隔是否出現糜爛或嚴重鼻中隔完全畸形的現象。 3.觀察鼻腔內鼻黏膜是否充血、腫脹或鼻甲肥厚,鼻甲是否充血、肥大增生或鼻息肉者。 4.鼻腔內是否出現分泌物或分泌物的顏色、性質等部位的病變。 5.鼻后孔、鼻咽鏡、
簡述急性單純性胃炎的臨床表現
臨床上以感染或進食了被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單純性胃炎為多見。一般起病較急,在進食污染食物后數小時至24小時發病,癥狀輕重不一,表現為中上腹不適、疼痛,以至劇烈的腹部絞痛,厭食、惡心、嘔吐,因常伴有腸炎而有腹瀉,大便呈水樣,嚴重者可有發熱、嘔血和(或)便血、脫水、休克和酸中毒等癥狀。因飲
關于單純性肥胖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肥胖癥患者的實驗室檢查主要是除外繼發于其他疾病的繼發性肥胖癥和對肥胖相關疾病的檢查。通過皮質醇節律結合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可以除外庫欣綜合征,而甲狀腺功能檢查有助于除外甲狀腺功能減退癥。MRI有助于發現由于下丘腦攝食中樞病變導致的肥胖癥。3小時葡萄糖耐量試驗有助于判斷肥胖患者糖耐量狀態,血脂、
關于急性動脈栓塞的檢查方式介紹
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了解栓塞部位,下游動脈通暢情況。 2.節段性測壓 對肢體動脈進行多普勒測壓,客觀了解肢體血供情況。 3.CTA、MRA 了解栓塞部位、栓子形態,下游遠側動脈是否通暢、側支循環情況。 4.動脈造影 診斷的金標準,但屬于有創檢查。一般不作為首選。
關于急性肺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胸片及胸部CT片 吸入性者多發于上葉后段或尖后段、下葉背段和基底段,右側多于左側。早期呈大片濃密陰影,邊緣不清,多有含液平面的空洞,內壁光整,周圍有炎性浸潤。血源性者早期見一側或兩側肺周邊部有多發性密度增高陰影,或圓形、橢圓形致密陰影,可形成空洞。有時并發膿胸或膿氣胸。 2.實驗室檢驗
關于急性腦梗死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顱CT CT掃描是診斷腦梗死較方便、價廉的檢查。它可明確腦組織壞死(即腦梗死)的部位、大小、腦水腫的程度等,對治療有指導意義,但在發病24小時以內常不能發現病灶。此外,CT的不足在于對腦干、小腦的病灶顯示不良。 2.頭顱磁共振掃描 該檢查可彌補頭顱CT在24小時內不能發現病灶及對某些
關于急性會厭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間接喉鏡檢查 病程早期會厭腫脹增厚,呈蒼白色或櫻桃紅色,尤以舌面為甚,嚴重時會厭可以腫大呈球形。后期會厭舌面可以有局限性膿腫形成,可見局部隆起,其上有黃色膿點、膿頭、或溢膿小瘺。偶見伴有潰瘍。炎癥累及杓會厭襞和杓狀黏膜時,可見該處黏膜腫脹充血,因會厭不能上舉,聲門和聲門下區難以窺見。炎癥累
關于急性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血常規檢查 包括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如果白細胞總數超過10×109個/L,中性白細胞百分比超過70%,則提示為細菌引起的肺炎。老年或幼兒可能增高不明顯。 二、痰培養 用低壓吸引器接一次性吸痰管,經鼻深插氣管負壓吸取痰標本,置消毒試管內。 1.細菌培養: 將標本及時接種于巧克力平板和
關于小兒急性胃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患急性胃炎的患兒幾乎均述上腹部疼痛,以上腹痛為主要癥狀者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急性胰腺炎 有突然發作的上腹部劇烈疼痛,放射至背部及腰部,常伴惡心、嘔吐和發熱。血清淀粉酶升高。B超或CT顯示胰腺腫大,嚴重患者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體且淀粉酶增高。 2.腸蛔蟲癥及膽道蛔蟲癥 (1)腸蛔蟲癥常
關于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的檢查方式介紹
1.大隱靜脈瓣膜功能試驗 患者平臥位,下肢抬高,使靜脈空虛。檢查者在大腿根部以手指壓住卵圓窩或用止血帶壓迫大隱靜脈,患者站立,釋放止血帶后10秒內如出現自上而下的靜脈曲張,則提示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同理,在腘窩處縛止血帶,可檢測小隱靜脈瓣膜功能。 2.深靜脈通暢試驗 在大腿中段用一止血帶
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性胃炎的檢查方式
一、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數升高,多在1×1010/L以上 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并出現核左移現象。胃液、腹水、血液細菌培養可發現致病菌。 二、其它輔助檢查: 1、X線腹部平片:顯示胃擴張,胃壁內有氣泡存在。 2、X線鋇餐和胃鏡檢查:一般應列為禁忌,以免引起胃穿孔。回顧性胃鏡檢查資料顯示
關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氣分析 靜息狀態吸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6.7Kpa(50mmHg)為Ⅱ型呼吸衰竭,單純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則為1型呼吸衰竭 2.電解質檢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常伴有高鉀血癥;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時,常有低鉀和低氯血癥。 3.痰液檢查 痰涂片與細菌培養的
關于急性風濕熱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抗鏈球菌溶血素“O”檢查,鏈球菌感染1周后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開始上升。2個月后逐漸下降。滴度逐漸增高,則對風濕熱和風濕活動診斷價值較大。 (2)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增高等。心電圖檢查 2、心電圖 心電圖提示有各種心律失常
關于急性心包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心電圖 急性心包炎的心電圖演變典型演變可分四期:①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一般急性心包炎為彌漫性病變,故出現于除aVR和V1外所有導聯,持續2天至2周左右。V6的ST/T比值≥0.25。②幾天后ST段回復到基線,T波減低、變平。③T波呈對稱型倒置并達最大深度,無對應導聯相反的改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