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肺部念珠菌病的用藥治療原則
1.輕癥者給予補足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族及C。或在停用廣譜抗生素、皮質激素的同時,采用口服或霧化吸入抗真菌藥物。 2.重癥者以靜脈給藥為主,可聯合一種或兩種抗真菌藥,并加強支持療法。 3.頑固的病例可予以免疫療法,如菌苗注射等綜合治療。......閱讀全文
簡述肺部念珠菌病的用藥治療原則
1.輕癥者給予補足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族及C。或在停用廣譜抗生素、皮質激素的同時,采用口服或霧化吸入抗真菌藥物。 2.重癥者以靜脈給藥為主,可聯合一種或兩種抗真菌藥,并加強支持療法。 3.頑固的病例可予以免疫療法,如菌苗注射等綜合治療。
簡述肺部念珠菌病的發病機制
白色念珠菌寄殖于人的口腔、咽喉、上呼吸道、陰道及腸道粘膜,一般不致病。當患有嚴重的慢性疾病,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等致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病原體侵入支氣管或肺引起疾病,故本病多為繼發性感染。 支氣管肺部念珠菌病的感染途徑主要為吸入(原發),即定植于口腔和上呼吸道的念珠菌在機體防御
簡述肺部念珠菌病的臨床表現
1、氣管炎型 病人一般情況良好,癥狀輕微,無發熱,有咳嗽,痰為白色黏液或乳白色,偶帶血絲,胸部X線顯示兩下肺紋理增粗。 2、支氣管肺炎型 起病較急,可有畏寒、發熱,咳嗽較劇,痰呈白色黏稠膠凍狀,有時帶血絲或為膿性痰。 3、肺炎型 大多見于免疫抑制或全身情況極度衰弱的病人。呈急性肺炎或敗
關于肺部念珠菌病的簡介
肺部念珠菌病,念珠菌屬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支氣管、肺部感染,常見發病部位是支氣管、肺部。支氣管肺部念珠菌病(pulmonary candidiasis )是念珠菌屬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支氣管、肺部感染。在肺部真菌感染中較為常見,多為院內感染。據報道,念珠菌感染占真菌感染的79%,尤其在重
治療肺部念珠菌病的簡介
首先治療原發病及去除誘發因素,如停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加強支持療法,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在治療原發病,增強免疫力,去除易患因素后,輕癥病人可自然好轉;有免疫抑制者可給兩性霉素B 5~10mg加入蒸餾水10ml霧化吸入,每天2~3次;或口服酮康唑0.2~0.4/d。病情較重者用氟康唑200
預防肺部念珠菌病的簡介
預防的肺部念珠菌病主要措施: 1.勿濫用廣譜抗生素。 2.長期應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藥者,應定期查糞、尿、痰等,并仔細作體格檢查.必要時定期作胸部X線檢查。 3.對必須長期應用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者,可間歇預防性地給予抗真菌藥物,如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 4.醫護人員接觸病人
關于肺部念珠菌病的病因分析
迄今為止,已發現有270余種念珠菌,其中引起人類致病的念珠菌主要有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熱帶念珠菌(C.tropical)、假熱帶念珠菌(C.pseudo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克柔念珠菌(C.kruseii)、星形念珠菌(C.stel
關于肺部念珠菌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支氣管肺炎型胸部X線顯示兩肺中下肺野彌漫性斑點狀、小片狀陰影。肺炎型X線表現為片狀、結節狀浸潤,可波及整個肺葉,可有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腫大,也可呈肺水腫表現,陰影短期內變化較大。血源性多表現為多發性邊緣不清的粟粒狀結節影,隨病情進展,粟粒狀病灶可融合成大小不等小結節。
關于肺部念珠菌病的療效評價介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X線檢查肺部病變消失,痰培養連續3次陰性。 2.好轉:癥狀體征基本消失,X線檢查肺部病變有吸收好轉,痰涂片未找到菌絲、芽孢。 3.未愈:癥狀體征未改善,痰培養陽性。
關于肺部念珠菌病的診斷標準介紹
經環甲膜穿刺吸引或經纖支鏡通過防污染毛刷采取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肺組織、胸水、血、尿或腦脊液直接涂片或培養出念珠菌,即可確診。痰液直接涂片或培養出念珠菌并不能診斷為真菌病,因約有10%~20%的正常人痰中可找到白色念珠菌。若有3%雙氧水含漱3次,從深部咳出的痰連續3次培養出同一菌種的念珠菌,則有診
