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病毒唑的基本信息介紹
利巴韋林(Ribavirin),化學名為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8H12N4O5,主要用作抗病毒藥。 1、基本信息 化學式:C8H12N4O5 分子量:244.205 CAS號:36791-04-5 2、理化性質 密度:2.08g/cm3 熔點:174-176℃ 沸點:639.8℃ 閃點:340.7℃ 折射率:1.823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和醚等......閱讀全文
關于病毒唑的基本信息介紹
利巴韋林(Ribavirin),化學名為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8H12N4O5,主要用作抗病毒藥。 1、基本信息 化學式:C8H12N4O5 分子量:244.205 CAS號:36791-04-5 2、理化性質 密度
關于病毒唑的鑒別測定介紹
1、取本品約0.1g,加水10mL使溶解,加氫氧化鈉試液5mL,加熱至沸,即發生氨臭,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22圖)一致。
關于病毒唑的含量測定介紹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1、供試品溶液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流動相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50μg的溶液。 2、對照品溶液 取利巴韋林對照品,精密稱定,加流動相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50μg的溶液。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要求見有關物質項下。 3、測定
關于病毒唑的用法用量介紹
1、口服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成人。每日600mg。兒童,一日按體重10mg/kg, 分4次口服。療程7~14天。6歲以下兒童口服劑量未定。 2、靜脈滴注: ①成人,一日500~1000mg,療程3~7天。 ②兒童,一日10~15mg/kg,分2次給藥,每次靜脈滴注20分鐘以上。療程3~7天。
關于病毒唑的基本性狀介紹
1、基本信息 本品為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按干燥品計算,含C8H12N4O5應為98.5%~101.5%。 2、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或二氯甲烷中不溶。 3、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
關于病毒唑的物質檢查介紹
1、酸度 取本品1.0g,加水50mL溶解后,加飽和氯化鉀溶液0.2mL,搖勻,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4.0~6.5。 2、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0.5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2號濁度標準液(通則0902第一法)比較,不得更濃,如顯色,與黃色或
關于病毒唑的藥效學介紹
體外具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種病毒生長的作用,其機制不全清楚。本品并不改變病毒吸附、侵入和脫殼,也不誘導干擾素的產生。藥物進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后迅速磷酸化,其產物作為病毒合成酶的競爭性抑制藥,抑制肌苷單磷酸脫氫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鳥苷轉移酶,從而引起細胞
關于病毒唑的藥動學介紹
口服吸收快,tmax為1.5小時。生物利用度為45%~65%,少量可經氣溶吸入。單次口服600mg后cmax為1~2mg/L。兒童每日以面單吸藥2.5小時共3天,cm為0. 2mg/L;每日吸藥20小時共5天,cmax為1. 7mg/L。本品與血漿蛋白幾乎不結合。呼吸道分泌物中藥物濃度大多高于血
病毒唑的介紹
病毒唑又名利巴韋林、三氮唑核苷、尼斯可等,是廣譜強效的抗病毒藥物,屬合成核苷類藥,對許多DNA和RNA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機理尚不清楚。 利巴韋林1970年由ICN制藥公司Joseph T. Witkowski合成;目前廣泛應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常用劑型有注射劑、片劑、口服液、氣霧劑等。 FD
關于病毒唑的計算化學數據介紹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1.8 氫鍵供體數量:4 氫鍵受體數量:7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3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144 重原子數量:17 表面電荷:0 復雜度:304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4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
使用病毒唑的注意事項介紹
1、妊娠試驗陰性者才可開處方用本品。患者在用藥期間及藥物停用后6個月之內必須實施可靠避孕。 2、哺乳期婦女在用藥期間需停止授乳,乳汁也應丟棄。由于哺乳期婦女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具自限性,故本品不用于此種病例。 3、由于藥物可能沉淀在呼吸器上,妨礙安全、有效地通氣,因此施行輔助呼吸的嬰兒不應采用
使用病毒唑的不良反應介紹
本品吸入用藥可導致肺功能退化、細菌性肺炎、氣胸和心血管反應(血壓下降以及心臟停搏)等,罕見貧血和網織紅細胞過多的報道。也有結膜炎、皮疹發生。靜脈或口服給藥后主要的不良反應有溶血性貧血、血紅蛋白減低及貧血、乏力等,停藥后可消失。較少見的不良反應有疲倦、頭痛、失眠等,多見于應用大劑量者,以及食欲減退
簡述病毒唑的適應癥
1、用于治療拉沙熱或流行性出血熱(具腎臟綜合征或肺炎表現者)(靜脈滴注或口服)。 2、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療(與重組干擾素α2b或peg干擾素α合用)。 3、防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滴鼻)。
簡述病毒唑的禁忌癥
1、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2、孕婦及其男性伴侶禁用。 3、血紅蛋白病患者禁用。 4、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禁忌利巴韋林與干擾素α2b合用、。 5、慎用于嬰兒。
簡述病毒唑的給藥說明
