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月球探測任務的優選區域獲揭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團隊基于嫦娥三號和嫦娥五號任務提供的地面真值,對全月年輕火山活動進行了研究,重新解譯了它們的物質組成并校正了各火山單元的年齡。近日,相關成果在《自然·天文學》上發表。 研究團隊提出,年輕月海玄武巖對揭示月球晚期熱歷史及月幔結構具有重要指示意義,研究團隊提出的U3(最高橄欖石含量)和U17(最年輕的年齡)玄武巖單元具有極高的采樣返回價值,應作為未來月球探測任務的優選區域。 年輕月海玄武巖是月球近期(30億年以來)火山活動的產物,蘊含月球晚期熱演化及月球如何逐步走向死寂的奧秘。我國嫦娥三號對雨海北部的年輕玄武巖單元進行了探測,而嫦娥五號更是直接從風暴洋北部地區采集到了距今20億年左右形成的玄武巖樣品,為認識月球晚期火山活動提供了可能。 月球火山活動在雨海紀較為活躍,隨著月球冷卻,火山活動慢慢減弱并集中到風暴洋克里普地體范圍內,這可能與該地體富集放射性生熱元素有關。前人認為,這些年輕月海玄武巖具有中鈦......閱讀全文
美新型月球探測器擬年底發射 攜帶六種儀器
??? 將幫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月球表面的幾臺儀器已安裝到該局新的月球探測器“月球偵察軌道器”(LRO)上。這些功能強大的設備將更細致地對月球進行觀測,使人類更深入地洞察這個地球的近鄰。探測器總裝測試團隊的工程技術人員正幾乎夜以繼日地工作在NASA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一間潔凈室內,為探測
印度將發射首顆月球探測器 2020年前登月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10月7日宣布,將在10月22日至26日間發射首顆無人月球探測器。?一旦發射成功,這顆“Chandrayaan—1”號探測器將在今后兩年環繞月球,勘察月球表面,繪制三維地理圖,為印度登月計劃做準備。 在發射架上的印度大推力運載火箭預定本月發射的“Chandrayaa
以色列月球探測器升空 深空探索迎來公私合營新時代
月球北半球是“創世紀”號探測器的預計著陸點。圖片來源:NASA 2月22日,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將一款名為Beresheet(創世紀)的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如果一切順利,探測器將于4月踏足月球表面并開展月球磁場實驗。 值得一提的是,“創世紀”號探測器是首
兩顆美探測器09年攜炸藥撞擊月球找水
北京時間2月28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美國科學家準備給兩個探測器裝滿炸藥,令它們撞擊月球南極,探究月球在遭受雙重打擊之后,是否能使隱藏其深處的冰凍水露出廬山真面目。 撞向月球 撞向月球 可能引發公眾疑慮 對月球施以暴力可能會引發公眾的疑慮,但美宇航局的歷史表明,這種撞擊任務將為科學家帶
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來西安光機所作報告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來西安光機所作報告 11月6日晚,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祖同樓報告廳座無虛席,熱列的掌聲經久不息。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專程來到西安光機所,為所內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月球探測形勢與中國的嫦娥工程”的
200人被授予“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突出貢獻者”稱號
五部委表彰探月工程突出貢獻者 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已取得圓滿成功,為表彰先進、激勵斗志,動員、團結和凝聚各方面力量,進一步組織實施好月球探測工程,為航天事業和國防科技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人事部、國防科工委、國資委、總裝備部和中國科學院今天聯合對在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研制、建設、發射、測控和科學應
我國將于今年10月發射“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
中國將于10月發射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向月球表面發射物體激起揚塵,以分析月球表面的土壤結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袁家軍5月6日在中國航天基金頒獎大會暨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高峰論壇上說,這將是中國探月“三步走”計劃的重要一步。 根據中國已確定的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的計劃
基于嫦娥四號探測數據發現月球背面幔源物質的初步證據
