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簡介
臨床診斷依據: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診斷依據主要依靠產科病史和新生兒期神經癥狀,具體如下: 1.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如臍帶繞頸、繞身、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母親有嚴重妊高征,及產程延長等。 2.有嚴重的宮內窘迫,如胎動明顯減少、胎心減慢<120次/分、胎糞污染羊水呈Ⅲ°混濁。 3.初生時有重度窒息,Apgar評分1分鐘<3,5分鐘<5;或蒼白窒息經搶救10分鐘后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氣管插管正壓給氧,人工通氣達2分鐘以上。 4.生后不久(12小時內)出現以下異常神經癥狀:意識障礙,如過度興奮(易激惹、肢體顫抖、自發動作增多、睜眼時間長、凝視等),嗜睡(彈足底3次哭一聲),遲鈍(彈足底5次哭一聲),甚至昏迷;肢體肌張力改變,如張力增強、減弱,甚至松軟;原始反射異常,如擁抱反射過分活躍、減弱或消失,吸吮反射減弱或消失。 5.病情較重時可有驚厥或頻繁發作驚厥,因腦水腫出現囟門張力......閱讀全文
診斷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簡介
臨床診斷依據: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診斷依據主要依靠產科病史和新生兒期神經癥狀,具體如下: 1.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如臍帶繞頸、繞身、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母親有嚴重妊高征,及產程延長等。 2.有嚴重的宮內窘迫,如胎動明顯減少、胎心減慢
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概述
HIE至今尚無完整統一的治療方案,經過多年臨床實踐,國內對HIE的治療確有改進,HIE預后也有一定程度改善。對HIE的治療,越早開始越好,對一些重度窒息兒,復蘇后如出現興奮激惹,或嗜睡抑制,便應仔細檢查肢體肌張力和原始反射有無改變,若符合HIE的臨床診斷依據,便應立即開始治療。缺氧缺血性腦損傷雖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基本介紹
缺血缺氧性腦病(HIE)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的腦部病變,最常見的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但也可發生在其他年齡段。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是圍生期新生兒因缺氧引起的腦部病變,常見的原因有各種原因導致的胎兒宮內窘迫,如臍帶繞頸、羊水異常等,也常見于分娩過程及出生后的窒息缺氧,少數可見于其他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預后介紹
新生兒HIE不僅可引起圍產期新生兒死亡,而且是新生兒期以后造成傷殘兒童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生兒期如何正確判斷HIE患兒的預后,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兒家屬所關心的問題。近年來國內報道經過治療后,HIE后遺癥發生率在25%~35%之間。若繼續改進治療,則后遺癥的發生尚可減少。
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對癥處理介紹
對癥治療可防止已經形成的病理生理改變對受損神經細胞的進一步損害,可縮短新生兒期病程,從而減少后遺癥的發生。對驚厥、腦水腫和腦干癥狀的處理應積極和及時,一旦出現,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其控制或消除。 (1)降低顱內壓HIE的顱壓增高,最早在生后4小時便可出現,一般在第2天最明顯。生后3天內應適當限制
簡述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腦電圖檢查
新生兒HIE腦電圖波形特點是低電壓、等電位和爆發抑制波。腦電圖輕度異常表現為背景節律呈持續性5~25LV低電壓的D波,無正常足月兒腦電圖常見的在D波上重疊的快H波和A波。中度異常是在抑制背景上爆發高電壓波,波幅可高達180LV,抑制時間持續2~4秒。重度異常中爆發波降至50LV左右,抑制時間持續
概述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1.缺氧史 新生兒HIE臨床主要有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如臍帶繞頸、繞身、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母親有嚴重妊高征,及產程延長等。而成人HIE主要有明確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史,如呼吸心跳驟停等。 2.癥狀 新生兒HIE可表現為宮內窘迫,如胎動明顯減少、胎心減慢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腦脊液檢查介紹
