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真菌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如真菌性腸炎需與腸道腹瀉疾病鑒別: 1.霍亂 大流行現已少見,多為局部暴發流行。患者有劇烈吐瀉,吐瀉物呈米泔水樣或黃水樣,無腹痛,不發熱,常迅速出現嚴重脫水和微循環衰竭。吐瀉物直接鏡檢可見大量呈魚群樣運動的弧菌。 2.細菌性痢疾 終年均有發病,多見于夏秋季。主要病變是結腸的化膿性炎癥。患者嘔吐少,常有發熱,腹瀉伴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壓痛。大便混有膿血,鏡檢可見紅細胞、膿細胞和巨噬細胞,培養有痢疾桿菌生長。 3.阿米巴痢疾 以散發為主。患者常隱匿起病,腹瀉輕重不一,毒血癥少,腹痛與里急后重不明顯,與真菌性腸炎頗為相似。但糞便與膿血不混合,典型者呈果醬樣,腥臭,鏡檢以紅細胞為主,可見吞噬紅細胞的阿米巴滋養體和夏科-雷登結晶。乙狀結腸鏡檢見腸黏膜散在潰瘍,邊緣整齊,充血隆起,潰瘍間黏膜正常。潰瘍涂片或活檢可見滋養體。 4.傷寒與副傷寒 副傷寒丙可呈胃腸炎型發作,但病程短,預后好,多在3~5天內恢復。傷寒與副傷寒甲......閱讀全文
關于老年人尿路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尿感應與下述疾病鑒別。 1.發熱性疾病 當急性尿感以發熱等全身感染癥狀較突出,而尿路局部癥狀不明顯時,易與發熱性疾病混淆,如流感、瘧疾、敗血癥、傷寒等,約占誤診病例的40%。但如能詳細詢問病史,注意尿感的局部癥狀,并作尿沉渣和細菌學檢查,鑒別不難。 2.腹部器官炎癥 有些病例可無尿感的局部癥
關于口腔皰疹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1)手-足-口病 由感染柯薩奇病毒A16所引起的皮膚粘膜病。前驅癥狀有發熱、困倦與局部淋巴結腫大;然后在口腔粘膜、手掌、足底出現散在水皰、丘疹與斑疹,數量不等。斑疹周圍有紅暈,無明顯壓痛,其中央為小水皰,迅速成為潰瘍,5~10日后愈合。 2)皰疹性咽峽炎 由感染柯薩奇病毒A4所引起的口腔皰
彎曲菌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1.細菌性痢疾 典型菌痢有高熱,腹痛腹瀉,膿血便,腹痛位于下腹或左下腹,左下腹明顯壓痛,且有腸索,伴明顯里急后重,糞檢有較多膿細胞,吞噬細胞,重者常脫水,這都有利于和本病區別。 2.其他細菌所致腹瀉 如鼠傷寒,致病性大腸桿菌,耶氏菌,親水氣單胞菌,其他厭氧菌等,單從臨床有時很難
關于真菌感染的病因分析
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據真菌侵犯人體的部位分為4類:淺表真菌病、皮膚真菌病、皮下組織真菌病和系統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稱為淺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稱為深部真菌病。
關于肺真菌病的診斷介紹
(一)確診(proven) 必須具備以下三項之一:①肺組織病理檢查,病變組織內可見念珠菌孢子和菌絲,菌絲可侵入組織深層及血管。病變周圍有急慢性炎癥細胞浸潤。②血念珠菌培養陽性同時出現新的肺部炎癥表現,臨床上不能用細菌性肺炎等其他感染解釋,痰或支氣管分泌物多次連續培養出與血培養相同種屬的念珠菌。
如何診斷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
毛霉感染中只有通過真菌學和病理組織學檢查才能確診。一旦在病灶刮片或培養中找到毛霉,或者在組織切片中發現侵入血管壁的菌絲即可確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常組織涂片檢查結果不可靠。痰培養可能假陽性,因此在臨床標本中檢出毛霉是通常被視為污染菌,但當同一患者不同來源標本同時檢出毛霉,或者同一標本多次培養出毛霉
真菌感染診斷,G試驗、GM試驗
? ? 侵襲性真菌病是臨床常見的感染類型,其發病率在器官移植受體、惡性腫瘤等免疫受抑制患者中高達 20% ~ 40%,也日益成為此類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 ? 侵襲性肺真菌病臨床表現不典型易被基礎疾病所掩蓋,確診通常需要侵入性的組織標本,而侵入性的操作過程常因患者的病情所限難以實施。因此有較
關于真菌感染型灰指甲的愈后介紹
患上灰指甲會嚴重影響形象,及時采用正確有效的灰指甲治療方法很重要,同時,患者也需要對灰指甲有足夠多的認識。誘導灰指甲復發的因素很多,如果平時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再次受其所害。 灰指甲復發,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沒有進行鞏固治療,很多人一看原來的病甲掉了,便不再用藥了,豈不知病甲處的休眠真菌
關于真菌感染型灰指甲的基本癥狀介紹
甲下型甲癬:常以甲板兩側或末端開始,起初先有輕度甲溝炎,后來逐漸變成慢性或日趨消退。甲溝炎可引起甲面有凹點或溝紋,開始為小而清楚的黃或帶白色的斑點,持續不變或逐漸累及甲根。甲板被感染后,就可形成裂紋、變脆或增厚,變成棕色或黑色。甲下可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積。在正常情況下甲床不參與甲板的角蛋白形成,僅