5月16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布我國月球探測領域的一項重大發現。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春來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數據,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SPA)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為解答長期困擾國內外學者的有關月幔物質組成的問題提供了
沈陽自動化所等在載人月球探測預先研究方面獲進展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以封面論文的形式,邀請刊載了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空間自動化技術研究室研究員劉金國團隊在載人月球探測預先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 載人月球探測是目前各個航天大國關注的焦點,在未來的載人月球探測任務中,航天員可能要長期暴露在月塵
嫦娥四號月球車全球征名 探測器公布外觀設計
? 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1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儀式,正式啟動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并對外公布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 按照計劃,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將于2018年12月實施,將首次實現人類探
中國科學院院士:月球上能源豐富吸引人類探測
月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人類為什么要登陸月球?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即將發射之際,新華網邀請到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做客新華訪談,解答廣大網友和青少年朋友關心、關注的問題。在談到為什么人類熱衷于探測月球時,歐陽自遠院士回
人類不是重返月球,而是向月球前進
各國航天機構和企業在展示各型月球車,科研人員在暢談最新的探月科技,公眾參與熱情越發高漲……在德國不來梅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月球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阿波羅”首次登月已過去近半個世紀,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探月參與者的增加,人類正在加速推進重返月球的計劃,而且這樣的“重返”有更深遠的意義。
孫家棟:嫦娥二號衛星將探測月球車著陸點
中國“兩彈一星”功勛、2009年度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孫家棟院士,8月31日在上海表示,中國“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將于今年下半年發射,其將為中國下一步探月計劃中月球車的著陸點情況進行探測。 同時,孫家棟指出,中國有關團隊正在研究載人登月工程,因為載人登月既有簡單的方式,也有復雜
第十一屆“月球·行星·科學與探測”學術研討會召開
第十一屆“月球·行星·科學與探測”學術研討會,于11月3日至4日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召開,會議由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隕石學與天體化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月球科學與比較行星學專業委員會、中科院地球化學所聯合主辦。 本次會議設有月球與深空探測、隕石學、行星地球三個專題,交流近幾年
美國計劃2023年重返月球!探測車NASA毒蛇號任務是什么?
北京時間6月12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太空機器人公司Astrobotic將于2023年年底攜帶一輛漫游者前往月球搜尋水源。NASA的毒蛇號極地水資源探測車等待近半個世紀的月球車任務 NASA已經將12名宇航員送上過月球,已經擁有成熟的技術。但近48年來,政治和預算方面成了美國人重返月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發現月球“水庫”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地球科學》發表的研究論文介紹,中英科研人員從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中發現,撞擊玻璃珠是月表水的重要儲存庫。這些玻璃珠具備維持月表水循環的能力和潛質。 過去20年的月球探索已經發現月球表面存在大量水的證據。在最新研究中,中英科研人員發現了月表水的天然存儲庫——撞擊玻璃珠。
月球巖石樣品顯示月球水分或來自地球
據美國布朗大學網站報道,借助多接收離子探針,研究人員近期對月球巖石樣品和地球巖石樣品中的氫/氘比進行了比對。他們得到的結論是:月球上的水并非來自彗星撞擊,而是來自45億年前地球,當時地球與另一個大型天體撞擊,產生的大量濺射物逐漸冷凝形成了月球。 這項最新研究顯示月幔中的水來自原始
歐陽自遠:月球車將“窺探”月球內部
