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腮腺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體,位于兩側面頰近耳垂處,腮腺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可以一側或兩側。病因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性炎癥腫大等。最常見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見于細菌性和病毒性。細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腮腺局部紅、腫、熱、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病變進入化膿期,擠壓腮腺可見膿液自導管口流出。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見為流行性腮腺炎,還可見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征為腮腺的非化膿性腫脹并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關節等幾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腦膜腦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發癥,病后可獲持久免疫力。......閱讀全文
關于腮腺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體,位于兩側面頰近耳垂處,腮腺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可以一側或兩側。病因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性炎癥腫大等。最常見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見于細菌性和病毒性。細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腮腺局部紅、腫、熱、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病變進入化膿期,擠壓腮腺可見膿液自導管口流
關于腮腺炎疫苗的基本信息介紹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腫大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以兒童、青少年為主,多見于冬春季節。該病在我國廣泛流行,常有局部暴發。腮腺炎病毒屬RNA型副粘液病毒科。含有兩種抗原成分,即病毒顆粒抗原和可溶性抗原。臨床表現為腮腺腫大、疼痛,可波及單側或雙側腮腺,也可侵犯其他腺體器官,引起
腮腺炎疫苗的基本信息介紹
流行性腮腺炎(Epideiliic parotitis簡稱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腮腺炎我國中醫稱痄腮,早在公元前640年,醫書上就有關于本病的記載。 1934年Johnson和Goodpasture用去除細菌的感染材料接種猴子,證明可引起腮腺炎。1946年Beveridge從
關于腮腺炎的預防介紹
1.化膿性腮腺炎 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是預防其發病的重要環節。一些體質虛弱、長期臥床、高熱或禁食的患者常可發生脫水,更應加強口腔護理(如認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體液平衡,加強營養及抗感染治療。 2.流行性腮腺炎 (1)管理傳染源早期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接觸者一般不需檢疫
關于腮腺炎的診斷介紹
1.化膿性腮腺炎 根據臨床表現及體征(腮腺局部紅腫熱痛,擠壓腮腺時腮腺口有膿液流出,發病通常單側,)。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上升,核左移,臨床診斷不難。取腮腺導管流出的膿液進行細菌培養可以明確診斷。 2.流行性腮腺炎 根據流行情況及患者接觸史,發熱、以耳垂為中心的腮腺腫大
關于小兒腮腺炎的基本介紹
小兒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國歸屬于法定丙類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為高峰。多發于兒童,呈散發或流行,在集體兒童機構中可形成暴發流行。臨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膿性腫脹為特征,常伴發腦膜炎、胰腺炎及睪丸炎等。其無特殊治療藥物,主要采取對癥處理。
關于腮腺炎病毒的基本介紹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或稱腮腺炎病毒,能引起腮腺、舌下腺、顎下腺腫大、頭痛、發燒,并能引起多種并發癥,男性還易引起睪丸腫脹。現存的野生型種為88-1961。 腺炎病毒(mumps virus)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體,屬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為球形,核衣殼呈螺旋對稱,有包膜。包膜上有血凝素-神經氨酸
關于腮腺炎的病因分析介紹
