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和結構特點
免疫球蛋白M(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漿細胞分泌合成,分為IgMl和IgM2兩個亞型。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以五聚體的形式存在,占血清總Ig的 5%~10%。IgM具有強大的殺菌、激活補體、免疫調理和凝集作用,也參與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應的病理過程。檢測血清中的IgM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單向免疫擴散法和免疫比濁法,但后者已逐漸代替前者。......閱讀全文
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和結構特點
免疫球蛋白M(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漿細胞分泌合成,分為IgMl和IgM2兩個亞型。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以五聚體的形式存在,占血清總Ig的 5%~10%。IgM具有強大的殺菌、激活補體、免疫調理和凝集作用,也參與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應的病理過程。檢測血清中的IgM含量
免疫球蛋白E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產生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稱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E(IgE)對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具有高度親和性,故又稱為反應素或親細胞抗體。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層的漿細胞產生,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極低,約占血清總Ig的0.002%。IgE與I型變
免疫球蛋白G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產生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稱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成分,約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總含量的75%。IgG有4個亞型,即IgG1、IgG2、IgG3、IgG4。IgG是體內最主要的抗體,具有抗病毒、中和病毒、抗菌及免疫調節的
免疫球蛋白M的結構和分布情況
免疫球蛋白M(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漿細胞分泌合成,分為IgMl和IgM2兩個亞型。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以五聚體的形式存在,占血清總Ig的 5%~10%。IgM具有強大的殺菌、激活補體、免疫調理和凝集作用,也參與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應的病理過程。檢測血清中的IgM含量
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和存在形式
免疫球蛋白M(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漿細胞分泌合成,分為IgMl和IgM2兩個亞型。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以五聚體的形式存在,占血清總Ig的 5%~10%。IgM具有強大的殺菌、激活補體、免疫調理和凝集作用,也參與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應的病理過程。檢測血清中的IgM含量
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作用
抗傳染免疫作用IgM是血管內主要的抗傳染性免疫物質。可通過激活補體系統發揮溶菌、溶細胞及中和病毒等免疫作用。由于IgM為五聚體結構,從理論上講,它和相應抗原的結合價應為10價,但往往可能由于空間位置的影響,只表現為5價。盡管如此,IgM還是有較多的結合價能與相應抗原多點結合,故其凝集作用及在補體參與
免疫球蛋白M的免疫功能
IgM的免疫活性也是多方面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抗傳染免疫作用 IgM是血管內主要的抗傳染性免疫物質。可通過激活補體系統發揮溶菌、溶細胞及中和病毒等免疫作用。由于IgM為五聚體結構,從理論上講,它和相應抗原的結合價應為10價,但往往可能由于空間位置的影響,只表現為5價。盡管如此,IgM
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特性
IgM在Ig中分子量最大,通常稱為巨球蛋白,占血清Ig總量的10%。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IgM由五個基本結構相同的單體組成。各單位間由一條連結鏈(J鏈)連結成“星狀”的五聚體。IgM是在個體發育過程中最早產生的抗體,也是經抗原刺激的動物體內最先出現的抗體,因此檢查IgM的含量,有助于傳染病的早期
?免疫球蛋白D的結構和功能
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產生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稱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D(IgD)在血清中含量很低,約占總Ig的1%,且含量個體差異較大,可作為膜受體存在于B細胞表面。IgD的功能尚不是很清楚,有研究提出,IgD可能參與啟動B細胞產生抗體,還可能與某些超敏反應有關,如抗
A2M基因的結構特點和作用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蛋白酶抑制劑和細胞因子轉運體它使用誘餌和誘捕機制來抑制廣泛的蛋白酶,包括胰蛋白酶、凝血酶和膠原酶它還可以抑制炎癥細胞因子,從而破壞炎癥級聯。該基因突變是α-2-巨球蛋白缺乏癥的一個原因該基因與阿爾茨海默病(ad)有關,因為它能夠介導a-β的清除和降解,a-β是β淀粉樣沉積的主要成
免疫球蛋白M的特性及功能
1.IgM主要由脾臟中漿細胞合成,為五聚體,有較高抗原結合價,也是分子量最大的Ig. 2.IgM不能通過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在補體和吞噬細胞參與下,其殺菌、溶菌、激活補體促進吞噬等作用均顯著高于IgG,對防止菌血癥發生具有重要作用。 3.IgM是種屬進化過程中最早出現的Ig,也是個體發
免疫球蛋白M的免疫功能介紹
抗傳染免疫作用IgM是血管內主要的抗傳染性免疫物質。可通過激活補體系統發揮溶菌、溶細胞及中和病毒等免疫作用。由于IgM為五聚體結構,從理論上講,它和相應抗原的結合價應為10價,但往往可能由于空間位置的影響,只表現為5價。盡管如此,IgM還是有較多的結合價能與相應抗原多點結合,故其凝集作用及在補體參與
免疫球蛋白M的特性及功能
1.IgM主要由脾臟中漿細胞合成,為五聚體,有較高抗原結合價,也是分子量最大的Ig.2.IgM不能通過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在補體和吞噬細胞參與下,其殺菌、溶菌、激活補體促進吞噬等作用均顯著高于IgG,對防止菌血癥發生具有重要作用。3.IgM是種屬進化過程中最早出現的Ig,也是個體發育過程中最早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結構和功能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指分子結構中有與免疫球蛋白類似的結構域的分子超家族,在細胞黏著中發揮作用。