為減少對患兒的擾動,應避免作腦脊液檢查,只有在需要排除化膿性腦膜炎時才作這項檢查。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新生兒腦脊液可能有極少量紅細胞進入腦脊液,或因黃疸使腦脊液呈淡黃色。并不表示有顱出血。
高壓氧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介紹
50年代前蘇聯學者即已報道用高壓氧(HBO)治療新生兒窒息取得滿意效果。近來國內研制成嬰兒透明氧艙,新生兒臨床應用高壓氧治療才得以逐步開展,主要用于治療HIE。據國內報道高壓氧治療HIE新生兒期療效較滿意,但缺乏遠期隨訪結果,今后尚需對其遠期療效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進行深入研究。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血清酶活性測定介紹
新生兒窒息后可引起多臟器功能損害,大量酶類自損傷細胞逸出至血液。一般認為窒息嬰兒血清中CPK、LDH和AST活性只能表明窒息程度,不能真實反映心肌細胞或腦細胞損傷程度。國外文獻報道,血清中CPK、LDH、AST活性與HIE的病情輕重無關,不能作為診斷和臨床分度的依據,但高到一定程度與預后有關,即
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高壓氧的作用機理
(1)提高血氧分壓,改善組織供氧,在2個大氣壓下吸入純氧,肺泡氧分壓和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量,較常壓下吸入空氣增加10倍以上,顯著改善各臟器組織的氧供,從而對全身和局部缺氧性疾病發揮治療作用。 (2)改善腦細胞代謝,促進腦損傷修復。 (3)使正常部位腦組織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有利于防治腦水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介紹
該病病因主要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腦組織缺血缺氧。 新生兒HIE主要見于有嚴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兒,均有明顯的宮內窘迫史。由于宮內缺血缺氧影響胎兒腦細胞的能量供給。腦的能量來源和其他器官不同,幾乎全部由葡萄糖氧化而來。新生兒腦的代謝最旺盛,腦的能量占全身氧能量的一半,但腦內糖原很少,而葡萄糖及氧全靠血液
簡述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診斷依據
臨床診斷依據: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診斷依據主要依靠產科病史和新生兒期神經癥狀,具體如下: 1.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如臍帶繞頸、繞身、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母親有嚴重妊高征,及產程延長等。 2.有嚴重的宮內窘迫,如胎動明顯減少、胎心減慢
簡述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缺氧史
新生兒HIE臨床主要有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如臍帶繞頸、繞身、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母親有嚴重妊高征,及產程延長等。而成人HIE主要有明確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史,如呼吸心跳驟停等。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頭顱CT或MRI檢查介紹
影像檢查目的是進一步明確HIE病變的部位和范圍,確定有無顱內出血和出血類型,動態系列檢查對評估預后有一定意義。由于生后病變繼續進展,不同病程階段影像檢查所見會有不同。通常生后3天內以腦水腫為主,也可檢查有無顱內出血,如要檢查腦實質缺氧缺血性損害或腦室內出血,則以生后5~10天為宜,3~4周后復查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頭顱B型超聲(B超)檢查介紹
以嬰兒前囪為窗,作冠狀面和矢狀面扇形超聲檢查。可在床旁操作,無射線影響,還可多次追蹤檢查,優點較多。對腦水腫、腦實質病變和腦室增大顯示清楚。 新生兒HIE的頭顱B超檢查發現: ①腦實質內廣泛均勻分布的輕度回聲增強,伴腦室、腦溝及半球裂隙變窄或消失,及腦動脈搏動減弱,提示存在腦水腫。 ②基底
概述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
HIE至今尚無完整統一的治療方案,經過多年臨床實踐,國內對HIE的治療確有改進,HIE預后也有一定程度改善。對HIE的治療,越早開始越好,對一些重度窒息兒,復蘇后如出現興奮激惹,或嗜睡抑制,便應仔細檢查肢體肌張力和原始反射有無改變,若符合HIE的臨床診斷依據,便應立即開始治療。缺氧缺血性腦損傷雖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基本癥狀
新生兒HIE可表現為宮內窘迫,如胎動明顯減少、胎心減慢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腦脊液檢查
