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胸部x線檢查 COPD早期胸片可無變化,以后可出現肺紋理增粗,紊亂等非特異性改變,也可出現肺氣腫改變。X線胸片改變對COPD診斷意義不大,主要作為確定肺部并發癥及與其他肺疾病鑒別之用。 2.胸部CT檢查 CT檢查不應作為COPD的常規檢查。高分辨率CT,對有疑問病例的鑒別診斷有一定意義。 3.血氣檢查 確定發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及酸堿平衡紊亂,并有助提示當前病情的嚴重程度。 4.其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常因微生物感染誘發,當合并細菌感染時,血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核左移;痰細菌培養可能檢出病原菌;常見病原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等,病程較長,而且出現肺結構損傷者,易合并銅綠假單孢菌感染,長期吸入糖皮質激素者易合并真菌感染。......閱讀全文
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胸部x線檢查 COPD早期胸片可無變化,以后可出現肺紋理增粗,紊亂等非特異性改變,也可出現肺氣腫改變。X線胸片改變對COPD診斷意義不大,主要作為確定肺部并發癥及與其他肺疾病鑒別之用。 2.胸部CT檢查 CT檢查不應作為COPD的常規檢查。高分辨率CT,對有疑問病例的鑒別診斷有一定意義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肺功能檢查 肺功能檢查是判斷氣流受限的主要客觀指標。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評價氣流受限的一項敏感指標。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l%預計值),是評估COPD嚴重程度的良好指標,其變異性較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FEVl/FVC
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功能檢查介紹
肺功能檢查是判斷氣流受限的主要客觀指標。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評價氣流受限的一項敏感指標。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l%預計值),是評估COPD嚴重程度的良好指標,其變異性較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FEV1/FVC
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簡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歲以上發病率已高達9%~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本介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歲以上發病率已高達9%~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表現介紹
1.癥狀 (1)慢性咳嗽常為最早出現的癥狀,隨病程發展可終身不愈,常晨間咳嗽明顯,夜間有陣咳或排痰。當氣道嚴重阻塞,通常僅有呼吸困難而不表現出咳嗽。 (2)咳痰一般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性泡沫痰,偶可帶血絲,清晨排痰較多。急性發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膿性痰。 (3)氣短或呼吸困難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
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確切病因不清楚,一般認為與慢支和阻塞性肺氣腫發生有關的因素都可能參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病。已經發現的危險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外因(即環境因素)與內因(即個體易患因素)兩類。外因包括吸煙、粉塵和化學物質的吸入、空氣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可能與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居室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本介紹
1.穩定期治療 可采用非藥物治療:戒煙,運動或肺康復訓練,接種流感疫苗與肺炎疫苗。 2.康復治療 如理療、高壓負離子氧療等對COPD患者肺功能的康復有利。 3.心理調適 良好的心情將有利于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增加治療的順從性,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將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4.飲
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關介紹
具有以下特點的患者應該考慮COPD診斷:慢性咳嗽、咳痰、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及有COPD危險因素的接觸史(即使無呼吸困難癥狀)。確診需要肺功能檢查,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后FEV1/FVC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關介紹
1.穩定期治療 可采用非藥物治療:戒煙,運動或肺康復訓練,接種流感疫苗與肺炎疫苗。 2.康復治療 如理療、高壓負離子氧療等對COPD患者肺功能的康復有利。 3.心理調適 良好的心情將有利于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增加治療的順從性,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將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4.飲
怎樣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
1.戒煙 吸煙是導致COPD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去除病因,單憑藥物治療難以取得良好的療效。因此阻止COPD發生和進展的關鍵措施是戒煙。 減少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吸入,對于從事接觸職業粉塵的人群如:煤礦、金屬礦、棉紡織業、化工行業及某些機械加工等工作人員應做好勞動保護。 2.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如何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病?
具有以下特點的患者應該考慮COPD診斷:慢性咳嗽、咳痰、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及有COPD危險因素的接觸史(即使無呼吸困難癥狀)。確診需要肺功能檢查,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后FEV1/FVC
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概述
1.戒煙 吸煙是導致COPD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去除病因,單憑藥物治療難以取得良好的療效。因此阻止COPD發生和進展的關鍵措施是戒煙。 減少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吸入,對于從事接觸職業粉塵的人群如:煤礦、金屬礦、棉紡織業、化工行業及某些機械加工等工作人員應做好勞動保護。 2.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確切病因不清楚,一般認為與慢支和阻塞性肺氣腫發生有關的因素都可能參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病。已經發現的危險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外因(即環境因素)與內因(即個體易患因素)兩類。外因包括吸煙、粉塵和化學物質的吸入、空氣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可能與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居室
