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寧藤屬的簡介
富寧藤屬,夾竹桃科,只有富寧藤 P. funingense Tsiang et P. T. Li 1種,產中國云南、貴州。粗壯藤本;葉對生,花排成頂生或腋生的傘房花序式聚傘花序;花萼5深裂,基部有腺體;花冠淺高腳碟狀,冠管內面雄蕊背后的管壁上具倒生剛毛,裂片向左覆蓋;雄蕊著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花藥箭頭狀,基部有距;花盤肉質,5深裂,裂片將子房全部包圍;心皮2,子房半下位,每個心皮具多個胚珠。蓇葖2枚合生,成熟時上部開裂;種子頂端有短而闊的喙,沿喙圍生黃白色種毛。......閱讀全文
富寧藤屬的介紹
富寧藤屬,夾竹桃科,只有富寧藤 P. funingense Tsiang et P. T. Li 1種, 產中國云南、貴州。 葉對生,矩圓狀橢圓形,長8-14cm,全緣。傘房狀聚傘花序;花冠黃色,短高腳碟狀,徑約2cm;花期2-9月。蓇葖果2枚,合生,果期8月至翌年3月。
富寧藤屬的簡介
富寧藤屬,夾竹桃科,只有富寧藤 P. funingense Tsiang et P. T. Li 1種,產中國云南、貴州。粗壯藤本;葉對生,花排成頂生或腋生的傘房花序式聚傘花序;花萼5深裂,基部有腺體;花冠淺高腳碟狀,冠管內面雄蕊背后的管壁上具倒生剛毛,裂片向左覆蓋;雄蕊著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花
富寧藤屬的形態特征
粗壯藤本;葉對生,花排成頂生或腋生的傘房花序式聚傘花序;花萼5深裂,基部有腺體;花冠淺高腳碟狀,冠管內面雄蕊背后的管壁上具倒生剛毛,裂片向左覆蓋;雄蕊著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花藥箭頭狀,基部有距;花盤肉質,5深裂,裂片將子房全部包圍;心皮2,子房半下位,每個心皮具多個胚珠。蓇葖2枚合生,成熟時上部
富寧藤屬的形態特征介紹
粗壯高大熊本,除花序及幼嫩部分外,全株無毛。葉腋間及腋內均有鉆狀腺體,長約1毫米。葉對生,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形,端部短漸尖,基部楔形,長8—14厘米,寬2.5—4.5厘米;葉脈遠距,每邊10—13條。聚傘花序傘房狀,頂生及腋生,著花 6—13朵;花萼5深裂,裂片雙蓋覆瓦狀排列,長圓伏披針形,長7
尖子藤屬的特征介紹
高攀援藤本,長約6米;莖、枝條均無毛,具疏皮孔。葉膜質或紙質,闊卵形或橢圓狀卵圓形,長12—22厘米,寬5—12厘米,頂端急尖至鈍或尾狀漸尖,基部鈍或圓形,葉面無毛,葉背被短柔毛;側脈每邊7—15條;葉柄長1—3厘米。花序腋生或頂生,長7—10厘米,直徑5—11厘米;萼片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為
花皮膠藤屬的介紹
花皮膠藤屬,夾竹桃科,15種,分布于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有E. rosea Hook. et Arn.和E. utilis Hayata et Kawakami 2種,產西南部至臺灣,其乳液內提出的膠可為橡膠的代用品,尤以后者為佳。
花皮膠藤屬的簡介
花皮膠藤屬,夾竹桃科,15種,分布于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有E. rosea Hook. et Arn.和E. utilis Hayata et Kawakami 2種,產西南部至臺灣,其乳液內提出的膠可為橡膠的代用品,尤以后者為佳。
毛藥藤屬的介紹
毛藥藤屬,屬夾竹桃科,有3種,分布于泰國,中國有毛藥藤S.henryiOliv和坭藤S.chinensis(Merr.)Markgr.etTsiang2種,產西南部、中部和南部,生長于海拔600米至1,3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山地疏林中、山腰路旁陽處灌木叢中和山谷密林中水溝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
毛藥藤屬的概述
毛藥藤屬,屬夾竹桃科,有3種,分布于泰國,中國有毛藥藤S.henryiOliv和坭藤S.chinensis(Merr.)Markgr.etTsiang2種,產西南部、中部和南部,生長于海拔600米至1,3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山地疏林中、山腰路旁陽處灌木叢中和山谷密林中水溝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
毛藥藤屬的簡介
毛藥藤屬,屬夾竹桃科,有3種,分布于泰國,中國有毛藥藤S.henryiOliv和坭藤S.chinensis(Merr.)Markgr.etTsiang2種,產西南部、中部和南部,生長于海拔600米至1,3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山地疏林中、山腰路旁陽處灌木叢中和山谷密林中水溝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
花皮膠藤屬的形態特征
藤本,有乳汁;葉對生;花小,多數,排成腋生或頂生的圓錐花序;萼裂片里面有腺體;花冠近壺形;雄蕊著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藥矢形,腹部貼生在柱頭上;基部有距;花盤環狀,全緣或5裂;心皮2,離生,比花盤長;果為2個廣歧的蓇葖,圓筒形;種子有長種毛。
尖子藤屬的形態特征介紹
攀援狀大灌木;葉對生,大,膜質;花為腋生或近頂生、圓錐花序式聚傘花序;萼5裂,里面有腺體;花冠高腳碟狀,喉部收縮,有毛,裂片闊;雄蕊著生于冠管的中部,花藥箭頭形,粘合而圍繞著柱頭,藥室下部有短距;花盤環狀,5裂;心皮2,分離,有胚珠多顆;蓇葖延長,狹,壓扁;種子有纖喙,頂端有脫落的種毛。本屬和T
毛藥藤屬的形態特征
木質藤本;葉對生,側脈多數;花白色,具柄,排成頂生、圓錐花序式聚傘花序;萼小,5裂,里面基部約有鱗片15個,裂片卵形;花冠高腳碟狀,喉部禿裸,裂片向右旋轉排列;雄蕊著生于冠管的中部,花藥內藏,基部有距,藥隔頂部延伸,被毛;心皮2個,分離,頂部有毛,為一環狀、有不規則裂片的花盤所圍繞;胚珠多數;蓇
毛車藤屬的形態特征
描述 Amalocalyx Pierre 藤本;葉對生;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萼鐘狀,裂片5,基部有腺體;花冠近鐘狀,喉部無毛,裂片5,右向旋轉排列,鈍頭,雄蕊5,著生于冠管中部,與柱頭粘貼,花絲短,花藥內藏,基部矢形;花盤環狀;雌蕊由2心皮組成,花柱長,柱頭倒卵狀,有一個膜質、基生的環,頂部圓錐
