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能源草高效制備生物天然氣研究”交流會在海口召開
3月15日至16日,國家863計劃“能源草高效制備生物天然氣關鍵技術研究”課題2013年度工作交流會在海口市召開。該課題由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孔曉英研究員負責,首都師范大學楊秀山教授、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劉曉風研究員、廣州能源所生物質生化轉化團隊負責人袁振宏研究員以及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上,項目負責人介紹了課題的整體情況,課題參與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的楊富裕教授、劉應書教授分別就“能源草高生物量栽培與預處理技術研究”、“生物天然氣凈化提純關鍵技術研究”進行了匯報交流,深圳中環油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李鐵介紹了實驗基地概況。參會專家及課題組專家就能源草育種和種植、原料預處理、進出料系統、高效厭氧反應器結構、沼氣的凈化提純等在內的新技術開發,以及工程應用、工程經濟性、生物燃氣工程模式等多個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討論交流,并形成了2013年度的工作計劃和目標。 會后,與會人員前往海南省定安縣考察了南國農莊......閱讀全文
生物芯片技術研究背景
原定于2005年竣工的人類30億堿基序列的測定工作(Human Genome Project,基因組計劃)由于高效測序儀的引入和商業機構的介入已經完成。怎樣利用該計劃所揭示的大量遺傳信息去探明人類眾多疾病的起因和發病機理,并為其診斷、治療及易感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則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后生命科學
生物天然氣產業模式頗具前景
9月23日,以綠色化工與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13中國化工學會年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年會上,專家院士高屋建瓴,為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指路。800余名化工科技工作者匯聚一堂,投身到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用他們在專業技術領域的深厚造詣為石油和化學工業實現創新驅動升級轉型提供智力支持
生物發光技術研究及其應用進展
摘要:目的:了解生物發光種類、機理及其在醫學、生物科學、食品、環保等領域的應用。方法:對有關的文獻中生物發光種類、機理及其在上述領域的具體應用進行綜述。結果:生物發光有兩類,機理明確,應用廣泛。結論:生物發光在很多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對其深入了解和研究至關重要。生物發光是生物發光器在細胞或生物體內發
生物發光技術研究及其應用進展
摘要: 目的:了解生物發光種類、機理及其在醫學、生物科學、食品、環保等領域的應用。 方法:對有關的文獻中生物發光種類、機理及其在上述領域的具體應用進行綜述。 結果:生物發光有兩類,機理明確,應用廣泛。 結論:生物發光在很多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對其深入了解和研究至關重要。
生物發光技術研究及其應用進展
摘要: 目的:了解生物發光種類、機理及其在醫學、生物科學、食品、環保等領域的應用。 方法:對有關的文獻中生物發光種類、機理及其在上述領域的具體應用進行綜述。 結果:生物發光有兩類,機理明確,應用廣泛。 結論:生物發光在很多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對其深入了解和研究至關重要。
生物發光技術研究及其應用進展
摘要:目的:了解生物發光種類、機理及其在醫學、生物科學、食品、環保等領域的應用。方法:對有關的文獻中生物發光種類、機理及其在上述領域的具體應用進行綜述。結果:生物發光有兩類,機理明確,應用廣泛。結論:生物發光在很多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對其深入了解和研究至關重要。生物發光是生物發光器在細胞或生物體內發
理化所天然氣液化用熱聲制冷技術研究獲進展
完全無運動部件的熱聲制冷技術因具有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運行維護簡單等突出優點而受到國際制冷與低溫界的高度重視。我國具有大量分散的煤層氣、頁巖氣和油田伴生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迫切需要開發不消耗電能、可靠性高、維護方便的中小型天然氣液化技術。 近期,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羅二倉課題組提
DNA納米生物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DNA納米生物技術用于核酸遞送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DNA Hybrid Nanospheres through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食品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研究
食物病原微生物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內容,而對其的快速檢測(驗)一直是相關研究的熱點。近年來,微生物的快速檢測和自動化研究進展迅速。依靠培養基進行培養、分離及生化鑒定的傳統方法費時費力。快速檢測及其自動化則綜合引用微生物學、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免疫學以及血清學試驗技術對微生物進行分離、檢測、鑒定
治霾和減排呼喚生物天然氣
所謂“生物天然氣”指的是通過厭氧發酵或氣化后,以精煉或合成的方式將有機的生物質(沼氣)轉變成以甲烷成分為主的生物燃氣。沼氣的原料極其豐富,制成生物天然氣后,可以作為尾氣污染物及碳排放量極低的汽車燃料。這對那些缺少化石天然氣和燃油、又飽受空氣污染和霧霾折磨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不失為福音。 機動車
我國將加強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3日表示,今后我國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和科學普及,推動公眾和媒體理性全面地看待轉基因技術和產品。 韓俊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就《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解讀等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的。根據《意見》,我
小麥抗病關鍵生物技術研究獲突破
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 2n = 42, AABBDD)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人類提供約20%的能量。普通小麥是異源六倍體,基因組龐大(17,000Mb, 約是人類基因組的5倍)且含有高達80%-90%的重復序列,因此,針對小麥的基因功能研究及遺傳育種都非
細菌生物膜的技術研究相關介紹
細菌的生理特性受到種群密度及與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極大影響,而附著性是其顯著特征之一。生物膜的生理學研究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很大程度是由于應用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CLSM)和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的結果。單種的細菌的生物膜形成過程被認為是一種向多細胞生活方式發展的形式(有研究者將之比作組織
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
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第一條為規范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增強從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安全責任意識,避免出現直接或間接生物安全危害,促進和保障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有效維護生物安全,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的自然人、
863計劃天然氣水合物成礦預測技術研究課題通過技術驗收
2013年7月18日,“十一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關鍵技術重大項目下設課題“天然氣水合物成礦預測技術研究(2009AA09A202)”在青島通過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驗收。 驗收專家組審閱了相關驗收資料,聽取了課題負責人關于課題實施情況的匯報,進行了質詢。專家組認為,課題