1.感染性 急性細菌性腮腺炎(化膿性腮腺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鏈球菌。常見病因為腮腺分泌機能減退者(如機體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學免疫力降低者、手術禁食者等)、腮腺導管口堵塞及腮腺淋巴結炎、鄰近組織炎癥波及。 病毒性腮腺炎:常見腮腺炎病毒,還可見單純皰疹病毒、柯薩奇病
關于腮腺炎的診斷標準介紹
1.化膿性腮腺炎 根據臨床表現及體征(腮腺局部紅腫熱痛,擠壓腮腺時腮腺口有膿液流出,發病通常單側,)。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上升,核左移,臨床診斷不難。取腮腺導管流出的膿液進行細菌培養可以明確診斷。 2.流行性腮腺炎 根據流行情況及患者接觸史,發熱、以耳垂為中心的腮腺腫大
關于腮腺炎疫苗的歷史介紹
美國1948年批準了一種滅活腮腺炎疫苗,并在1950-1978年間使用,該疫苗誘導的免疫力持續期短,保護效力較差。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微生物學家莫里斯·希勒曼發明了此后常用的腮腺炎疫苗,因為用于研發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病毒是從他女兒Jeryl Lynn身上提取的,故該疫苗以其女兒Jeryl Ly
關于腮腺炎病毒引發的原因介紹
1、傳染源:早期病人和隱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時間較長,腮腫前6天至腮腫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離出病毒,因此在這兩周內有高度傳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無腮腺炎表現,而有其它器官如腦或睪丸等癥狀者,則唾液及尿亦可檢出病毒。在大流行時約30~40%患者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亞臨床感染,是重要
關于腮腺炎疫苗的接種反應介紹
一般腮腺炎疫苗的不良反應輕微,而且少見。除接種部位輕度腫、痛外,最常見的反應為腮腺炎和低熱。偶見睪丸炎和感音神經性耳聾。極少出現中度發熱,曾報道過無菌性腦膜炎,但報道發病率差異很大(例如從1/400至1/50萬)。疫苗相關無菌性腦膜炎發病率的差異不僅反映了疫苗毒株和配方的不同,也與研究設計、診斷
關于小兒腮腺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其他病毒所致腮腺炎 現已知流感、副流感、腺病毒、腸道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炎。初步鑒別可參考流行病史及臨床伴隨癥狀,最終的鑒別方法是進行病原學及血清學的檢查。 2.化膿性腮腺炎 常多次復發,且均位于同側腮腺,應疑及化膿性腮腺炎,擠壓腺體可見腮腺管口有膿液流出。局部表面皮膚紅腫,壓痛明顯,周
關于腮腺炎減毒疫苗的基本介紹
本品系用腮腺炎病毒減毒株接種原代雞胚細胞,經培養、收獲病毒液,加適量明膠、蔗糖穩定劑凍干制成。為乳酪色疏松體,復溶后為橘紅色或淡粉紅色澄明液體。 通用名稱:腮腺炎減毒活疫苗 英文名稱:Mumps Vaccine, Live 漢語拼音:Saixianyan Jiandu Huoyimiao
關于慢性腮腺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慢性復發性腮腺炎 (1)好發于5-10歲兒童。 (2)腮腺反復腫痛,呈周期性發作。年幼者,間歇期短。 (3)腮腺導管口有膿液或混濁粘狀分泌物排出。 (4)腮腺造影示主導管及腺內導管無異常。末稍導管呈點狀、球狀擴張、排空遲緩。 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中
關于腮腺炎減毒活疫苗的基本介紹
腮腺炎減毒活疫苗,用于預防流行性腮腺炎。 本品系用腮腺炎病毒減毒株接種原代雞胚細胞,經培養、收獲病毒液,加適量明膠、蔗糖穩定劑凍干制成。為乳酪色疏松體,復溶后為橘紅色或淡粉紅色澄明液體。
關于腮腺炎疫苗的使用方法介紹
用所附的滅菌注射用水溶解疫苗后使用,稀釋前后疫苗都要避光,稀釋后的疫苗必須在冷鏈中保存,而且一次免疫接種活動結束時或稀釋后6小時未用完的必須丟棄(按先符合的情況執行)。在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0.5ml。
關于腮腺炎疫苗的研究進展介紹
08年5月10日于美國亞利桑那州Scottsdale召開的第16屆美國兒童耳鼻喉學會年會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激光切除乳頭狀瘤后局部給予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可有效緩解大多數兒童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狀瘤(RRP)。
腮腺炎的介紹
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體,位于兩側面頰近耳垂處,腮腺腫大以耳垂為中心,可以一側或兩側。病因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性炎癥腫大等。最常見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見于細菌性和病毒性。細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腮腺局部紅、腫、熱、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病變進入化膿期,擠壓腮腺可見膿液自導管口流
關于化膿性腮腺炎的基本介紹
化膿性腮腺炎(pyogenic parotitis)分為急性化膿性腮腺炎和慢性化膿性腮腺炎,后者又稱為復發性腮腺腫脹、斑點狀腮腺炎。感染途徑可能系不同因素導致涎液潴留瘀滯、口腔衛生不良,細菌沿腮腺導管逆行進入腺體而發生炎癥。