為減少對患兒的擾動,應避免作腦脊液檢查,只有在需要排除化膿性腦膜炎時才作這項檢查。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新生兒腦脊液可能有極少量紅細胞進入腦脊液,或因黃疸使腦脊液呈淡黃色。并不表示有顱出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腦電圖檢查
新生兒HIE腦電圖波形特點是低電壓、等電位和爆發抑制波。腦電圖輕度異常表現為背景節律呈持續性5~25LV低電壓的D波,無正常足月兒腦電圖常見的在D波上重疊的快H波和A波。中度異常是在抑制背景上爆發高電壓波,波幅可高達180LV,抑制時間持續2~4秒。重度異常中爆發波降至50LV左右,抑制時間持續
急性缺氧性腦病的相關介紹
發病一般較急。輕者可有煩躁不安、欣快、激動、反應遲鈍、領悟力和定向力不良,且有呼吸、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腱反射亢進。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全身或局限性痙攣發作。如昏迷加深,則四肢厥冷,大汗,血壓進一步下降,心音微弱,眼球固定或游動,深淺反射消失,肌張力降低,病理反射陽性或蹠反射呈中性,并常
急性缺氧性腦病的病因分析
常見病因,如: 1、被沙土掩埋、胸部創傷、神經毒氣、癲癇持續狀態、呼吸肌麻痹和麻醉意外等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礙和氧吸入不足。 2、各種原因所致的喉頭水腫或痙攣、嚴重肺水腫、異物誤入呼吸道以及昏迷患者的嚴重舌后墜等所致的呼吸道阻塞和氧氣不能進入肺泡。 3、一氧化碳或亞硝酸鹽類中毒等所致血紅蛋白的
腦細胞代謝賦活劑等藥物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介紹
這類藥物有腦活素、胞二磷膽堿、1,6-二磷酸果糖,均為70~80年代試制并用于神經科臨床的藥物。其共同特點為通過不同途徑促進神經細胞代謝功能,防止或減輕各種病理刺激對神經細胞造成的損傷,從而恢復神經功能。糖皮質激素作為抗炎、抗休克和搶救重危患者的藥物,在臨床應用多年,對其腦保護作用曾有爭議。神經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診斷的應用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新生兒在圍生期由于窒息而導致的缺氧缺血性腦損傷,臨床表現主要為意識障礙、腦水腫、肌張力明顯改變及驚厥,可導致新生兒急性死亡或神經損傷,是導致新生兒遠期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1]。盡早糾正缺氧缺血狀態可
關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基本介紹
缺血缺氧性腦病(HIE)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的腦部病變,最常見的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但也可發生在其他年齡段。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是圍生期新生兒因缺氧引起的腦部病變,常見的原因有各種原因導致的胎兒宮內窘迫,如臍帶繞頸、羊水異常等,也常見于分娩過程及出生后的窒息缺氧,少數可見于其他
概述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分度
HIE根據病情輕重可分為輕、中、重三度。應注意HIE癥狀生后逐漸進展,部分病例可由興奮轉入抑制甚至昏迷,于72小時達最重程度,72小時后逐漸好轉恢復,故生后二、三天內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產傷性顱內出血有時可與HIE同時并存,使癥狀錯綜復雜,必須注意區別。除參考產科病史外,臨床上如有持續3天以上的
關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預后介紹
新生兒HIE不僅可引起圍產期新生兒死亡,而且是新生兒期以后造成傷殘兒童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生兒期如何正確判斷HIE患兒的預后,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兒家屬所關心的問題。近年來國內報道經過治療后,HIE后遺癥發生率在25%~35%之間。若繼續改進治療,則后遺癥的發生尚可減少。
簡述急性缺氧性腦病的臨床依據
1.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以及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表現:如胎動明顯減少,胎心↓
關于急性缺氧性腦病的輔助檢查
1.化驗檢查血氣分析 了解缺氧及酸中毒情況;血糖、血電解質、心肌酶譜、肝腎功能可判斷代謝紊亂及多臟器損害;磷酸肌酸激酶腦同工酶(CK-BB)、神經烯醇化酶(NSE)等可判斷腦損傷的嚴重程度。 2.影像學檢查 目的是進一步明確HIE病變部位及范圍,確定是否合并顱內出血和出血類型,動態系列檢查對
簡述急性缺氧性腦病的治療原則
1.盡量爭取早治療:窒息復蘇后出現神經癥狀即應開始治療,最好在24小時內,最長不超過48小時開始治療。 2.治療應采取綜合措施,先保證內環境穩定和各臟器功能的正常運轉,其次是對癥處理和恢復神經細胞的能量代謝,以及促使受損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3.治療應及時細心,每次治療措施都應在規定時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