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肝母細胞瘤的相關介紹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首選。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為常規Ⅰ期無法切除的肝母細胞瘤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利用超聲波的可視性、組織穿透性和聚焦性等物理特征,通過超聲波加熱效應,機械效應和空化效應從體外定位,直接破壞體內深部的腫瘤組織,對鄰近正常組織的影響較小,定位準確、無創性“切除”、無輻射污染、療效明顯。超聲消融治療聯合手術切除將極大提高肝母細胞瘤的完整切除率。......閱讀全文
治療肝母細胞瘤的相關介紹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首選。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為常規Ⅰ期無法切除的肝母細胞瘤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利用超聲波的可視性、組織穿透性和聚焦性等物理特征,通過超聲波加熱效應,機械效應和空化效應從體外定位,直接破壞體內深部的腫瘤組織,對鄰近正常組織的影響較小,定位準確、無創性“切除”、無輻射污染、療效明顯。超聲
關于肝母細胞瘤的檢查介紹
1.血小板增高,紅細胞數減少。 2.血AFP升高。AFP水平與疾病過程平行,當腫瘤完全切除時,AFP降至正常而隨病變復發,AFP水平可再度升高。 3.其他實驗室指標異常包括血清膽固醇、膽紅素、堿性磷酸酶以及天冬氨酸轉移酶水平的升高。 4.CT可顯示肝內單個或多個腫物,50%病例有鈣化灶。M
治療卵巢兩性母細胞瘤的相關介紹
對于本病的治療,多主張根據患者年齡、生育狀況分別采用患側附件切除、患側附件及子宮切除、雙側附件及子宮切除等不同的手術方式。絕大多數本瘤患者經患側附件切除術或兼子宮切除術,即可基本治愈,因其病理形態屬良性或潛在惡性。
關于小兒肝母細胞瘤的檢查介紹
血清甲胎蛋白的檢測對肝癌的診斷極為重要。90%~100%為陽性,比成人病例更高(成人為70%~80%陽性)。許多生物化學物質如蛋白、脂質、酶等皆由肝臟產生或在肝臟中進行代謝,故血膽固醇、乳酸脫氫酶(LDH)、白蛋白、球蛋白、堿性磷酸酶、膽紅質等檢查均能反映肝臟功能,均屬必要。血清堿性磷酸酶常增高
髓母細胞瘤的相關介紹
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是首先由Bailey和Cushing命名的一種兒童后顱窩惡性膠質瘤。髓母細胞瘤的細胞形態很像胚胎期的髓母細胞,因此采用這個名稱。髓母細胞是一種很原始的無極細胞。在人胚胎中僅見于后髓帆,這點與髓母細胞瘤好發于小腦下蚓部相符合。髓母細胞瘤是顱內惡性程度最高
關于肝母細胞瘤的簡介
肝母細胞瘤是一種具有多種分化方式的惡性胚胎性腫瘤。它是由類似于胎兒性上皮性肝細胞、胚胎性細胞以及分化的間葉成分組成。大部分的肝母細胞瘤為單發。 手術切除是否徹底與預后直接相關;觀察AFP水平對手術和化療的反應可以預測疾病的預后;其他預后相對較好的因素包括腫瘤限于一葉、胎兒型等。
治療肝海綿狀血管瘤的相關介紹
肝血管瘤的治療包括手術和非手術治療。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生長速度和患者的身體情況來確定。由于臨床罕見有惡變,故如無臨床癥狀,即無需特殊處理,可定期隨訪。 (一)手術切除適應證 1.有明顯臨床癥狀,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者; 2.直徑>10cm 的巨大海綿狀血管瘤; 3.診斷不明確,不能排
手術治療髓母細胞瘤的介紹
對于有顯著顱內壓增高的病人,應先解除顱內壓增高,可作腫瘤切除或腦脊液分流手術,手術盡量切除腫瘤,有人則認為廣泛切除腫瘤易導致腫瘤播放,主張只切除部分腫瘤,打通第四腦室即可。手術可用枕部正中切口,咬開后顱窩骨質后,可見小腦蚓部膨隆增寬,或可在枕大池中見到腫瘤,吸引器方向指向導水管下口方向。可采用隧
關于小兒肝母細胞瘤的簡介
小兒肝母細胞瘤是由肝臟胚基組織發生的肝臟惡性腫瘤。多發生于3歲以下嬰幼兒。臨床特點是腹部逐漸增大、上腹可觸及包塊、食欲減退、消瘦、貧血等。晚期有黃疸、腹水等。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輔助檢查結果確診。如果腫瘤是單發的、瘤體較小位置表淺且無肝外轉移,手術切除可獲治愈。
