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反流性哮喘的特點介紹
患者往往同時具各反酸、燒心、腹脹、暖氣等胃食管反 流方面的臨床表現,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 只有很輕的反酸或燒心,甚至毫無消化道癥狀,稱為“沉默型” 胃食管反流病,這給胃食 管反流源性哮喘診斷帶來很大的困難。一般來說,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大多具備以下一些特點,如: ①喘憋主要為吸氣困難; ②咳嗽、喘憋無明顯季節性; ③咳嗽、喘憋夜間發作為主; ④咳嗽、喘憋在平臥位易發,坐起后可減輕’ ⑤咳嗽、喘憋在飽食或進食辛辣食物后易發; ⑥憋氣在暖氣后可減輕或緩解; ⑦同時存在不明原因的咽喉炎,高度懷疑胃食管反流所致,表現為咽干、咽癢、咽異物感、聲嘶、反復喉痙攣發作等; ⑧經證實確實存在 胃食管反流的其他食管外表現,如反流性鼻炎、鼻竇炎、中耳炎、牙侵蝕癥等; ⑨過敏原檢查陰性或與過敏原接觸后并無咳喘發作; ⑩胸片、胸部C T等未發現肺部病變。......閱讀全文
關于反流性哮喘的特點介紹
患者往往同時具各反酸、燒心、腹脹、暖氣等胃食管反 流方面的臨床表現,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 只有很輕的反酸或燒心,甚至毫無消化道癥狀,稱為“沉默型” 胃食管反流病,這給胃食 管反流源性哮喘診斷帶來很大的困難。一般來說,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大多具備以下一些特點,如: ①喘憋主要為吸氣困難; ②咳
關于反流性哮喘的基本介紹
反流性哮喘(reflux asthma )屬于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現之一。當時達成的共識包括: (1)哮喘與GERD相互影響; (2)哮喘常為多因素的疾病過程,GERD可為其加重因素; (3)GERD較少成為哮喘的單一發病因素; (4)哮喘可能對GERD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 (5)若
關于反流性哮喘的診斷檢查介紹
輔助檢查:胃鏡: 可了解有無食管糜爛及糜爛程度, 以及賁門口是否松弛; 食管24小時pH監測:對于無黏膜破損的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 該檢查是“ 金標準”,并可明確“ 哮喘”癥狀是否與反流相關; 食管壓力測定:對食管運動障礙性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食管腔內阻抗監測 : 可以監測到p H
反流性哮喘的概述
反流性哮喘(reflux asthma )屬于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現之一。當時達成的共識包括:(1)哮喘與GERD相互影響;(2)哮喘常為多因素的疾病過程,GERD可為其加重因素;(3)GERD較少成為哮喘的單一發病因素;(4)哮喘可能對GERD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5)若無燒心或反流癥狀,
反流性哮喘的診斷
輔助檢查:胃鏡: 可了解有無食管糜爛及糜爛程度, 以及賁門口是否松弛;食管24小時pH監測:對于無黏膜破損的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 該檢查是“ 金標準”,并可明確“ 哮喘”癥狀是否與反流相關; 食管壓力測定:對食管運動障礙性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食管腔內阻抗監測 : 可以監測到p H >
藥物治療反流性哮喘的相關介紹
1.消化道藥物: 1.1 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800~1000mg/d,分4次服;雷尼替丁300mg/d,分2次服;法莫替丁40mg/d,分2次服;療程6~8w,癥狀緩解不理想者應全劑量持續12w。治療效果不佳,目前逐步被質子泵抑制劑取代。 1.2 質子泵抑制劑 如奧美拉唑20mg每日
反流性哮喘的發病機制
1. 迷走神經調節的食管-支氣管反射 食管和支氣管樹有共同胚胎起源和自主神經支配 。其建立在胃腸道(包括胃和食管) 和支氣管發育共同起源胚胎前腸基礎上。食管和肺的傳入神經通路由起源于中腦孤束核的迷走神經支配, 而其中間神經元在延髓腹外側疑核區和運動神經元相聯系,反流物及酸刺激食管內各種機械感受
概述反流性哮喘的發病機制
1. 迷走神經調節的食管-支氣管反射 食管和支氣管樹有共同胚胎起源和自主神經支配 。其建立在胃腸道(包括胃和食管) 和支氣管發育共同起源胚胎前腸基礎上。食管和肺的傳入神經通路由起源于中腦孤束核的迷走神經支配, 而其中間神經元在延髓腹外側疑核區和運動神經元相聯系,反流物及酸刺激食管內各種機械感受
