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瘟消腫九味丸的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粘”,止痛,燥“協日烏素”。用于瘟疫發燒,久熱,熾熱,擴散熱,炭疽結喉,痢疾,風濕病,“吾雅曼”病,偏癱,“亞瑪”病,婦科病,“粘”熱癥,便秘,尿閉,半身不遂。......閱讀全文
清瘟消腫九味丸的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粘”,止痛,燥“協日烏素”。用于瘟疫發燒,久熱,熾熱,擴散熱,炭疽結喉,痢疾,風濕病,“吾雅曼”病,偏癱,“亞瑪”病,婦科病,“粘”熱癥,便秘,尿閉,半身不遂。
清瘟消腫九味丸的功能主治及成分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粘”,止痛,燥“協日烏素”。用于瘟疫發燒,久熱,熾熱,擴散熱,炭疽結喉,痢疾,風濕病,“吾雅曼”病,偏癱,“亞瑪”病,婦科病,“粘”熱癥,便秘,尿閉,半身不遂。 主要成分 制草烏、硇砂、綿馬貫眾、刺柏葉、甘松、人工麝香、紅花、人工牛黃、熊膽。
九味清心丸的功能主治
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謇澀,心怔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心胸毒熱。
九味羌活丸的功能主治
九味羌活丸,中成藥名。為解表劑,具有疏風解表,散寒除濕。功效。用于外感風寒挾濕導致的惡寒發熱無汗,頭痛且重,肢體酸痛。
清瘟解毒丸的鑒別及功能主治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表皮細胞狹長,垂周壁深波狀彎曲,有氣孔,保衛細胞啞鈴狀;非腺毛單細胞,基部鈍圓。種皮柵狀細胞表面觀短梭形,側面觀斜長方形,壁較厚,微木化,常附有棕色內果皮細胞,內含草酸鈣方晶。石細胞黃棕色或無色,類長方形、類圓形或形狀不規則,直徑約至94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
九味牛黃丸的功能主治
清肝熱。用于肝大,肝區疼痛,惡心,目赤。各種肝炎,培根,木布病。
九味防瘟散的介紹
九味防瘟散九味黑藥丸亦稱(納布古覺),是藏藥,作用機理是防瘟疫、消炎。據稱可預防甲型H1N1流感。這種用烏頭、麝香等配成的香囊藥包,是通過藥物的揮發氣味對鼻腔和呼吸道黏膜進行刺激,激發人體的免疫力和調節機制,以達到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效果。
清瘟解毒丸的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表皮細胞狹長,垂周壁深波狀彎曲,有氣孔,保衛細胞啞鈴狀;非腺毛單細胞,基部鈍圓。種皮柵狀細胞表面觀短梭形,側面觀斜長方形,壁較厚,微木化,常附有棕色內果皮細胞,內含草酸鈣方晶。石細胞黃棕色或無色,類長方形、類圓形或形狀不規則,直徑約至94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
清瘟解毒丸的成分介紹
大青葉、連翹、玄參、天花粉、桔梗、牛蒡子(炒)、羌活、防風、葛根、柴胡、黃芩、白芷、川芎、赤芍、甘草、淡竹葉。
九味防瘟散的用法及功效
早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間,就曾風靡一時,其使用方法除服用外,還可以佩戴嗅聞,利用藥性預防急性傳染病,“九味防瘟散”通過藥物的揮發氣味對鼻腔和呼吸道黏膜進行刺激,激發人體的免疫力和調節機制,在預防呼吸道傳染疾病方面有獨特功效。
連花清瘟顆粒的功能主治
連花清瘟顆粒,清瘟解毒,宣肺泄熱。其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于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
連花清瘟顆粒的功能主治
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
紅花清肝十三味丸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紅色水丸,除去包衣顯淺棕苦,澀。 功能主治 清肝熱,除“亞瑪”病,解毒。用于肝功衰退,配毒癥,“亞瑪”病,腰腎損傷,尿頻,尿血。尤其對血熱引起的眼病有效。
九味羌活丸(濃縮丸)的介紹
九味羌活丸(濃縮丸),中成藥名。由羌活、防風、蒼術、細辛、川芎、白芷、黃芩、甘草、地黃組成。具有解表,散寒,除濕的作用。用于外感風寒挾濕導致的惡寒發熱無汗,頭痛且重,肢體酸痛。
九味羌活丸的介紹
九味羌活丸,中成藥名。為解表劑,具有疏風解表,散寒除濕。功效。用于外感風寒挾濕導致的惡寒發熱無汗,頭痛且重,肢體酸痛。