關于免疫球蛋白M的免疫功能介紹
免疫球蛋白M的免疫活性也是多方面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免疫球蛋白M的抗傳染免疫作用 免疫球蛋白M是血管內主要的抗傳染性免疫物質。可通過激活補體系統發揮溶菌、溶細胞及中和病毒等免疫作用。由于IgM為五聚體結構,從理論上講,它和相應抗原的結合價應為10價,但往往可能由于空間位置的影響,
葉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分子式是C19H19N7O6。因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而得名,又名蝶酰谷氨酸。在自然界中有幾種存在形式,其母體化合物是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3種成分結合而成。
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葉綠體?——也是雙層膜狀的細胞器,與線粒體類似,有自己的遺傳物質,能夠自己分裂增殖,自制本身所需的一些蛋白質。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借由光能產生營養物質,也就是吸收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借此將無機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糖類)。光表示光能,合表示合成。
乙烯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乙烯(Ethylene),化學式為C2H4,分子量為28.054,是由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兩個碳原子之間以碳碳雙鍵連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組織、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而成的。
泛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維生素B5又叫泛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化學式為C9H17NO5,因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而得“泛酸”之名。由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維生素B5,所以幾乎不存在缺乏問題。
cccDNA的功能和結構特點
在乙肝病毒的復制過程中,病毒DNA進入宿主細胞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兩條鏈的缺口均被補齊,形成超螺旋的共價、閉合、環狀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DNA,cccDNA)。細胞外乙型肝炎病毒DNA是一種松弛環狀的雙鏈DNA(relaxed circularDN
溶酶體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溶酶體是分解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細胞器。溶酶體具單層膜,形狀多種多樣,是0.025~0.8微米的泡狀結構,內含許多水解酶,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是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當細胞衰老時,其溶酶體破裂,釋放出水解酶,消化整個細胞而使其死亡。溶酶體(
亞基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亞基(subunit)是生物學術語,指有些蛋白質分子含有兩條或多條多肽鏈,每一條多肽鏈都有完整的三級結構。亞基與亞基之間呈特定的三維空間排布,并以非共價鍵連接,它是具有四級結構的蛋白質中最小的共價單位。亞基之間的結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離子鍵、氫鍵和范德華力。
氫鍵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氫原子與電負性大的原子X以共價鍵結合,若與電負性大、半徑小的原子Y(O F N等)接近,在X與Y之間以氫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種特殊的分子間或分子內相互作用,稱為氫鍵。[X與Y可以是同一種類分子,如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也可以是不同種類分子,如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之間的氫鍵]。
腺苷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腺苷,是指由腺嘌呤的N-9與D-核糖的C-1通過β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C10H13N5O4,其磷酸酯為腺苷酸。腺苷是一種遍布人體細胞的內源性核苷,可直接進入心肌經磷酸化生成腺苷酸,參與心肌能量代謝,同時還參與擴張冠脈血管,增加血流量。
P1M1基因的結構特點和作用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屬于SER/THR蛋白激酶家族和PIM亞家族。該基因主要在B淋巴細胞和骨髓細胞系中表達,在造血惡性腫瘤和前列腺癌中過表達。在血細胞信號轉導中起作用,有助于細胞增殖和存活,從而在腫瘤發生中提供選擇性優勢。據報道,人類和正常小鼠的基因都編碼兩種亞型(具有優先的細胞定位),這兩種亞型是由于
免疫球蛋白M的特性及功能說明
1.IgM主要由脾臟中漿細胞合成,為五聚體,有較高抗原結合價,也是分子量最大的Ig.2.IgM不能通過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在補體和吞噬細胞參與下,其殺菌、溶菌、激活補體促進吞噬等作用均顯著高于IgG,對防止菌血癥發生具有重要作用。3.IgM是種屬進化過程中最早出現的Ig,也是個體發育過程中最早
生殖質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在卵子發生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細胞質成分;這種成分分布在卵或胚胎的一定部位,含有這種成分的細胞將發育為原始生殖細胞,再由它產生出生殖母細胞。
起始tRNA-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起始tRNA initiation tRNA是指能特異性地認別mRNA上的起始密碼子,是使蛋白質合成開始的tRNA。在細胞中有兩種甲硫氨酸tRNA分子,其中的一種就起這種作用。在大腸桿菌中,已接受甲硫氨酸的tRNAfMet在被甲酰化之后,以其30S核糖體亞基與mRNA共同結合,使蛋白質合成開始。即使
動物極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動物卵細胞富含原生質的一端稱為動物極。由于卵內所含細胞質、細胞器、核糖體、卵黃、色素粒及糖原顆粒等物質的不均勻分布而表現出極性,分為動物極和植物極;營養物質(卵黃)較少、卵裂速度較快的一極稱為動物極;細胞核偏位于動物極。與動物極相對的一端含較多的卵黃顆粒或卵黃小板、卵裂速度較慢的一極稱植物極。由于卵
玉米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玉米素(Zeatin)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10H13N5O。外觀為白色結晶或粉末,難溶于水,溶于醇和DMF。無毒,小鼠急性口服LD50>1000毫克/千克。是植物體內天然存在的一種天然細胞分裂素。它是從甜玉米灌漿期的籽粒中提取并結晶出的第1個天然細胞分裂素。已能人工合成。生產中使用的外源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