膠質母細胞瘤的的治療方法介紹
姑息性治療姑息性治療一般用來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以及為病人獲得盡可能長的生命時間。它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療法和化學療法。一般使用手術盡量切除最大量可以切除的腫瘤,加上聚焦的射線以及化學療法。一般來說切除部分越大病人的生存率越高。外科手術外科手術是針對膠質母細胞瘤的第一步。平均每個膠質母細胞瘤含有10
關于髓母細胞瘤的預后相關介紹
術后平均生存0.9年,成人的預后較兒童為好。隨著近年來臨床醫學和基礎研究的不斷發展,隨母細胞瘤病人的預后得到不斷改善。目前多數統計5年存活率均在30%以上,最高統計達80%。個別的可生存達十年以上。Quest認為療效的提高與術后重視對整個腦與脊髓軸進行放射治療是分不開的。Bruce認為,最近幾年
肝囊腫的治療相關介紹
1、囊腫較小而無癥狀,一般無需處理,定期隨訪即可。 2、囊腫較大壓迫癥狀明顯者,主要行囊腫開窗術治療。 3、對于并發感染、囊內出血、囊液有膽汁者可行開窗術后置管引流。 4、若病情局限在肝一葉,可考慮做肝葉切除。 5、廣泛的多囊肝可做肝移植。 6、年老體弱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不宜手術。
骨母細胞瘤的治療
1.局部刮除脊椎骨上的骨母細胞瘤經局部刮除后多可治愈,復發率也較低。如范圍大,局部切除困難時,只能進行搔刮,術后需結合放療。2.椎管減壓若同時有神經根或脊髓壓迫癥狀時,手術治療旨在減壓。減壓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壓迫的程度和時間,以及減壓手術是否徹底。3.放射療法適用于無法手術、術后復發的患者或需行輔助治
兩例肝母細胞瘤病例分析
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一種肝臟的胚胎性惡性腫瘤,占兒童肝臟原發惡性腫瘤的50%~62%,發病率百萬分之0.5~1.5。發病年齡0~5歲,男孩多見,是5歲以下兒童僅次于神經母細胞瘤和腎母細胞瘤后第3位的腹部惡性腫瘤,占所有兒童腫瘤的1%。本文回顧性分析2例HB患兒的臨床表現
SIPEL4治療高危兒童肝母細胞瘤有效研究概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兒童高危肝母細胞瘤患者中,建立一種新的治療方案,該方案由劑量強化型以順鉑為基礎的化療和根治性手術治療所組成,為了評估這種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來自荷蘭阿姆斯特大學Emma兒童醫院的József Zsiros等設計了相關研究并將其研究結果發表在Lancet Oncol 7月最
簡述肝母細胞瘤的臨床表現
患兒腹部膨隆、體重降低、食欲不振。偶爾可有惡心、嘔吐以及腹痛。少數病例可見黃疸。罕見情況下腫瘤細胞分泌HCG,導致青春期早熟、出現陰毛、生殖器增大以及聲音變粗,多發生于男孩。
治療肝血管疾病的相關介紹
及早明確病因,針對不用病因進行對癥治療。 1.一般治療 去除病因,停止服用引起本病的藥物。病情嚴重需及時補充有效循環血量,糾正酸堿失衡,防止水、電解質紊亂。 2.藥物治療 根據病因針對性應用藥物。對潛在血栓形成者一般不推薦使用抗凝治療;對已知的血栓前狀態或腸系膜上靜脈血栓
治療小兒肝腫瘤的相關介紹
最有效的治療是手術切除,良性或惡性腫瘤均可手術切除。對于不能切除的肝臟惡性腫瘤,可考慮行介入治療。 廣泛的良性肝腫瘤不能行肝切除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對侵及左、右肝葉的不能切除的血管瘤患兒,以及對引起心力衰竭的肝血管瘤如不能切除,可做肝動脈結扎。目前主張做肝動脈插管栓塞治療。
關于腎母細胞瘤的治療及預后介紹
兒童腎母細胞瘤對放化療敏感,由于采用綜合治療,患兒的治愈率較高,是綜合治療惡性瘤成功的典范。20世紀50年代以前,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方法只有手術,患兒5年生存率約為20%。至20世紀50~60年代開始采用手術聯合放療,患兒5年生存率達到了45%~50%。此后,采用手術聯合放、化療的模式,患兒的5年