簡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表現
1.癥狀 (1)慢性咳嗽常為最早出現的癥狀,隨病程發展可終身不愈,常晨間咳嗽明顯,夜間有陣咳或排痰。當氣道嚴重阻塞,通常僅有呼吸困難而不表現出咳嗽。 (2)咳痰一般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性泡沫痰,偶可帶血絲,清晨排痰較多。急性發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膿性痰。 (3)氣短或呼吸困難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
簡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檢查方式
1、肺功能檢查 肺功能檢查是判斷氣流受限的主要客觀指標。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評價氣流受限的一項敏感指標。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l%預計值),是評估COPD嚴重程度的良好指標,其變異性較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FEVl/FVC
關于慢性鼻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慢性單純性鼻炎 (1)體征鼻黏膜腫脹,表面光滑,以下鼻甲最為明顯,鼻甲柔軟,富有彈性,用探針輕壓成凹陷,移開后立即恢復。 (2)輔助檢查鼻黏膜對血管收縮劑敏感,滴用后下鼻甲腫脹可在3~5分鐘內消退。鼻腔內有較粘稠的黏液性分泌物,多聚集于鼻底、總鼻道或下鼻道。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
關于慢性喉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喉鏡檢查:廣義的慢性喉炎,通過喉鏡檢查,按病變的程度可以分為以下5種類型: 1.慢性單純性喉炎 喉黏膜彌漫性充血、水腫。聲帶失去原有的珠白色,呈粉紅色,邊緣變鈍。黏膜表面可見有黏液附著,常在聲門間連成黏液絲。 2.慢性肥厚性喉炎 慢性肥厚性喉炎在組織學上的主要改變是上皮的增生和變性,上皮
關于慢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液分析 測定基礎胃液分泌量(BAO)及組胺試驗或五肽胃泌素后測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斷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及指導臨床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廣泛而嚴重的慢性萎縮胃炎胃酸降低。 2.血清學檢測 慢性萎縮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這是
關于慢性阻塞性系統疾病的檢查介紹
1、肺功能檢查:判斷氣流受限的主要客觀指標 1)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評價氣流受限的一項敏感指標 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評估COPD嚴重程度的良好指標 2)肺總量,功能殘氣量和殘氣量增高,肺活量減低,表明肺過度通氣,有參考價值 3)一氧化碳彌散量及一氧化碳彌散
關于慢性篩竇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局部紅腫 多出現于兒童,內眥出現紅腫。 2.壓痛和扣痛 壓迫受累鼻竇竇壁或叩擊時可引起局部劇烈疼痛。 3.前鼻鏡檢查 可見黏膜充血,中甲和篩泡多有腫大和充血。全組篩竇炎可見中鼻道與嗅裂存有膿性分泌物。 4.額竇X線攝片 取鼻額位和側位,比較雙側透光度,判斷其中病變。 5.CT
關于慢性蝶竇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 鼻額位可見篩竇陰影模糊和病變范圍。 2.CT掃描 冠狀面掃描可見篩竇黏膜增厚及篩頂有無骨質破壞,軸位掃描可見病變前后范圍及紙樣板有無缺損或骨質破壞。 3.試驗穿刺 先用含腎上腺地卡因棉片使中鼻道收縮,并行黏膜表面麻醉,再用5號長針頭刺入篩泡,注入少量滅菌生理鹽水,抽出,檢查是
關于小兒慢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酸測定 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縮性胃炎則明顯降低甚至缺酸。新生兒胃內容是酸性的,剛出生的嬰兒在清除咽下的堿性羊水之后,測得的pH值小于4。出生后7~10天鹽酸濃度達最高峰,其后逐漸下降,出生后2~3個月達成人水平。 2.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細胞分泌的,在酸性環境中被激活
關于慢性額竇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局部紅腫 多出現于兒童,額部及上眼瞼紅腫。 2.壓痛和扣痛 患側額竇前壁或底壁有壓痛或叩擊痛。 3.前鼻鏡檢查 可見黏膜充血,中甲前端黏膜多有紅腫或有息肉樣變。中鼻道前上方有膿性分泌物。上頜竇炎的膿液多在中鼻道的后下方,篩竇炎可見中鼻道與嗅裂存有膿性分泌物,可資鑒別。 4.頭位試
關于慢性上頜竇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詢問病史。 2.前鼻鏡檢查 注意中鼻甲有無肥大或息肉,中鼻道有無阻塞及膿性分泌物,鼻中隔有無偏曲。再用1%麻黃素棉片收縮鼻黏膜,然后做頭位試驗,使患側上頜竇居上,數分鐘后觀察患側中鼻道有無膿液流出。 3.X線攝片及鼻竇CT檢查。 4.慢性上頜竇炎可行上頜竇穿刺、上頜竇造影、上頜竇黏膜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抗菌治療策略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對患者來說危害嚴重,常易導致癥狀惡化、氣道炎癥加重、加速肺功能減退,同時加重患者經濟負擔。2011年GOLD全球倡議規范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定義,“COPD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常見疾病,其特征是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氣流受限呈進行性發展,伴有氣
JACI:新藥物可有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
最近,研究者們找到了一類新的可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藥物。COPD目前仍舊是無法治愈的疾病,而且致死率高居不下,該疾病的發生往往是由于抽煙導致的。在目前的前臨床期試驗中,兩類抗炎藥被證據具有更佳的治療效果。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
關于慢性腎盂腎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尿常規檢查 最簡便而可靠的方法。凡每個高倍視野下超過5個(>5個/HP)白細胞成為膿尿,有時可發現白細胞管型、菌尿,可伴有鏡下血尿。偶見微量蛋白尿,如有較多蛋白尿則提示腎小球可能受累及。 2.尿細菌學檢查 95%以上的尿路感染有革蘭陰性菌引起,其他一些寄生菌如表皮葡萄球菌、乳酸桿菌、厭
關于慢性腸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慢性腸炎 (1)X線鋇劑檢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鋇劑檢查。而特別注意的是重度潰瘍性結腸炎在作鋇灌腸時,有誘發腸擴張與穿孔的可能性。鋇灌腸對本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重要價值。臨床靜止期可作鋇灌腸檢查,以判斷近端結腸病變,需排除克隆氏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鋇餐檢查,氣鋇雙重對比法更易發現黏膜淺表病變。
關于小兒慢性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象 可有貧血,合并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多增加,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 2.血生化 可有肝功能受損。 3.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可有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 4.病原學檢查 可采用痰培養、支氣管肺泡灌洗培養、肺穿刺培養、病毒抗原、病毒抗體、病毒分離、免疫學檢查及PCR技術等多種手段尋找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