蘿摩科翅果藤屬翅果藤:新型天然高效甜味分子
研究表明,當今許多人群高發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脂血癥、齲齒等,或多或少都與蔗糖的過量攝入有關。尋找高甜度低熱量或非營養性的蔗糖替代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特別是安全、無熱量、非營養性天然高效甜味劑,是各國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學大團隊
僅15株!-云南發現斑果藤屬新種多毛斑果藤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下稱“版納植物園”)網站3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關累鎮發現一斑果藤屬新種——多毛斑果藤。相關成果于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Taiwania上。 據悉,斑果藤屬(Stixis)為亞洲特有屬,含有9種和1亞種,分布于印度至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
核基因和形態學證據揭示我國梨藤竹屬的分類學謎團
竹亞科是禾本科適應森林生境的主要分支之一,廣泛分布于亞洲東南部、中南美洲和非洲地區,具有重要的經濟、生態和文化價值。為適應多樣的生存環境,竹子演化出了多種多樣的植株類型,包括喬木狀、灌木狀和草本竹,其中,有一類竹子因具有攀爬或攀援習性,被稱為“藤本竹”。在我國記錄過具攀爬或攀緣習性的竹子有6個屬
夜交藤首烏藤的鑒別介紹
(1)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有時殘存。木栓細胞3~4列,含棕色色素。 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纖維壁甚厚,木化;在纖維束間時有石細胞群。 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204μm,單個散列或數個相聚。 髓較小。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2) 取本品粉末0.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發現西南石灰巖地區藤本竹類獨特新屬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李德銖研究組通過近期的分子系統學研究,對貴州懸竹、懸竹屬、鐮序竹屬和喜馬拉雅筱竹屬的原始文獻、模式標本和活植株的形態特征,以及生境的比較觀察和分析,與西南林業大學博士張玉霄合作,確認“貴州懸竹”代表了青籬竹族藤本竹類一個獨特的新屬。因為該種不再是懸竹屬的成員,新命名為
娃兒藤的形態
纏繞藤本,有乳汁。根須狀,黃白色。莖多分枝。葉長3~5厘米。聚傘花序;花冠紫色,5深裂;副花冠頂部僅達花藥基部。夏季開花。
鴨公藤的簡介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鴨公藤的概述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榼藤的介紹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榼藤的簡介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榼藤的概述
榼藤(學名:Entada phaseoloides)亦稱榼藤子。木質藤本,無刺。托葉小,剛毛狀。二回羽狀復葉,頂生的1對羽片常為卷須;穗狀花序纖細,單生于上部葉腋或再排成圓錐花序式;花,花萼鐘狀,5齒裂;花瓣5片,分離或于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分離,略突出于花冠之外,花絲絲狀,花蕾時藥隔頂端具
清風藤的介紹
清風藤,中藥名。為清風藤科清風藤屬植物清風藤Sabia japonicaMaxim.的莖葉或根。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祛風利濕,活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鶴膝風,水腫,腳氣,跌打腫痛,骨折,深部膿腫,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脊椎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
錦屏藤的介紹
錦屏藤(拉丁學名:Cissus sicyoides L.),葡萄科白粉藤屬多年生常綠草質藤蔓植物。 錦屏藤枝條纖細,具卷須;花淡綠白色,夏秋季開花;特色是成株能自莖節生長紅褐色細長氣根。原產于熱帶美洲。喜全光照,耐熱性好,不耐寒,喜濕潤,不耐旱;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1] 錦屏藤的氣
鴨公藤的介紹
鴨公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多葉勾兒茶Berchemia polyphyllaWall.ex Law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雞屎藤的介紹
雞屎藤(學名: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別名:雞矢藤),茜草科雞屎藤屬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秦嶺南坡以南各省區及臺灣地區。 雞屎藤為蔓生草本,基部木質,禿凈或稍被微毛;葉對生,有柄,葉片近膜質,卵形、橢圓形、矩圓形至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渾圓或楔尖。圓錐
娃兒藤的藥用
采集:生于山坡灌木叢或樹林中。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全草秋冬采收,鮮用或曬干。 功用:辛,溫。祛風止痛,破瘀消腫。治水腫、脾腫大、肝硬化、風濕關節痛、藥痛、瘧疾、哮喘、牙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3~15克,水煎服。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有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