關于真菌感染型灰指甲的臨床分類介紹
1、遠端(側緣)甲下型 此型最常見。致病菌先侵入遠端甲板和甲床。受感染的甲板失去光澤和透明性,增厚,呈灰白色、灰褐色或濁黃色。甲板易脆斷,表面凸凹不平; 2、近端甲下型 念珠菌甲溝炎常從甲溝近端或甲側皺襞開始發生,以后致病菌侵入近端甲板,在甲板近端和側面出現白色、綠色或黑色改變,逐漸侵犯甲板遠
關于真菌感染性口炎的全身治療介紹
1、全身支持治療 補充維生素B2 5mg/次,3次/d,復合維生素B等。調整全身情況,如缺鐵者應補充鐵。內科配合治療全身疾病。用轉移因子、胸腺素等增強免疫功能。 2、手術治療 腭部結節狀增生組織,表面出現顆粒增生的病損及組織學檢查有上皮異常增生鶒的病損,抗霉治療后應手術切除。
關于小兒真菌感染性口炎的基本介紹
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炎中以白色念珠菌致病力最強,兒童期感染常稱之為鵝口瘡(thrush)。念珠菌是人體常見的寄生菌,其致病力弱,僅在一定條件下感染致病,故為條件致病菌,近年來隨著抗生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廣泛應用,使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 病理病因:為白色念珠菌感染。誘因有營養不良、腹瀉及長期使用抗
關于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臨床上,沙眼衣原體感染常與淋球菌感染有緊密聯系。這兩種病原體均可引起男性尿道炎、附睪炎、直腸炎,女性宮頸炎、尿道炎、盆腔炎等,它們引起的疾病,其臨床癥狀和體征差別不大,因此單憑臨床觀察是不易區分的。而且沙眼衣原體和淋球菌可合并感染。準確的鑒別診斷有賴于實驗室檢查。在臨床實踐中,常對確定為淋球菌感
關于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急性潰瘍性口炎 因細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小兒任何年齡均可患病。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很快形成潰瘍。潰瘍呈散在或連成大片,上面覆蓋較厚的滲出物形成的假膜。疼痛明顯,潰瘍擴展到咽部疼痛更加劇。白細胞總數升高,持續超高熱。 2.手、足、口病 由腸道病毒引起,患兒表現低熱或中度發熱,口腔黏
關于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的診斷鑒別介紹
1.發熱、局部紅腫、疼痛、觸痛、指活動受限、膿腫形成。 2.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細胞增高。 3.手及掌穿刺有膿液。
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氣管-肺部疾病,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肺部真菌感染。真菌孢子等被吸入人體肺部而致病稱為原發性肺部真菌感染。體內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經淋巴或血液到肺部而致病,稱為繼發性肺部真菌感染。
預防真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1.保持皮膚干燥和清潔。 2.穿著寬松的衣服。 3.避免共用發刷,梳子和毛巾,因為它們可能含有與皮膚真菌菌落片段。 4.為避免腳氣,應該使用備用鞋,每2、3天換洗。 5.選擇天然纖維制品的衣服,如棉花、蠶絲,使皮膚呼吸。 6.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水平。
治療真菌感染的相關介紹
除頭癬和甲癬外,大多數真菌感染癥狀都較輕微,常用抗真菌霜劑治療。很多療效較好的抗真菌霜劑可不需處方在藥店購買。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劑。抗真菌藥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 一般霜劑每天涂敷兩次,治療持續到皮損消退后7~10天。如果霜劑停用太快,感染并未消除,皮疹又會復發。 抗
逆行性細菌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1.尿道炎 在女性中,當尿標本培養細菌陰性時,尿道炎和陰道炎是大多數尿路癥狀的原因。白色念珠菌,毛滴蟲性陰道炎或細菌性陰道炎可在尿液流至發炎的陰唇時導致尿痛。盡管主要是尿痛,但陰道分泌物,臭味和性交困難在多數婦女中也發生。性傳播疾病如沙眼衣原體,淋病奈氏球菌或單純皰疹病毒導致的尿道炎引起輕度癥
原發性縱隔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主要與原發性縱隔腫瘤鑒別。當縱隔發生腫瘤時,極易合并感染,應認真鑒別,以免誤治。縱隔腫瘤的癥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呼吸道癥狀 胸悶、胸痛,發生于胸骨后或病側胸部。大多數惡性腫瘤侵入骨骼或神經時,疼痛劇烈。咳嗽常為氣管或肺組織受壓所致,咯血較少見。 2.神經系統癥狀 腫瘤壓迫或侵襲神經產