關于肺部念珠菌病的流行病學介紹
念珠菌廣泛存在自然界的土壤、醫院環境、各種用品的表面及水果、奶制品等食品上,亦可寄生于人的皮膚、口腔、胃腸道和陰道等處。大多數為內源性感染,亦可外源性感染,念珠菌感染不分地區和種族,任何年齡組包括胎兒均可感染。
概述肺念珠菌病治療原則
1.對于確診肺念珠菌病的患者應盡快進行抗真菌治療:對于存在肺念珠菌病危險因素,臨床有不明原因發熱和肺部出現新的浸潤陰影的重癥患者,無論有無病原學依據,應考慮經驗性抗真菌治療,特別是合并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者更應采取積極的抗真菌治療。何時開始治療取決于對危險因素的臨床評價、IC的血清標志物檢測和非無菌
關于肺部念珠菌病的實驗室檢查介紹
1、病原學檢查 (1)咽拭子、痰液、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積液、血液等直接涂片鏡檢或作革蘭染色、Iemsa染色或PAS染色,標本中發現芽生孢子及假菌絲和菌絲有診斷價值。 (2)因正常人咽喉部可帶菌,痰培養3次以上陽性才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3)經纖支鏡保護性毛刷(PSB)采樣培養較為可靠。
簡述立克次體病的防治原則
治療:立克次氏體病的治療原則主要為早期的對癥治療及抗生素的選用。患者應臥床休息, 保證熱量和水電解質平衡,預防和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DIC等多種并發癥,早應用抗生素治療繼發感染,注意機會性感染的發生。慎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四環素類抗生素,如多西環素為首選抗生素。 [5] 預防:立克次氏體病的
簡述皮膚念珠菌病的臨床癥狀
1.指(趾)間糜爛多見于長期從事潮濕作業的人。皮疹以第三、第四指(趾)間最為常見。指(趾)間皮膚浸漬發白,去除浸漬的表皮,呈界限清楚的濕潤面,基底潮紅,可有少量滲液。自覺微癢或疼痛感。 2.念珠菌性間擦疹多見于小兒和肥胖多汗者。皮疹好發于腹股溝、臀溝、腋窩及乳房下等皺褶部位。局部有界限清楚的濕
簡述粘膜念珠菌病的臨床癥狀
1.鵝口瘡多見于嬰幼兒患者,口腔粘膜、咽、舌、牙齦等處出現邊界清楚的白色假膜,外圍紅暈。去除假膜可見紅色濕潤基底。若累及口角則有口角糜爛、皸裂等,有疼痛感。 2.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女陰陰道炎及龜頭包皮炎。陰道分泌物粘稠、色黃或奶酪樣斑片,在陰道壁上可見灰白色假膜樣斑片,有瘙癢或灼熱感。假膜和白
簡述念珠菌病的臨床表現
念珠菌感染無性別差別,可累及任何年齡組,包括未出生的胎兒,感染可侵犯人體幾乎所有的組織和器官。累及多個系統或臟器成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血流感染。
簡述肺念珠菌病的臨床表現
(一)臨床類型 1.根據病變部位分為: ①支氣管炎型。病變累及支氣管及周圍組織,但未侵犯肺實質,影像學檢查顯示肺紋理增多、增粗、模糊。 ②肺炎型。念珠菌入侵肺泡,引起肺實質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癥改變,影像學顯示支氣管肺炎或葉段肺炎的征象。 2.根據感染途徑分為: ①原發(吸入)性念珠菌
簡述白色念珠菌病的致病機理
念珠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念珠菌的致病性是相對的。侵入人體后是否發病取決于人體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數量、毒力。在正常情況下,寄生在人體內的念球菌呈酵母細胞型,一般不致病。在機體某些生理、病理因素影響下,陰道或陰莖內環境改變,機體抵抗力或免疫力降低時,念珠菌就會大量繁殖發展為菌絲型,侵犯組織,達到
簡述白色念珠菌病的相關感染
白念珠菌感染,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細胞上,然后在以上所述的白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細胞是因為宿主細胞膜表面上有白念珠菌的粘附受體,即巖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種粘附介導體,其中較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質復合物(M-P)和幾丁質。幾丁質是(1-3,1-6
簡述白色念珠菌病的影響因素
念珠菌的致病力和下列因素有關: ①粘附力;粘附力與毒力成正比,在念珠菌屬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強; ②兩型性形態:當感染時,白念珠菌常呈菌絲型。菌絲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強; ③毒素:菌細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種被稱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 ④細胞表面成份; ⑤細胞外酶:白念珠菌