九味羌活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羌活發散在表之風寒濕邪;防風、蒼術發汗除濕;細辛、川芎、白芷疏風散寒,祛濕通經;黃芩清氣分之熱;生地泄血分之熱;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合成方,共奏發汗解表,清熱化濕之功。
九味牛黃丸的鑒別
⑴取該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眾多,單粒,或2~4個組成的復粒呈類圓形、橢圓形,直徑2~20μm。石細胞單個或成群;淡黃色,多邊形類三角形,長20 ~100μm,草酸鈣簇晶,直徑60~75μm。可見具刺的多細胞非腺毛,長200~1500μm,直徑80~110μm。花粉粒類圓形,圓球形,直徑30~
九味羌活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羌活發散在表之風寒濕邪;防風、蒼術發汗除濕;細辛、川芎、白芷疏風散寒,祛濕通經;黃芩清氣分之熱;生地泄血分之熱;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合成方,共奏發汗解表,清熱化濕之功。
九味清心丸的用法用量
《續醫說》引《癸辛雜志》:《和劑局方》牛黃清心丸,一方用藥二十九味,藥性寒熱交錯,殊不可曉。昔見老醫云:此方只是黃芩、麝香、龍腦、羚羊角、牛黃、犀角、雄黃、蒲黃、金箔九味而已,自干山藥以后二十一味,乃《局方》補虛門中山芋丸,不知何故,誤作一方。
蒙王(嘎日迪五味丸)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黃褐色的水丸;氣香,味澀麻、微苦。 功能主治 消“粘”,消腫,燥“協日烏素”。用于瘟熱,風濕,“粘”性刺痛,偏、正頭痛,白喉,炭疽,壞血病,瘰疬瘡瘍,疥癬等。
連花清瘟顆粒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深褐色顆粒,味微苦,氣微香。 功能主治 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
九味清心丸的組成及主治
組成 蒲黃2兩半,犀角2兩,黃芩1兩半,牛黃1兩2錢,羚羊角1兩,麝香1兩,龍腦1兩,石雄黃8錢,金箔1200箔(內400箔為衣)。 主治 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謇澀,心怔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心胸毒熱。
九味羌活丸大蜜丸的鑒別介紹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單粒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1~26μm。棕黃色分泌物條狀或塊狀,直徑30~75μm。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地充塞于薄壁細胞中。油管含金黃色分泌物,直徑17~60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微木化。纖維淡黃色,梭
九味羌活丸大蜜丸的功能與主治
解表,散寒,除濕。用于外感風寒挾濕導致的惡寒發熱無汗,頭 痛且重,肢體酸痛。 【用法與用量】姜蔥湯或溫開水送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貯藏】密閉,防潮。 性狀:丸劑。 功能主治:用于治療外感風寒濕邪、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頸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 用法及用量:口服
咽炎清丸的功能主治
苗醫:抬賒蒙、米羅拉米、宋宮證、木嘎果里。 中醫: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喉痹(急慢性咽炎)、口瘡(復發性口瘡、瘡疹性口炎)、牙周炎。
九味羌活顆粒的功能主治
疏風解表,散寒除濕。用于外感風寒挾濕所致的感冒,癥見惡寒,發熱,無汗,頭重而痛,肢體痠痛。
九味熄風顆粒的功能主治
滋陰平肝,熄風化痰,用于輕中度小兒多發性抽動癥屬中醫腎陰虧損,肝風內動證者。癥見頭頸,五官及肢體不自主抽動,喉中發出異常聲音,舌紅苔少,脈細弦。
九味羌活顆粒的功能主治
疏風解表,散寒除濕。用于外感風寒挾濕所致的感冒,癥見惡寒,發熱,無汗,頭重而痛,肢體痠痛。
紅花清肝十三味丸的功效介紹
清肝熱,除“亞瑪”病,解毒。用于肝功衰退,配毒癥,“亞瑪”病,腰腎損傷,尿頻,尿血。尤其對血熱引起的眼病有效。
巴特日七味丸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紅色水丸,除去包衣顯棕褐色;氣香,味酸、澀麻、微苦。 功能主治 清瘟解毒,消“粘”,止痛,散瘀,止痢。用于瘟疫盛熱,腦炎,赤白痢疾,白喉,目黃,音啞,轉筋。