腺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與皰疹病毒、痘病毒、流感、副流感、鼻病毒感染相鑒別。 1、流感 (1)潛伏期為數小時至4天,一般為1~2天; (2)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畏寒,一般持續2~3天; (3)全身中毒癥狀重,如乏力、頭痛、頭暈、全身酸痛;持續時間長,體溫正常后乏力等癥狀可持續1~2周; (4)呼吸
關于心臟真菌感染的簡介
真菌感染心血管系統,可致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和血管內膜炎。隨著免疫力低下人群增多,抗生素、激素濫用和心臟手術普遍開展,心臟真菌感染的發病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關于真菌性角膜潰瘍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潰瘍壞死組織進行刮片檢查,可找到真菌菌絲;將刮片接種于真菌培養基上,可有真菌生長。 2.細胞培養一般陰性,或僅有雜菌生長。 二、診斷 1.病史 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進一步做病原體檢查。 (1)農村患者起病前有稻谷等農業外傷史,或角膜炎史,或挑除異物史。 (2)較長時間滴
關于甲真菌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1、檢查 甲下型甲癬取病甲做PAS染色易找到真菌,可見菌絲及關節孢子局限于甲板的最下部。 真菌性白甲的真菌菌絲只局限于甲板的最上部位,很少波及較深層。在甲板上部見大量菌絲及不規則形的關節孢子,較甲下型所見菌絲更大更寬。 2、診斷 臨床表現結合真菌檢查診斷不難。真菌檢查包括直接鏡檢、真菌培
關于著色真菌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1、檢查 組織病理和真菌檢查對本病確診具有重要的意義。病理切片在浸潤的朗格漢斯巨細胞內或真皮組織中可發現棕黃色厚壁的圓形真菌孢子;取皮損處膿性分泌涂片直接鏡檢,也可查見上述的的真菌孢子。若進行真菌培養亦可獲陽性。 2、診斷 除依靠病史、臨床特征外,組織病理和真菌檢查對本病確診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真菌敗血癥的診斷檢查介紹
(一)血象 血細胞總數增多,一般在(10—3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可出現明顯核左移及細胞內中毒性顆粒,嗜酸粒細胞減少或消失。機體反應性較差者及少數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患者的白細胞總數可正常或偏低,但中性粒細胞數仍增多。 (二)病原學檢查 以血培養最為重要,應在抗菌藥物應用前及寒
關于非感染性發熱的鑒別診斷
1.感染性發熱 感染性發熱以細菌引起者占多數,病毒次之,另外還有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和寄生蟲等。細菌感染包括化膿性細菌感染(如膿毒癥、感染性心內膜炎、膽道感染、傷寒/副傷寒、腎盂腎炎、脾膿腫、盆腔膿腫、腹腔膿腫)和結核感染等。 2.不明原因發熱 廣義不明原因發熱的概念是指
降鈣素原在真菌感染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真菌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與人類維持著共生狀態。但是,隨著廣譜抗細菌藥物、免疫抑制劑及化療藥物的廣泛應用,艾滋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發病率的增加,以及器官移植、各種創傷性檢查手段的開展,真菌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比例也明顯升高。如何及時、準確地診斷真菌感染,占得治療先機,成為臨床醫師關注的重點。目前
關于細胞感染增大的診斷介紹
單靠臨床表現不能診斷CMV感染,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病毒,同時抗體呈出4倍以上增加或持續抗體滴度升高,將有助于診斷。 一、病毒分離 最好用唾液、尿液、生殖道分泌物、乳汁和白細胞,接種到人的成纖維細胞內繁殖和分離,細胞病變效應(CPE)在1天或數周后出現,經固定和HE染色后可觀察到巨細胞,核內有
關于衣原體感染的診斷介紹
1.肺炎衣原體感染在臨床及X線檢查上均無特異性表現,尤其β-內酰胺類治療無效時應進行相關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外周血白細胞多正常,血沉常增快。確診有賴于病原和血清學檢查以及PCR檢測。 2.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結膜炎、肺炎及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故需經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方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