生物農藥關鍵技術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生物農藥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落戶陜西綠盾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該中心旨在瞄準我國生物農藥關鍵技術進行聯合攻關,推進生物農藥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轉讓等服務。 目前,該研究中心建設面積2500平方米,配備試驗室1816平方米,產業化試驗研究平臺684平方米,并配置有分析實驗儀器
食品微生物檢驗中無菌操作技術研究
摘要:食品微生物檢驗工作中,要對食品的采樣、取樣和檢驗等環節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保證食品檢驗數據的有效性,真實的反映食品的衛生質量情況。如果在檢驗中,某個環節出現失誤或者漏洞,那么食品檢驗工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所以,為了防止在檢驗中出現不規范操作的現象,對樣品造成污染,影響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真
江大加快建設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
日前,江蘇省產研院下發了《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關于公布首批正式研究所的通知》,江南大學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轉正考核,正式晉級為研究所。這是近年來江南大學為了更好服務產業和地方經濟,而重點規劃建設的研究所之一。 據了解,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是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首批立項建設的14個預備研究所之
“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開發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驗收
“中國科學院廈門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開發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驗收 2月23日,國家高技術產業項目“中國科學院廈門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開發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驗收。 受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廈門市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組織專家組對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建設的“中國科學院廈門生物產業
美國擬發布兩用生物技術研究草案
一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官員表示,美國政府建議不公開兩項關于H5N1禽流感病毒傳播性的有爭議文章的研究細節。NIH生物技術活動辦公室主任 Amy Patterson醫學博士表示,美國衛生部在生物技術的兩用性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將會對其他部門給予幫助。NIH生物技術活動辦公室還負責監
國家納米中心DNA納米生物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DNA納米生物技術用于核酸遞送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DNA Hybrid Nanospheres through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武漢成立。該中心是科技部依托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組建的國內第一個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它與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共試驗中心、農業部華中區域微生物資源利用科學觀測實驗站及湖北省康欣生物農藥博士后產業基地等一起,構成國家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擁有一支具有國際
青島海洋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
記者從青島市科技局獲悉,由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起的海洋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近日成立。 海洋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依托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行業龍頭地位,聯合青島瑯琊臺集團、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青島海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海洋生物企業,以及中科院海洋所、中國海洋大學等多
大連化物所能源生物技術研究取得新成果
???????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趙宗保研究員領導的生物質高效轉化研究組(1816組)在能源生物技術領域取得新進展。這項關于產油真菌圓紅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的跨組學研究成果,于10月9日正式發表在《自然—通訊》上(Nat. Commun. 2012, 3:
武漢新機制建設生物技術研究院
8月29日,位于武漢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的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動工興建,這家研究院將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主要從事生物技術應用研究開發、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 據武漢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辦公室主任但長春介紹,研究院由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武漢凱迪電力股份
稻草制備生物質燃氣價格僅天然氣的1/3
4月8日,記者從武漢輕工大學宣傳部獲悉,該校李建芬教授及其團隊,利用他們發明的催化氣化技術,將稻草秸稈、稻殼等農業農村廢棄物轉化成生物質燃氣,供農民生活使用,燃氣熱值約為3000千卡,按熱值比價計算,售價接近天然氣的1/3,遠遠低于石油液化氣,應用前景廣闊。 據介紹,這項技術及成套設備,很好地
大連化物所實現生物質催化轉化制備低碳天然氣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質氫鍵選控與活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路芳團隊,實現了原生生物質催化轉化制備低碳天然氣。 天然氣是重要基礎化石能源之一,可作為發電、供熱和運輸的燃料,也可用于生產甲醇等大宗化學品。與石油、煤炭相比,天然氣燃燒效率高、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低。在當前碳達峰、碳中和
美國防部設立生物技術研究部門
BTO將以生物學研究為重點,例如尋找更好的方法培養和儲存血細胞(如圖所示)。圖片來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美國國防部的各研究機構正在共同瞄準生物技術研究。近日,該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宣布,將匯集所有新開展和已經開展的生物技術項目設立一個新部門:生物技術辦公室(BTO)。BT
首家外資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北京
近日,先正達生物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暨先正達全球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奠基儀式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行,這標志著中國首家外資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機構正式落戶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據了解,先正達生物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農業科技企業瑞士先正達公司的全球第六大研究與技術中心,也是中國首家外資農
北大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37.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