關于反流性腎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反流性腎病是間質性腎病的一種,以腎表面的不規則粗大瘢痕、受累腎盞杵狀肥大和擴張變形、受累皮質萎陷退縮、膀胱輸尿管反流(VUR)為特征,以往稱為“慢性萎縮性腎盂腎炎”。在探測到瘢痕時膀胱輸尿管反流可能不明確或已經消失,部分病例的特征是反復尿路感染(UTI)。由于瘢痕形成的程度不同,腎損害可為局限性
關于反流性腎病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1)腎活檢 本病典型病例的病理改變主要是皮質乳頭瘢痕形成、腎盞擴張、扭轉,病變以腎下極和上極最顯著,病變可為單側或雙側,腎臟有不同程度的縮小,也可極度萎縮。如大量反流繼續存在可見輸尿管擴張、彎曲。 (2)組織學檢查 反流性腎病腎組織學損害實際上與慢性腎盂腎炎無明顯區別,可見淋巴細胞浸潤、間質
關于反流性腎病的預防和預后介紹
1、預后 研究表明反流性腎病的預后與蛋白尿、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和進行性腎功能減退有重要關系。蛋白尿的程度與有無腎小球損傷及腎小球損傷的程度有很明顯相關性。進行性腎小球硬化是反流性腎病慢性腎衰發生的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2、預防 反流性腎病為多種病因引起的疾病,預防應從防治原發疾病入手,對
關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介紹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癥性病變,內鏡下表現為食管黏膜的破損,即食管糜爛和(或)食管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人群,成人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西方國家的發病率高,而亞洲地區發病率低。這種地域性差異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但近二十年全球的發病率
關于慢性反流性腎病的簡介
慢性反流性腎病(chronicrefluxnephropathy),以往稱為“慢性萎縮性腎盂腎炎”,是間質性腎病的一種以腎表面的不規則粗大瘢痕、受累腎盞杵狀肥大和擴張變形、受累皮質萎陷退縮、膀胱輸尿管反流(VUR)為特征在探測到瘢痕時VUR可能不明確或VUR已經消失部分病例的特征是反復尿路感染(
關于十二指腸胃反流及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內pH值監測 24h胃內pH值連續監測可作為檢測DGR的一種有效方法,試驗在近似生理條件下進行,可獲得白晝(包括進餐、餐后)、夜間24小時立、臥位的全部資料。正常人空腹時胃內pH值很少>2,進食及餐后pH升高進餐可使胃內pH值升至4.0以上,30~40分鐘左右回到基線。在后半夜或清晨可見
慢性反流性腎病反流的診斷方法
到目前為止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MCU)仍為VUR檢測及分級的金標準即通過導尿管注入76%泛影葡胺100ml加生理鹽水500ml,在X線透視監測下,令病人排尿,觀察膀胱尿液有否向上反流。反流分為5級。1級:尿液反流只達到輸尿管下1/3段;2級:尿液反流達到輸尿管、腎盂及腎盞但無擴張,腎盂穹窿正常;
關于反流性食管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反流性食管炎常與下述疾病相混淆: 1.食管癌 食管鏡檢及X線吞鋇檢查可作鑒別。 2.消化性潰瘍 常呈慢性、節律性、季節性與周期性發作,X線鋇餐及胃鏡檢查在胃或十二指腸球部可見潰瘍病變 3.心絞痛 食管炎的胸骨后疼痛與心絞痛可單獨存在,有時同時存在,均可用硝酸甘油等緩解,鑒別很困難。
關于慢性反流性腎病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腎活檢本病典型病例的病理改變主要是皮質乳頭瘢痕形成腎盞擴張、扭轉病變以腎下極和上極最顯著,病變可為單側或雙側,腎臟直徑有不同程度的縮小,也可到極度萎縮。如大量反流繼續存在可見輸尿管擴張、彎曲。 兒童時期因VUR而發生的腎臟萎縮類似于梗阻性病變腎縮小兩個標準差的患兒82%有中度(Ⅳ級)至重度(Ⅴ
關于慢性反流性腎病的影像學檢查介紹
(1)尿路造影:本病最典型的改變是與扭曲的腎盞對應的皮質局灶性瘢痕。殘余小葉可代償性肥大,呈現假性腫瘤影像,一般而言,患者尿路造影表現典型,呈現為“標準”影像。腎臟瘢痕對應扭曲且杵狀膨大的腎盞正常皮質與之交替,在假性輸尿管腎盂連接部梗阻時腎臟輪廓可能無特殊。當病變部位嚴重萎縮覆蓋杵狀腎盞的皮質變
關于慢性反流性腎病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1、預后 晚近研究表明RN的預后與蛋白尿、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和進行性腎功能減退有重要關系。蛋白尿的程度與有無腎小球損傷及腎小球損傷的程度有很明顯相關性。進行性腎小球硬化是RN慢性腎衰發生的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2、預防 慢性反流性腎病為多種病因引起的疾病,預防應從防治原發疾病入手,對于易