1、本品氣霧劑應采用指定的氣霧發生器,顆粒為1.2~1.6μm。嬰兒可通過氧氣罩或氧氣面罩給藥,流量為12.5L/min,給藥濃度為20mg/mL, 12小時內氣霧吸入濃度約190μg/L空氣。目前國內無該種氣霧發生器。 2、盡早用藥。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3天內給藥一般有效。本品不宜用于未
關于胰液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液一般是指人體由胰腺外分泌部分泌的一種無色無臭的堿性溶液。胰液中的無機物主要是水和碳酸氫鹽。胰液中的有機物是多種消化酶,可作用于糖、脂肪和蛋白質三種食物成分,因而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種。胰淀粉酶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胰麥芽糖酶可將麥芽糖分解成葡萄糖。胰脂肪酶能將中性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關于子癇的基本信息介紹
子癇是子癇前期基礎上發生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釋的抽搐。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五種狀況之一,也可以是子癇前期緊急嚴重并發癥。子癇可以發生在產前、產時、產后等不同時間,不典型的子癇還可發生于妊娠20周以前。子癇仍然是世界范圍內的構成孕產婦生命威脅的常見疾病,在發達國家,子癇發病率大約平均1/2000次分娩
關于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等而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關于苯的基本信息介紹
苯(Benzene),是一種有機化合物,是最簡單的芳烴,化學式是C6H6,在常溫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無色透明液體,并帶有強烈的芳香氣味。它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27] ,本身也可作為有機溶劑。苯具有的環系叫苯環,苯環去掉一個氫原子以后的結構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的化學式也可寫作
關于延髓的基本信息介紹
如倒置的圓錐形,其下界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脊髓連接,上界的腹側面以一橫溝與腦橋相隔,背側面構成菱形窩的下半部。延髓的外形與脊髓相類似,其溝裂都為脊髓同各溝裂的延續,在腹側面,前正中裂的兩側各有一縱行隆起,稱錐體,它系由皮質脊髓束的纖維構成。在錐體下方,70~90%的纖維左、右交叉,稱錐體交叉。在錐
關于喉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的病菌感染或用聲不當所引起的慢性炎癥。因病變程度的不同,可分為慢性單純性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和慢性萎縮性喉炎。 1.急性喉炎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的結果。 2.用聲過度,發聲不當。常見于教師、演員、歌唱家等。 3.吸入有害氣體如工業氣體、吸煙、化學粉塵均易引起聲帶增厚。 4.
關于法氏囊的基本信息介紹
法氏囊是鳥類特有的結構,位于泄殖腔后上方,囊壁充滿淋巴組織。人和哺乳動物無法氏囊,其類似的結構可能是骨髓或腸道中的淋巴組織(集合淋巴結,闌尾等),亦有法氏囊作用。其大小隨年齡有顯著變化,性成熟后逐漸消失。
關于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常并發呼吸道疾病
關于FNH的基本信息介紹
FNH(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即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是一種肝臟良性占位性病變,較少見,多好發于年輕女性,但與口服避孕藥無關。FNH是僅次于海綿狀肝血管瘤的第二位肝臟良性腫瘤,表現為肝臟內界限分明的結節,一般小于5cm。在結節切面中有特征性的中央性星型瘢痕,自纖維化軸
關于丹毒的基本信息介紹
丹毒(erysipelas)是一種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為A組β溶血性鏈球菌。誘發因素為手術傷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門、陰莖和趾間的裂隙。皮膚的任何炎癥,尤其是有皸裂或潰瘍的炎癥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徑。輕度擦傷或搔抓、頭部以外損傷、不清潔的臍帶結扎、預防接種和慢性小腿潰瘍
關于腦卒中的基本信息介紹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
關于抗體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體(antibody)是指機體由于抗原的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它(免疫球蛋白不僅僅只是抗體)是一種由漿細胞(效應B細胞)分泌,被免疫系統用來鑒別與中和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質,僅被發現存在于脊椎動物的血液等體液中,及其B細胞的細胞膜表面。抗體能識別特定外來物的一個獨特
關于疫苗的基本信息介紹
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預防接種的生物制品。其中用細菌或螺旋體制作的疫苗亦稱為菌苗。疫苗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兩種。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傷寒菌苗、流腦菌苗、霍亂菌苗等。 不同疫苗的生產時間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個月
關于肝素的基本信息介紹
肝素首先從肝臟發現而得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組成的粘多糖硫酸酯,平均分子量為15KDa,呈強酸性。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腸黏膜等組織中,是動物體內一種天然抗凝血物質。天然存在于肥大細胞,現在主要從牛肺或豬小腸黏膜提取。作為一種抗凝劑,是由二種多糖交替
關于光譜的基本信息介紹
光譜(spectrum) :是復色光經過色散系統(如棱鏡、光柵)分光后,被色散開的單色光按波長(或頻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圖案,全稱為光學頻譜。光譜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見光譜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見的一部分,在這個波長范圍內的電磁輻射被稱作可見光。光譜并沒有包含人類大腦視覺所能區別的所有顏色,譬如褐色和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