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日前透露,即將發射的“嫦娥二號”,將作為“嫦娥三號”的先導星,對“嫦娥三號”的探月“旅程”進行偵察準備。 “嫦娥三號”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窺探”月球內部的工作。歐陽自遠介紹,“嫦娥三號”上攜帶的月球車,底部還被安裝了雷達裝置
“嫦娥”的眼睛:紫外月球敏感器拍攝月球影像
繞月探測工程是我國繼載人航天工程之后又一重大項目,嫦娥一號衛星是這項大工程的第一步。與以往我國發射衛星不同的是,嫦娥一號衛星繞月飛行使得該衛星具有某些不同與以往衛星的新功能。要實現這些新功能,保證飛行任務順利完成,就要對一些關鍵技術進行重點攻關。紫外月球敏感器以其"新、難"的技術特點成為嫦娥一號衛星
月球之水“天上來”?月球再成航天探索“熱目標”
黑暗、寒冷,月球兩極地區讓人類難以踏足,但近日美國科研團隊在月球極地地區發現其表面存在水冰的確切證據,這一消息讓人振奮。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月球是一個干燥無水的星球。直到2009年10月,美國航天局的兩個航天器相繼撞擊月球南極附近的凱布斯坑后,才得出月球表面存在水的結論。 那次發現只是間接的
重返月球:美國宇航局公布月球基地新計劃
正如科幻作家的夢想一樣,月球前哨曾被視為20世紀60年代阿波羅匆忙登月時想要達到的目標。只是這一目標在匆忙中成為一種幻滅。?而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向月球吹起了進軍的號角。日本的“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H2A-13火箭升騰而起,中國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也即將發射。而在這一切的探月計劃中,月球基地、
月球的化學特征
月球的化學特征是研究月球物質組成的基礎,對探索月球的形成與演化過程等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阿波羅和月球探測器帶回的月巖和月壤樣品進行的分析,了解到月球的巖石類型和成分特征,如月海玄武巖富含鐵、鎂和鈦等元素,高地斜長巖則富含鋁元素。人們由此推論整個月海和高地的成分可以用月球樣品來代表,但通過取樣
月球能否種菜?不排除未來在月球科研站人工培植
? 3月11日“月球是否能種菜”這一問題日前多次登上社交平臺熱搜。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對此回應稱,在月球現有自然環境下種菜、種糧食并不現實,但不排除未來在月球科研站進行人工培植。 吳偉仁解釋道:“據科學家推算,月球南極有可能有水冰存在。月球產
人類將重返月球 這次載人登月選址為何在月球南極?
阿爾忒彌斯計劃在月球南極著陸的原因有三:首先月球南極存在一些常年無法被陽光照到的、永久黑暗的隕石坑,這些隕石坑底部有可能存在水冰;其次,月球南極能夠被陽光照射到的高地可以連續獲得太陽光的照射,不會被長時間的月夜困擾;最后,由于連續光照,該地區的溫度變化不大,這可以大大地降低研發載人登月技術設施的難度
印度首顆探月衛星發射升空 攜帶11種探測儀器
新華網快訊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22日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新華網簡訊 新華網孟買10月22日電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22日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據印度電視臺的直播畫面,當地時間6時22分(北京時間8時5
美私企宣布三年內到月球采礦
據《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私人公司“月球快車”(Moon Express)日前宣布了其月球探測計劃:2020年前把三臺月球探測器分別送往月球表面或月球南極,并采集月球礦石——月巖石送回地球進行商業買賣。繼美國、前蘇聯和中國分別將月球車送往月球表面后,該公司將成為首家執行月球車登月計
嫦娥五號將于今年年底發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就嫦娥四號任務情況及我國后續深空探測計劃進行了介紹。他表示,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突破探測器地外天體自動采樣返回技術,2019年年底前后將發射嫦娥五號,實現區域軟著陸及采樣返回,探月工程將實現“繞、落、
地球向月球輸送氧氣
1969年至1972年,12位宇航員將足跡印在了月球上。但一項新研究顯示,億萬年以來,地球還在源源不斷地將另一種生命的痕跡——氧氣送到月球表面。 日本大阪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天文學》上報告說,太陽風把地球氧氣“吹到”了距離地球約38萬公里的月球。研究人員表示,在過去24億年里,約
月球磁場古已有之
現有月球磁場存在時間可能比人們預想的要長至少10億年。 科學家分析了1971年阿波羅15號宇航員帶回地球的一塊月球巖石,結果顯示,在十多億年前,月球就被磁場包圍。當時,炙熱的磁石位于一個磁場地表,它們的電子與這片區域相結合。隨著巖石冷卻,磁場就被保留在這里的石頭中。 美國羅格斯大學的Soni
地球將氧氣“送到”月球
宇航員Alan Bean踏上月球1969年至1972年,12位宇航員將足跡印在了月球上,但一項新研究顯示,億萬年以來,地球還在源源不斷地將另一種生命的痕跡送到月球表面:氧氣。日本大阪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上報告說,太陽風把地球氧氣吹到了距離地球約38萬公里的月球。研究人員表示,在過去24億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