關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上消化道鋇餐X線檢查 注意有無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或食管狹窄,并了解胃和十二指腸情況。 2.內鏡及活組織檢查 內鏡檢查是診斷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標準。內鏡可以確診反流性食管炎,并可評估其嚴重程度并進行分級。同時可排除上消化道器質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等。 3.核素胃食管反流檢查 用同
關于小兒過敏性哮喘的特點介紹
1、咳嗽持續發生或者反復發作一個月以上,常在夜間發生或清晨發作性咳嗽,運動后加重,痰少; 2、化驗或者其他檢查表明沒有明顯的感染征象或者經過長期的抗生素治療無效; 3、用支氣管擴張劑可以使發作減輕; 4、有個人過敏史即伴有濕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病史,也可以查出家族過敏史; 5、運動、
反流性哮喘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心理治療
1.生活方式的改變:在生活方式的改變方面包括為減少夜間和臥位時所發生的反流,可取斜坡位(僅墊高頭部是不夠的)或適當抬高床頭;進食要慢,要少量多餐,餐后切忌立即臥床,至少2小時后才可取臥位;減少導致腹壓增高的因素,如不要緊束腰帶,避免便秘和控制體重等;盡量不食用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濃茶,并戒
關于十二指腸胃反流及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診斷依據介紹
如果有明確的胃手術、膽腸吻合術等病史,有典型的癥狀和胃鏡檢查及病理組織學檢查,診斷DGR和BRG并不困難;如無手術史、DGR和BRG的臨床癥狀并無特異性,診斷較為困難。可借助于超聲檢查、核素技術、胃內24小時pH監測或胃內24小時膽紅素監測手段評估和診斷。
關于慢性反流性腎病RN的診斷標準的介紹
(1)大劑量靜脈腎盂造影加X線斷層照片的改變: ①腎盞杵狀變形及鄰近皮質瘢痕形成。 ②腎皮質變薄常發生于腎兩極單側或雙側腎體積縮小或形態學上不相稱(兩腎長度相差1.5cm)。 ③腎盂、腎盞輸尿管擴張,而無器質性梗阻。 (2)可發現不同程度的VUR但有約半數成人病例可無VUR。 (3)排
反流性食道炎的介紹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癥性病變,內鏡下表現為食管黏膜的破損,即食管糜爛和(或)食管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人群,成人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西方國家的發病率高,而亞洲地區發病率低。這種地域性差異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但近二十年全球的發病率
反流性腎病的病因分析介紹
反流性腎病的病因是膀胱輸尿管反流。膀胱輸尿管反流是尿液通過不健全的膀胱輸尿管連接處的反流。生理情況下,輸尿管最后一段的活瓣機制的解剖功能完整性能防止這種反流。這一活瓣機制包括:輸尿管斜行穿過膀胱壁;輸尿管壁特殊的肌組織;輸尿管口黏膜瓣。前述活瓣機制解剖功能完整性的改變,將導致原發或繼發性膀胱輸尿
治療反流性腎病的相關介紹
1.防治尿路感染 定期排空膀胱,最重要的是2次排尿(5分鐘內第2次排尿);長程低劑量抑菌療法治療最常用,每晚睡前排尿后服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半片連用6個月然后停藥觀察,若尿路感染又復發則重新開始治療,療程1~2年,對磺胺過敏者可單用甲氧芐啶(甲氧芐氨嘧啶)。亦可用喹諾酮類藥物,如
關于胃食道反流的治療介紹
凡診斷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必須及時進行治療。包括體位治療、 飲食治療、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一)體位治療:在清醒狀態下最有效的體位為直立位和坐位,睡眠時保持右側臥位,將床頭抬高20~30cm(可以使用床墊伴侶 mattress genie來輔助),以促進胃排空,減少反流頻率及反流物吸
關于胃食道反流的定義介紹
胃食道反流癥狀包括有有胸口灼熱感、打嗝、惡心、嘔吐、胸口悶痛,以及胃酸逆流。此外,用餐急快或過飽也會造成胃食道反流疾病。典型心灼熱感癥狀通常發生在飯后,尤其是在躺下來或腹部用力時會特別顯得嚴重。
關于反流腎診斷方法的介紹
(1)大劑量靜脈腎盂造影(IVP)并X線斷層照片:為傳統的RN診斷方法可顯示腎輪廓長度皮質厚度、乳頭形態與杵狀腎盞對應的腎表面不規則瘢痕,后者為RN的標志 (2)核素腎掃描:99锝-二巰基丁二酸(99mTc-DMSA)腎掃描技術檢測RN,對腎瘢痕診斷亦有幫助。 (3)超聲波:可發現腎皮質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