髓母細胞瘤的放療治療方法介紹
術后病人接受放療可延長病人的生存期。Bruce指出,所有未經術后放療的髓母細胞瘤均復發,且多在復發后1年內死亡。手術后放療,目前統計其5年生存率達40%~60%,10年生存率也達30%~40%。早期有人主張,髓母細胞瘤患者可單純給予放療,但這樣有兩個缺點:①放射治療過程中腫瘤因腫脹,使腦干受壓加
髓母細胞瘤的化療治療方法介紹
髓母細胞瘤術后單純化療未見明確療效,即使在手術、放療后應用化療其結果亦有爭議。Mazza統計47例病人的5年存活率,手術+放療+化療組達60%,明顯高于未行化療組(37%)。Thomas對8例復發病人用BCNU和地塞米松及鞘內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聯合化療,其中5例同時瘤灶局部加
嗅覺神經母細胞瘤治療
由于嗅覺神經母細胞瘤這種疾病的罕見性,觀察性研究通常只有有限的患者數量。此外,疾病的自然病史需要長時間觀察才能充分評估治療效果。目前,關于嗅神經母細胞瘤的遺傳和分子改變的信息不足以指導治療決策。原發腫瘤手術治療、放射治療(RT)或化療都已用于治療原發性嗅神經母細胞瘤。觀察性研究通常表明,與手術或單獨
治療血管母細胞瘤的簡介
血管母細胞瘤可以選擇兩種基本的治療方法。第一種是開刀將影響到腦或是脊髓的腫瘤切除掉。如果病患的血管母細胞瘤可以完全切除,而且在疾病分類上不是屬于von Hippel Lindau的話,這個病患就算是治愈了。 在一些典型囊泡狀血管母細胞瘤的病患中,只有固體狀腫瘤的部分是需要移除掉,至於囊泡狀腫瘤
膠質母細胞瘤的病狀治療
輔助性的治療目的主要在于減輕癥狀,提高病人的神經功能。最主要的輔助藥物是抗痙攣藥物和皮質甾類。歷史上90%的膠質母細胞瘤病人獲得抗痙攣藥物治療,雖然估計只有約40%的病人需要這個治療。最近有人開始建議醫生不要預防性地給病人用藥,而是等到病人出現痙攣后再開始用藥。與放射療法同時服用苯妥英鈉的病人可能產
肝血管肌纖維母細胞瘤病例分析
女,64歲,腹部脹痛半月余,加重1d。高血壓病史10余年,膽囊炎病史2年。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淺表性胃炎病史2年,否認糖尿病病史,否認肝炎、結核等傳染病病史。專科檢查:腹肌緊張,右上腹部及臍周壓痛(+)、反跳痛(±),肝區叩痛(±),莫菲氏征(-)。?實驗室檢查:WBC7.6×109/L,中性粒細
簡述小兒肝母細胞瘤的臨床表現
初發病時,一般癥狀不明顯,無黃疸或發熱。可腹部脹滿,偶被父母發現。有時是在健康檢查時被醫生發現了腹部包塊。稍大兒童可訴腹痛。肝癌細胞有時可產生促性腺激素而使患兒發生性早熟。個別患兒見皮膚出現色素沉著。有的患兒不覺有腹痛。病程較一般惡性腫瘤進展迅速。可有食欲減退、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晚期可有發熱
外科治療阿米巴肝膿腫的相關介紹
肝膿腫需手術引流者一般8cm,穿刺易傷及鄰近器官者;膿腫穿破入腹腔或鄰近內臟而引流不暢者;膿腫中有繼發細菌感染,藥物治療不能控制者;多發性膿腫,使穿刺引流困難或失敗者;左葉肝膿腫,易向心包穿破,穿刺易污染腹腔者,也應考慮手術。 肝膿腫的治愈標準尚不一致,一般以癥狀及體征消失為臨床治愈。肝膿腫的
治療中度脂肪肝的相關介紹
中度脂肪肝的治療主要從去除病因、調整飲食、藥物治療三方面入手。 1.祛除病因 尋找并消除病因是治療脂肪肝的根本方法。如酒精性脂肪肝,治療主要在于戒酒;糖尿病性脂肪肝,應積極治療糖尿病;肥胖性脂肪肝,治療在于有效控制體重;營養失調性脂肪肝,治療在于調整營養物質的供給。同時要避免各種對肝臟有毒性
治療兒童脂肪肝的相關介紹
中醫療法:中醫認為,小兒先天元氣不足,脾失健運,水濕不化,聚濕成痰;肝藏血,肝失疏泄,氣機不暢,瘀血內阻,痰瘀互結于肝臟而形成脂肪肝。因此治療兒童脂肪肝以健脾化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為主。 方藥:健脾降脂方(自擬方、僅供參考)。 組成:黨參10克、茯苓10克、白扁豆10克、茵陳10克、丹參1
治療小兒神經母細胞瘤的簡介
由于NB預后差異大,部分患兒如小年齡、早期NB預后明顯優于大年齡晚期組,因此應根據患兒的預后因素,如年齡、分期、N-myc擴增、1p缺失等采用分級治療。早期患兒無N-myc擴增及1p缺失,可僅做手術,手術后隨訪。而大年齡、晚期,伴有N-myc擴增,1p缺失者,需接受強化療和手術,直至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