關于麻疹腮腺炎風疹減毒活疫苗的介紹
1、包裝 1瓶/盒:含有1瓶單個劑量的凍干疫苗及1瓶稀釋液。 5瓶/盒:含有5瓶單個劑量的凍干疫苗及5瓶稀釋液。 10瓶/盒:含有10瓶單個劑量的凍干疫苗及10瓶稀釋液。 2、有效期 24個月(從包裝并轉至2-8°C保存之日起計) 在包裝之前,產品可以≤ -20°C保存18個月。如果
關于化膿性腮腺炎的檢查介紹
1.腮腺及其周圍淋巴結B超檢查。 2.腮腺造影,X平片。造影之前有必要攝普通X平片,以排除結石,造影表現為導管系統部分狹窄,部分擴張似臘腸樣改變;腺體部分呈斑點狀末梢導管擴張。但急性化膿性腮腺炎不宜作腮腺造影,以免促使感染擴散。 3.周圍血可見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多核白細胞比例明顯上升,核左
關于腮腺炎減毒疫苗的注意事項介紹
(1)開啟疫苗瓶和注射時,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 (2)疫苗復溶后出現異常渾濁、疫苗瓶有裂紋或標簽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3)疫苗復溶后如不能立即用完,放置在2~8℃并于1小時內用完,剩余的疫苗廢棄。 (4)注射過免疫球蛋白者,應間隔1個月以上再接種本疫苗。 (5)本品為減毒活疫苗,不推
關于腮腺炎減毒疫苗的規格和劑量介紹
1、規格 復溶后每瓶0.5ml。每1次人用劑量為0.5ml,含腮腺炎活病毒不低于3.7LgCCID50 。 2、免疫程序和劑量 (1)按標示量(0.5ml)加腮腺炎減毒活疫苗稀釋液(滅菌注射用水),待凍干疫苗完全溶解并搖勻后使用。 (2)于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0.5ml。
關于慢性復發性腮腺炎的癥狀介紹
:慢性復發性腮腺炎的常見癥狀是阻塞癥狀。進食或看見食物時,尤其是酸性食物,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唾液排出受阻,腮腺腫大疼痛;停食后,因唾液逐漸排出,腫脹又逐漸消失。檢查可見導管口輕微發紅,壓迫腺體可從管口流出混濁的“雪花樣”唾液,或粘稠蛋清樣唾液,甚至為粘液栓子,腮腺輕微腫脹或正常,病程較久者捫診
關于病毒性腮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常規檢查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有腎炎并發癥者可出現蛋白尿及紅、白血細胞。 2.血清和尿淀粉酶測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輕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診斷。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學檢查 補體結合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補體結合抗體:即抗S和抗V抗體,抗S抗體
關于病毒性腮腺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化膿性腮腺炎 常為一側腮腺局部紅腫、壓痛明顯,晚期有波動感,擠壓時有膿液自腮腺口流出,腮腺口位于第二磨齒相對的頰黏膜處。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2.頸部及耳前淋巴結炎 腫大不以耳垂為中心,而是局限于頸部或耳前區,為核狀體,較堅硬邊緣清楚,壓痛明顯,表淺者活動。可發現與頸部或耳
關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檢查介紹
1.常規檢查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有腎炎并發癥者可出現蛋白尿及紅、白血細胞。 2.血清和尿淀粉酶測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輕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診斷。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學檢查 補體結合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補體結合抗體:即抗S和抗V抗體,抗S抗體
關于慢性腮腺炎的簡介
腮腺炎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耳垂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表面發熱,張口或咀嚼時局部感到疼痛。在發病初期的3-5天,可有發熱、乏力、食欲缺乏等全身癥狀。需要采取隔離,藥物治療為主,減輕癥狀,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慢性腮腺炎為最常見的涎腺炎癥,本病以前稱為慢性化膿性腮腺炎,
關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的介紹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抗腮腺炎特效藥物,抗生素治療無效。主要對癥治療,隔離患者使之臥床休息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潔,飲食以流質或軟食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量。可用利巴韋林及中草藥治療,紫金錠或如意金黃散,用醋調后外敷。體溫達38.5度以上可用解熱鎮痛藥。并發腦膜腦炎者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