簡述克雅氏病的防治原則
目前由于常規的消毒方法對致病因子(朊毒體)無效,感染后血清學無法檢出,在潛伏期時組織已具有傳染性,所以BSE(瘋牛病) 和vCJD(變異型克雅氏病)的防治已受到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最近,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WHO 發表聲明指出,必須停止使用含有動物來源蛋白,特別是從英國等西歐進口的飼料喂養動物。自
單純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的治療原則介紹
治療原則:積極去除誘因,規范化應用抗真菌藥物。單純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的治療可采用局部用藥或口服用藥。妊娠合并外陰陰道念珠菌病,以局部治療為主,禁止用口服唑類藥物。一般無需夫妻同時治療,對有癥狀的性伴侶應進行念珠菌檢查及治療,預防女性重復感染。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 1、去除誘因 若有糖尿病應給
簡述克羅恩病的治療原則
本病尚無特殊治療方法。無并發癥時,支持療法和對癥治療十分重要,可緩解有關癥狀。活動期宜臥床休息,高營養、低渣飲食。嚴重病例宜暫禁食,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采用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貧血者可補充維生素B12、葉酸或輸血。低蛋白血癥可輸白蛋白或血漿。水楊酸柳氮磺胺吡啶、腎上腺皮質激素或6-巰基
簡述曲霉菌病的治療原則
1.應首先在感染部位采取標本進行涂片檢查及培養,找到病原真菌時方可確診。自無菌部位采取的標本培養陽性者為疑似病例。 2.根據感染部位、病原菌種類選擇用藥。 3.療程需較長,一般為6~12周或更長。 4.嚴重感染的治療應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的抗真菌藥物,并應靜脈給藥,以增強療效并延緩耐藥菌株
哮喘合并高血壓用藥治療原則
? 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高血壓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現象,此類患者約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3%.藥物治療哮喘合并高血壓比較困難,因為平喘藥物中的擬交感神經收縮劑可加重高血壓病情,并能對抗降壓藥物的作用;長期大量使用激素可引起水鈉潴留,又可能加重高血壓。而降壓藥亦會干擾哮喘治療,如長期或大量應用利尿
簡述乙肝合并糖尿病的治療原則
合理安排糖尿病患者的飲食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細胞長期損傷,使得糖的代謝發生障礙,治療不及時則發生糖尿病,而此類糖尿病往往沒有單純性糖尿病所謂的三高一低,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而僅僅表現為高血糖和尿糖陽性,多是在肝病治療過程中查體發現。肝炎病人需高能量來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而糖尿病
簡述擴張性心肌病的治療原則
(1)保持正常休息,必要時使用鎮靜劑,心衰時低鹽飲食; (2)防治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3)有栓塞史者作抗凝治療; (4)有多量胸腔積液者,作胸腔穿刺抽液; (5)嚴重患者可考慮人工心臟輔助裝置或心臟移植,可以行心臟再同步治療(CRT); (6)對癥、支持治療;
簡述多囊卵巢綜合病的飲食原則
(一)忌吃刺激性食物 患者在選擇飲食方面,最好不要吃太過于辛辣、油膩的食物,如辣醬、辣椒、大蒜等等,以清淡、粗纖維的為主,太要吃的太過精細,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平菇、海帶、蘋果、香蕉、梨等等。 (二)選擇低血糖、低熱量的食物 多囊卵巢綜合癥的主要癥狀表現為月經不正常、無法排卵等
簡述急性缺氧性腦病的治療原則
1.盡量爭取早治療:窒息復蘇后出現神經癥狀即應開始治療,最好在24小時內,最長不超過48小時開始治療。 2.治療應采取綜合措施,先保證內環境穩定和各臟器功能的正常運轉,其次是對癥處理和恢復神經細胞的能量代謝,以及促使受損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3.治療應及時細心,每次治療措施都應在規定時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